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及重庆、安徽部分地区山羊球虫感染情况与种类调查

2012-01-30 01:32卫九健张晓东张子军菅复春张菲菲吕亚莉丁建平张文静王改兰宁长申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残体孢子囊艾美耳

卫九健 ,张晓东,张子军,菅复春,齐 萌,张菲菲,吕亚莉,丁建平,张文静,王改兰,宁长申

(1.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 450002;2.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3.河南省新密市畜牧局)

山羊球虫病是由寄生于山羊肠道上皮细胞内的艾美耳属球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腹泻、消瘦、贫血、生长发育受阻和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养殖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1-2]。为更好地防治山羊球虫病,促进养羊业的健康发展,笔者于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对河南省的8个地区、重庆市的云阳县和安徽省的合肥市等地区的山羊球虫感染情况、种类及流行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山羊球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分别对河南省中牟、登封、鲁山、确山、商城、卢氏、汝阳、新安,重庆市云阳和安徽省合肥等地共1 126只山羊逐只经直肠采集粪便样品,每份10~30 g,分别装入洁净的100 mL离心管内,记录羊的品种、年龄、临床情况等,带回实验室置4°C冰箱保存,待检。选取河南中牟某羊场的山羊为研究对象,每月定期采集粪样,进行为期1年的球虫感染动态研究。

1.2 卵囊检查与计数

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粪便样本进行检查,采用麦克马斯计数法测定每克粪便中的球虫卵囊数(OPG)。

1.3 卵囊收集与培养

参照刘光辉等[3]的方法进行球虫卵囊的收集与培养。

1.4 卵囊形态观察及种类鉴定

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孢子化前后的球虫卵囊大小、颜色、形态结构等特征,并用Motic显微图像分析处理系统显微照相,根据卵囊孢子化时间、孢子囊形态结构及卵囊指数等,参照有关文献[4-10]进行球虫虫种鉴定。

2 结果

2.1 山羊球虫感染情况

经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查,1 126份粪便样本中1 070份发现有球虫卵囊,总感染率95.03%,河南中牟、登封、鲁山、确山、商城、卢氏、汝阳、新安,重庆云阳和安徽合肥等地山羊球虫感染率分别为95.9%(614/640)、100%(47/47)、95.0%(76/80)、100%(18/18)、86.7%(13/15)、100%(9/9)、100%(17/17)、28.6%(2/7)、92.5%(197/213)和 96.3%(77/80)。

2.2 不同年龄段山羊球虫感染情况

6月龄以下、6月龄至1岁和1岁以上山羊球虫感染率分别为 93.3%(458/491)、97.1%(66/68) 和96.3%(546/567),最大OPG值分别为277 600、14 800和26 600,平均OPG值分别为5 282.77、3 550.71和15 07.88。6月龄以下山羊中有6只出现腹泻症状,球虫卵囊感染强度均较大,最大OPG值达277 600。

2.3 不同品种山羊球虫感染情况

对8个品种的山羊进行调查,奶山羊、波尔山羊、波尔杂交山羊、酉州乌羊、巫山黑山羊、安徽白山羊、渝东白山羊和鲁山牛腿山羊球虫感染率分别为28.6%(2/7)、96.0%(702/731)、94.0%(78/83)、100%(19/19)、90.0%(90/100)、96.3%(77/80)、100%(26/26)、95.0%(76/80)。

2.4 不同饲养方式山羊球虫感染情况

舍饲和放牧山羊的球虫感染率分别为95.7%(838/876)和92.8%(232/250),平均OPG值分别为3 744.35和1 028.62。

2.5 不同月份山羊球虫感染情况

对中牟某羊场进行为期1年的球虫感染情况调查,共收集640份粪便样本,614份为阳性,感染率95.9%,其中,1月、2月、5月、9月和11月山羊球虫感染率均为100%,3月、4月、6月、7月、8月、10月和 12月球虫感染率分别为 91.9%(68/74)、91.1%(51/56)、91.7%(44/48)、91.1%(51/56)、95.8%(46/48)、95.8%(46/48)和 96.9%(62/64)。最大OPG值出现在8月份,高达277 600,球虫平均感染强度春季和夏季逐渐升高,到秋季达到高峰,冬季感染强度明显降低(详见图1)。

