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的实证分析

2012-03-12 06:03苟晓霞
统计与决策 2012年15期
关键词:十二五残差死亡率

苟晓霞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兰州730070)

0 引言

人均预期寿命是表示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经常使用的是0岁组的出生预期寿命。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质量和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的通用指标。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时期“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这是我国首次将具有综合意义的民生指标——人均预期寿命列为五年规划纲要的预期性指标之一,意味着我国从单项应急保民生走向全面综合改善民生,意义重大。据联合国提供的数据表明,中国从1990~2008年18年间,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了5.1岁,达到了73.1岁。而日本在上世纪60-70年代经济“腾飞”的20年间,人均预期寿命已由67岁增加到76岁。美国人均预期寿命2009年也已达78.2岁。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成就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同时,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及增长速度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呢?是什么原因制约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实现“十二五”期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1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水平及增长速度

1.1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高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但离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欧美国家的预期寿命在19世纪早期已达40岁,20世纪中叶后,达到66岁。而我国的预期寿命,在1959年以前非常低,才只有34.7岁,且男性略高于女性。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死亡率迅速下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迅速提高,且女性预期寿命高于男性(见表1)。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高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但离经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据联合国人口基金资料显示2005年人均预期寿命全世界为67岁、发达国家为77岁、发展中国家为65岁、我国为73岁。

表1 中国0岁组人均预期寿命(岁)

1.2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绝对增长速度的纵横比较

1.2.1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速度的纵向比较。

从纵向比较来看,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速度最快的是50、60年代,以后逐渐变慢(见表2)。这种趋势并不是说明我国医疗卫生条件停滞不前了,而是恰恰相反,因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相对增长速度即暂时平均预期寿命增长速度指标是逐渐加快(见表3)。那么,为什么绝对增长量会放慢呢?其原因是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与人类寿命极限有关。试想对于一个人均预期寿命是40岁的人口而言,10年内增长10岁可能是一件不太难的事。但对于一个人均预期寿命是70岁的人口,10年内提高10岁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在研究人均预期寿命变化速度时,不仅要考虑某一时期内人均预期寿命增加了多少,还应考虑人均预期寿命的现有水平。即现有人均预期寿命越高,其绝对增长速度会越慢。

表2 中国0岁组人均预期寿命年均增长量(岁)

表3 1981~2005年中国暂时人均预期寿命的变化

其公式如下:

式中:I为尚存人数;T为平均生存总人年数;iex为暂时人均预期寿命。

1.2.2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速度的横向比较

从横向比较来看(考虑人均预期寿命变动大致相同的年龄区间),我国从1990~2008年18年间,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了5.1岁,达到了73.1岁。而日本上世纪60~70年代的20年间,人均预期寿命由67岁增加到76岁,增长了9岁。但美国从1955~1980年25年间,人均预期寿命由69.5岁增加为73.7岁,只增长了4.2岁。从年均增长量的横向比较来看,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速处于中等水平(见表4)。

表4 各国0岁组人均预期寿命年均增长量(岁)

1.2.3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目标的实现难度

要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预期目标,即到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将提高1岁,就要求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年均增长量要达到0.25岁。由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均预期寿命数据尚未公布,只能按统计局已公布的普查资料计算,得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年均增长量为0.185岁(见表2),其值小于0.25岁。根据联合国提供的数据计算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年均增长量为0.28岁(见表4),其值大于0.25。那么究竟以哪一个数字为参考标准呢?首先,“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预期寿命目标肯定是基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其次,虽然联合国数据大于0.25岁,且更近期,但考虑随着预期寿命水平的提高,其年均增长量必然会逐年减少。所以笔者认为要实现“十二五”规划“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目标虽然有一定难度的,但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 影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的因素探索

那么要顺利实现“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目标应该从那几个方面努力呢?本文拟从生命表编制的角度和预期寿命地区差异的角度,探讨影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水平高低的直接原因:年龄别死亡率,及间接原因: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因素,并探索实现预期寿命提高1岁的有效途径。

2.1 从生命表编制的角度——老年人口死亡率降低对预期寿命提高贡献率最大

人均预期寿命是根据生命表得出来的。它是指达到某一确切年龄的一批人,按照某一种死亡水平计算的他们在未来可能存活的平均时间长度。而编制生命表的基础是年龄别死亡概率,年龄别死亡概率又是从实际年龄别死亡率推算出来的。所以年龄别死亡率是影响人均预期寿命水平高低的最直接的因素。实际上各年龄组死亡率是不同的,其降低率也不同,当然其对预期寿命提高贡献率也不同。那么哪一个年龄组死亡率降低对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贡献最大呢?

