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

2012-03-29 11:26王昌英
关键词:资本主义道路

王昌英

(武夷学院 政教部,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曾几何时,"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字眼及对它们的批判充斥着国人的书本、工作和生活.今天,市场逻辑下的人们却变得很"务实":挣钱才是硬道理,莫管道路与主义."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变成了不合时宜的,甚至有点滑稽的字眼与话题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言论与学者的著述.然而,作为资本主义在场者的西方学者,却捡起了我们丢掉的话题,大谈特谈"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并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猛烈的批判.看看他们的批判,或许对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些许启示.

一、资本主义的未来:国外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福山(Francis Fukuyama)曾因苏联的解体而欢呼"历史的终结".所谓"历史的终结",不是说人类历史结束了,而是说,自由资本主义代表了人类进化的顶峰,成为历史进化的终点线.如福山一样因为苏联的解体而欢呼的资产阶级学者大有人在.在他们看来,共产主义注定只能停留于梦境的层面,在现实的层面上,资本主义将是人类最完美的制度,人类历史将终结于这一制度.这种言论与其他类似言论,正如阿明(Samir Amin)所说,"就这么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次第登场了.虽然这些言论形式多样,但在基本观点和方法上都有一个不变的核心.只有认清这个硬核,并且抓住掩盖在形式各异的言论之下的真实含义,我们才能够区别什么是资本主义不变的核心,什么是其各个发展阶段所特有的东西,也就是说,仅在某个阶段临时出现的东西"[1]20.资本主义言论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个理论硬核是什么呢?就是"不仅要证明资本主义能够运转(它有效地运转着),而且要指出这种合理的运转符合人们的普遍需要.因此资本主义也是合理的,甚至应该是'永恒'的,它是历史的'终结'"[1]22.

与此同时,持与福山相反观点的学者同样大有人在.特别是2008年始自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冲击,更使人们对美国模式、对资本主义"无限发展"的神话产生了怀疑,进而引发了更多外国学者的思考:资本主义有未来吗?资本主义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阿明说,全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现象从《宣言》时代起日益加剧,形成了今天史无前例的规模.用资产阶级思维无法构想的手段和超乎资产阶级实践之外的办法,重新协调人类在普遍性层面和尊重各个民族差异层面的探索,已经成为当务之急.[1]5

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历史是由一系列不间断的或长或短、或大或小的危机构成的[1]14-15.另外,在我们这个时代,"全球化"(或者说世界化)无比狂妄地占据了意识形态领域,它只不过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含有帝国主义特性这一事实的再一次确认而已,可以说,"全球化"一词就是帝国主义的同义词.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扩张的过程,在可见的未来期间内,资本主义的扩张不可能促进边缘社会的进步,缩小两极分化的程度.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的.两极分化不是什么具体、特殊情况的产物,而是由世界范围内的积累规律所决定的.[1]110"发达和不发达状态"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而这枚硬币就是"资本主义扩张".不发达状态不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是资本主义世界扩张的产物.这种扩张一方面带来了中心地区的发达状态,一方面又造成了边缘地区的不发达状态.[1]166在资本主义框架中,这种两极分化现象永远不可能得到解决.[1]148

基于以上认识,阿明认为,资本主义应该被超越,而且它的出现与存在应该只是一个短暂的历史过渡,是一个为了创造物质和人文条件以便人们最大限度地控制自然、了解自然而进行积累的过程.[1]14-15超越资本主义的行动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他说,资本主义具有三大基本矛盾(经济主义的异化、世界范围内的单极化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它们标志着资本主义劳动剥削方式的特性),只有我们的经济政策、政治和文化计划能削弱这些社会矛盾而不是加深它们的时候,我们超越资本主义的行动才开始启动.[1]61

德国的格罗.詹纳(Gero Jenner)明确而肯定地说:资本主义没有未来.他的结论建立在这样一些理由的基础上:国与国之间激烈的竞争破坏了劳动的国际分工,并由此产生了一个规律,竞争使财富减少,对立加剧.效率原则是市场经济取得历史成就的基础,可是,在国家内部,这种力量逐渐被消灭了,依据个人成就获得收入让位于没有成就而获得收入.工业化将人们从出身和特权中解放出来,个人最终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新资本主义是向特权的回归并引发了保持特权存在的冷酷斗争.效率原则被废止,世界上358位富翁所拥有的财富相当于世界上靠工薪维持生计的人们总收入的一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责任的私人化使私人经济力量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对抗并且对抗公共利益.现代经济不可能达到自然的均衡,在特定的条件下,现代社会偏离均衡状态越来越远,并且走上了病态发展的道路.资本主义错误的发展是破坏公共和私人利益的基础,对市场经济滥用,为少数人服务,使他们的收入获得更高的利息,而不是鼓励才智和效率.当公共与私人利益对立时,它要对私人的利益负责,这种滥用导致不计代价地开发自然,未来一代只剩下空空如也的和受污染的地球.它破坏真正的国际分工,进行压迫式竞争,使得世界上贫富差距加大,也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同时发达国家也不平静,大多数人的失业增加,削弱了购买力.基于诸如此类的考虑,詹纳指出,资本主义不可能有未来.[2]