图1 不同月份球虫感染阳性山羊粪便中卵囊平均感染强度

2.6 球虫种类及各种球虫感染率

经饱和蔗糖溶液法检查的1 070份阳性粪便样品中,除部分样品因感染强度小,无法进行球虫种类鉴定外,共收集813份阳性样品中球虫卵囊进行鉴定,发现艾美耳球虫12种,分别为阿普艾美耳球虫(E.apsheronica)占4.7%、阿氏艾美耳球虫(E.arloingi)46.1%、艾丽艾美耳球虫(E.alijevi)41.6%、斑点艾美耳球虫(E.punctata)0.4%、苍白艾美耳球虫(E.pallida)5.4%、家山羊艾美耳球虫(E.hirci)76.9%、柯察艾美耳球虫(E.kocharli)7.5%、克氏艾美耳球虫(E.christenseni)48.8%、妮氏艾美耳球虫(E.ninakohlyakimovae)5.4%、山羊艾美耳球虫(E.caprina)3.7%、羊艾美耳球虫(E.caprovina)3.0%和约奇艾美耳球虫(E.jolchijevi)11.3%。详见表1。

表1 不同调查地点山羊感染艾美耳球虫种类%

2.7 山羊球虫混合感染情况

鉴定的813份阳性粪便样本中有640份感染两种以上球虫,混合感染率78.7%,最多可混合感染9种球虫,多数为2~4种;同时感染2种、3种和4种球虫的羊占球虫阳性羊的比例分别为30.3%、24.4%和14.4%;同时感染5种、6种、7种、8种和9种球虫的羊占球虫阳性羊的比例分别为5.3%、2.7%、1.1%、0.5%和0.1%。

2.8 各种球虫的形态结构特征

2.8.1 阿普艾美耳球虫(E.apsheronica Musaev,1970) 卵囊黄褐色,呈卵圆形,大小为 31.17(22.49~38.26)μm×24.32(17.83~28.54)μm,平均卵囊指数 1.28,卵囊壁两层,表面光滑,卵膜孔较小,无极帽,有极粒,无卵囊残体,孢子囊呈长卵圆形,大小平均为14.11 μm×8.96 μm,孢子囊残体呈小颗粒状,无斯氏体,子孢子头尾相邻并列于孢子囊内,孢子化时间为72 h。见图2-1。

2.8.2 阿氏艾美耳球虫(E.arloingi Marotel,1905) 卵囊淡黄色,呈椭圆形或稍卵圆形,两边较平直,大小为33.58(22.72~37.09)μm×18.72(15.14~24.58)μm,平均卵囊指数1.79,卵囊壁两层,表面光滑,有卵膜孔,钟形极帽,有极粒,无卵囊残体,孢子囊呈长椭圆形,大小平均为12.26 μm×8.54 μm,孢子囊残体呈小颗粒状,有斯氏体,子孢子头尾相邻纵列于孢子囊中,孢子化时间为36h。见图2-2。

2.8.3 艾丽艾美耳球虫(E.alijevi Musaev,1970) 卵囊淡黄色或无色,呈球形或亚球形,大小为18.07(13.10~25.46)μm×17.83(12.42~24.76)μm,平均卵囊指数 1.01,卵囊壁两层,表面光滑,无卵膜孔,无极帽,有极粒,无卵囊残体,孢子囊呈长卵圆形,大小平均为9.35 μm×5.48 μm,孢子囊残体呈小颗粒状,有斯氏体,子孢子头尾相邻纵列于孢子囊中,孢子化时间为132 h。见图2-3。

2.8.4 斑点艾美耳球虫(E.punctata Landers,1955) 卵囊黄褐色,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32.86(22.53~38.79)μm×23.76(16.81~28.57)μm,平均卵囊指数 1.38,卵囊壁两层,表面光滑,卵膜孔明显,无极帽,有极粒,有卵囊残体,孢子囊呈长卵圆形,大小平均为 8.47 μm×3.98 μm,孢子囊残体呈小颗粒状,有斯氏体,子孢子头尾相邻纵列于孢子囊中,孢子化时间为64 h。见图2-4。

2.8.5 苍白艾美耳球虫(E.pallida Christensen,1938) 卵囊黄褐色,呈长椭圆形,大小为 16.83(12.30~20.02)μm×12.27(8.76~15.59)μm,平均卵囊指数 1.37,卵囊壁两层,表面光滑,无卵膜孔,无极帽,无极粒,无卵囊残体,孢子囊呈长卵圆形,大小平均为 8.05 μm×4.28 μm,有孢子囊残体,无斯氏体,子孢子头尾相邻斜列于孢子囊中,孢子化时间为72 h。见图2-5。

2.8.6 家山羊艾美耳球虫(E.hirci Chevalier,1966) 卵囊黄褐色,呈短椭圆形或亚球形,大小为25.39(21.82~30.05)μm×19.16(17.15~22.88)μm,平均卵囊指数 1.33,卵囊壁两层,表面光滑,有卵膜孔,有极帽,有极粒,无卵囊残体,孢子囊呈宽卵圆形,大小平均为11.05 μm×8.28 μm,孢子囊残体呈小颗粒状,有较小的斯氏体,子孢子头尾相邻横列于孢子囊中,孢子化时间为24 h。见图2-6。

