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处理好三种关系

2012-03-20 03:28冯大同
文化学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文创新能力

冯大同

(大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622)

我们身处的时代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那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由此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在传统教育思想与创新教育理念的碰撞、融合中应正确处理好如下关系。

一、创新能力培养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能完全排斥现行以应试为主的教育中积极的一面。只是应试为主的教育把考试当做教学的唯一目的与归宿,而创新教育却把考试当做人才培养的一种手段,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对传统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忽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承与批判。创新型人才不能缺少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没有知识,何谈创造。任何一种创新都是在现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活动。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过程。而“掌握的知识、经验越多,越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新的见解、新的创造”。[1]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传承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创新教育不能完全否定传统教育。

信奉“唯书”、“唯上”的人看重的只是知识的传承,缺少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自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独立思考的人,也不可能取得原创性、突破性的成就。因此必须用辩证的态度看待知识和经验在创新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知识和经验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实践中取得的宝贵财富,其本身即是一种创新、创造。而当这种直接经验经过梳理,以系统化、理论化的形态固定下来的时候,一方面人们需要在现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就必须学习、掌握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这些现存的知识和经验也在束缚着人们的创新活动,表现为先入为主,容易使人陷入思维定式之中。由此,创新活动中的继承与批判是辩证统一的。

对于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将其理解为在认识过程中所必然存在的,具有阶段性的、合理性的偏差与狭隘的认识。人类探索真理的道路永远没有尽头,任何现存的知识都具有其合理的局限性。因此,批判精神在创新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保护、鼓励学生的质疑与批判意识和精神。必须注意的是,创新活动是在现有知识认识基础上的高层次的创造活动,需要深入、广泛学习掌握现有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积累,这是创新必不可少的准备。同时需要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批判地继承,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思维逻辑,创新才有可能实现。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应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往传统教学中过多重视知识的教授,较少考虑学生的接受效果,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知识构建之间存在灰色地带,学生较少知道知识的发现创造过程,由此,学习更多倾向于单纯的记忆,使知识更多地体现为一种静态的、不变的形式。但能力是一种动态的创作过程,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需要更多的条件。因此,传统静态的课堂教学形式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1.现有学科要在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方面进行改革,强化包括人文知识在内的基础性和复合性的通识教育。“美国曾对113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晋级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这些人才大多数是以博取胜,很少有仅仅精通一门的专才。因此,美国主张在加强基础专业学习的同时,提倡‘百科全书式’的教育”。[2]我国高等教育文、理分科过于严格,专业学习过“专”过“窄”,对学生知识面的开拓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有必要研究当代学科发展的特点,进而在教育内容确定上进行全面的考量,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保护、鼓励、引导学生的各种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自由探索能力的提升。

2.适应学科的的发展趋势,调整高校的学科结构布局。高校应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科的发展趋势,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培养创新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现代学科的发展趋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这些学科中创新层出不穷,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发展这些学科就等于占领了创新高地,不但可以增强学校的实力,也将极大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创新教学、考核和学习组织形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改变呆板的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建立培养与创新型人才相适应的教学与考核形式。在教学上,可以依据专业课程的不同,采用实验教学、探究式学习、项目引导型学习等多种形式。在考核方面,可以采取考试、成果、报告、演讲等各种形式全面考察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并对学习过程、效果起到引导作用。创新学习组织形式可以采取课堂、班级、项目小组、社团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最佳的组织状态中发展创新能力。高校要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管理制度,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过程中,在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指引下,在最佳的学习组织中激发创新精神,迸发创新灵感,成就创新事业。

