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医院重症监护室细菌感染监测与分析

2012-03-06 03:27
中国药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鲍曼监护室抗菌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641100)

近年来,重症监护室(ICU)内细菌感染发生率逐渐升高,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且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致病菌也呈现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趋势。为了解医院重症监护室中细菌感染及耐药状况,笔者对2010年入住重症监护室患者48 h后感染并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从2010年入住重症监护室患者48 h后感染的痰液、血液、中段尿、中心静脉导管尖段等送检标本中,分离菌株112株。按常规方法涂片、培养、分离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优势菌用细菌分析仪鉴定,采用美国BD9050型血培养仪和法国梅里埃生物鉴定系统。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手工条进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200版进行操作、判断结果和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监测情况

2010年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690人次,入住48 h后感染54例,感染率7.83%。其中患者男43例,女11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89岁,平均62.52岁,60岁以上35例(64.81%);使用呼吸机总日数751 d,呼吸机使用率33.36%,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3.20%;使用导尿管总日数2 050 d,导尿管使用率91.07%,导尿管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0.39%;中心静脉插管总日数354 d,中心静脉插管使用率15.73%,无感染。

2.2 送检标本情况

共送检标本 84次,其中痰液 61次(72.62%),大便 9次(10.71%),小便 7 次(8.33%),切口分泌物 4 次(4.76%),胸腔积液 2次(2.38%),血液1次(1.19%);送标本检查 1次36例,2次10例,3次5例,4次2例,5次1例。送检标本中,共检测出112株细菌;检测出1种细菌的有50例次,同时检测出2种细菌的有31例次,无菌生长的只有3例次。细菌检测阳性率较高,为96.43% 。

2.3 感染部位情况

54例感染中,感染次数为84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59例次(70.24%),泌尿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各8例次,表浅切口感染3例次,深部切口感染、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菌血症、胸膜腔感染及口腔感染各1例次。

2.4 病原菌分类[1]

84份送检标本中,涂片及培养分离出26种112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种63株,占56.25%;革兰阳性菌7种17株,占 15.18%;真菌6种32株,占28.57%;嗜麦芽单胞菌、棒状杆菌、洛菲不动杆菌、木糖氧化产碱杆菌、阴沟肠杆菌、黏质沙雷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松鼠葡萄球菌、咽峡链球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黏液丝孢酵母菌各1株。分布情况见表1。

2.5 细菌耐药情况

涂片检查出的霉菌均未做药物敏感性试验,部分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见表2至表4。

表1 2菌株以上主要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株)

表2 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是医院细菌耐药、也是多重耐药产生的中心。2010年医院重症监护室获得性感染率7.83%,与张华芳[2]报道相近。男性感染患者多于女性患者,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64.81%。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大多伴有慢性疾病,加上各种器官功能老化,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易发生医院感染,因此老年危重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重点关注对象。

84份送检标本中主要是痰液培养,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占70.24%,比相关报道[3]的86.2%低,其中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占3.2%。因患者的基础疾病以脑血管疾病居多,病情较危重,卧床时间长,大多处于昏迷状态,丧失咳嗽能力,气道分泌物排出困难,这些都为细菌的滋生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上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破坏正常气道屏障、胃液及口腔液返流进入气道内、吸痰时无菌操作不严、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等,都会导致细菌生长。泌尿道和胃肠道感染各占9.52%,其中导尿管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0.39%,其原因是尿管留置时间长、细菌逆行感染、导尿管护理消毒不严等。胃肠道感染的原因可能是胃管的护理不当。

表3 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对抗菌药物敏感率(%)

表4 部分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表1显示,112株细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6.25%,比姜远普等[4]报道的73.6%低,这可能与时间、地区、环境等有关。这些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占24.11%;其次是真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所有菌株均为散发,无集中爆发。真菌感染,占28.57%,其中涂片分离出霉菌最多,病原体培养主要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与该院2007年的报道[5]相一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已呈不断上升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和真菌都是条件致病菌,在危重和抵抗力差的患者中易致病。由于重症监护室集中了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频繁使用呼吸机、引流管、气管插管、泌尿道插管等因素,使这类条件致病菌通过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的介入操作而侵入患者体内,造成感染[6]。从表2可见,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加替沙星和头孢西丁对于肺炎克雷伯菌较敏感,对于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几乎完全耐药。亚胺培南是重症患者经验用药的最佳选择之一,但由于鲍曼不动杆菌对其敏感性下降,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其天然耐药[7],故经验用药可能延误治疗,应根据病原学检查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加以调整。从表3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而粪球菌对其的敏感率只有66.67%。革兰阳性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均较低,对万古霉素均敏感,故对苯唑青霉素耐药葡萄球菌感染的经验治疗应首选万古霉素。从表4可见,白假丝酵母菌仍然对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具有较高的敏感率,而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很低,甚至耐药。

为减少重症监护室细菌耐药的发生,建议医院建立耐药性监测系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对耐药菌寄殖者与感染者实施隔离;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住院时间长,应采取隔、加强消毒、勤洗手等措施;结合临床实际需要,制订适合本院的抗菌药物应用原则;提倡抗菌药物循环给药,以减少细菌耐药。

[1]陆德源.医学微生物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3-237.

[2]张华芳.138例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4):2 194-2 195.

[3]李勇谦,莫郁苓.重症监护室细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16):108-109.

[4]姜远普,卢启彬.重症监护室的细菌耐药监测与防治[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4,4(3):179-180.

[5]罗 敏,张孝智,陈 奇,等.2007年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分析[J].中国药业,2009,18(5):7-8.

[6]王 箭,罗 君,王江桥.重症监护室感染流行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广州医药,2007,38(4):59-60.

[7]陈民钧,王 辉.中国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连续7年监测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5):375-381.

猜你喜欢
鲍曼监护室抗菌
鲍曼不动杆菌双组份调控系统研究进展
什么是抗菌药物?
1起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2014-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