2.8.7 柯察艾美耳球虫(E.kocharli Musaev,1970) 卵囊黄褐色,呈短椭圆形或亚球形,大小为24.16(18.49~27.06)μm×19.97(14.25~23.08)μm,平均卵囊指数 1.21,卵囊壁两层,表面光滑,卵膜孔不明显,无极帽,无极粒,无卵囊残体,孢子囊呈卵圆形,大小平均为 10.27 μm×7.36 μm,孢子囊残体呈小颗粒状,有斯氏体,子孢子头尾相邻纵列于孢子囊中,孢子化时间为72 h。见图2-7。

2.8.8 克氏艾美耳球虫(E.christenseni Levine,Ivens and Fritz,1966) 卵囊黄褐色,呈典型的卵圆形,大小为34.82(28.17~46.08)μm×22.59(17.18~27.60)μm,平均卵囊指数1.54,卵囊壁两层,表面光滑,有卵膜孔,有极帽,有极粒,无卵囊残体,孢子囊呈卵圆形,大小平均为12.46 μm×8.63 μm,孢子囊残体呈小颗粒状,有斯氏体,子孢子头尾相邻纵列于孢子囊中,孢子化时间为120 h。见图 2-8。

2.8.9 妮氏艾美耳球虫(E.ninakohlyakimovae Yakimoff and Rastegaieff,1930) 卵囊黄褐色,呈椭圆形或亚球形,大小为 24.71(18.37~27.96)μm×19.87(14.14~23.66)μm,平均卵囊指数1.24,卵囊壁两层,表面光滑,卵膜孔不明显,无极帽,有极粒,无卵囊残体,孢子囊呈卵圆形,大小平均为14.18 μm×7.53 μm,孢子囊残体呈小颗粒状,有斯氏体,两个子孢子头尾相对,沿孢子囊长轴两边并列,孢子化时间为57 h。见图2-9。

图2 山羊12种孢子化艾美耳球虫卵囊图

2.8.10 山羊艾美耳球虫(E.caprina Lima,1979) 卵囊黄褐色,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 30.74(25.68~39.96)μm×23.66(18.36~27.64)μm,平均卵囊指数 1.30,卵囊壁两层,表面光滑,卵膜孔较宽且明显,无极帽,有极粒,无卵囊残体,孢子囊呈长卵圆形,大小平均为13.35 μm×7.61 μm,孢子囊残体呈小颗粒状,有斯氏体,子孢子头尾相邻纵列于孢子囊中,孢子化时间为72 h。见图2-10。

2.8.11 羊艾美耳球虫(E.caprovina Lima,1980) 卵囊黄褐色,呈宽椭圆形或亚球形,大小为30.17(23.82~36.07)μm×24.77(18.28~27.22)μm,平均卵囊指数 1.22,卵囊壁两层,表面光滑,有卵膜孔,无极帽,有极粒,无卵囊残体,孢子囊呈卵圆形,大小平均为 12.79 μm×7.52 μm,有孢子囊残体,有斯氏体,子孢子头尾相邻纵列于孢子囊中,孢子化时间为72 h。见图2-11。

2.8.12 约奇艾美耳球虫(E.jolchijevi Musaev,1970) 黄褐色,卵囊呈壶状或罐状,上宽下窄,大小为33.81(25.76~36.26)μm×24.75(20.30~27.49)μm,平均卵囊指数1.37,卵囊壁两层,表面光滑,有卵膜孔,有极帽,有极粒,无卵囊残体,孢子囊呈卵圆形,大小平均为10.31 μm×6.63 μm,孢子囊残体呈小颗粒状,有斯氏体,子孢子头尾相邻纵列于孢子囊中,孢子化时间为120 h。见图2-12。

3 讨论

3.1 山羊球虫感染普遍,严重感染导致发病

山羊球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其球虫命名较混乱,目前较公认的寄生于山羊的球虫有13种,本调查主要参考汪明的报道[4-5]进行虫种鉴定。陶立等[6]报道广西圈养山羊球虫的平均感染率86.68%,鉴定出10种球虫,优势虫种为阿氏、艾丽和雅氏艾美耳球虫;鲍鸣等[7]报道安徽凤台县山羊球虫感染率94.64%,鉴定出10种艾美耳球虫,优势种为雅氏、阿氏、浮氏和小型艾美耳球虫;张玲等[8]调查发现洛阳周边地区山羊球虫平均感染率36.45%;本次调查发现山羊球虫总感染率95.0%,鉴定出12种艾美耳球虫,主要感染虫种为阿氏、艾丽、家山羊和克氏艾美耳球虫,不同地区间山羊球虫感染存在差异,除河南新安山羊球虫感染率较低外,其他调查点山羊球虫感染率均较高。调查中发现,6只山羊出现腹泻和消瘦等症状,OPG值高达277 600,表明球虫的严重感染是引起山羊发病和影响养羊效益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多数羊感染球虫后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呈隐性感染状态,但其是重要的传染源。调查发现山羊球虫混合感染率为78.7%,与文献报道[7]比较一致,表明山羊球虫混合感染较普遍,在防治中应引起重视。

