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型刺创的致伤工具研究

2012-03-26 13:11李慎明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变异型创口变异

郭 熙,邓 辉,李慎明

(1.邵阳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湖南 邵阳 422000;2.新邵县公安局,湖南 邵阳 422000)

变异型刺创的致伤工具研究

郭 熙,邓 辉,李慎明

(1.邵阳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湖南 邵阳 422000;2.新邵县公安局,湖南 邵阳 422000)

在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常见的凶杀案中,对变异型刺创的致伤工具推断甚为困难,通过系统研究总结出变异型刺创的形成原理,达到推断致伤工具的目的。通过对邵阳地区近十年凶杀案的收集总结并结合动物模型实验进行归类归纳分析。总结出了常见单、双刃刺器形成的变异型刺创的一般特征,形成机理和分析方法。对变异型刺创的致伤工具分析需要逐类综合全面的分析损伤特征,尽可能还原损伤即时状态,并归类进行推理、判断。

致伤工具;变异型刺创;动物实验;机制分析

1.引言

凶杀案件中,利用刺器作为作案工具的命案案件比例较高,判断刺器的类型、种类,确定单刃、双刃、多刃及不规则型刺器是法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由于刺器种类繁多,刺创特征变化较大,同类刺器可致不一样的创口,同型创口可由不同类型刺器所致。因此在千变万化的各形态刺创中归类分析出致伤工具是命案法医的一个难题,但也是案件侦破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为侦查破案提供正确的方向,为审判定罪提供可靠的诉讼依据。笔者通过对本地区近十年来的刺杀案件的刺创分类和凶器归类分析总结,并通过动物实验对变异型刺创的致伤工具进行了验证,总结出一套分析变异型刺创致伤工具的基本规律,并为今后的工作实践借鉴和运用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1.1案例资料

选取近十年来我地区120例刺杀案件,受害者126人,共524个刺创,典型刺创322个(占61.2%),变异型刺创202个(占39%),单刃刺创365个(占69.6%),双刃刺创66个(占12.6%),其他93个(占18%)。刺破心脏致死者32人(25.4%),刺破肺致死者76人(63.2%),刺破颈动脉致死10人(7.9%),变异型刺创占刺创比例39.8%,126人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大失血,共78人(占61.9%),我市近十年来单刃、双刃刺器凶杀案中形成的典型及变异型刺创分布见表一。

表一

从表一反映在邵阳地区采用单刃刺器杀人较多,采用双刃和其他刺器杀人较少,单刃刺器形成的变异型刺创较少,双刃刺器和其他刺器形成的变异型刺创较多。

1.2动物实验资料

选取一头约35公斤的活体母羊,选取单刃、双刃刺器各一把,见表二。

表二

用单刃和双刃刺器对同一头母羊的胸、腹、臀部等两侧分别进行刺杀,羊躯干左侧为单刃刺创,右侧为双刃刺创,均进行10次刺杀,采用固定式(古典型)、双方体位改变、刺入角度改变及刺器在刺入后旋转四种方法进行模拟试验。由于刺器进入羊体后,除母羊疼痛人与羊发生轻微改变外,通过上述各种人为的变换方式分别刺杀母羊形成各种类型的变异刺创。本次动物实验中产生刺创20个,变异型刺创17个,单刃刺器形成9个变异型刺创占90%,双刃刺器8个变异型刺创占80%,见表三(未考虑羊因生命垂危时挣扎活动的减少而致变异型刺创形成减少的因素)。

