ε-聚赖氨酸复合防腐剂对常见致病菌和污染菌的抑制作用

2012-03-20 03:32莫树平王惠惠柏建玲
食品与机械 2012年6期
关键词:聚赖氨酸指示菌防腐剂

莫树平王惠惠柏建玲

张菊梅1,2,3,4吴清平1,2,3,4丘明泉1,2,3,4

(1.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70;2.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70;3.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70;4.广东省华南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东 广州 510070)

ε-聚赖氨酸是一种具有抑菌功效的多肽,由25~30个赖氨酸残基聚合而成。ε-聚赖氨酸具有优良的抑菌效果,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菌、霉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并且对一些耐热性芽孢杆菌和病毒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同时,ε-聚赖氨酸还具有热稳定性好、水溶性强、安全性高、不影响食品风味等特点[1-3]。

乳酸链球菌、纳他霉素是中国卫生部正式批准使用的食品防腐剂,安全健康、抑菌效果好,但两者抑菌谱相对较窄,ε-聚赖氨酸抑菌谱广、水溶性强、安全性高,三者复配使用,抑菌效果增强,抑菌谱互补,扩展了抑菌谱,有很大的开发应用前景[4]。目前,ε-聚赖氨酸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已经批准作为新型生物食品添加剂使用,广泛应用于肉类[5,6]、家禽、海产品、面包、米饭、蛋糕、饼干[7]、饮料[8]、酱油等食 品中。而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ε-聚赖氨酸尚未列入食品添加剂目录[9,10]。

本研究团队的前期研究工作表明[11-13],以ε-聚赖氨酸为主要防腐剂,与乳酸链球菌素和纳他霉素进行复配优选得到的生物防腐剂,对广式腊肠、禽畜鱼类、生鲜肉等食品中的常见污染菌均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本试验选取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菌和酵母、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等食品中常见污染菌,采用纸碟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抑菌试验,评估复合生物防腐剂对这些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

乳酸链球菌素(Nisin):食品级,广东大地食用化工有限公司;

纳他霉素:食品级,广东大地食用化工有限公司。

1.1.2 试验菌株

大肠 杆 菌(Escherichia coli,8099)、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6538)、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ATCC10231)、枯 草 芽 孢 杆 菌(Bacillus subtilis,ATCC9372)、黑曲菌(Aspergillus niger,ATCC16404)、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ATCC15442)、清酒酵 母 (Saccharomy ces sake,ACCC20045)、嗜 酸 乳 杆 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ATCC4356):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准备 将指示菌菌种接种于试管斜面培养基上,37 ℃培养24h,转接两次将菌种活化,菌种活化后,接入液体培养基,37 ℃振荡培养24h,制备菌悬液;称取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与ε-聚赖氨酸,用去离子水配制成2%浓度的配方溶液;用打孔器制作直径0.6cm 的圆形滤纸片。

1.2.2 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与ε-聚赖氨酸的抑菌试验

采用纸碟法,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菌、铜绿假单胞菌、酵母菌和乳酸菌为指示菌,取0.1mL指示菌菌悬液于培养基平板,用灭菌刮铲涂布均匀,放置浸泡过浓度2%的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和ε-聚赖氨酸溶液的圆形滤纸片,37 ℃恒温培养24h,观察抑菌圈的有无,初步评估抑菌效果。

1.2.3 复合生物防腐剂的抑菌试验 以ε-聚赖氨酸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比例添加Nisin、纳他霉素等复配制成复合生物防腐剂,前期通过预试验获取了抑菌效果较佳的9 个配方(见表1),采用纸碟法,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菌、铜绿假单胞菌、酵母菌及乳酸菌为指示菌,取0.1mL指示菌菌悬液于培养基平板,用灭菌刮铲涂布均匀,放置浸泡过2%复合生物防腐剂的圆形滤纸片,以空白圆形滤纸片作对照,37 ℃恒温培养24h,观察抑菌圈的有无,初步评估抑菌效果。

表1 复合生物防腐剂各复配组配方Table 1 Complex biological preservatives formula/(g·kg-1)

1.2.4 ε-聚赖氨酸、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及复合生物防腐剂的抑菌试验 采用纸碟法,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菌、铜绿假单胞菌、酵母菌和乳酸菌为指示菌,取0.1mL 指示菌菌悬液于培养基平板,用灭菌刮铲涂布均匀,放置分别经2%的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ε-聚赖氨酸及复合生物防腐剂溶液浸泡过的圆形滤纸片,37 ℃恒温培养24h,测量抑菌圈的直径,评估比较各防腐剂的抑菌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与ε-聚赖氨酸的抑菌效果

由表2可知,乳酸链球菌素能有效地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但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和酵母菌等没有抑菌效果;纳他霉素能有效地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真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和酵母菌的生长,但对阳性细菌没有抑制效果;ε-聚赖氨酸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真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和乳酸菌均有抑菌效果。

