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道到生存环境

2012-03-22 11:18陶秋荣柏菊花陶亦亦
新闻爱好者 2012年4期
关键词:范式媒介

陶秋荣 柏菊花 徐 明 陶亦亦

【摘要】随着基于计算机的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作为信道的经典传播学模式遭遇挑战,现今的媒介功效更像是办公室、实验室……在这种趋势下,把媒介作为环境研究的暗喻应运而生。信道与生存环境的转变体现在人与环境、人与媒介以及媒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媒介;生存环境;范式

当代许多人机界面的人体工学程序,很多是基于用户加入半自动主体或智能主体组装的环境的隐喻和机制,这些技术形态包括定位、追踪、确认、掌握和移动、修改对象。为了更好地适应用户,媒介的交互设计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体现了和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心理意向。把媒介作为环境研究,是对媒介交互智能化的一种适应,更是我们认识观的一次跃进。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即环境,环境即媒介。”[1]从生态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媒介环境,我们即是媒介,媒介即是我们。新兴的媒介形式要求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我们赖以生存的媒介。

生态心理学研究特征

(一)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秦晓利在《生态心理学》一书中,定义生态心理学为“运用生态学的视角与方法,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并把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划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生态学的生态心理学,主要以吉布森、奈瑟、巴克为代表,强调在非实验室的情景下研究生态心理学;另一种是生态危机的生态心理学,这更趋向于问题型的心理学研究,针对的是生态危机的现象,其代表人物有温特、霍华德和罗杰克,他们试图用心理学的方法,改变人们对环境的不适当的行为。

(二)生态心理学研究方法

强调自然情景的生态效度的研究。传统的科学心理学研究,采用还原的方法,将现实生活简单化,讲究在实验室环境中,通过变量控制,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以线性方法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求达到实验的效度。虽然,实验室的研究方法强调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达成,然而,生态心理学认为,影响实验效度的因素是復杂的、多变的,静态的变量控制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复杂性。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巴克、奈瑟等力图在现实生活中研究知觉现象,立足于生态世界观,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心理学家使用“生态效度”一词,来强调与传统的实验室心理研究的区别。“生态效度”最初是由布伦斯维克(Brunswink)提出的一个术语,指“远近距离的协变程度”。[2]

对还原论和元素主义的批判。来自经典力学的还原论认为一切高级的运动形式都可以转换为低级的运动形式,我们可以把整体性的现象分解为具体的组成部分,从低级的、简单的形式中分析复杂的整体。与还原论相类似,元素主义,也是与简单性相联系,牛顿的机械世界具有因果决定性、统一性、可加性、简单性,因此用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在心理学上体现为将心理和行为分解为基本的元素。生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到作为部分来研究整体以及强调整体、忽视部分的局限性。吉布森的“生态光学”理论,把对视知觉的研究放在一个整体的环境中,关注来自环境对实验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他允许被试的头部摇动。吉布森的生态光学是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一体的光学。

具体的研究方法的运用。生态心理学采用具有生态效度的实验法,行为样本记录法、行为背景调查法、档案法来实施具体的研究。生态效度实验法与传统的实验法有所区别,在实验的取样、设计或者是实验场的选择方面都尽量靠近真实的环境,以揭示现实生活中人们真正的心理状态。样本记录法,指在自然环境中对人或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解释从而获得行为变化的原则。[3]行为背景调查法通过K-12量表,对处于各个不同行为背景的被试进行分类,设定边界,在各个边界中探究行为的差别。这种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包含描述法、自然观察法等;巴克强调进行生态行为科学研究必须注重对生态数据的搜集,以及如何在档案中保存这些数据,以便容易接触这些数据。

生态心理学把媒介作为环境研究的视角

(一)人与媒介的关系

在人与媒介的关系上,有两个概念。第一个是把我们作为媒介之外来看问题,我们使用媒介来进行传播。第二个是媒介环境学的观点,是把环境当做媒介来理解,或是把媒介当做环境,我们参与到媒介中达到媒介交流的目的。

我们把媒介定义为“在自然中起中介作用的事物或者物质,通过空气的力量产生了一个效果”(Random House/Reference Software,1993),媒介的这个观点强调了技术使用和作为发送传递信息的通道。与此同时,认知主义把认知描述为信息处理,信号通过转换进程、暂存器和处理模型传输。依照这样的思路,人类使用电脑工作的方法就是通过信号和机器语言与电脑的相互交流。然而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开发中,我们是否可以单纯地理解人与媒介的关系是一种交流?

传统媒介知觉隐性的我。生态心理学认为,知觉环境就是知觉自身,我们与环境是一种交互的、互补的关系。当我们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时,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知觉或者思维模式赋予对媒介的理解,当媒介反作用于我们自身时,又体现了我们的知觉形态。我们与媒介的交互也就是与自身的知觉进行交互。在传统的媒介形式中,我们的交互是“我-媒介-我”的转换,另一个我依旧存在于我的思维中。

