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主线赋予地理课堂以“灵魂”

2012-03-21 09:50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313018沈朝伟
地理教学 2012年23期
关键词:主线灵魂创设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313018) 沈朝伟

优化教学主线赋予地理课堂以“灵魂”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313018) 沈朝伟

优秀的文学作品常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高效的地理课堂也必定有一条清晰、明朗的教学主线,它是教师在反复研究教材、教法、学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思路。教学主线的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问题。教学好像“顺藤摸瓜”,教师作为新课程的积极推进者和实施者,应在备课时预设、编写一根思维之“藤”(教学主线),并以此流程组织教学。

一、优化教学主线的设计策略

课堂教学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关键就是要求教师重视探究课堂教学这门艺术,创设合适的教学主线,不断激发学生“乐知、乐学”的欲望,赋予其课堂中的“灵魂”地位。通过分析较多个性鲜明的优秀教学案例,笔者总结了优化“教学主线设计”的几种常用策略。

1.由事物时空变化设计教学主线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新闻故事、历史故事情境,以时间为线索,将地理事物有序连接,如鲁尔区的案例教学。同样,教学主线的创设,也可以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作为线索,如在“工业区位因素”中,以参与智利矿难救援的中国功臣——湖南“三一”重工(SCC4000履带起重机)导入课题,“三一”重工是中国重型机械的标志企业,以“三一”重工的发展为教学主线,从“三一”重工各职能中心不同的位置分布,探究工业区位因素,据此设计整节课的教学主线(图1),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设置教学主线,拓展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2.由知识串联设计教学主线

根据地理知识的相互联系,从整体性的角度把握教学思路,设计教学主线。如在“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一课中,本课主要阐述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措施:控制人口规模、转变发展模式、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资源、人口、环境、发展各要素相互联系,笔者将各要素的联系作为本课的教学主线,从“人口”“资源”“发展”等角度入手,探究人地协调的措施(图2),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知识框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3.由层层设疑设计教学主线

思维是从疑问和好奇开始的,困惑与好奇是学生特有的财富。通过层层设疑,围绕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探究研讨活动,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中,以文学名著《诗经》中的源自魏国的民歌《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作为切入点,依次提问:①能否想象诗中所述地区当时自然地理景象;②诗歌中提到的自然地理要素有哪些;③诗中描写的是哪个地区;④请尝试用“关联图”来说明“坎坎伐檀”使本地区的地理环境各要素发生的变化。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来贯穿整个教学,在学生新旧知识之间造成认知的不协调,引发学生心理冲突,使之形成悱愤状态,产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4.由多媒体素材设计教学主线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常规手段,课堂上展现丰富多彩的视频、音频、图像等素材,或加以整合,使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而能使学生的想像思维得到更大的拓展。如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中,以美国大片“国家公敌”片段这样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来导入和贯穿,以“看电影,学遥感”为主题,以影片中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抓捕行动为线索,主要分析抓捕中利用技术类型、抓捕环节、关键设备、数据处理等视频分段或截图,把遥感技术相关基础知识融合于其中。

5.由乡土地理设计教学主线

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学生熟悉的家乡地理事物作为切入点,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旅游资源”中,以湖州市的特色旅游景观为例,设计教学主线,将“南浔古镇、飞英塔、长兴扬子鳄保护区、莫干山、西塞山、安吉竹博园”等归类,通过案例分析,介绍旅游资源的类型,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表1)。

表1

6.由模拟情境设计教学主线

教学中需要创设多种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引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一步。在教学中偶尔碰到教学内容思路不够清晰,难以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时,通过模拟故事情境,课堂同样可以变得精彩。如在“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中,编辑故事:投资商“李先生”及他的儿子“圆圆”两个虚拟人物,设计高速公路项目招标的情境,导入课堂。构建情境:从李先生与儿子二人走访中国交通部(交通线路图、地形地势图、交通线路图)入手,以儿子疑惑-父亲解惑为主线,有情节,有暗喻,用“李先生”暗喻有引导身份的教师形象,儿子暗喻学习的主体学生,生动有趣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应用性问题。

二、优化教学主线的设计思考

1.优化教学主线的设计环节

教学主线统领整节课的教学,规划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包括各环节的教学内容、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学习研究众多优秀的地理优质课、示范课后,笔者试着探究创设地理教学主线的基本环节,并以“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为例进行阐述(图3)。

2.优化教学主线的设计原则

(1)整体性原则

课堂教学活动要围绕教学主线展开,因此教学主线必能够贯穿地理课堂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且能使每个环节过渡自然,并使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这样学生在开展课堂活动时的认知过程才能有所依托。

(2)适用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搜集有意义的地理内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主线,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延伸生活体验,优化课堂教学。

3.优化教学主线的设计的注意事项

(1)宜灵活设计,忌方法单一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课型,教学主线的设计方法多样,值得一线教师深入研究。既可以直接平铺直叙,正面引入;也可采用类似于语文中的“倒叙”式,可谓异曲同工来展现出清晰的教学主线。如在“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中,笔者尝试展示两种方案(图4)。方案2采用“倒叙法”的教学主线设计,更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领略探究地理事物原理的乐趣。

猜你喜欢
主线灵魂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人物报道的多维思考、主线聚焦与故事呈现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数字主线
灵魂树 等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