美国的巴塞维奇(Andrew J.Bacevich)指出,今日的美国面临着深刻的三重危机:经济处于严重混乱中,仅靠海外扩张已经无法扭转局面;政府被帝王般的总统任意扭曲,民主只是徒具其表;国家因醉心于战争而陷入永无休止的战争之中.美国的实力是有极限的,只有恢复美国特有的现实主义传统这一处世之道,才能摆脱困境,否则,美国人将再次证明尼布尔的自我毁灭预言,即在历史终结的时候,社会秩序将在努力证明自己不可毁灭的过程中自我毁灭.[3]

日本的滨田和幸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所谓的"美国梦"以及华尔街的繁华都是虚假的产物,是泡沫.他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说到底是因为金融界人士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而引起的,一切都归结于人类无止境的贪欲.布什父子使美国丧失了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的时代已经终结了,美国没有了昔日的光荣,有的只是谎言和贪婪.美国对外宣称其过去10年来一直维持平均3%的经济增长率,但这只是一个伪数据.因为10年间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是美国国民的个人消费,而这消费是基于超过3兆亿美元的贷款的.无论买房还是买车,美国人几乎所有的购买行为都是依靠贷款来完成的.他认为,从这点来说,次贷危机的爆发只是"冰山一角".[4]

美国的赫德森(Michael Hudson)在他的《金融帝国》中,对美国的金融霸权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指出美帝国经济和金融霸权的支柱是这四点:在军事、科技实力的基础上,通过国家的力量,维持美元霸权机制,维持对全球资源和粮食的控制权.为了配合这四大支柱,美国还有十余项辅助性的经济战略.赫德森为此还提出了九条应对美国金融霸权的建议.[5]

美国的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认为,自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就开始衰退,而且美国对恐怖主义攻击作出的反应加速了这一衰落的过程.造就美国霸权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因素也正是不可避免地造成美国衰落的因素.美国作为一个战后取得成功的霸权大国,也创造了这个霸权国家崩溃的条件.越南战争、1968年的革命、1989年柏林墙的坍塌和2001年9月的恐怖主义袭击这四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时间表明了美国这个霸权国家崩溃的进程.最后的结局是,美国看到自己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孤独的超级大国,缺乏真正的实力;一个世界领袖,但没有追随者,推崇者寥寥无几;一个在全球乱局中危险地漂泊不定的国家,而它又无法控制这个乱局.资本主义制度难以置信的空前快速发展已经失去控制,并且得了癌症,向各处扩散.沃勒斯坦通过两个时间框架来看现在的形势.一个框架是从1945年到今天.从1945年到今天是一个典型的康德拉季耶夫(Kondratieff)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周期,包括1945-1967/ 1973年的上升和经济扩张的A阶段,和1967/1973年至今的下降和经济萎缩的B阶段,B阶段可能还要延续几年.另一个框架是1450年到今天的这个时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生命周期,它有一个诞生时期、正常发展时期,现在已经进入终点危机时期.资本主义将会垮台,但是,他引用熊彼特(Schumpeter)的话说:资本主义不会由于它的失败而垮台,而是由于它的成功而垮台.[6]

美国的罗宾逊(William I.Robinson)认为,我们生活在一种全新的全球体系即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之中.资本主义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随之产生了两极分化和社会危机,这是资本主义体制发展的固有趋势.两极分化和社会危机并不是政策太差的结果,而是根植于这种制度的本性.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生存权被剥夺的问题,原因不在于缺少资源,而在于如何分配资源、什么样的社会集团和阶层控制了这些资源以及他们如何实施这种控制来利用资源.问题也不在于经济增长不足,世界经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可持续增长,只不过在那期间,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反而下降了.在大多数国家,近年来参与到全球化消费市场成为"国际化消费者"的人数都大幅增加.可是,另一个现实是,贫困人口和近乎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也一直在增长,全球范围内的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之间的差距自20世纪70年代起一直不断扩大.