人均预期寿命贡献率是分析当死亡率水平得到改善时而对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带来的贡献的一个指标。它可用于比较同一人口总体在两个不同时期的人均预期寿命水平的差异,分析由于死亡率水平的改善而对预期寿命水平的变化带来的贡献[5]。而计算人均预期寿命贡献率指标需要完全生命表数据。因此笔者首先根据国家统计局1995年、2005年全国1%人口的抽样调查资料编制完全生命表数据,然后利用预期寿命贡献率公式,分性别计算我国1995~2005年各年龄组死亡率变化对0岁组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并绘制其图如下:

式中:L为平均生存人年数;T为平均生存总人年数;x为年龄,x=0,1,2,……,ω-1;t为年份;n为相对于t年所间隔的年数。

图1 1995~2005年分性别、年龄预测期寿命贡献率

从图1可看出:各年龄组对人均预期寿命的贡献率虽然都是正值,但其贡献率水平高低不同。其中男性、女性分别有60%和53%是60-90岁年龄段死亡率下降促成的。也就是说我国0岁组人均预期寿命2005年比1995年男、女分别增长的4.98岁和6.10岁,主要是由于60-90年龄段老年人口死亡率2005年较1995年有明显下降的结果所致。进一步分析男性70-85岁、女性75-85岁对预期寿命贡献率最大,分别为38%和24%。这说明提高对老年人的医疗卫生保健条件,降低老年人口死亡率是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一个有效途径,尤其是关爱相对弱势的老年女性人口。另外,从图1还可看出,女性100岁以上的贡献率迅速增加为1.02%,说明女性较男性有更多的百岁寿星。

2.2 从地区差异的角度——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均预期寿命变动的间接原因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影响人均预期寿命的直接原因是年龄别死亡率,而造成年龄别死亡率不同的原因又是复杂的,既有社会、经济的原因,又有环境、遗传等原因。本文拟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各省人均预期寿命资料来探究影响人均预期寿命变动的间接原因。

2.2.1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地区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但有缩小的趋势

200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9]:东部11省≥73岁,中部8省(除江西省)均在70-73岁,西部12省(除广西、四川、重庆)均在66-70岁之间。通过绘制箱形图进一步分析发现(见图2):首先,人均预期寿命中位数,东部最高,中部居中,西部最低;其次,人均预期寿命离散程度,西部最大,东部居中,中部最小;再次,人均预期寿命偏斜度,东、中部是向低端偏斜,西部是向高端偏斜。这说明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其特点是由东部向西部逐渐降低,且西部地区内部各省间的差异程度显著大于东部和中部。同时,西部人均预期寿命呈负偏分布,东部、中部呈正偏分布。另外,计算我国各地人均预期寿命全距,1990年为15.26岁,2000年为13.77岁,说明我国各地区人均预期寿命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图2 2000年我国各地区人均预期寿命修正箱形图

2.2.2 影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地区差异的因素分析

首先,影响因素指标的选择。影响平均预期寿命高低的直接原因是年龄别死亡率。而年龄别死亡率的高低又是多种间接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地理环境、社会生活方式等因素。本文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选择居民消费水平(元)、平均家庭户规模(人/户)等9个指标反映以上4个方面因素。具体为,经济因素:居民消费水平(元);医疗卫生因素:平均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张)、平均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医生(人);地理环境因素:海拔3级地势阶梯分布(级)、森林覆盖率(%)、环境污染直接经济损失(万元);社会因素:平均家庭户规模(人/户)、每十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人口(人)、文盲率(%)。该指标体系中除平均家庭户规模(1999年)、森林覆盖率(%)(1999~2003年第6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指标,其余指标数据均为2000年资料。人均预期寿命指标也采用2000年数据。

其次,对各因素指标与人均预期寿命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1)计算简单相关系数。

简单相关系数可以反映两个变量间线性相关的强弱程度。现利用SPSS软件分别计算被解释变量人均预期寿命与其他9个解释变量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发现居民消费水平[8]、平均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张)、平均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医生(人)[6]、每十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人口(人)[8]、海拔3级地势阶梯分布(级)与人均预期寿命(岁)[9]呈正相关,其值分别为0.724、0.472、0.422、 0.59、0.763;文盲率(%)[8]、平均家庭户规模(人/户)[7]与人均预期寿命[9]呈负相关,其值分别为-0.677、-0.652。森林覆盖率(%)[9]、环境污染直接经济损失(万元)[8]没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居民生活水平越高、医疗卫生条件越好、文化程度越高、海拔越低(地势阶梯级别越高)、家庭户规模越小,平均预期寿命越高。但同时也发现许多解释变量两两间也存在着显著相关,例如每十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人口(人)与平均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张)、文盲率(%)与平均家庭户规模(人/户)相关系数分别为0.922、0.810,说明已通过显著性检验的7个相关系数,未必是两事物间线性相关强弱的真实体现,有夸大的趋势,因此有必要计算偏相关系数。

(2)计算偏相关系数。

(3)建立回归模型。

为了进一步研究被解释变量人均预期寿命与居民消费水平(元)、平均家庭户规模(人/户)等9个解释变量之间的具体线性关系,需要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而当模型中使用两个或以上的解释变量时,这些解释变量之间往往彼此相关,即回归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多重共线性会造成回归的结果混乱,甚至会把分析引入歧途。现利用SPSS软件对所搜集的上述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处理。逐步回归是一种对众多解释变量进行筛选和搜寻过程,可避免多重共线性。其结果如下:

