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基于SWOT 分析法角度

2012-02-26 13:04周劲波丁振阔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农民工战略农民

周劲波 丁振阔

(广西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后“三农”问题成为中央党代会和政府两会的重点关注问题,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必是涉农问题,而农民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关键。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途径主要有两种:政府转移支付和自己外出务工。然而国家的转移支付数额小且治标不治本,外出务工成为主要渠道,为解决后金融危机时期整体就业不景气的问题,国家出台了“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的政策。实践表明,农民创业既是农民增收就业的重要渠道,又是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严重失衡,促进西部农民创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理论和现实的重要意义。虽然已有大量关于农民创业的研究成果,但是专门针对西部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剩余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前往东部沿海地区“淘金”,上世纪90 年代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民工潮”,在北上广等东部沿海城市和经济开发区出现了由大量民工聚居的“河南村”、“安徽村”、“四川村”、“贵州村”等,一度把打工经济推向了高潮。90 年代中期以后,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又出现了“民工逆流”现象,早期在东部地区打工的民工开始尝试在输出地自主创业,中西部地区一些村镇由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国家认识到没有中西部地区的崛起特别是农民的富裕,即使实现所谓的全面小康社会也是一个畸形的、不能被全民接受的小康社会,更违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为此党中央从全局出发、高瞻远瞩对全国发展进行了全新战略布局,2000 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2004 年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受国家战略引导,中西部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进行招商引资,特别是吸引本地外出务工的农民回乡创业和就业。2008 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东部地区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陆转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升级,导致许多民工结构性失业,以至于出现了更多的“民工回流”现象。为解决回流民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特别是2011 年5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更是对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的细化。这种背景下研究西部返乡农民工创业更具有实际和理论意义。

二、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SWOT 分析

SWOT 分析是20 世纪80 年代由美国资源学派学者结合竞争理论学派和能力学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SWOT 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S”代表“Strength” (优势)、 “W”代表“Weakness”(劣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 “T”代表“Threat” (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框架,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的有机组合。因此,借鉴SWOT 分析法分析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其创业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促进西部返乡农民工创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势

(1) 市场优势

西部广大农村市场发育不充分,许多细分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农村市场在相关领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为广大返乡农民工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成熟的市场相比较,西部农村创业竞争压力较小。

(2) 吃苦耐劳的精神优势

农民工不管是返乡还是外出务工,大部分做的都是比较辛苦的基础工作,能够承受创业的艰苦,创业初期需要的正是这种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能力和精神。

(3) 部分资本积累的优势

和大学生创业相比较,返乡创业农民工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资本积累,这为其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启动资金基础。在当前农民创业融资困难的情况下,特别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滞后于农民创业对资金需求的前提下,拥有一定的创业启动资金对农民创业来说至关重要。

(4) 门槛优势

农村创业对资金、场地等的要求非常低,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少量资金就可以尝试创业,有的行业甚至可以白手起家[1]。此外,农民创业大多数都是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开发的种养行业,熟门熟路,技术要求低,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5) 人脉优势

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民工在城市倍受歧视,所以农民工在城市创业发展比较困难。而在农村,“乡里乡亲”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创业农民雇佣到廉价的劳动力和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从而保证产品的价格优势和销售市场[2]。

2、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劣势

(1) 文化水平不高

调查报告显示,西部地区农民创业者的受教育水平为初中占42%,高中占27%,小学以下占22%,大专以上仅为9%。可见创业者总体的文化水平亟待提高[3]。

(2) 创业具有较大盲从性

西部地区的返乡农民工创业者虽然在东部发达地区经历了城市现代文明的洗礼,但仍然残留小农意识、市场意识不强,特别是种植业创业的农民选择种植经济作物不是根据市场规律来安排作物种植组合,而是根据今年价格行情盲目安排下一年种植。由于市场的滞后性导致来年增产不增收,“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

(3) 企业管理相关方面的知识缺乏

西部地区农民返乡创办的企业虽然大部分都是中小甚至微型企业,但是也需要拥有健全的管理架构。返乡创业农民工对相关法律、经营管理知识了解甚少,虽然拥有技术和经验,但知识的缺乏导致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

3、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会

(1) 政府大力鼓励返乡创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2000 年以来在全国陆续免除农业税并增加惠农补贴;2011 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首次突破万亿大关,高达10408.6 亿元,比2010 年增长21.3%;从2004 年开始连续八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把“三农”问题作为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一系列政策为农民创业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扶持性政策帮助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2011 年国家发改委更是发布了《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根据当地实际贯彻落实。

(2) 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的建立

素有农民“经济特区”之称的农民创业园在西部地区纷纷建立,为农民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为未来农民产业集群提供了可能,也提高了相应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3) 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

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西部地区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向内陆转移的最终目的地。综观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产业转移会伴随着新一轮的人口迁移、失业和产业布局的重新洗牌,更会创造大量的创业机会。

(4) 创业的税收优惠、减免政策

2011 年11 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在未来3 年免征小微型企业22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西部地区也纷纷出台了结合本地区实际的税收优惠细则。

4、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威胁

(1) 外部融资困难

虽然返乡创业农民工基本都有一定的资本积累,但是企业的发展及规模的扩大都需要增加资本的大力扶植,这就需要外部资金的投入。当前众多金融机构中只有农村信用社设置了针对农创企业的小额贷款,该项贷款手续繁多且只有抵押贷款没有信用贷款,这对于缺乏担保和抵押的农民工来说较难获得。创业资金的后续不足,极大地束缚了西部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手脚。

