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院校组织文化建设刍议

2012-03-20 07:39单伟颖李青姜安丽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物质价值观院校

单伟颖 李青 姜安丽

(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上海200433)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管理学者鲍曼(L.G.Bolman)、迪尔(T.E.Deal)、肯尼迪(A.A.Kennedy)等通过比较美、日企业管理制度与经验,提出了组织文化这一理念,在美国乃至全球兴起,并带来了一场组织管理的新革命,其理论和实践给当代组织管理以深刻的影响[1]。所谓组织文化,代表的是一个组织成员共有的理念、期望、思想、价值观以及行为的复杂模式[2]。由于传统的管理科学只重视定额和成本控制,而忽视了人的感情和文化力量,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以人为中心的组织文化理论一经提出,就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社会组织和领域。在高校组织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护理院校也应该形成自己特有的组织文化,反映其“组织个性”,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1 护理院校组织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1.1 护理院校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中重要团体间所共享的设想、价值观、态度和信念等价值体系[3]。任何组织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职能,组织文化作为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和自身合法存在的依据,对该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尤为重要。依据金保华[4]及范琦[5]对院校组织文化的定义,可以将护理院校组织文化定义为,以护理院校的师生员工为主体,以办学实践为客体,通过组织内部的教育、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总和,也是体现护理院校办学思想、管理哲学、价值观念、精神风范等意识形态的总和。高水准的高校组织文化有助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1.2 护理院校组织文化的内涵及层次 组织文化的内涵主要是组织的价值观,高校组织文化的内涵主要是指高校全体师生所共有的行为方式、共同信仰和价值观[1]。护理院校组织文化的内涵也是共同价值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强调管理中软要素的作用;护理院校组织文化的层次,借鉴马丽飞[1]归纳的“同心圆说”,将其划分为三个层面(图1)。第一层面为精神文化层,即同心圆的内圆层,精神层主要是指护理院校全体师生共同信守的基本观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在精神文化层中,起支配作用的是师生员工共同接受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包括价值倾向、实现价值的行为准则、价值评判的标准和价值理想四个方面,它决定了人们赞赏什么和反对什么。第二层面为制度文化层,即同心圆的中间层。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教学制度、管理制度、人际关系、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是显性物质文化和潜在精神文化之间的纽带。制度文化的核心是行为规范和惯例。行为规范是指教职工应当如何行动的共识,例如,教职工在工作中如何传播、分享、创造和利用知识。惯例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为广大师生员工所默认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工作方式和程序,它对人们的行为规范有着极强的约束力。第三层面为物质文化层,即同心圆的外圆层。物质文化层是学校的物质形态,它既包括校园内可见的客观存在物,如建筑物、图书资料、教学设备、实验设备、校园网络等教育教学硬件设施;也包括可观赏的环境布局,如校园的布局美化、建筑物设计、花草树木、牌匾壁挂等。物质文化往往可以透射出学校的办学思想、价值观、人才观、道德风尚、校风学风等。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既是护理院校的校园文化基础,也是其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从其侧面反映了师生员工的素质和创造力。

图1 组织文化层次的“同心圆”

护理院校精神文化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提供思想基础,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制度文化规范和约束物质文化的建设;而物质文化则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提供物质基础,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丰富护理院校组织文化的内涵。

2 护理院校组织文化的建设策略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丹尼尔·丹尼森(Daniel Denison)教授自1996年起,一直致力于管理与组织文化领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在该领域产生较大影响[5]。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解释了四个文化特点:参与性、一致性、适应性和使命,它们共同作用促进组织协调和整合内部资源的能力,并增加其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产生优秀的组织业绩[6]。借鉴组织文化相关理论及护理院校文化建设策略[7],护理院校组织文化的构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1 加强护理院校领导者在影响组织文化方面的作用 组织文化的建构和发展是护理院校领导者工作的重要方面,在领导因素中,文化因素比技术的、人事的和经验的因素更为重要。护理院校的师生大多为女性,这就要求护理院校领导者要充分考虑女性群体的组织文化与管理特点,受“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教师在传统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之间难于取舍,成为她在职业生涯中的最大顾虑,这对护理院校领导者的个人特质、人格魅力、组织管理能力与技巧等方面均提出挑战。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能够强烈意识到组织文化的存在与作用,而且要能动地引导组织文化的运行和完善,努力建设本组织所特有的优秀组织文化。

