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综合干预对降低产妇剖宫产率的效果观察

2012-01-29 07:43范艳兰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19期
关键词:合并症孕产妇产程

范艳兰

湖南省岳阳市三医院妇产科,湖南岳阳 414000

近年来,我国产妇中剖宫产率逐年升高,部分医院剖宫产率高达40%以上[1],其中相当多产妇均没有剖宫产指征,据报道,剖宫产的升高可导致围生儿死亡率增高[2],并可使产妇的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因此,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成为新的社会问题。本研究对2010年6月~2011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孕妇316例进行产前综合干预,分析了产前综合干预对剖宫产率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孕妇63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为初产妇,其中,年龄22~34岁,平均(28.7±6.4)岁,孕周12~18周。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6例,其中,干预组年龄 22~33 岁,平均(28.2±9.3)岁,孕周 12~17 周,对照组年龄23~34岁,平均(29.2±8.6)岁,孕周13~18周。两组观察对象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所有研究方法均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所有入组孕妇均为宫内孕,且于孕12~18周初次建卡,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孕期体检及知识指导。干预组于建卡后给予综合干预措施。综合干预措施包括:①孕期知识培训:分为孕早期(建卡时)、孕中期(14~27周末)、孕晚期(28周至分娩)知识培训。分别与建卡时、孕20周、孕30周、孕36周后共进行4次培训,其中孕早期为常规孕期保健知识指导,做好产前筛查,了解有无不良生育史、遗传病家族史、严重内外科疾病史等。孕中期要加强饮食指导,乳房保健,节制性生活,讲解不同分娩方式及其适应症。孕晚期进一步加强饮食指导及营养合理摄入等方面的培训,保证充足睡眠,采取左侧卧位,以增加子宫血流量,利于胎儿生长发育,禁止性生活,指导孕妇自我观察胎动,测量体重,注重个人卫生,同时进行分娩过程的模拟培训,介绍阴道分娩的各种镇痛方法。②孕检:孕早期进行高危妊娠的初步筛查。孕中期每4周孕检1次,加强孕妇宫高、体重、血糖、血常规等及胎儿的B超监测,观察孕妇及胎儿的营养状况,及时调节饮食,预防贫血、低钙的发生。孕晚期每2周孕检1次,重点加强B超监测胎儿胎心、脐血流、胎盘成熟情况、宫颈成熟度等,根据胎儿、胎盘功能等选择分娩时机及合适的分娩方式。③孕期锻炼:孕37周前鼓励孕妇适当户外活动,适度进行孕妇体操及孕妇瑜伽等体育锻炼,每周1~3次。④孕期心理指导:通过产前宣教,进行心理调控,让孕产妇及家属了解自然分娩的生理过程和特点,消除孕产妇及家属对自然分娩的顾虑。⑤产程指导:积极开展陪伴分娩及无痛分娩,缩短产程,减少孕产妇对阴道分娩的恐惧感,使孕产妇能舒适安静地完成分娩过程。两组患者分娩前均进行分娩前谈话,集中讲解产程及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剖宫产影响因素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比较 记录比较两组施行剖宫产孕妇的影响因素和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影响因素包括包括孕方要求、胎儿窘迫、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胎位异常、骨盆异常、产程异常。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胆汁淤积综合征的发生情况。

1.3.2 两组剖宫产率的比较 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与引导分娩情况,比较两组剖宫产率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剖宫产影响因素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比较

两组剖宫产影响因素中,干预组的孕方要求、合并症、并发症、胎儿窘迫、产程异常等影响因素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盆异常、胎位异常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当中,干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巨大儿、胆汁淤积综合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剖宫产影响因素的比较(例)

表2 两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比较(例)

2.2 两组剖宫产率的比较

干预组的剖宫产例数为105例,占33.2%,对照组的剖宫产例数为198例,占62.7%,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54.833,P < 0.01)。 见表 3。

表3 两组剖宫产率的比较[n(%)]

3 讨论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高剖宫产率国家之一,有研究显示,随着剖宫产率的逐渐升高,有可能造成围生儿死亡率的升高[2]。而目前我国的剖宫产率高达40%~60%[3],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引导分娩率。而影响分娩的4个主要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干预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率。

产前检查作为孕期保健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传统的孕检仅观察胎心情况,而忽略了对胎儿、胎盘、羊水、脐带、母体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分析,而规范化的产前检查作为孕期保健的重要内容,对早期识别高危妊娠、指导干预、提高保健质量具有重要价值[4]。而本研究所采取的产前检查措施并不仅局限于超声及血尿常规检查[5],而是详细的包括了孕妇及胎儿方面的内容,通过较详细的产检,根据结果及时的动态观察孕妇及胎儿状况,并对孕妇的饮食、运动等进行适当的指导。而在孕期内,盲目补充营养、运动减少,体重过度增加,从而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巨大儿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的增加,进而增加了剖宫产率及难产率,因此合理的营养摄入及运动指导对于降低剖宫产率将起到重要作用。而进一步通过对孕妇心理的干预[6],使其了解孕期保健及分娩知识,降低对分娩的恐惧,可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产前综合干预措施,干预组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干预组中因孕方要求、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产程异常和胎儿窘迫等因素而选择剖宫产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然而,干预组在骨盆异常、胎位异常等因素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通过产前综合干预对孕产妇进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分娩过程、各种分娩方式的适应症及剖宫产可能出现的合并症、并发症,在产前为孕妇提供专业的产前教育,使其产生回归自然、减少干预的理念,尽量采用自然分娩方式,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主要原理可能是通过产前综合干预改变了孕妇的分娩观念、饮食营养状况并使其加强了产前自我调理等因素来降低剖宫产率的,而且产前全程指导下的待产培训也减少了分娩过程中不必要的产程异常情况发生,降低了剖宫产率。且通过较规范的孕期保健、饮食指导将对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对出现巨大儿、胆汁淤积综合征等其他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方面虽可使其发生例数降低,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本研究研究例数较少有关,在下一步研究中可扩大病例数对此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通过严格规范的产前检查、知识培训、心理指导、产程指导等综合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1]邢永革.10年间剖宫产率升高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7):110-110,113.

[2]尹丹.剖宫产率与围产儿死亡率的相关性[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2):1480-1481.

[3]张巍,安力彬,高玉霞,等.我国近10年剖宫产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645-4647.

[4]王敏,刘淑艳,孙侨,等.妊娠期女性对分娩方式的认知选择及影响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3):461-462.

[5]王爱萍.高危妊娠率剖宫产率增高根源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07(20):11-13.

[6]方梅.产前贴心护理干预对剖宫产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2):4021-4022.

猜你喜欢
合并症孕产妇产程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安庆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影响因素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减重手术可减轻肥胖相关合并症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对45例脑出血患者各种合并症的分析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