(2) 相关保障制度不完善

尽管国家和西部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从资金扶持、费用减免、创业信息指导等方面对返乡农民工给予支持,但由于宣传不到位、贯彻落实程度不够,短期内很难形成宽松的创业环境。例如,西部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基本上没有享受到税费方面的减免政策。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百县3026 名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调查分析,60%的被调查者认为“优惠政策缺乏或不能落实”。

(3) 信息闭塞

由于历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交通、水利等方面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信息比较闭塞,地方缺乏相关的中介机构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返乡创业农民工大部分不熟悉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网络,调查显示西部地区约90%的返乡创业农民工不会操作电脑,更谈不上上网收集相关信息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民工对当地市场需求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对产品的定位不准确,所创办的企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4) 用地难

根据经济学理论,企业规模扩大除了需要资本、劳动力、技术研发的增加投入外,更需要土地的增加。农创企业初创期大多使用自家住房,或是租赁废旧厂房或民房,但是处于扩张期的企业对土地投入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此时就会面临“地难批”的问题。因为指标少或者价格高的原因,西部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很难获取生产经营用地。

(5) 创业风险大

任何创业行为都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竞争和风险,农民创业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竞争激烈,同时由于自身经济实力弱小造成其风险承担能力较弱。由于市场经济瞬息万变,而返乡创业农民工专业知识匮乏,风险意识较为薄弱,创业风险极大。

综上对西部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内外因素的分析,可以建立SWOT 矩阵,如表1 所示。

表1 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SWOT 分析

三、基于SWOT 分析的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策略选择

1、发挥优势,利用机会(SO 战略)

SO 战略是一种发挥自身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较为理想的战略模式。西部返乡创业农民工要抓住产业转移中的各种创业机会,充分利用国家的利好政策,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利用打工过程中积累的资本和经验,背靠土地、面向市场,立足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同时,西部各级政府要加强创业扶植,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信息、技术、人才服务,合理引导西部返乡农民工利用西部丰富的农业资源积极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业[4],比如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为资源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5]),靠近城郊的地方发展农家乐等。

2、利用机会,克服弱点(WO 战略)

WO 战略是旨在利用外部机会弥补内部弱点,改变自身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西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应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扶持力度,在资金、土地、税收、培训等方面提供相关支持,结合国家对西部农民创业政策文件并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细则,予以贯彻实施落实。西部返乡农民工自身存在的劣势,应设法去弥补,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做好创业的思想准备,趁着产业转移,加快回乡创业的步伐,并且尽量避免因自身素质低而导致的决策失误。西部返乡创业农民工应充分利用掌握的专业技术和一定的资本积累,依托软硬件较好、创立成本小、门槛低的餐饮服务业、零售业、农村旅游业等。

3、发挥优势,回避威胁(ST 战略)

ST 战略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即加强回避型战略。西部返乡农民工本身的劣势导致创业面临诸多威胁,但又具有明显的优势,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主动面对外部威胁,认真分析威胁的来源,化威胁为机遇。例如,积极参加政府提供的创业知识培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收集市场最新信息,关注农业节目。西部返乡农民工可以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展农业等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和经营,大力发展非农经济,农业龙头企业要走“公司+协会+基地+标准”的标准化发展模式[6]。地方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增加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渠道,解决用地问题,尽量减少和消除创业障碍。

4、克服弱点,回避威胁(WT 战略)

WT 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战略。面临巨大的威胁,自身又存在明显劣势,西部返乡创业农民工一方面应该通过提高自身素质,选择风险较小、更适合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产业,克服劣势、规避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联合、共同出资、集资,建立合伙制企业进行创业。农民工应通过利用支农科技下乡学习最新的农业技术和收听各地的农村广播了解最新涉农资讯,选择有发展前景的项目,通过良好的人脉关系在农民工创业园建立合伙制企业。

四、西部地方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

鉴于目前西部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返乡农民工可以采取以WO 战略路径为主,并与其他三种战略组合相结合的策略进行创业。整体的创业思路应该是“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规避风险”。与此同时,西部各级地方政府应采取如下政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来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

1、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通过设立农民创业基金来引导社会各方闲置资金投资于农民创业,放宽农村信用社支持农创贷款的条件。

2、加强农民工创业的服务

通过各种媒介为创业农民工提供最新最快的市场信息,开展各种方式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利用技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对农民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返乡农民工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3、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惠农、支农政策

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国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制定相关惠农、支农政策的实施细则。

4、统筹安排创业用地

通过把返乡农民工创业用地纳入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之中,解决创业企业发展中用地难的问题。

5、建立农民创业风险补偿机制,推行适合农民商业保险

通过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推行商业保险把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风险降到最低。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幅员最辽阔、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是未来我国发展潜力最大、市场前景最广阔的地方。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稳步推进,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逐步投产和完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得以不断改善和完善,国家各项政策也持续向西部倾斜,东部产业向西部逐渐转移,西部已经成为各种产业的投资热土,预示着西部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又一新的增长极。聪明、勤劳、有远见的西部广大返乡农民工在内外推力的作用下纷纷选择返乡创业,必将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中坚力量。

[1]陈 华.大学生农村创业的SWOT 分析及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10,(8):48-50.

[2]王胜远.基于SWOT 分析的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J].农村经济,2008,(12):112-115.

[3]韦吉飞.农民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北五省区调查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8,(5):16-22.

[4]刘志荣.关于农民创业发展的文献综述——以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为重点[J].经济研究参考,2008,(66):37-47.

[5]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1):39-42.

[6]章力建,朱立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化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1-25.

猜你喜欢
农民工战略农民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战略
战略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