在组织文化的建设中,护理院校领导者应采用柔性领导风格,将和谐、融洽、协作、灵活、敏捷、韧性等女性特质融入领导理念和方式中,借鉴女性特有的温柔去关怀和体恤被领导者的物质情感需求,学习女性较强的协调能力和沟通技巧来协调组织内的利益分配和人际关系,用赏识和关爱来激发每个师生员工对教育事业的向心力。并注重全体师生的工作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注重机械式管理与开放式管理的结合,注重权力影响和非权力影响的并用,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把组织文化的建设过程作为其管理艺术充分表现的舞台,率先垂范,以德服人,以优秀的组织文化推进护理院校管理的创新。

2.2 注重护理院校组织文化精神层的建设 组织文化精神层的建设主要是围绕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来进行的。护理院校的组织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它贯穿于护理院校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组织管理的各个环节,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趋势。虽然组织价值观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是间接的潜在的生产力,但是必须强调护理院校组织价值观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价值观,不是管理者个人的价值观,而是绝大多数师生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而且护理院校组织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学校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与积累。因此,精神层的建设是护理院校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护理哲理、护理精神和价值观的体现,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原则,特色鲜明的护理院校精神文化能唤起全校师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与奉献精神。

2.3 凸显制度在护理院校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保障作用 学校护理教育的组织管理形式和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院校组织文化落地的保障和支撑。学校组织文化的制度层约束和规范精神层和物质层的建设,它包括护理院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这些制度所遵循的理念。近年来,我国护理教育发展迅速,护理院校的文化建设也逐渐丰富,但是,护理学科在医学领域中仍属于弱势学科,同时,护理专业人员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专业价值自卑感,因此,护理院校的制度层应充分体现其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保障作用。按照“健全、合法、适时、可行”的要求制定,从护理院校的实际需要出发,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减少学校管理的随意性。对招生考试、规范收费、教师聘任、教职工岗位职责、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奖惩、安全保卫、教育教学管理、实习管理、学校财务管理等制度应齐全,并适时补充和完善各项制度中有遗漏和不足之处。

2.4 营造有利于护理院校组织文化建设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护理院校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制约着学校的教学活动,而且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观念。护理院校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将抽象的护理理念以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是护理文化的外壳,包括环境、建筑、校容、校貌、社团、网络、护士形象、操作技能等。护理院校物质环境的建设,要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为中心,突出教书育人在学校的主题地位。护理院校建筑物的设计,要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与现实条件,突出护理专业的特色,例如,护理实训楼、示教室按照病房的设计进行布局,教学楼、教室悬挂南丁格尔和优秀护理前辈的照片,班级开展护理文化主题班会和板报活动,建立网络护理教学与交流平台等。另外,护理院校物质文化层的建设还应注意学校物质环境内部建设与学校周边环境、实习医院等外部控制相结合,协调处理学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方便护生临床实践的开展。

2.5 护理院校组织文化构建要与医院、社区相结合护理院校组织文化是护理组织在特定护理环境下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准则、自身形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护理文化可分为校园护理文化、医院护理文化和社区护理文化三个方面,其中,校园护理文化是源泉、医院护理文化是主体,社区护理文化是延伸。校园护理文化的建设要与医院、社区相结合,充分挖掘医院、社区在护理文化建设中的可利用资源。一方面,学校可聘请医院护理管理者、各科室护理专家来学校授课、讲学,并经常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见习,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效结合的同时,深入感受医院护理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教师应带领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社区卫生保健知识宣教、义务体检等活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高年级护生发现问题的科研意识,并使他们在服务中感悟和实践护理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护生的专业兴趣,激励他们为护理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学习。

总之,护理院校组织文化不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它强调学校成员的价值观、信仰及其他文化因素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护理院校领导者在进行学校组织文化建设时,要考虑到文化结构的层次性,在重视外显文化学校环境建设的同时,更应深切关注居于深层的“软文化”如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的塑造,以及制度层文化等“硬文化”的巩固和加强。护理院校组织文化建设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建设优良学风的一种有效载体,对于加强和改进护理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促进医院护理文化建设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马丽飞,张英霞,刘羽扬.高校组织文化的构建探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2):51-53.

[2] 冀滨副.新形势下高校组织文化的创新[J].企业文化,2008,(19):111-112.

[3] Farah Asif.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Denison’s(1996),“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A native’s point of view on a decade of paradigm war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0,4:1-6.

[4] 金保华,张国强.关于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思考[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7):25-28.

[5] 范琦,高涵.高校组织文化建设[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2):47-49.

[6] Cengiz Yilmaz,Ercan Ergun.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firm effectiveness:An examination of relative effects of culture traits and the balanced culture hypothesis in an emerging economy[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8,43:290-306.

[7] 唐永云,颜琬华,乔昌秀,等.校园护理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8,5(1):30-31.

猜你喜欢
物质价值观院校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我的价值观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