全球化带来了财富增长,但这些财富却集中在"超级巨富"手里.全球生产的首要目的,必须使可持续资源重新流向弱势大众群体,并减少国际社会中高收入、高消费的少数人群的人均消费资源.这意味着,资本积累的发展道路---国际社会为跨国资本带来无穷利润的组织形式,最终必须被另一条发展道路取而代之,这是满足人类需求、符合劳苦大众利益的发展道路.全球资本主义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无休止的战争、大规模的贫穷乃至生态灭绝.对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的最终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取缔资本主义.建立在普遍民主基础上的民主社会主义也许是人类社会最终、最好而且也许是唯一的希望.反对跨国资本的全球反霸权斗争必须演变成争取民主社会主义的全球性斗争.[7]

英国的大卫.哈维(David Harvey)指出,权力存在着资本逻辑和领土逻辑两个方面.拥有货币的资本家总是希望能够将货币资本投资到那些可以产生利润的地方,并谋求积累更多的资本,而政客和政治家则谋求维持或增加本国相较于其他国家的权力.这两种逻辑之间是一种存在疑问的,甚至经常相互矛盾的关系(也是辩证的关系),而非一种功能性的或片面的关系.这两种相互纠缠的权力逻辑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分析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打下了基础.从资本主义逻辑的观点来看,帝国主义的特征在于通过开拓非均衡性地理环境,并利用空间交换所必然产生的非对称性关系进行资本积累.非对称性关系主要表现在不公平和不平等交换.使资本帝国主义相区别于其他帝国构想的是资本逻辑居于支配地位.美国将其政治权力和军事权力扩张到存在过度延伸的危险的境地,进而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如果美国已经没有足够大的规模和足够多的资源来控制在21世纪得到相当程度扩展的世界经济,那么在这个世界依然存在资本的无限积累的情况下,何种政治安排之下的何种政治权力的积累才能有能力取而代之?如果出于某些原因使我们无法构筑这一空前强大的政治权力的积累,那么资本的无限积累将有可能陷入一片混乱,从而在严重的无政府状态下,而非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中,结束资本时代.

哈维说,天定命运论赋予了美国自身独特的扩张性种族主义和国际理想主义以动力.从19世纪末期开始,美国逐渐学会在普世主义价值观的名义下,隐藏其明确的领土扩张和领土占领意图,最终将这一意图隐藏在众所周知的"全球化"这一华丽的辞藻里.从美国的行径看,帝国主义就是将制度安排和制度条件强加于其他国家,而且通常是在人类普遍利益的名义之下.资本主义的积累是剥夺性积累,它使一个阶级掌握了财富,另一个阶级却失去了财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剥夺性积累重新从幕后状态走上前台,成为资本主义逻辑的主要特征,它引起了一系列政治与社会斗争的大规模的反抗.这些反抗与斗争构成了各种各样看似刚刚开始,实则遍布世界各地的反全球化或另类全球化的运动.随着政治问题的内核得到清晰确认,应该从外部建立一种更为广泛的创造性破坏的政治,以反抗由资本主义霸权国家所强加给世界的,占统治地位的新自由主义的帝国主义体制.[8]

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认为,没有任何国家或帝国庞大到或强势到足以维持政治世界的领导权,遑论建立足以涵盖全世界的政治和军事超级大国.当前的世界太大、太复杂,也太多元了.不论是美国或其他任何单一政权,不论它们的意愿有多强,都不可能建立持久性的统治.单从布什用"威胁美国"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修辞来为其侵略行为合理化一事,就可以看出美国对于它未来的世界地位,具有一种根本性的不安全感.今日,世界战争最大的危险源,正是来自华盛顿这个无法控制且显然非理性的政府所怀抱的全球野心.帝国的时代已经远去,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可以实际取代它的东西出现.理论上,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独立民族国家的世界,然而实际上,这世界处于一种极度不稳定的国际和国内的全球失序状态.美利坚帝国的优势会持续多久,现在还很难说.可以肯定的是,它将如同其他所有帝国一样,是一种短暂的历史现象.[9]

还有许多国外学者对资本主义和当代帝国主义进行了批判,篇幅所限,这里不再一一将其观点列出.

二、避免资本主义的弊端: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从上面这些观点中了解到,在一些如福山一样的国外学者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与永恒性辩护的同时,还有相当多的国外学者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存在着种种问题,所有这些问题不是政策差造成的,而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不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修修补补,而是由新的制度取而代之.

