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规校车座椅的设计开发

2012-02-20 08:49陈建设郑红武
装备制造技术 2012年7期
关键词:校车安全带座椅

陈建设,郑红武

(1.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7;2.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7)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命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面对不断出现的校车安全事故,让人们更加意识到校车安全必须解决。国家近期不断出台跟校车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校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校车座椅,这一关乎学生生命安全的重要部件被单独提出,并要求执行强制法规GB24406,其版本也由原来的2009,更新为2012。这一标准法规,详细规定了校车座椅的组成、安装、配置、强度等方面应该达到的要求,确保学生在车辆发生紧急情况下,伤害降到最低。

本文根据新法规的要求,以某款小学生校车座椅的结构设计为实例,介绍了如何进行校车座椅的设计开发。

1 新旧法规的对比分析

《专用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由GB 24406-2009变更为GB 24406-2012,其意义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只是单纯的强调强度,执行静态试验方法,而新标准则需要动静结合,以实际的动态模拟碰撞,来检验伤害情况。具体不同点表现在以下几点:

(1)2009版的法规,适用范围为专用小学生校车,而2012版的法规,则扩展到学生校车,包括幼儿校车、小学生校车、中学生校车等用于专门运输学生的校车;

(2)2012版法规增加了校车上安装于座椅前方的约束隔板,需要执行与座椅相同的动态试验检测;

(3)两则法规的最大不同点在于,2012版将验证前倾性能和座椅靠背后部的吸能特性的静态试验方法,修改为动态试验方法,采用假人动态滑车碰撞,更加注重实际安全效果评价。

具体介绍如下:

2009版座椅的前倾性能,按照图1要求对靠背施力,检测其安全性。

图1 力-位移曲线

2012版要求对座椅和隔板按照图2进行模拟动态碰撞,并且使用符合GB 27887中规定的6岁人体模型和国际通用的混合III型第5百分位人体模型,各进行一次动态试验,通过对试验后的伤害指标进行评价,判断座椅是否合格,这样更贴近交通事故的实际情况,也更加安全,但对座椅本身也提出更高要求。

2 现有座椅的状态分析

通过对现在生产状态的座椅进行详细分析,以及结合多次试验的结果,可以确定主要有以下两点不足:

图2 减速度或加速度-时间的曲线

(1)现在生产状态的座椅强度很强,虽然强度满足国家法规,但存在设计不合理,强度过剩,造成整车总质量及成本增加,具体结构形式见图3。

图3 现有座椅结构形式

(2)目前状态的座椅骨架,使用的是方管,在内部突出物以及座椅靠背后部的吸能特性上,是不符合法规要求的。

3 新状态座椅的三维设计

根据新法规的要求和对现状态座椅进行的分析研究,确定我们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现在座椅强度是足够的,但对于碰撞的安全性来说,是无法保证的,没有针对动态碰撞伤害做专门的设计处理;

(2)新法规的动态碰撞试验,要求座椅靠背具有足够的弹性,能够充分吸收碰撞过程产生的能量,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

(3)座椅抗后倾试验,要求座椅具有足够的刚性,能够承受车辆突然加速,乘员的故意冲击等情况下,冲击力对座椅的伤害,确保座椅不变形、不破坏;

(4)优化具体结构,降低产品成本费用。

根据上述情况,利用三维设计软件UGNX7.5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初步完成的座椅结构模型见图4。

图4 初步完成的座椅结构模型

4 CAE分析及设计优化

CAE分析是在理论上评价设计是否满足法规要求,主要分成静态强度CAE分析以及动态碰撞模拟CAE分析。需要使用假人体数模模型,CAE分析主要是优化设计,指导完善设计,并让实际试验成功的可能性更大。由于试验费用比较高昂,所以CAE分析更加重要,对缩短开发周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1 座椅安全带安固定点强度的CAE分析

进行座椅安全带安固定点强度的CAE分析,由于此座椅设计是2人座,所以分析时安全带也必须是2个安全带。座椅骨架受力情况见下图5,未发生严重变形或失效。

图5 座椅骨架受力情况图

4.2 靠背的抗后倾CAE分析

做靠背的抗后倾CAE分析,受力情况见图6 a,发生塑性变形,不符合法规要求,对设计进行优化,再做CAE分析,结果符合要求,见图6 b。

图6 靠背的抗后倾CAE分析

4.3 抗前倾的动态碰撞模拟CAE分析

做抗前倾的动态碰撞模拟CAE分析。

(1)先分析在使用混合III型第5百分位人体模型时的受力和伤害指标情况,并且按照系安全带和不系安全带两种状态来分析,图7是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从分析结果来看(见图8、图9),符合法规要求:

图7 不系安全带的碰撞模拟情况

图8 5%假人胸部和头部加速度曲线

图9 5%假人大腿力曲线

(2)然后分析在使用符合GB 27887中规定的6岁人体模型时的受力和伤害指标情况,并且按照系安全带和不系安全带两种状态来分析,图10是系安全带的情况,从分析结果来看(见图11),符合法规要求:

图10 系安全带的碰撞模拟情况

图11 6岁儿童假人胸部和头部加速度曲线

5 设计完善及验证

通过对上述CAE分析结果的研究,以及CAE分析人员的优化建议,对整个座椅的详细结构进行设计优化,然后再重新进行一遍CAE分析工作,直到每一个分析都是通过的,在理论上是满足法规要求的。然后,再进行工装样件的制作,制作样椅,并到国家级实验机构进行相关试验验证。根据试验验证情况,再结合CAE分析来完善最终的设计,并发布设计数据进行批量生产。

6 结束语

本次设计通过对新、旧法规的对比研究,以及对现状态的座椅结构进行分析,并针对新法规更改较大的部分,进行适应性的设计更改,辅助CAE分析工具的应用,成功地设计开发出一款成本较低、安全性能较高的小学生校车座椅。

[1]GB24406-2009,专用小学生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S].

[2]GB24406-2012,专用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S].

[3]GB24407-2012,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S].

猜你喜欢
校车安全带座椅
校车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坐校车
能救命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
乘坐校车十注意
你愿意变成伞还是座椅
安全带测试装置
2010款宝马X5车无安全带警告音
奔驰S350车驾驶人侧座椅不能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