表三

2.讨论

把近十年来的120例刺杀案件中的145个变异型刺创与动物实验中产生的17个变异型刺创进行了归类综合分析,发现变异型刺创皆由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改变、刺入角度改变及刺入后旋转等所致,变异型刺创表面上反映不了刺器的基本形态特征,但归类分析仍发现有规可循。单刃刺器形成的典型刺创,创角一锐一钝,偶有拖拉痕,双刃刺器形成的刺创,双创角锐,一侧偶有拉切痕,如图1所示,单刃刺器可形成的变异型刺创呈刃侧创角变钝、刃侧创角分叉、刃侧创角延长、刀背刺创角尖、刺切创等,双刃刺器可形成一端钝角、两端钝角、一端分叉、两端分叉等几种变异型刺创,如图2所示,造成创口变异的主要原因,其一是刺器本身的影响,近年来,某些刺器虽然是单刃,但由于其钝缘较薄,常常在皮肤创口上呈现双刃样的创角,有时很难识别,有些钝缘甚至刃缘都被加工形成齿状线或钩状,容易形成不规则的创口或者在创周形成附加挫伤等,有的刺器因其本身形态也易产生变异型刺创,如表一所归纳发现双刃及其他刺器产生的变异型刺创比率远高于单刃刺器形成的变异型刺创,这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类型刺器刺入人体后,因其较复杂的形态更易导致刺创变异。其二是刺器刺入人体组织后,刺器刺入的角度和深度、刺入后在原位旋转,刺入者与被刺者双方体位改变等因素所致,偶有抽刀时对一端创角切割而形成分叉创或皮瓣,造成刺切创,从而形成变异型刺创。所以,有刃尖刺器刺入人体组织后,因刺器本身的特殊性或刺杀的角度、方向、同一位置的刺杀次数,双方的位置变化等因素的作用,在人体组织上形成的不典型刺创,称为变异型刺创。钉子等不规则刺器除外。

图1

图2

2.1单刃刺器的变异型刺创种类与形成原理分析

根据本市近十年120例命案145个变异型刺创的创口形态特征和本组动物实验数据。徐功伟(1989年)在总结分析380例刺创的基础上,用单刃和双刃刺器在动物身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复制出刺器角度变化和刺器的转动形成的变异型刺创。李金富等(2000年)通过《200例变异型刺创形成机制的初探》总结出单刃刺器形成双侧创角钝、两侧创角均锐、两角分歧的原因,因此刺器进入机体后若形成变异型刺创有如下体现:

2.1.1当刃侧略有转动可形成刃侧创角钝圆或变异为方形创口。单刃刺器形成两创角钝,双刃刺器可形成一端钝角或两端钝角的变异型刺创(如图2中单刃刺器所示)。如2009年邵阳市邵东县发生的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凶手使用宽2.5cm,长15cm的单刃水果刀对死者胸部进行刺杀,由于凶手迎面刃口向上刺入死者右胸部,死者往左侧避让,因为死者运动方向与刺杀方向不一致,形成转体致刃角钝圆的变异刺创。

2.1.2当刺器拔出时刀体产生轻度移位,则形成刃侧分叉的创口。在实际案件中,由于凶手与死者均非静止物体,刺器进出人体往往不为同一路线,拔出刺器刃口时会对创角进行破坏,常形成分叉状创口。

2.1.3当刃体扭转可形成创角弯曲的延伸创口,延长的方向可随运动方向任意改变,致创口宽度远大于刺器刃宽(如图3、图5所示)。该类型变异型刺创多见于受害者与加害者力量相当,搏斗时比较剧烈,有时候刺器刚进入人体就因发生方向变化,刃口切割机体组织形成变化较大的变异刺创,其方向也可任意改变形状。

2.1.4某些刺器虽然是单刃,但由于其钝缘较薄,常常在皮肤创口上呈现双刃样的创角,有时很难识别。

2.1.5有的单刃刺器刀尖部位具有双刃,而刃体部位仅为单刃在刺入机体后若向刃口方向变动,有一定厚度的刀背不能反映在创口上,则形成两创角均锐的创口,若刃侧扭转后形成刀背侧为锐角,刀刃侧为钝角的反向创口。

