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移动服务探讨

2012-02-15 09:28向林芳
图书馆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用户

向林芳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641)

基于互联网和存储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图书馆满足了读者通过计算机网络查询电子资源、借阅电子图书、利用图书馆其他服务的需求,且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然而该服务对于网络设备和有线终端的要求仍然给读者带来不便,图书馆移动服务的诞生弥补了这一缺憾。图书馆移动服务依托移动通讯技术,使读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等各种移动设备,方便灵活地获取图书馆信息资源。本文拟在介绍移动通讯技术、移动用户群兴起的基础上论述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的举措。

1 移动通讯技术概述

1.1 GSM技术

GSM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亿人正在使用GSM电话。利用GSM技术图书馆可开展短信、咨询等即时信息服务。

1.2 WAP技术

1.3 GPRS技术

GPRS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GPRS的用途十分广泛,包括通过手机发送及接收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浏览等。使用者既可联机上网,参加视讯会议等互动传播。其在应用上具有高速数据传输的特点,让使用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快速方便地实现连接,其速度10倍于GSM,还可以稳定地传送大容量的高质量音频与视频文件。同时GPRS仅按数据流量计费,而不是按上网时间计费,只要不进行数据传输,哪怕一直“在线”也不计费。另外由于GPRS建立新的连接几乎无需任何时间,因而随时都可与网络保持联系,让使用者永远在线。

1.4 J2ME技术

近年来由Sun公司开发的J2ME提供了HTTP、TCP等高级的Internet协议,使用由J2ME开发的上网程序,可以很容易地访问Internet。J2ME是一种高度优化的Java运行环境,应用于大量的消费类电子设备,如蜂窝电话、可视电话、数字机顶盒、汽车导向系统等,同时也被移动通信设备所广泛采用,如移动电话、双向寻呼机、智能卡、个人电脑记事本和掌上电脑等。J2ME技术将Java语言与平台无关的特性移植到小型电子设备上,允许移动无线设备之间共享应用程序。J2ME技术不但能够跨平台运行实现,方便软件开发商开发适合不同运行平台的应用程序,或者开发的应用程序能在千差万别的手机平台上实现相同的功能;而且J2ME技术能针对现行的WAP解决方案在9.6kbps带宽下,不能访问因特网上的主流HTML文件,也不能访问适应用户需求的各种网上多媒体信息等缺陷,来提供各种类似HTTP、TCP等高级Internet协议,通过这些协议让用户在相同的带宽下,就能实现WAP方式下不能实现的各种传输要求。此外,J2ME解决方案还具有智能化的特点,这种智能化特点能清楚地辨认分析出用户需要访问的是本地信息还是Internet信息,如果是访问本地信息,J2ME技术就迅速通过本地协议将本地存储区中信息调出供用户浏览,如果访问Internet信息,J2ME技术就会将需要访问的应用程序和信息资料同时从Internet下载到本地存储区中,然后利用J2ME跨平台处理的模式来处理这些信息,这种下载方式克服了WAP访问模式下字节逐一传输的弊端,从而提高相同带宽下的下载传输速度,更进一步地推广了无线Internet的各项应用。例如日本推出的i-mode服务,就是在手机中引入J2ME技术,i-mode手机利用内置的J2ME技术,将网络传输带宽对用户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使得这种手机除了在下载初期需要一定时间外,其余所有的操作应用均在手机上就能迅速完成,减少了用户等待时间,让Internet访问更加流畅自如。

2 移动用户群的兴起

伴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用户越来越多。我国2009年1月启动3G牌照的发放,3G上网、互联网手机正在迅速普及。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7月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底,全国3G用户总数达到7376万户 (含部分3G上网卡、3G座机)。在手机上网的诸多功能中,手机阅读以其方便、灵活、时尚的特征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据Enfodesk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阅读市场活跃用户数达2.69亿,未来3年手机阅读用户将会以每年25%左右的增长率持续增加。大量的移动设备用户形成了图书馆移动用户群,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都有可能需要访问图书馆的资源和信息。用户不再局限在图书馆内查阅资料,也不仅仅是在图书馆开放时间内访问图书馆。移动用户群的兴起,要求图书馆全方面开展移动服务。

3 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的举措

3.1 针对馆藏印刷资源的移动服务

3.1.1 移动服务车

移动服务车也叫“流动图书馆”,服务车内部摆放很多书刊,当移动服务车停靠时,读者可以借还书刊。国内外都已经有一些图书馆通过循环车队,将印刷本书刊定期送到社区,甚至郊县、乡村,扩大图书馆服务范围。在我国,深圳市图书馆还提供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服务。

3.1.2 移动OPAC服务

移动OPAC服务主要是让读者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进行书目查询,及时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目,并可以实现预约借阅。读者利用移动OPAC服务除可以随时随地检索书目之外,还可以查看搜索的图书是否借出、预定借出、馆藏位置等。

