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诊断分析

2012-01-29 17:38王晓君李妙珊邱少东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1期
关键词:鞘瘤诊断仪包膜

王晓君 李妙珊 邱少东

1.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广东广州 10260;2.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广州 510120

外周神经鞘类肿瘤可分为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两种,临床上外周神经鞘瘤较多见,外周神经鞘类肿瘤多发于中年人,且为良性居多,恶性变化较罕见。外周神经鞘类肿瘤分布范围很广,多见于颈部、四肢、皮肤及腹膜等位置,在图像的诊断分析上有一定规律[1]。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病情较复杂且精确诊断较困难,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成为临床医生重要研究的课题。为此本文将研究2006年8月~2011年4月收治的46例外周神经鞘类肿瘤患者,并根据患者的病理观察特点进行诊断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8月~2011年4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46例外周神经鞘类肿瘤患者进行观察,其中神经鞘瘤28例,神经纤维瘤18例。颈部神经患病8例,尺神经患病15例,胫神经患病19例,其他神经4例。患者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22~68岁,平均(41±4)岁。患病时间3个月~15年。患者都是在无意间发现肿块,但并无变大或疼痛感。所有患者都是在近3个月之内发现肿块明显变大,15例无明显感觉,31例发现肿块有麻木感或疼痛感。

1.2 仪器与方法

观察仪器采用GE公司Vivid7型、东芝公司SSA-660A型和西门子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5~15 MHz线阵探头。根据患者肿块的位置采用侧卧、仰卧、俯卧等观察位进行观察,除了对肿块部位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外,还对显示肿块的位置周边采取了上下、前后、左右全方位扫查,仔细观察肿块大小、形状、边界及内部回声,尤其需要注意观察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和肿块与神经血管的关系。如发现肿块与周边神经有相连处,注意观察肿块物与神经的位置形态关系。

2 结果

2.1 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在观察的46例外周神经鞘类肿瘤中,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显示,最大肿块直径2.2 cm×5.5 cm,位于颈部。最小肿块直径1.3 cm×1.6 cm,均位于上肢,平均大小2.4 cm×2.5 cm。肿块均成类圆形、类椭圆形和梭形,肿块边界无模糊情况,包膜完整。肿瘤部位以低回声不均匀分布。

其中有13例肿块供血充分,可明显看到血供痕迹,其余33例可明显发现肿块内仅有少量点状血液流通信号甚至有个别肿块内无供血信号。对仅有少量点状血液流通信号甚至有个别肿块内无供血信号的肿块进行触诊时,患者产生了程度不等的压迫疼痛感,甚至有个别患者产生了明显沿神经的放射性疼痛。经过诊断仪观察的数据显示,有5例患者肿块内部呈现片状无回声区效应,术后经病理证实,这种现象是因为肿块出现出血、坏死的情况;有16例肿块出现回声增强效应。所有患者的肿块都出现了与神经纤维相连或通过神经纤维症状,肿块两端还出现了“鼠尾征”。

2.2 肿瘤的图像特征

详细分析46例患者的肿块,其中颈部肿瘤8例中均为单发,5例声像图显示肿瘤部位均呈类圆形均匀低回声,包膜清晰完整,肿块内供血不足。其他3例混合不清晰回声,包膜清晰完整,呈椭圆形肿块较大。尺神经肿瘤15例中单发都呈现低回声,无不规则回声,包膜完整,神经与肿块相连,后方回声增强。胫神经患病19例中,6例为单发,实性低回声,回声均匀,肿块与神经相连,呈“鼠尾征”,其他13例为多发,肿块两端呈串状,肿块与神经相连,回声不均匀。其他肿瘤4例中均有包膜并肿块内无供血痕迹,与神经不相连。

3 讨论

由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具有检查方便、数据直观、无需手术、价格便宜、可多次复查等优点,所以院方通常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作为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可清晰地观察外周神经的分布、走向和特点。由于神经走向多与血管非常接近,故可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帮助寻找神经走向和血管结构[3]。

