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信息服务的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模式探讨

2012-02-15 07:29
图书馆研究 2012年6期

冯 静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图书馆,山东 济南 25010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激增,开展数字信息服务已成为图书馆主要服务模式。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图书馆开展数字信息服务提供了资源保障。但网络信息资源的非控制性、非稳定性、非整序性特征,要求图书馆对具有参考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整理,构建集成化的数字资源体系。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基于此,本文在分析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策略,希望能引起我国图书馆界的重视,对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起到参考作用,以推动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的开展。

1 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含义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是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存储数字化、表现形式多样化、数量巨大及增长迅速,网络用户要想获取网络信息,必须掌握正确的网络检索方法。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主要是指网络信息服务机构根据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搜集、加工、整理、排列、组合,使之有利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存储、传播、检索、利用,以满足人们的网络信息需求的活动过程。由于网络用户信息素养的不同,网络用户要真正获取到所需的网络信息,还需要有序化的网络信息资源体系作支撑。因此,图书馆、网站建设者等信息服务机构为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建立了序化的网络资源体系。

2 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模式

2.1 微观组织模式

网络信息微观组织是指对网络具体知识单元的揭示与描述,即对网上传输的原始数字化信息资源(一次网络信息)的组织。这种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1)文件方式。文件是计算机文档的基本组织方式,以文件系统来管理和组织网络信息资源非常简单方便。如今网络上应用广泛的FTP文件传输协议,就是用来帮助用户利用那些以文件形式保存和组织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可以是程序、图形、图像、图表、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信息。通过FTP,用户利用网络计算机,便可查看、下载文件。(2)超媒体方式。超媒体方式是指将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相结合以组织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方式。它将文字、表格、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以超文本方式组织起来,使人们可以通过高度链接的网络结构在各种信息库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超媒体方式通过节点以及节点间的链接将信息组织为某种网状结构,通过层层链接体现信息的层次关系。超媒体方式的非线性结构链接使人们能够通过浏览的方式搜寻所需信息,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避免了检索语言的复杂性,已成为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主流模式。(3)数据库方式。数据库是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按一定方式存储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它由经过处理的、能提供检索和显示的一条条有序信息组成。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进行分级存储的,即数据库通常由一组相关文档组成,每个文档又由若干个记录组成,每条记录包含若干个字段。因此,数据库可以处理结构化的信息,是当前普遍使用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如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编目,将网络信息资源以MARC记录格式存储,用户通过关键词和组配查询网络信息资源MARC记录,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相关站点链接),并通过信息线索直接连接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OCLC的互联网编目计划InterCat就是使用USMARC格式对互联网资源进行组织的。

2.2 中观组织模式

网络信息资源的中观组织模式就是对一次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描述、揭示、分析和存储后,形成的有序化、系统化的二次网络信息资源。搜索引擎、网站主题目录指南等就是网络信息资源中观组织的典型。搜索引擎是对网络资源进行标引和检索的工具,通过一定的机制和方法对网络信息进行搜索,将搜索来的信息进行分类,建立索引,然后把索引的内容存放到数据库中,供用户检索时用。用户通过搜索引擎,不但可检索专题网站,而且可浏览专题页面内容。目前,大部分搜索引擎采取传统分类法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组织,如中文搜索引擎“网络指南针”就采用了《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加拿大主题信息系统(CIBS)基本上采用了杜威十进分类法 (DDC)原有的分类体系结构。

网站主题目录指南又称目录式搜索引擎,其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是将网络信息资源按照某种事先确定的概念体系(主题树)分门别类地逐层加以组织,用户通过浏览的方式层层浏览,直到找到所需信息的线索,再通过信息线索链接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如雅虎、搜狐就是采用这种模式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等数据库开发商所创建的数据库,根据学科分类设立了一个个专辑,专辑下再设专题,所有的信息资源都归结到相应的专题下,组成树型分类导航体系。主题树把同一范畴体系的信息资源集中在一起,逐级显示,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2.3 宏观组织模式

网络信息资源宏观组织模式是指对二次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搜集和再次组织,以形成三次网络信息,帮助用户快捷、高效地找到适合自己使用的搜索引擎、主题目录指南。元搜索引擎、智能搜索引擎就属于网络信息资源宏观组织模式。元搜索引擎是通过一个统一的用户界面帮助用户在多个搜索引擎中选择和利用合适的(甚至是同时利用若干个)搜索引擎来实现检索操作,是对分布于网络的多种检索工具的全局控制机制。元搜索引擎同时对搜索引擎进行并行或串行操作,并把多个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重新组织,按照相关性大小重新排序,以统一的界面呈现给用户。中文元搜索引擎比比猫(bbmao)综合了百度、谷歌、搜狐、雅虎、搜狗等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自动把搜索结果进行智能分类整理,采用FeatureMatch技术,大量减少搜索结果中的重复信息。用户可先在搜索结果页面上预览,可将自己搜索到的喜欢的网页、网址、文件等收进收藏夹中,随时随地把它取出或与朋友分享。

