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室假腱索与室性期前收缩的关系研究

2012-03-28 19:55黄丽红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腱索室早室性

黄丽红,曲 鹏

(大连医科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 心内科, 辽宁 大连 116027)

左室假腱索(LVFT)是指跨越左心室腔内的一种并非附着于二尖瓣的条索纤维组织,目前尚未归入心脏病的范畴,而其可引起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的临床症状及心脏杂音等,室性期前收缩是其引起的最常见的异常心电图表现。本研究旨在探讨左室假腱索与室性期前收缩的关联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出的左室假腱索的健康人60例(左室假腱索组),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6~48岁,平均40岁。另随机选取同期无左心室假腱索的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25~50岁,平均42岁。

1.2 方 法

使用美国产泰索尼2D-Gateway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25 MHz,受检者左侧卧位,常规行胸骨旁左室长轴、短轴和心尖四腔切面,及非典型切面检查以显示LVFT,并注明起止、附着点及走行。按胸骨旁左室长轴的LVFT走行与室间隔所形成的夹角,角度≤30°为纵型,>30°为横型或斜型。左室LVFT组与对照组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检验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左室假腱索组60例中有45例发生室早,发生率为75%,对照组60例中12例发生室早,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45例发生室早的假腱索组中,横型左室假腱索者30例,发生率为66.7%,纵型者15例,发生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 论

左室假腱索是指左心室腔内一些非附着于二尖瓣的纤维条索样结构,又称左室节制索、假性腱索等。其组织解剖一般呈索样或束样,其厚度常≥2 mm,它可是单个亦可多条,少数可呈小的多股纤维样的网状结构。国内报道二维超声心动图LVFT检出率为0.2%~71%[1],国外文献报道为0.5%~64%[2-3]。LVFT是否系正常组织的变异抑或异常组织至今仍存在争论。近年来左室假腱索的研究日益深入,但有关左室假腱索的临床意义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争议。有学者提出左室假腱索是一种无临床意义的解剖学变异,还有学者提出左室假腱索与右室节制束一样,有加固心脏、阻止室间隔过度移位引起心室腔扩张的作用;而多数学者认为左室假腱索与室早、心律失常、心脏杂音、胸痛有关。Luetmer[4]对483例正常心脏尸检发现265例(54.9%)假腱索,说明LVFT与器质性心脏病并无明显的病因学关联。目前,多数学者主张不宜把LVFT简单地归入心脏病范畴之内[5]。有LVFT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临床症状者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在一组128例LVFT的报告中,有27例有上述表现,占21%[6]。部分LVFT者可听到心脏杂音。LVFT所致的心电图异常有室性早搏、窦速、窦缓、窦性心律不齐、房早、房颤及早期复极综合征等,而室性早搏最为常见。Suwa等[7]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62例心电图示室早而无器质性心脏疾病者,发现35例(56%)左心室内有假腱索。LVFT引起室早的可能机制有:(1)LVFT可分含有和不含有具有自律性的特殊传导细胞,已有学者发现并经电镜证明,LVFT中存在浦肯野细胞,其具有自律性[8-9];(2)用彩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可在LVFT中发现室早的异位起搏点;(3)假腱索于心动周期中受机械牵拉,激发异位节律点的兴奋而成为室早的起因。

LVFT与室性早搏存在较密切的关系,尤其横型LVFT,极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因此假腱索具有一定的良性病理意义,是导致室性早搏的生理原因。本研究结果提示,左室假腱索是健康人室早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室假腱索横型者室早发生率较纵型者高。在除外器质性心脏病者,若出现以下心电图异常之一者,应常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诊:健康年轻人出现室早,临床无器质性心脏疾病证据;室早随心率加快而消失或减少,呈心率依赖性;常为单源性室早;药物难以控制的室早。王书隽等[10]报告横型粗大假腱索(宽度≥4 mm)与单纯左室高电压的发生有关,LVFT也可能是引起左心室电压增高的因素之一;而且LVFT也可引起T波倒置。因此健康青年人心电图示T波改变,或发生于健康成年人的单纯左室高电压,也应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确病因,从而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为治疗提供更为明确的方向。

[1] 汪太平,米改屏,陈恩赐,等.左室纤维肌束287例心率失常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4,10(3):203-205.

[2] Vered Z, Mehzer RS, Benjamin P, et al. Preval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false tendons in the left ventricle as determined by echocardiography [J]. Am J Cardiol,1983,53(2):330-332.

[3] Abdulla AK, Frustaci A, Martine JE, et al. Echocardiography and pathology of left ventricular "false tendons"[J]. Chest,1990,98(1):129-132.

[4] Luetmer PH.Incid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left ventricle false tendons:an autopsy study of 483 normal human hearts[J].JACC,1986,43(8):179-182.

[5] 周永昌. 超声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576.

[6] 徐志鸿,戴一娜,庄增辉,等.心脏左室假腱索128例的超声检查与临床分析[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5):323-324.

[7] Suwa WO.Poberts WE Incidence of the coexistence left ventricle false tendons and premature ventricle contraction in appearently healthy subjects [J].Circulation,1984,70(5):793-796.

[8] Esmond WG. Peripheral vamification of cardioconducting system[J].Circulation,1963, 27(4):732-734.

[9] 张朝佑,应国华,袁桂琴,等.成人房室束假腱索和节制索的亚显微结构[J].解剖学报,1985,15(1):109.

[10] 王书隽,薛玉.左室假腱索与心电图异常的相关性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 20(1):68-71.

猜你喜欢
腱索室早室性
这种室早或不需治疗
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Lorenz-RR散点图1例
特发性室性早搏与自主神经张力的关系
经心尖人工腱索植入器械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TGF-β1在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血清与组织中的表达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三维Lorenz-RR 散点图分析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1 例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二尖瓣成型术治疗二尖瓣腱索断裂的效果观察
不同二尖瓣前叶成形技术用于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