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经常发生在神经上,肿块生长时间长、速度慢,开始时无疼痛感,并常见于皮下和浅表肌肉层的类椭圆形并与神经相连,所以经常会被医生误认为是血栓或者血管瘤,或者在临床中,医生有时会把肿块与神经干用一并切除,给患者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创伤。超声探测可从声像图中的四肢神经与臂丛神经的高低回声中可简单分辨出患者是否患有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症状,为医生选择临床手术方法和手术方式提供了准确的参考数据,大大降低了误诊的发生。

本次选择的46例外周神经鞘类肿瘤图像有以下几个共同点:①内部多为低回声;②边界光滑清晰,一端或两端与神经相连;③有完整的包膜;④后方回声增强;⑤都是类椭圆形肿块,肿块内多可见血流。但是外周神经鞘类肿瘤图像也有不同点神经纤维瘤多出现两端与神经相连为主,无包膜。神经鞘瘤多出现有包膜并以神经受压为主。手术时,有包膜的神经鞘瘤可完整切除整个肿块而不会伤及神经,但是神经纤维瘤多生长在神经纤维的间隙内,无包膜,这样术中要切除神经纤维瘤必须要切除整个神经干。因为二者有不同的特点,在术前一定要先清楚区分患者的肿块是神经纤维瘤还是神经鞘瘤[4]。

临床上对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不容易清楚鉴别,两者都发生于皮下浅表层,肿块坏死出现液化时很容易被认为血管瘤或血肿。所以在检查浅表发现回声肿块时,要仔细检查周边,观察两端是否与神经纤维相连来。另外临床上有些经验不足的医生往往不能从包膜的不同上区分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肿块在神经干上容易形成假包膜与神经鞘瘤的真包膜区别不大。这就要求医生不仅要从包膜上来区分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还要认真从神经与肿块的关系上进行区分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5]。

神经鞘瘤一般与神经和血管平行生长且对神经无压迫,仪器声像图中呈现低回声,类椭圆形;而神经纤维瘤与神经相连并经常通过神经生长,仪器声像图中呈现后方回声轻度增强,回声清晰,肿块呈梭形或卵圆形,肿瘤内有少量或无血流通过[6]。

在临床中外周神经鞘类肿瘤还经常会与其他几类症状相混淆,容易出现误诊的现象。①颈部的神经鞘类肿瘤与颈动脉体瘤的区别:颈内外动脉会因为颈动脉体瘤的生长而向外侧推移,如果外动脉间隔大于10mm则多为颈动脉体瘤。而颈部的神经鞘类肿瘤的肿块血流并不丰富,而颈动脉体瘤则有丰富的血流包裹着。②神经鞘瘤与脂肪瘤的区别:脂肪瘤肿块的形状多为扁平状,神经鞘瘤多为类椭圆形或者梭形。脂肪瘤回声均匀明显,并多沿肌束生长,而外周神经鞘类肿瘤多为低回声,并沿神经生长。③与淋巴结的区别:淋巴结一般为形态无规则的多发性的,而神经鞘瘤则单发形态规则血流信号少。

由于外周神经鞘类肿瘤手术的风险和不可预见性仍然较大,如能在手术病理检查前就准确诊断分析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性质,这对于临床手术方案的制订、手术的方法和切除的范围的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可以直观地分辨出患者的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特点,对于术前准备、术中措施和术后康复都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1]张玖石,乔英艳,雷成功.高频多普勒超声对外周神经源肿瘤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1,8(12):78.

[2]查月琴,林和平,沈伟东,等.超声诊断外周神经类肿瘤的临床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6(11):56.

[3]任玉君,吴立丰,葛银芝.四肢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高频超声检查[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0,4(6):136.

[4]李晶,苏庆华,高树熹.肢体的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高频超声表现[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5(6):542.

[5]郭立新,杨光华.良、恶性外周神经鞘膜肿瘤新类型和少见亚型的病理诊断[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0,4(5):156.

[6]周春燕,王文才,张宝坤.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杂志,2007,8(9):521.

猜你喜欢
鞘瘤诊断仪包膜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心脏恶性外周神经鞘瘤伴咯血1例
日立EUB 8500E彩色超声诊断仪的维修与升级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树脂包膜缓释肥在机插杂交稻上的肥效初探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蔡鹏:优质诊断仪为现代汽修打开便利之门
光声成像宫颈癌诊断仪
胃神经鞘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