4.建立培养与创新型人才相适应的师生关系。首先应明确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的重点在于“学”而不是在于“教”。在探究知识的道路上,老师不再是不可动摇的权威,而应该是指路人,教师更应该作为学生的研究伙伴而展开平等自由的交流,而不是简单的重复书本内容。同时要重视同学之间的学习促进关系,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但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更促进了创新型人才应具有的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二、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在“后工业社会”, 教育过分强调自然科学和技术的作用,这种对理性主义的过度崇拜遮蔽了教育的本质,即人的全面发展,压抑了人文学科的发展,极大地削减了有利于发展学生情感、道德、人格等内在修养的人文科学课程,这种对人文精神的遮蔽将使人成为知识与技术的奴隶,将导致学生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促使个人功利主义的形成,在校园内表现为职业至上论,导致了“学校的学生似乎更热衷于个人的目标”[3]的倾向,更令人忧虑的是,这种对个人的极度关心,使他们放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责任,造成了人的异化,不能形成完美的人格。“而厚实的人文素养,对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形成独立的人格,在学生对科学道德的遵守,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形成以及保持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

人的智慧和品质共同构成了人的创新能力,这其中也包含着独立的人格和主体性。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其创新活动的目的性与驱动力在哪里。而人文教育正是使学生真正认识科学的价值、创新的意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饰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5]“马克思通晓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等知识,对数学和自然科学也有很深的造诣,这是他能够写成巨著《资本论》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从斯宾诺莎的哲学和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吸取了世界统一性的思想。莱布尼兹由道教的八卦图中发现二进制,创立了数学逻辑。”[6]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知识与人文知识在创新过程中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事实上,人类创造的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但为了教学的需要,划分成为科学、技术知识与人文知识,进而形成了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逐渐被割裂开来。在早期的大学中普遍只进行人文教育,随着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的空前成功,科学和技术教育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重点,人文教育则受到冷落,人文精神受到遮蔽,科学脱离了单纯的学科领域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发展成为社会的元理念,进而造成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在这种情况下的大学生受到的是不完整的教育,造成了人的单向度化,“必然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所必需的自由探索、勇于批判、严谨求实以及团结协作等人文精神”。[7]“而创新教学追求的是人的和谐发展,必然需要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完美结合,相互促进中提升人的主体价值、发展人的健全个性并谋求与社会生活的内在统一”。[8]

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创新活动是由人的智力、人格、心理等多种品质共同决定的。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创造力的发展与发挥的影响上看,许多情况下非智力因素远比智力因素强大,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里,一项创新活动的成功,智力因素可能只占20%—30%,而非智力因素则占70%—80%。所谓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意志、个性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来开发和提高。但现实中的应试教育却忽视了包括情感在内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些最生动、最丰富、最有活力的教育因素的剥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极为不利的。创新教育应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励其求知欲,培养其顽强的意志,树立其自信心。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期待和信任与学生取得的成功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性。教师应该更多地从正面鼓励、引导、教育学生。

学校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个性与创新能力总是连接在一起的,而教育是在培养学生社会性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这些品质包括:“行动上具有独立性、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成就动机水平高、善于自我激励、具有高度的挫折容忍力,不盲从,喜欢用自己的观点判断问题等。”[9]所以,首先,教师在对人的社会性层面的认识和分析得到重视后,应更加关注人性本身的内在东西,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其次,个性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和独特性,因此个性的培养要注意因材施教、实施多标准、多元化的教学。再次,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的健康发展。“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没有生命活力的,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有可能造成畸形发展”。[10]最后,创新教学体现的是学生个性与社会性的和谐统一。良好的个性培养决定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但个性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因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人不能脱离社会和文化而存在,创造性亦是如此。创新教学所培养的和谐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也应该是具有鲜明个性、强烈主体意识的,同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有着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良好的人际沟通、交往合作能力的人。

[1][6]龚明玉.正确处理培养创新精神的五大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2004,(5):76-77.

[2]韩意来.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1):102-104.

[3][美]欧内斯特·博耶.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与对策[M].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18.

[4][7][8][9]王列盈.论大学创新教学的特色[J].高教探索,2003,(1):45-47.

[5][英]佛兰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M].何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3-14.

[10]孙刚成,等.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探究[J].延安大学学报,2007,(6):43-46.

[1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8.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文创新能力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人文绍兴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