平均预期寿命(y)与海拔阶梯分布(x1)、居民消费水平(x2)、平均家庭户规模(x3)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从判定系数和回归方程的F检验及回归系数的t检验结果看,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拟合程度较好。

其各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为:在居民消费水平、平均家庭户规模不变的条件下,海拔3级阶梯分布(1级:海拔最高,3级:海拔最低)每增加1级,平均预期寿命增加2.304岁;在海拔阶梯分布、平均家庭户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居民消费水平每增加100元,平均预期寿命增加0.1岁;在海拔阶梯分布、居民消费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平均家庭户规模每减少1人,平均预期寿命增加1.042岁。

(4)回归模型的异方差性、自相关性检验

当回归模型中存在异方差或自相关时,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不再是最小方差无偏估计,不再是有效性估计,因此必须恰当解决。因为本例中的观察值不涉及时间数列数据,而只是平行数据,它的顺序可以任意变化,所以没有必要进行自相关检验,只需进行异方差性检验。

钻探钻井孔内安全基础性问题应包括孔壁安全和轨迹安全。孔壁安全是力学平衡和物化平衡问题,是一个多场多介质(应力场、压力场、温度场和流体场;流体、岩体、钻具)条件下的压力、应力和物化等平衡,同时各平衡相互影响,其中一项不平衡都会导致孔壁安全问题。钻孔轨迹安全是空间力学问题,是钻孔轨迹空间形态引起的孔壁与钻杆柱摩阻力对起下钻、钻进和其他孔底作业的屏蔽作用,可导致钻进过程难以掌控和起下钻遇卡等问题。

首先,绘制残差累计概率图和进行单样本K-S检验。

从残差累计概率图(图3)可看出虽然数据点围绕基准线还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但从标准化残差的非参数检验结果看,由于概率p值0.734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能拒绝零假设,表明标准化残差与标准正态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认为残差满足了线性模型的前提要求。

其次,绘制平均预期寿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残差图(标准化后残差项散点图)、计算标准化残差和标准化预测值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在图4中,随着标准化预测值的变化,残差点在0线周围随机分布,残差的等方差性并不完全满足,方差似乎有缩小的趋势。但计算残差与预测值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043,且检验并不显著,因此认为异方差现象并不显著。

至此,上述平均预期寿命模型通过检验。说明模型有效地解释了平均预期寿命与海拔阶梯分布、居民消费水平、平均家庭户规模的多元线性性关系。

图3 残差累计概率图

图4 标准化后残差项散点图

3 结论

(1)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高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但离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其绝对增长速度逐渐放慢。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及联合国数据推算,我国“十二五”时期实现“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目标是可行的,但还需一定的努力。

(2)影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的直接因素是年龄别死亡率的降低。通过编制完全生命表及计算预期寿命提高贡献率指标,可看出60-90岁年龄段老年人口死亡率降低对预期寿命提高贡献率最大,其中男性为60%、女性为53%。这说明通过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提高对老年人的医疗卫生保健条件,不仅可以大力降低老年人口死亡率,而且是实现“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目标的一条有效途径。

(3)影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的间接因素是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医疗卫生水平。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社会经济、医疗卫生条件发展不平衡,使得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存在显著地区差异。通过对我国各地区平均预期寿命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与回归分析得出:平均预期寿命(y)与海拔阶梯分布(x1)、居民消费水平(x2)、平均家庭户规模(x3)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这启示我们,要实现人均预期寿命在“十二五”期间提高1岁的目标。首先,应大力发展经济,迅速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缩小东西部经济、文化、医疗等方面差距,这样不仅可缩小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地区差异,而且可显著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其次,应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政策,维持目前较低的生育率。同时,改变传统观念,缩小家庭规模,增大核心家庭的比重(尤其是农村),这样不仅可减少代际摩擦,而且有利于个人发展,进而可显著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最后,根据生命周期理论,退休后的人口将进入生命的第三个迁移高峰期,政府可引导鼓励有条件的离退休老人迁移到自然环境更优越的低海拔地区(子女工作所在地或老家)居住养老,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中国家庭养老的传统及社会养老的潜力,而且有助于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显著提高。

[1]刘延年.现代人口统计与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

[3]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数据.http://www.stats.gov.cn/ tjsj/ndsj/renkou/2005/renkou.ht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4]翟振武等.现代人口分析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5]李永胜.人口统计学[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2000年各地区平均每千人口医院及卫生院床位、医生、护士数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tjty/di⁃gest2000/ty1-30.htm《2000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7]国家统计局.各地区户数和户规模(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9]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十二五残差死亡率
基于双向GRU与残差拟合的车辆跟驰建模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基于残差学习的自适应无人机目标跟踪算法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基于递归残差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综合电离层残差和超宽巷探测和修复北斗周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