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理念

2012-03-20 01:47张楚廷
武陵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象牙塔古希腊信念

张楚廷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现代大学理念

张楚廷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理念”一词包含“理想和信念”两层意思,信念是基础,根据信念确定的远大目标即为理想。大学应该具有理想主义气质,会冥想、会思辨、会行动,方能出人才、出成果、出思想。大学校长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这样才能为大学“注魂”,有灵魂、理念支撑的大学才能培养出有理念的人才。中国的大学当前应该尽快在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念和文化。

理念;现代大学;大学校长

一 大学理念的内涵

“理念”常常作为“理想”的同义词使用。但在英语中理念为“idea”,理想为“ideal”,两者显然是有区别的。

我认为“理念”一词包含“理想和信念”两层意思,理想是指一种追求,信念即信仰,信念是基础,根据信念确定的远大目标即为理想。信念属于实然层面,理想属于应然层面,在学术领域,实然的层次高于应然的层次。

大学一定要有自己的信仰,大学有没有自己的信仰以及信仰什么,这是第一位的问题。梅贻琦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就是大学的一种信念。蔡元培说“兼容并蓄,学术自由”,这是一种大学的追求,是属于应然层面的。

信念回答的问题是“大学是什么”,而理想回答的问题是“大学应该做什么”。在大学中工作的人一般会在不同意义下思考“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一般会有追求,但不一定思考过“大学是什么”。有的大学的校训是“团结奋斗,求实创新”,这体现的仅仅是人们对行为的一种态度,而不是信念,不是对“大学是什么”的回答。“大学是什么”和“什么是大学”这两个问题有没有区别?“大学是什么”是一个基础性问题,思考了“大学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再思考“大学该做些什么”,就能使大学具有一种形而上的品格。

形而上这个说法源于希腊人。古希腊特别繁荣,这得益于古希腊哲学的繁荣。古希腊哲学一直影响到欧美的近代,尤其是影响到“文艺复兴”后的整个欧洲。现在欧美的大学必修的课程之一是古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斯多德的哲学。亚里斯多德的著作《形而上学》是欧美的大学生必读的著作,所以古希腊哲学对现代欧美的影响可见一斑。如果我们把“文艺复兴”看做是理性主义的胜利,那这种理性主义的哲学就在古希腊。

牛顿发现了经典力学,后来德国人发现了量子论、相对论,这些发现都是理性主义的胜利,是古希腊哲学的胜利。人们常说,德国的秘密武器是其发达的职业教育。实际上,我认为德国还有一个重要的秘密武器,就是其发达的哲学,而且,第一位重要的是它有发达的哲学。如果德国没有发达的哲学,就不可能有发达的职业教育。换句话说,德国是首先拥有了形而上的东西,然后才有形而下的繁荣(职业教育是属于形而下的)。

德国曾经是哲学、科学、经济、文化上全面繁荣的世界大国。19世纪,德国是世界上全面繁荣的第一大国。20世纪,美国变成全面繁荣的第一大国,美国的全面繁荣也是其发达的哲学所引发的。今天世界上的哲学第一大国是美国,世界上百分之六十的哲学刊物在美国,世界上百分之六十的哲学家在美国。现在有人说美国的哲学是实用主义哲学,这个说法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对其“实用主义”的理解有误,美国的“实用主义”所强调的是对人是否有用。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哲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现在最发达的高等教育在美国,曾经最发达的高等教育在德国。其实,美国是以德国为师的,只不过美国向德国学习后做得更好。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哲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自由、闲暇、惊异。哲学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自由,大学的发展更离不开自由。有一位美国的教育家曾说过,德国的大学是最自由的大学,同时他认为最自由的大学就是水平最高的大学。这是美国人研究德国所得出的结论,而美国人建立了更自由、更高水平的大学。大学的自由程度决定这个大学的水平。

大学这种机构比别的机构更应当具有形而上的品格,通俗地说,大学应该比别的机构看得更广、更深、更辽阔。这里的“看得”实际上主要是指“想得”,这首先是观念和思维的问题。赫钦斯说:“大学所要解决的是思辨的问题。”也就是说,他认为大学主要解决的是思想方面的问题,而“做”主要由职业教育来完成。还有一句很有名的话:高等职业教育也属于高校,但不属于大学。所以,大学不在于有形而中、形而下,尽管这些大学也需要,但是对于大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形而上的问题。

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博克的著作《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其原名的前半部分是“Beyond the ivory tower”,乃“超越象牙塔”之意,不是要“走出”而是要“超越”象牙塔。大学本来就是象牙塔,也应该是象牙塔、故纸堆。象牙塔、故纸堆不应被看成是贬义的,它们实际上应该是代表一种理性主义,甚至是理想主义。大学应该是现实主义的,但需要理想主义的引领。好的大学必然发展出理想主义;好的大学必然有自己的理念。

大学首先要会“想”,也要会“做”。与此相关的问题是,“想”更重要,还是“做”更重要?“想”也是一种“做”吗?若是,则肯定是“想”更重要。“想”得更好,才能“做”得更好。大学出人才,出成果,出理论,出思想,出设计方案。那么,是出人才更重要,还是出思想更重要?关键问题在于出什么样的人才,大学可以出工程师、教师、农艺师、设计师,也可以出思想家、理论家。理论上,这两类人才都重要。但是,现实中,我们并不缺“师”,缺的是思想家、理论家。并且,出理论家对出“师”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学应该出特别有思想的人才,因此,对于大学来说,出思想更重要,因为出思想必出人才,出真正的人才。