目前国内外图书馆在移动图书馆方面最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移动OPAC服务。基于WAP方式的移动OPAC还可以包含图书馆新闻、介绍等。我国国家图书馆开展的“掌上国图”,其资源检索和读者服务频道就属于移动OPAC服务,用户可通过手机进行馆藏目录检索、馆藏资源检索,使用订制新书信息、查询借阅情况、预订图书等。

自2013年首篇研究论文问世至今,国内在图书馆与MOOC相关问题方面的研究已历时5年。通过对189篇论文的梳理,笔者认为当前国内图书馆与MOOC相关问题的研究特点主要体现在4种“过渡”上。

3.2 针对馆藏数字资源的移动服务

3.2.1 少量数字化文献内容提供

针对馆藏数字资源,图书馆界一直也在尝试移动服务,比如通过在固定地点的接入访问,用户利用手持阅读器或U盘保存部分资源,然后随身携带。这种方式虽然是对固定范围内访问利用数字馆藏的一种补充,但实际应用价值比较小,每次携带的资源是否就是用户在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难以保证。

3.2.2 移动阅读服务

移动阅读服务主要是让用户可以在手持设备上统一检索图书馆购买的各类数据库资源,并可以随时随地地查看所需要查看的文献正文,随时随地地点播、下载所需要的音乐、视频等资源,这是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的核心内容。如超星移动图书馆以移动无线通讯网络为支撑,通过手机、i-Pad、PSP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搜索和阅读数字资源,读者只需通过电子移动设备登录移动图书馆的网址即可浏览所有网内电子资源。复旦大学开通移动图书馆,读者可以通过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登录移动图书馆,享用藏书资源。读者不仅能及时收到新书咨询和借阅信息,便捷查询个人阅览信息,还可以在移动设备上阅读图书馆购买的各类资源。

3.3 建立针对小屏幕的移动图书馆门户网站

国外一些图书馆如美国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图书馆、里士满大学(University of Richmond)图书馆和弗吉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Virginia)图书馆,针对手机等移动终端屏幕小的特点,建立了专门针对小屏幕的图书馆门户网站,方便小屏幕移动终端用户访问。

3.4 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

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是指将图书馆的新闻、通知通告、讲座和展览等信息主动发送给读者。另外,图书馆还可以向用户发放调查问卷,随时了解用户对图书馆的看法和意见,以便于日后在管理和服务上予以改进。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过建立短信平台推送图书馆信息,成为我国最早提供此类服务的图书馆。

3.5 移动参考咨询服务

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是指让读者能够利用移动设备获得参考咨询服务。目前我国图书馆大多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即时消息等方式提供远程参考咨询,而在美国,一些图书馆通过短信提供参考咨询服务,读者能够用移动设备获取一些实用信息,如图书馆开放时间、计算机可用数量、自习室可用座位数量等。另外,写论文的读者可以用手机登录WorldCat(全球联合目录)快速获得正确的引文格式。

3.6 移动培训服务

移动培训服务主要是为使用移动设备的用户提供培训讲座。

首先是进行设备和内容的使用培训,图书馆通过培训告诉读者如何通过移动设备获取图书馆的资源,如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图书馆培训读者如何用PDA查询利用信息资源。

其次是进行用户教育,实际上就是让读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收看图书馆开展的讲座等视频,让读者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享受图书馆开展的传统的用户教育。

3.7 移动定位服务

图书馆可以利用GPS定位技术,根据读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为读者提供各类相关的信息。读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确定图书馆的具体位置,也通过移动设备查看图书馆地图以确定图书馆某个科室的位置,当他的朋友也在图书馆里,读者甚至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查看其朋友所在的具体位置以便相见。最重要的移动定位服务是让读者通过移动设备确定某本书的具体架位。读者经常对图书馆的书库布局感到迷惑,因此通过移动设备来定位某个书架的具体位置对读者非常有用。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使用的Innovation Interfaces公司的OPAC可以显示馆藏地的平面图,再结合移动定位技术就可以确定每一本书的具体架位,并可以在手机终端显示图形化路线图,帮助不熟悉排架方法的用户快速准确索取文献。

3.8 移动空间预订服务

研究空间的预订服务目前在国外比较常见,如英国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图书馆提供350个研究空间的预订服务,单独研究室可容纳1至2个人,团体研究室可容纳8至12个人,一次可预订4个小时。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 (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图书馆提供研究吊仓和团体研究室的预订服务,一次可预定2小时,其团体研究室可容纳4-8个人。

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造就了移动用户群的兴起,而移动用户群的兴起要求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图书馆只有全方位开展移动服务,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充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2011-09-18].http://www.cnnic.net.cn /dtygg /dtgg/201107 /t20110719_22132.html.

[2]张朝晖.去年第4季度中国手机阅读用户达2.33亿[EB/OL].[2011-09-16].http: //finance.qq.com/a/20110223/005353.htm.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用户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