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3-18 02:15缪文姬
考试周刊 2012年87期
关键词:弊端解决方法语文教学

缪文姬

摘 要:目前,职校教育面临学生素质普遍低,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不断创新,积极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作者认为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它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多维性等优势。这些优势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并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但鉴于多媒体本身的特点及教师使用手段等原因,在实际运用多媒体过程中仍存在着流于形式、容量过大、过分倚赖等弊端。因此应遵循有效性、适度性、辅助性等原则,使得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发挥实效。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弊端 解决方法

在职业教育领域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着力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根本任务。目前,现代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学生素质普遍低,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不断创新,积极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我认为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指综合文字、图片、声音、声像等多媒体技术,并和计算机程序相融合在一起形成超文本、超媒体的信息传播的教学方式。如今,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已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与“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呈现出“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大好局面。但在实际的运用中我们发现,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会使课堂大放光彩;用不好,只能是以形式害内容。以下是我对语文多媒体教学发表的一些浅见。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化抽象为具体。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以往在教学中无法展现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屏幕上学生可以看到滚滚的长江,巍巍的泰山,青青的常春藤,如血的残阳;可以听到轰轰的雷声,清脆的鸟鸣,总之它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得到较为真切的认识。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文时,我首先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中黄磊朗诵的《再别康桥》,一下子就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中,然后在屏幕上展示徐志摩的照片及个人简介,接着在舒缓的小夜曲中展现剑桥大学、康河的风光,在创设了这种情境之后再让学生伴乐朗读分析。整节课如同一首唯美的歌,让学生在浪漫的乐曲中一品诗人的情怀,直到课结束了,学生还深深陶醉其中。

多媒体技术在这节课上起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动态的演示,使教学活动由静止单调的语言描述变为生动形象的动态表演,学生的有意注意取代了无意注意,整节课达到了省时高效的效果。

2.利用多媒体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利用多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曾听过一堂溧阳二职高旷英老师的公开课。在一间普通的教室里,旷老师走上讲台,打开笔记本电脑,“同学们,现在上课!”旷老师说。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课桌上都有一台电脑。旷老师的课讲得不多,可上得很精巧。那节课讲的是《祝福》,她让学生把课后想象作文“祥林嫂临死前的情形”输入电脑,全班共享。接着,在大家的点评讨论中,自然提出“什么是悲剧”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发言踊跃,有的用鲁迅的注解,说是跑图书馆查阅的;有的用尼采的解释,说是从网上下载的,如此这般,语文课堂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3.利用多媒体的多维性,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化单调为丰富。实验表明:将录音、录像、图片等资料互相结合引入课堂,会创造出一种比传统教育更生动、更活泼的教育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多动脑筋,想办法密切结合教材内容,自己设计出符合实际,构思新颖,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力求达到静中有动,变中求异的良好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时,为了使学生准确把握鲁迅在听到“左联”五烈士被枪杀的消息时的情形,一位教师采用了层层铺垫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媒体,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做法如下:运用多媒体切换以下幻灯片:(1)鲁迅送书给白莽;(2)柔石睁大眼睛听鲁迅讲“人心惟危”说;(3)柔石小心翼翼地扶着鲁迅行走;(4)柔石与白莽同时被捕;(5)柔石在狱中学德文;(6)龙华枪杀烈士现场;(7)鲁迅提笔著文;(8)鲁迅抬头望着漆黑的夜空。与此同时,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看着一幅幅画面,伴着雄浑的旋律,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与讲解,营造一种悲壮的气氛,学生完全沉浸在无比悲愤的情境之中。接着,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鲁迅写完文章后干了什么事?学生一个个发言,众说纷纭,如鲁迅背着手在房间里踱步;鲁迅点燃一支烟,手抓着短短的头发,痛不欲生;鲁迅一直坐在书桌前,久久凝望着漆黑的夜空,一言不发……学生这些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得益于教师营造的良好的多媒体教学氛围。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有其优越性,但鉴于多媒体本身的特点及教师使用手段等方面的原因,在其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的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根本不考虑实际需要,而纯粹是为了形式的华美。这种课件可能一开始确实能吸引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但在多次使用后,就会适得其反,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造成注意的浪费。有位语文老师在教授《记王忠肃公翱事》时,把文中出现的人物画像都放入课件,学生看得热闹,可这和课文内容有什么联系呢?这样的课件只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课堂效率。

2.容量过大,难以消化。有些老师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习方法、作者简介、文体知识、文章的主题、结构、形象分析、艺术特色、迁移材料等一股脑都做成幻灯片,一张接一张地放,学生甚至都还没有看清内容,或者看清了但没来得及思考,就到下一张了。这样的课堂效果肯定是不好的。不少学生反映课堂上根本无法做笔记,上课时似乎是什么都听到了看到了,可是过多的信息实在难以很快理解,下了课就感到好像没学到什么,更谈不上课后的复习总结,这让他们很困惑很苦恼。

3.倚赖电教,弱化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倚重“文本和图像”的表现形式,成了多媒体教学的放映员,久而久之教师自身的作用也弱化了。我曾听过许多教师的多媒体公开课,老师轻松地点击着鼠标,一张张幻灯片、一副副图像接连出现,教师用平直苍白的语言偶尔解说,而学生则目不暇接,埋头忙碌记笔记。语文课上教师的那种爱憎分明、口若悬河、才思泉涌、谈古论今的激情和气势消失殆尽,而长此以往学生也将被潜移默化成一个个“苍白”的人。

三、解决方法

语文多媒体教学瑕瑜互见,这就存在如何扬长避短,不断改进,使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发挥实效的问题,对此,我觉得应遵循三个原则。

1.有效性原则。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视听手段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刺激,使其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但这样的刺激一定要精选,要有实效性、针对性,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解决一定的问题,无关紧要的内容不要在课件里出现。不要追求课件形式上的完美、表面上的热闹,这样只会造成信息堵塞,以形式害内容。

2.适度性原则。首先课件数量上要适度。任何事情都不能没有限度,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里可以学的知识不是无限多的。如果课堂容量过大,那么学生只能走马观花,难以理解,难以掌握,这种难以消化的容量是毫无意义的。时间长了,学生疲劳了,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其次课件的趣味性要适度。趣味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当一个选择题做错时,来一个哭丧的卡通脸加一声夸张的警告,是非常不合适的。

3.辅助性原则。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的话,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但绿叶终究是绿叶,它只起点缀作用,不能代替红花。同样,多媒体教学也只起辅助作用,决不能替代教师。教师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是其人格魅力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具有持续连贯的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德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语文老师的一笔好字,会使很多学生注意自己的书写;一腔激情会激发很多学生的热情。这些都是多媒体教学所无法做到的。多媒体只是作为一种新鲜的血液注入教学机体,使其焕发出青春光彩。

语文多媒体课件为职校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位可以信赖的帮手,但这个成效并非一蹴而就的。在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的同时,只有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无穷”的螺旋式上升的符合认识规律的道路,勇于进取,不断探索,扬利去弊,才能让多媒体这朵奇葩在语文园地里开花,让职校语文多媒体教学折射出多彩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潘继云.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光彩.人民教育,2010,(17).

[2]陶西平.也谈课堂教学的流畅性.北京教育,2009,(7-8).

[3]史绍典.“媒体”演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7).

[4]李勤伟.合理使用电教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小学电教,2008,(3).

[5]卢志文.莫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误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9).

猜你喜欢
弊端解决方法语文教学
跟踪导练(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及改进方法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