2.1.6基于刃口的运动方向变化及机体软组织的厚度等,可形成与刺器形态特征完全不符的复合变异创口(如图3所示)。

2.2双刃刺器的变异刺创与刺器关系分析

基于单刃刺器形成的变异型刺创的原理,双刃刺器作用于人体组织的变异型刺创原理相似,从变异型刺创变异的特征去分析推断致伤物并不困难,但要考虑变异刺创因受害者与加害者的位置改变或因刃口的运动变化等因素,在排除位置改变后的关键点是要认清刺器的运动方向,从变异刺创的形态特征中把握刺器,推断需要对创口的复原及仔细认真检查(如图4所示)。双刃刺器因具有两刃缘,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两刃侧都会在人体形成运动过的痕迹,常形成变化多端的创口。双刃刺器如刺入到人体组织深度超过刀体长度时,可形成单面刃刺创的形态特征;双刃刺器只有一侧刃离开创角时形成一角锐一角钝的创口,两侧刃均转动时可形成两个钝角的刺创;当双刃刺器的导体向创口壁一侧压移,拔刀时的两刃离开原有创角,又形成了新的两个创角,形成了分歧的创口。

2.3如何区别单刃刺器还是双刃刺器形成的变异型刺创

首先,对创角形态进行分析,根据典型刺创规律,当创角有延续切迹或分支者,就可认定是刃侧形成,但须区别因组织收缩出现的分支样创角或反复形成的皮瓣样改变,可通过对创口复原检查,从复原的刺创上去发现创角的形态,是锐或钝。从创角查看一钝一锐应初步判断为单刃刺器所致,二创角皆锐应初步判断为双刃刺器所致,除上述明显的典型刺创外,我们应查看变异型刺创的特征,如锐角处有分叉或拖拉痕等,钝角处有挫伤痕或无痕迹,应视为单刃刺器形成的变异型刺创,若刺创两创角皆锐,而在创角处形成分叉或创口哆开异常增大,或两锐角处均有分叉,应视为双刃刺器形成的变异型刺创。其次,对创角周围表皮剥脱进行分析,一般在刀背侧创角形成表皮剥脱,特别是表面较粗糙的刺器,当柄档轻微触及皮肤肉眼很难发现有挫伤痕甚至表皮剥脱,可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去发现创面的细微改变。第三,若刺器背缘光滑或菲薄形成的变异型刺创,应结合衣服的破损特征来区别单刃或双刃刺器形成的刺创。

3.结论

分析变异型刺创,最关键点是需要对创的形态特征有明确认识,多方面的探索创的形成机制,区别变异型刺创与一般典型刺创的差异性特征,通过细致分析,如创角形态、创缘皮瓣、创周挫擦伤等,再还原变异型刺创,最终即可根据典型创的一般特征及变异型刺创的差异性特征推断出致伤工具。

Study on the Injury Tools for Variant Stab Wound

GUO Xi,DENG Hui,LI Shen-ming
(The Crimi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oyang Public Security Bureau,Shaoyang,Hunan,422000)

In common murder case of the criminal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 of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it is difficult to infer variant stab wound injury tools.Through a systematic study,we can conclude formative principle of variant stab wound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nfering injured tool.Through the collection and summary of the murder cases in Shaoyang for nearly a decade, combined with animal model experiment,we summed up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analysis methods of the common single-edged and double-edged sharp weapon,and the analysis of variant stab injury tools should b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damage characteristics,should restore the original status of the damage and then should classify,reason and judge the wound.

injury tools;variant stab wound;animal experiments;mechanism

图3:羊体单刃刺器(水果刀)图4:羊体双刃刺器(匕首)

图5:案例单刃刺器(水果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140(2012)06-0143-03

(责任编辑:左小绚)

2012-10-18

郭熙(1982-),男,贵州岑巩人,邵阳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五大队法医师,主要从事法医病理损伤研究;邓辉(1976-),男,湖南洞口人,邵阳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五大队主检法医师,主要从事法医病理损伤研究;李慎明(1963-),男,湖南洞口人,邵阳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五大队副主任法医师,主要从事法医病理损伤研究。

猜你喜欢
变异型创口变异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灵创口贴
变异危机
变异
改良型创口贴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多索茶碱辅助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
变异的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