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咽的悲歌

2012-02-11 10:41周春梅
杂文选刊 2012年7期
关键词:郑振铎惨案文学史

周春梅

1925年5月30日,上海學生两千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英国巡捕当场开枪射杀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这就是郑振铎先生在文章开始所说的“上海大残杀案”,也就是后来历史上的“五卅惨案”。郑振铎先生于1925年6月26日追记而作的这篇《迂缓与麻木》就为我们展示了惨案发生后的诸多社会生活画面——

作者首先注意的是惨案发生后南京路上的众多商店和广大民众,“不见有一丝一毫的大雷雨扫荡后的征象”,后“行人才渐渐的拥挤,多半伫立而偶语”,而“各酒楼上,弦歌之声,依然鼎沸。各商店灯火辉煌,人人在欢笑,在嘲谑。”“灯光如白昼的明亮,人众憧憧的进出。依然的……什么特异的悲悼的表示也没有!”跟随作者的眼光和足迹,我们可以如此清楚地看到当时民众的反应,白昼的枪杀,暴力之下的鲜血,霎时凋零的生命,仿佛离他们十分遥远,像是不曾发生过一般;无论怎样激烈地抗争,都不能引起我们同胞的悲愤与哀悼,依然是围观,伫立,偶语,欢笑,嘲谑!如此状态,何以与历史教科书中所写到的“通过这次运动,民众觉悟大大提高”差异如此之大?其实,仅从“嘲谑”二字,我们就可以推知当时民众的深层心理,那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哪怕是“鸡鸣不已,风雨如晦”,只要自己性命无虞,能得自保,别人用鲜血乃至生命去斗争,去抗争,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那是与民众表面的迂缓和麻木所截然不同的一种国民性格,一种潜藏于灵魂深处的精明与世故,一种冷酷至心底的安之若素,明哲保身。

“平民学校游艺会”依旧在热闹地举行,有身份的人该做寿还是做寿,学生们包围强迫使得惨案发生后的“第三天早晨,商店才不复照例开门”,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五卅运动中的上海商界大“罢市”了,然而“商会的副会长想登报声明,这次议决罢市是被迫的。亏得被较明白的人劝阻住了。”原来这才是历史的细节!我们所知道的风起云涌的“罢市”,原来是通过此种手段达到的!暴行来了,无须抵制,观望观望,嘲谑嘲谑就好;鞭子打在身上,无须怒目,只须微笑的躲避就可逢凶化吉。一切都好商量,只是这被胁迫着不许开门迎客挣钱,是如何让人气恼,以致需要登报说明,借此“明志”。

刘成信先生曾说过“愤怒出经典”,郑振铎先生这篇饱含着激情与热泪的杂文就使我们时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充溢于胸臆,流淌于笔下,填塞于字里行间的愤怒与悲哀。全文通篇看似是作者的纪行,记录自己在惨案发生后一段时间内的所见所闻所感,然而我们的眼光却能够跟随作者重回历史的现场,感受到的是艰于呼吸般的沉重。正如徐虹在《适时退场》中写到的那样,郑振铎“文字风格凝重,格调悲凉,其实很不适宜少年人看。囫囵吞咽的沉重话题,后来都化作一整块伤痛的腐水,必须慢慢流淌出来。不擅于倾泻,只得梗阻于心,难以化解。”好的杂文,必能以情动人,或爱或憎,或同情或痛斥,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灵的力量以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其文所蕴含的能量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耗殆尽,反而历久弥新,虽已成为“历史”,却能烛照历史缝隙中的黑暗角落,从细节处还原历史的真相,更从精神的层面书写着国人的心灵史。

郑振铎(1898—1958),浙江省永嘉县人。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学者,翻译家,考古学家。建国后曾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后有《郑振铎文集》行世。

猜你喜欢
郑振铎惨案文学史
郑振铎的铮铮铁骨
郑振铎炒股
郑振铎虚心接受批评
文学史的语言学模式与“话语”的文学史
兔子惨案
职业风险
死神来了
百年后的文学史“清算”
《文学史》丛刊
有个性的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