当资本主义制度的在场者以自己的切身感受深刻批判甚至主张颠覆资本主义制度的时候,国人中的相当一部分却在极力讴歌与推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自由价值观和民主政治模式.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

第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比我们高,其最直接的体现是人们较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促使人们认为,西方事实上就是比我们好.

第二,西方资本主义所鼓吹的理论具有欺骗性和迷惑性,迷惑了很大一部分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人.

第三,中国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许多现象,让人们觉得中国实际上也在走资本主义道路.既然也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当然要仿效比我们发达的西方.

第四,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遭遇的重大挫折使人们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也开始抱持怀疑、否定态度,转而看好欧美模式.

第五,以日益严重的官员腐败现象为首的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两极分化现象的加剧,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任和信心,从而趋向于认同欧美模式和道路.

这几个方面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综合作用于人们的心理的.其中最关键的是最后一点,这一点归根结底,是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问题.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犯过错误,也建立过辉煌的业绩.两者相权,后者为重.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中国共产党具备了执政合法性.但过去的业绩不等于现在的,更不等于将来的;过去的血肉联系不代表现在的,更不代表将来的.当共产党无法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无法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时候,其合法性就会丧失.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关键在做,在怎样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谋福利,而不是把人民交给的公权力拿来为自己谋利益,进而形成一个利益阶层,与人民脱离,甚至与人民对立.

中国的社会发展道路面临着两种前途:一种是执政党进一步脱离人民群众之后社会制度颠覆到资本主义轨道去,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说,与西方国家握手言欢;一种是以极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各项改革,使社会主义在健康的道路上发展.

两种前途,选择哪一种呢?对于只看到资本主义的繁荣的人来说,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来说,对于一些通过非正当途径获得既得利益、害怕改革使自己无法继续通过同样的途径获取更多的利益甚至失去既得利益的人来说,他们希望中国走上述第一种道路,因为第一种道路更符合自己的利益,然而事实上,对于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第二种道路更符合他们的利益.这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得出的结论.

从历史的维度看,一些早期革命党人已经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所以主张中国走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十月革命之前就曾说过,要在中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避免资本主义的弊端在中国重演.

从现实的维度看,上述国外学者主张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只有终结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得以解决,说明资本主义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他们自己都认为"没有未来"的资本主义道路,我们为什么要去走呢?

中国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不同于已经成为历史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理论社会主义的现实社会主义道路.过去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化理解而犯了许多错误.今天,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化理解仍然存在.因此,必须在解放思想的前提下进行理论创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而不是个别字句、个别论断和所描述的外在特征,冲破重重阻力,坚决推进改革.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人民的,它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武器.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管是从党的宗旨、所颁布实施的各项政策来看,还是从掌握着公权力的具体的党员干部对手中公权力的使用来看,其立场首先具有人民性:代表人民、为了人民,其次才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这点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的.

由于中国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也由于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一样,社会主义因而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马克思主义创始者也没有规定社会主义只有一种实现方式.所以,当前需要做的,一方面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方式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一方面是在创新的理论指导下推进相关的体制改革.改革的结果,其最根本的方面,是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体现在国家的政策方面,也体现在党的干部和公务人员对公权力的行使方面.

我们常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正确的.人民选择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共产党密切联系了群众,为群众谋福利.共产党因此而具有执政合法性.一旦共产党脱离了群众,政策不能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是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员干部使用公权力谋取私利、损害群众的利益,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就会丧失.

总之,无论是国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对当代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进行的批判,还是历史上早期革命党人关于避免资本主义弊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主张,都反复告诉人们,资本主义并不是国人应该追随的道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前提是,这个社会主义是真正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中国的改革,到了必须下决心花大力气坚决推进的时候了.

[1]阿明.资本主义的危机[M].彭姝,贾瑞坤,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詹纳.资本主义的未来:一种经济制度的胜利还是失败[M].宋 玮,黄 婧,张丽娟,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169.

[3]巴塞维奇.美国的极限:实力的终结与深度危机[M].曹化银,曹爱菊,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266.

[4]滨田和幸.没有超级大国的世界:是多极化,还是霸权复兴[M].庞婷婷,陈 雪,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1-178.

[5]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M].嵇飞,林小芳,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358.

[6]沃勒斯坦.美国实力的衰落[M].谭荣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281.

[7]罗宾逊.全球资本主义论:跨国世界中的生产、阶级与国家[M].高明秀,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232.

[8]哈维.新帝国主义[M].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170.

[9]霍布斯鲍姆.霍布斯鲍姆看21世纪[M].吴莉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157.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道路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对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辛勤探索的力作
——《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的比较研究——基于国际理论家的视角》评述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