牛顿和爱迪生哪个更伟大?现在大家都知道,牛顿更伟大。爱迪生发明的东西,很多现在都过时了,牛顿的经典力学虽说有一些局限,但现在的大学生还在学。亚里斯多德和牛顿谁更伟大?亚里斯多德更伟大。他的理论可以统摄牛顿和爱迪生的理论。再回过头去看形而上、形而中和形而下,亚里斯多德研究的是形而上,牛顿研究的是形而中,爱迪生研究的是形而下。

形而中是我个人确立的一个用语,为什么要设立形而中?因为在古希腊是不分形而上和形而中的,他们把原理性的内容都作为哲学,将力学、数学、物理学、理论经济学都作为哲学。也就是说,那些我们看起来应属于形而中的学科,在古希腊的学术体系中都属于哲学,是形而上的内容。但是,现代出现了变化:上面是哲学,中间是原理,下面是怎么做。因此我将中间的层面作为形而中。

对以上这些问题的讨论,有助于我们思考:最值得大学去追求的是什么?我曾经说:“大学是特别能出思想的地方;大学能出特别的思想;大学特别能出特别的思想。大学应能出思想家;特别能出特别能思想的思想家;特别能出培养思想家的思想家。”

二 大学校长应具有大学理念

有人说,校长是大学的灵魂。也有人说,教授是大学的灵魂。灵魂指的是精神,尤其是观念、思想。大学的理念也就是大学的灵魂。大学校长有很好的理念和信仰就能培养很好的人才,虽然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为灵魂是人自我塑造的,不能被他人用统一的模式去刻画。如果校长只知道做什么,并没有多少思想和理论,那么,他何以成为大学的灵魂?

北京大学的历任校长有30多位了,蔡元培、蒋梦麟等很有理念,但也并非每一位都是有先进思想和理念的。一所大学有那么一两位、两三位特别有思想的校长并能形成某种传统就很不错了,当然最好是每一位都有思想,有观念。

大学属于国家,不属于政府。哈佛建校是1636年,已有376年历史,美国才有236年历史,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同样,先有希伯来大学,后有以色列国家。在高等教育中有一个说法,即大学不属于政府,属于国家。大学的理念不能跟着政府变,政府常变,大学理念不变。

哈佛大学建于17世纪上半叶,其影响超出马萨诸塞州已经是19世纪末了,其影响超出美国,进而成为世界名校已是20世纪初了。其间,最有影响的校长,应该首推昆西、艾略奥特、洛厄尔、科南特、博克。其中,艾略奥特于19世纪末把哈佛推向世界,博克的校长理念影响着当代世界。他们为什么有影响?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理念。大学校长不一定有理念,不是校长的,也不一定没有理念。现在,有两本很有影响的以《大学的理念》命名的书,一本是雅斯贝尔斯的,一本是纽曼的。雅氏是哲学家,并非校长;纽曼当过校长,但其理念在其当校长之前已形成。

大学校长不一定有理念,但需要有理念。在其任校长之初不一定有理念;在任上要琢磨,以后逐步形成理念。校长一般知道“做些什么”,较少思考“大学本是什么”;先明白“做些什么”,再明白“大学是什么”这也正常;但清楚了“大学是什么”,就会更明白大学要“做些什么”。

大学就应该具有理想主义气质,同时,大学校长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这样才能为大学“注魂”,有灵魂、理念支撑的大学才能培养出有理念的人才。

不同的大学,理念不一定是一样的。中国大学的趋同性,造成了理念的贫乏。大学要想成为独特的大学,必须拥有自己的理念。理念,在形式上、文字上可移植,但从根本上、从心灵上移植不了。那是大学自我生成的。

知识是有层次的,有理论、应用、工艺,有形而上、形而中、形而下。理念体现了对理论、对形而上的偏爱。这恰恰是大学之真谛。偏爱理论,偏爱形而上,是真正的大学所应有的品性。一所大学,最好形而上、形而中、形而下皆备,但优先者应是形而上。当然,大学也有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大学对形而上、形而中、形而下可能有不同的侧重。

大学理念的时代性是一个问题,但不是一个大问题。现代大学理念和传统大学理念的关系如何?理念在具有传统性、稳定性的前提下,才更有意义。

现代大学的职能稍有变化,例如其与经济的关系更密切了。但是,不是大学越来越依赖经济,而是经济越来越依赖大学。大学依托经济,但不依赖经济。

中国的大学当前应该尽快让大学属于自己;让大学尽早有自己的灵魂;在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念和自己的文化;大学的真正强大也就在于拥有强大的、传统的文化。

M odern University Idea

ZHANG Chu-ting
(College ofEducationalScience,Hunan Normal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China)

“Idea”includes twomeanings:“ideal”and“faith”.“Faith”is the foundation and the objective based on faith is“idea”.University should boast idealism.University president should have his own university-running idea.University with idea can cultivate talentswith idea.In China,the university should form their own ideas and cultureon thebasisof the tradition assoon aspossible.

idea;modern university;university president

G64

A

1674-9014(2012)03-0131-03

2012-04-17

张楚廷,男,湖北天门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普通高校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哲学。

(本文根据2012年4月17日作者在湖南文理学院所做学术报告整理而成)

刘英玲)

猜你喜欢
象牙塔古希腊信念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璀璨的古希腊艺术
古希腊人办事,基本靠神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象牙塔中的明珠
信念
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
走出象牙塔仅仅是开始——性别批评视角下的“大女主”剧女性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