智能搜索引擎是把智能代理技术应用到元搜索引擎中,通过增加专业词库、用户信息知识库来提高查准率。智能搜索引擎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一代搜索引擎,除了具有传统的快速检索、相关度排序等功能外,还具有用户角色登记、用户兴趣自动识别、内容的语义理解、智能信息化过滤和推送等功能。如尤里卡是基于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的人性化智能中文搜索引擎,摆脱了传统搜索引擎基于关键字的束缚,通过识别用户的自然语言,帮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详细最准确的答案,同时为用户提供相关的有参考价值的其他内容。它提供“提问式搜索”、“关键词查询”和“分类浏览”三种查找方法。

3 基于数字信息服务的图书馆网络信息组织模式

图书馆开展数字信息服务,除了建立如数字图书馆等系统化的数字资源库外,还应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井然有序的网络信息资源成为推动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发展的原动力。

3.1 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模式

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是指图书馆对网上某一领域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采用一定的原则、技术和方法进行评价、选择与搜集,将物理上分散的大量网络原始信息资源进行合理整理和组织,建立分类目录式资源组织体系。首先,应确定导航系统的主题。高校图书馆重点加强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导航建设,公共图书馆可根据读者需求,选择经济类、教育类、体育类、旅游类、房产类等主题。其次,选择网站。围绕某个主题利用各种搜索引擎、网络网址指南搜集网站,在对网站网络资源评价后确定网络资源。最后,揭示资源。通过对网络资源名称、所属国家或地区、所属机构、URL、网站简介、推荐时间等进行描述,建立网络资源导航界面,提供分类栏目浏览、关键词检索服务。用户在导航主题页面中可选择所需主题点击进入,再根据所需查询的栏目浏览有关网站。用户也可在检索框中输入检索词,在网络资源导航系统中直接检索所需网站内容。CALIS建设的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以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学科分类系统作为学科分类基础,构建了一个集中服务的全球网络资源导航数据库,涵盖77个一级学科,包含记录14万多条。该导航库的每条记录都是面向学术研究的、专门标引的高质量网络信息资源,为高校师生提供重要学术网站的导航和免费学术资源的导航。

3.2 基于元数据的网络信息组织模式

元数据是专门用来描述数据特征和属性的数据。都柏林核心元数据(Dublin Core,简称DC)、机读目录格式(MARC)数据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元数据。DC元数据由题名、主题、说明、语种、来源、关联、覆盖范围、创建者、出版者、其他责任者、权限、日期、类型、标识符、格式15个基本元素组成。由于其简单实用、易于理解、可扩展、能与其他元数据形式进行连接等优点,DC元数据在揭示网络资源方面非常有效。图书馆可用HTML语言利用DC元数据标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编目,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MARC是发展最成熟的编目格式,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图书情报信息机构,目前世界范围内98%的书目数据都是用MARC格式编写的。MARC结构严密、数据完备,可适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编目。通过增加856字段(电子资源地址与检索),实现书目记录向全文、多媒体电子资源的链接。西安交通大学将引进的5个外文数据库中6 000种电子期刊利用MARC编目后,实现了电子期刊在OPAC中与对应数据库的链接,利用OPAC直接链接到电子书刊全文,无纸本的电子期刊也可在馆藏目录中同时查询。深圳大学图书馆通过856字段的著录,将书目记录与相关的文本数据、图像数据、声音数据、数字数据、应用程序、系统程序、字符数据等相链接,对馆藏数字化信息资源实行书目控制。

4 结束语

网络信息资源经过加工和组织整理,实现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增值。有计划地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建成特色虚拟馆藏,为用户提供数字信息服务,是网络时代赋予图书馆人神圣的历史使命。各类型图书馆要利用新技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组织网络信息资源,让用户通过图书馆的服务快捷地找到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以节省用户的时间,提高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率。

[1]柴时光,刘海燕.浅析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模式[J].农业与技术,2007(4):174-177.

[2]苏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研究[J].情报探索,2012(1):74-76.

[3]刘圆圆,杨延铮.网络信息资源的编目模式探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3):50-53.

[4]钟莹.网络信息组织模式发展历程及趋势[J].情报探索,2011(7):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