新兴媒介知觉显性的我。尽管媒介环境学的理论不只是针对新兴的媒介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生态心理学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正是顺应了新兴媒介的发展。新兴媒介的发展集合了我们人类本身复杂时空与准社会环境中的优良交互传统,不管是对人类认知环境的模拟还是对人类认知模式的模拟,抑或是媒介界面的设计等,越来越顺应了我们的认知模式,根据人类认知处理的差别,跟随适应我们的认知模式,相比传统的媒介环境,无处不在的关怀体验显性了我们的认知模式。如果说,传统的媒介交互是与隐性的我们进行交互,那么新兴的媒介交互形式,体现为显性的交互形式。这种交互模式体现为“我-媒介-克隆我”,这与生态心理学的“知觉环境即是知觉自身”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人与环境的关系

进化论的观点。现代人类与前冰川时代的祖先的区别是我们的适应性是重要的文化,自然选择的许多进程被快速的适应机制代替,塑造了智慧的人类。但是人类的进化速度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放慢,因为,选择的压力可能由技术和社会政策来调节而不是自然选择来调节。[4]诺曼(1993)曾简洁地总结了信息外化的主题,“事物使我们变得很聪明”。他认为,人类的认知大多不是存在于我们的思考或者记忆能力中,而是我们构建外部认知事物,并使用它们去补偿我们工作的限制和长期记忆。媒介进化是一种系统内的自调节、自组织,其机制就是补救媒介。媒介不断补救的过程就是媒介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甚至是模拟和复制人的感知和认知模式。莱文森“人性化趋势”的媒介进化论认为,人好比是“自然环境”,人们选择技术和媒介,用以维持、发展自我,改造世界。[5]

系统论的观点。贝塔朗菲的系统论观点指出,机械论有三个错误的观点:一是,简单相加说明有机体的观点;二是,“机械”的观点,把生命现象简单地比做机器;三是,被动反应的观点,有机体受到刺激才做出反应,否则就静止不动。[6]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整体的、动态的、等级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强调,不仅要通过部分解释现象,还要估计它们之间联系的总和。动态的观点把有机体看做是保持动态稳定的开放的系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异因同果率。等级观点认为,有机体是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度组织起来的,具有层级性,生物学的任务是发现在生物系统中起作用的规律,建立机体论代替机械论。

(三)媒介与环境的关系

说到媒介与环境的关系,不得不提到媒介环境学。波斯曼说,媒介环境学主要探讨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理解、感觉和价值,以及我们与媒介的相互作用,如何帮助和阻碍我们的生存。[7]52麦克卢汉(1962)也指出,一旦世界的主导传播媒介变化了,符号系统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人们依靠媒介进行交流时,感官必然会发生这样的变化。[1]媒介环境学把“媒介本身”作为变化之源、立论之本,不从媒介环境学的传播内容、影响媒介传播的各种噪音,也不从媒介背后的意识形态来分析,而是肯定传播形式的重要性,在它看来“一切历史都是媒介史”[7]15。

4.生态心理学知觉与媒介环境的关系

生态心理学认为,知觉和行为不能分开,知觉包括选择和牺牲其他来处理一些信息资源。奥卡姆的剃须刀理论,要求我们用最简略的途径达到解释的完善。我们的认知过程也是在修剪的过程中处理信息资源,这必然要牺牲其他的一些信息。作为环境的媒介,不能简单地模型化,因为环境中包含了大量独立的信息资源,也就是生态心理学中的“生态位”的影响。

媒介环境设计对认知的支持。哈肯在热力学内容中提出,有机体花费少量的能量去处理环境的某些方面,可能会产出大量的回报。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改进媒介环境方面的建设,可以减少我们认知的消耗。举例说,新的写字楼的员工即使住了几个星期也不能画出整个楼层的布局,但这并不影响他在这栋楼里工作,因为写字楼详细的导航保证了员工行为的正常进行。在这个媒介环境中,我们通过外化的媒介环境,增长了热力学效度,减少了有机体认知的消耗。而香农-韦弗的传播信道的模式,简化了我们的认知模式,哈肯因此拓展了香农-韦弗的观点,认为他们的联结的观点是机械的、决定论的,热力学的联结是多对多的联结。要想概括联结和信息转换的讨论,我们应当通过媒介技术来理解人类知识的外延,通过分配人类和他们外化的环境之间的表现工作,减少有机体认知的消耗。

知觉对环境的适应。还是以写字楼为例,如果一组训练有素的突击队奉命在黑夜中潜入写字楼里窃取情报,黑夜中导航对其失去效用,这时,突击队早在行动之前已经费神地记住了该楼的环境。换句话说,人们有对环境的自适应机制。生态心理学假设大部分信息不要求引导日常情境有效的行为,个体能够直接感知情境来适应那些环境。简单的环境能够避免选择复杂的感知能力,甚至促进这些能力的分解。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基于网络的高校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DCA090327)和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课题“跨学院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及共享机制研究”(课题编號:L2011Y29)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7-30.

[2]秦晓利.生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7.

[3]Barker.R.G.Eeologieal Psyehology:ConcePt sand Methods for Studying the Environment of Human Behavior[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1968.

[4]Brockenbrough S. Allen Richard G.Otto.Handbook of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M],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8.2.

[5]邵培仁,等.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40.

[6]魏国森,曾国屏著.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90.

[7]李伟明.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陶秋荣为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硕士生;柏菊花为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硕士生;徐明为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教授;陶亦亦为苏州市职业大学教授)

编校:施 宇

猜你喜欢
范式媒介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浅析新媒介文学中媒介的影响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转换的范式:反思知识产权理论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