2.2 复合生物防腐剂的抑菌效果

由表3可知,复合生物防腐剂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真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和乳酸菌均有抑菌效果。与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ε-聚赖氨酸相比,复合生物防腐剂的抑菌效果得到互补,抑菌谱拓宽。

2.3 ε-聚赖氨酸、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及复合生物防腐剂的抑菌效果

ε-聚赖氨酸、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及复合生物防腐剂的抑菌效果见表4。

表2 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与ε-聚赖氨酸的抑菌效果Table 2 Nisin,Natamycin andε-polylysine bacteriostasis effect

表3 复合生物防腐剂的抑菌效果Table 3 The bacteriostatic effects of complex biological preservatives

表4 各防腐剂的抑菌圈直径Table 4 The antiseptic antibacterial circle diameter /cm

由表4可知,相比各单体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与ε-聚赖氨酸的复配扩展了抑菌谱,复合生物防腐剂对指示菌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均表现出了抑菌作用;单体防腐剂的复配同时也加强了抑菌效果,复合生物防腐剂4、5、7对乳酸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了1.8cm以上,复合生物防腐剂9 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7cm,明显强于其它防腐剂的抑菌效果。

3 讨论

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高效、无毒、安全、无副作用的天然食品防腐剂,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阴性菌,对革兰氏阳性菌、霉菌等无效;纳他霉素是一种天然、广谱、高效安全的真菌抑制剂,常用于食品的表面防腐;聚赖氨酸是一种具有抑菌功效的多肽,具有抑菌谱广、水溶性好、安全性、抑菌范围广等特点。3种防腐剂复配后的复合生物防腐剂扩展了抑菌谱,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都表现出了显著的抑菌作用。

单体防腐剂的复配不但扩展了抑菌谱,而且增强了对指示菌的抑菌作用。复合生物防腐剂3、4、7对乳酸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强于其它单体防腐剂及复配组合,复合生物防腐剂7对乳酸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2cm,明显大于乳酸链球菌素和ε-聚赖氨酸对乳酸菌的抑菌圈直径1.6,1.2cm。

ε-聚赖氨酸安全、易分解,不仅在食品业有广泛的应用,在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也有不断拓展。目前,ε-聚赖氨酸在日本已经实现产业化生产,中国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筛选产ε-聚赖氨酸的高产菌株,提高ε-聚赖氨酸的产量,实现产业化生产将是今后的重点研究工作。

1 Shih I L,Shen M H,Van Y T.Microbial synthesis of poly(ε-lysine)and its various applications[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6(97):1 148~1 159.

2 Najjar M B,Kashtanov D,Chikindas M L.Natural antimicrobialsε-poly-L-lysine and nisin A for control of oral microflora[J].Probiotics &Antimicro.Prot.,2009(1):143~147.

3 刘德雄,陈中.复合添加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1,27(12):1 443~1 445,1 460.

4 吴慧清,吴清平,张菊梅,等.壳聚糖复合防腐剂对新鲜猪肉冷藏的保鲜效果[J].食品与机械,2012,28(3):211~213.

5 刘骁,谢晶,林永艳.复合生物保鲜剂对猪肉保鲜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1,27(6):199~203.

6 马涛,周大宇.ε-聚赖氨酸对月饼表皮防腐效果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12):215~218.

7 程涛,吴超,岳喜庆.聚赖氨酸在食醋防腐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3):71~73

8 李昆仑,李江阔,张鹏,等.ε-聚赖氨酸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保鲜与加工,2010(1):11~15.

9 梅丛笑,方元超,赵晋府.几种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应用简介[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0(4):60~62.

10 江秋安.天然食品保鲜剂及其应用[J].江苏食品与发酵,2000(3):36~38.

11 张菊梅,石立三,吴清平,等.复合防腐剂对几种常见畜禽鱼肉的防腐效果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9(10):1 174~1 176.

12 莫树平,张菊梅,吴清平,等.ε-聚赖氨酸复合生物防腐剂对广式腊肠的防腐效果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12):224~229.

13 莫树平,林苑苑,张菊梅,等.生鲜肉类复合生物防腐保鲜剂的开发研究[J].食品科技,2011,36(12):124~127,131.

猜你喜欢
聚赖氨酸指示菌防腐剂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枯草芽孢杆菌细菌素A32的抑菌机理研究
植物源防腐剂复配在化妆品应用中的研究
白色链霉菌ε-聚赖氨酸合酶的异源表达及重组菌全细胞合成ε-聚赖氨酸的条件优化
发酵牛肉调味基料对三株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及机理
日化用品中防腐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水体中耐热大肠菌群的研究意义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浅谈ε-聚赖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
防腐剂和酸味剂对发酵萝卜保藏作用的影响
ε-聚赖氨酸产生菌及其应用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