3.2 不同年龄段球虫感染强度存在差异;感染无明显季节性,但秋季感染强度最大

张玲等[8]报道6个月以内、6~12月龄和1岁以上的山羊球虫感染率分别为45.26%、35.00%和20.83%,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李培英等[9]报道合肥地区0~3月龄山羊球虫感染率达100%;广西地区圈养山羊以6~12月龄羊球虫感染率最高,为97.93%,6个月以内和1年以上的山羊球虫感染率分别为89.39%和74.49%,山羊球虫的感染强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6月龄以下羊感染强度最大[6]。本次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粪样进行检查,各年龄段山羊球虫感染率均较高,无显著差异,可能与舍饲条件下环境污染、羊易于接触球虫感染等有关;但6月龄以下羊球虫感染强度大,最大OPG值为277 600,平均OPG值为5 282.77,明显高于6月龄以上羊,与上述报道相一致。球虫感染多流行于温暖湿润的季节。此次调查发现,各月份山羊球虫感染率均在91.1%~100%之间,可能与舍饲条件下,圈舍粪尿混积,常年潮湿,冬季保暖措施较好,给球虫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关,加之成年羊作为带虫者,粪便中排出的卵囊长期污染圈舍环境,故未表现明显的季节性,但8月份山羊球虫感染强度最大,可能与夏季环境湿润,便于球虫卵囊发育到感染阶段而大量感染有关,在该季节应加强羊球虫病的防治。

3.3 山羊球虫感染无明显种间差异,舍饲山羊感染强度高于放牧山羊

国内外大量调查研究显示,不同品种山羊对球虫均易感。肖明等[10]报道柴达木绒山羊球虫检出率70.49%。本次调查的8个品种山羊,除奶山羊感染率28.6%外(本次调查数量较小,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他7个品种山羊的感染率均在90%以上,表明山羊感染球虫无品种间差异。

李培英等[9]调查发现舍饲羊群球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放牧羊群,舍饲山羊球虫感染强度远高于放牧山羊。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舍饲山羊球虫感染率与放牧山羊无明显差异,舍饲山羊的感染强度高于放牧山羊,与上述报道相符。主要是因为舍饲羊群活动范围小,饲养密度大,较为拥挤,环境潮湿,卵囊不宜暴露在日光照射等条件下,有利于球虫的传播和感染。

[1]Young G,Alley M L,Foster D M,et al.Efficacy of amprolium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hogentic Eimeria species in Boer goat kids[J].Vet Parasitol,2011,178(3/4):346-349.

[2]Sam N Hur,Abdul L Molan,Jang O Cha.Effects of feeding condensed tannin-containing plants on natural coccidian infection in goat[J].Asian-Aust J Anim Sci,2005,18(9):1262-1266.

[3]刘光辉,宁长申,张龙现,等.无角多赛特绵羊球虫感染情况和种类调查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7,3(3):10-14.

[4]汪明.绵羊与山羊艾美耳球虫种类的命名与鉴别[J].中国兽医杂志,1990,16(1):42-44.

[5]彭德旺,杨延桂,葛兆宏,等.山羊和绵羊的球虫种类与形态[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1994,2(4):52-55.

[6]陶立,韦志锋,兰美益,等.广西圈养山羊球虫种类和感染状况的调查[J].畜牧与兽医,2011,43(4):82-85.

[7]鲍鸣,李培英,刘光林,等.凤台县山羊球虫种类及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4,12(2):4-9.

[8]张玲,孔志园,郑娟,等.洛阳郊区山羊球虫种类及感染现状调查[J].畜牧与兽医,2011,43(4):108-110.

[9]李培英,王菊花,周玉珍,等.合肥地区山羊球虫种类及感染情况调查[J].畜牧与兽医,2006,38(12):20-24.

[10]肖明,刘惠考.柴达木绒山羊球虫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06,42(7):31-33.

猜你喜欢
残体孢子囊艾美耳
强冻融作用下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的累积特征及其对玉米秸秆输入的响应
森林生态系统粗死木质残体综述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巨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的分离和纯化
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有机质层和矿质层土壤微生物残体的变化*
中小鸡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不结球白菜霜霉病菌株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研究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植物残体的化感作用效应研究
马铃薯晚疫病菌单孢子囊分离技术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