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蒙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及建议

2012-03-29 23:04万丹
东北水利水电 2012年1期
关键词:阜蒙县供水全县

万丹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水利局,辽宁 阜蒙 123100)

1 水资源概况

1.1 自然概况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阜蒙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阴山山脉与医巫闾山山脉连接地带,西部、南部突起,呈台阶状向四周变低,河流以山峰为起点呈放射状分布。

阜蒙县为辽河和大凌河两大流域控制,均属于流域的上游和发源地,辽河流域面积3 501.7 km2,大凌河流域面积2 743.4 km2。全县河流以乌兰木头山、东骆驼山、医巫闾山为分水岭,北部、东部、中东部、东南部属于辽河流域,西部、中西部、西南部属于大凌河流域。

1.2 水资源概况及主要特点

1.2.1 水资源总量

按水资源规划和评价要求,全县划分8个流域分区、16个计算单元,地表水资源量34 675×104m3,地下水资源量 23 483×104m3,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重复计算量11 147×104m3,水资源总量(包括本地量、入境量)47 011×104m3;全县地表水可利用量32 806×104m3(包括本地水、入境水、矿排水、城排水、乡企回归水)下水可开采量13 759×104m3(包括本地水、入境水、农灌入渗水),水资源总的可利用量 46 565×104m3。

1.2.2 水资源时空分布

阜蒙县地处辽宁省西部,受季风大陆性气候影响,属于半干旱地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冷凉早霜,冬季严寒少雪。县域内多年平均年降水量481.0 mm,由东南531.0 mm向北379.0 mm递减。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3,4,5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12.2%,春季十年九旱;6,7,8月份占68.3%,汛期多为短历时暴雨,常出现洪灾;9,10,11月份占 17.9%,秋吊 5年出现 2次;12,1,2月份占1.6%,冬季降雪量少,土地基本没有补墒水分来源。

地表水资源量主要由河川径流量构成。大气降水是地表水资源的唯一来源。地表径流年内变化基本与降水同步,全县多年平均年径流深51.3 mm。地表径流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的70.1%,春秋冬水量较少,分别占全年的10.4%、17.8%、1.7%。年际间地表径流变化大,丰枯年份相差4.8~9.7倍。

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各水系、河流的河床,各流域孔隙水含水层厚度不均一,河流平原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30.1%,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县总量的75.6%;低山丘陵地区分布着构造裂隙水和风化裂隙水,属于贫水区,低山丘陵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9.9%,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县总量的24.4%。

2 水资源利用保护现状及问题

2.1 开发利用现状

2.1.1 防洪排涝

阜蒙县建国以来兴建各类防洪工程199处,修建堤防172.02 km,石笼丁坝692座、长度27.84 km。其中:重点防洪工程37处,城市防洪工程处,小河道治理工程152处,完成水库除险加固5座。

东部涝区4个涝片易涝耕地面积0.584万hm2已普遍治理,基本达到5年一遇排涝标准的0.533万hm2,达到10年一遇的0.051万hm2。建成排水站4座,配套机泵15台套、装机1 896 kW,现有干支排水沟道51条、长度79.13 km,桥涵闸等各类建筑物92座。

2.1.2 农业灌溉

已建成蓄、引、提、灌各类灌溉工程6 414处,由于部分工程年久失修,造成工程效益下降,现状完好率和利用率在75%左右。全县现有有效灌溉面积3.31万hm2,另外,农民自办小型、微型水利工程20 147处。

2.1.3 供水改水

1981年兴建了县城自来水水源,先后进行3次扩建改造,工业自备井水源达到12处。“十五”期间兴建了碱锅水库县城供水、杨家荒潜流、高科技绿色生产园区供水工程,新增日供水能力15 000 m3/d;建成小城镇供水工程7处;农村饮水改水工程712处(基本饮水629处、防病改水83处)。

2.1.4 水土保持

全县总土地面积62.45万h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7.08万hm2,占总面积的75.4%。多年来,相继主抓了十年治柳、十年治凌、农田基本建设和近年来的黑土区防治试点工程、经济转型流域治理以及面上治理等工作,水土保持效果明显。据2000年辽宁省遥感普查显示,阜蒙县有效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已达17.67万hm2。“十五”期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32万hm2,现状治理面积累计20.99万hm2,水土流失面积由原来的47.08万hm2减小到26.09万hm2,治理率为44.58%。

2.2 存在问题

2.2.1 水资源总量不足

阜蒙县属于“三性缺水”地区,受地理位置、大气环流、水文地质以及流域条件影响,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受地形地貌、经济条件限制,属于工程性特别缺水地区;受人为因素和局部地下水含氟影响,属于水质性典型缺水地区。全县人均水资源量为635.1 m3,耕地面积公顷均水资源1 846.5 m3,分别不足全国平均值的1/5和1/10。

2.2.2 城市耗水量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阜新市区在阜蒙县包围之中,阜新煤电之城用水量较大,其用水量占城市用水量的75%以上,而细河水资源量仅占阜蒙县的13.45%,高集中的城市用水使细河流域难以支撑阜新市城市经济发展。致使阜蒙县城生活和工业用水紧张,只能从其它流域调水和向市自来水公司买水来缓解、维持供水紧张的矛盾。市、县水源工程实际供水能力分别是设计能力的61.3%、65.8%。城市缺水严重,影响城市正常发展。

2.2.3 用水无指标,开采无计划

全县各流域水资源不均衡,水资源丰富地区范围小,在开发利用时不做水资源评价和论证分析,无计划盲目开采;水资源短缺地区面积范围大,在开发利用时无用水指标,无控制措施;农业灌溉工程老化失修,不能发挥正常灌溉作用。农业灌溉技术落后,灌溉定额和用水量过大,灌溉效率低,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5左右。

2.2.4 局部地下水超采,水质污染严重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水需求的逐渐增加,城市地下水源地集中取水量大,造成细河地下水长期超采;市区设在阜蒙县的王府水厂,由于长期超量开采,已形成大面积间断性漏斗,属于掠夺性开采;由于受矿区长期采煤和城市废污水排入细河的影响,加剧了细河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超过Ⅴ类水质,严重影响到细河下游阜蒙县段的水资源可利用量。

2.2.5 水资源浪费严重,节水工作任务艰巨

用水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工业用水重复率不足65.0%,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3%;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5~0.49,现有节水灌溉占水浇地面积的49.6%。阜蒙节水措施与节水管理起步较晚,从2006年起被列为辽宁省节水试点县。水的利用仍处在“粗放用水、软弱调控”的状况。工农业生产及城镇供水的用水定额、农业灌溉公顷均耗水量、工业产品耗水量、单位水量平均产值、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与省内先进市县比较,均有较大差距。

2.2.6 前期工作经费短缺,水资源基础工作薄弱

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结合区域及城市发展要求,水的综合利用与保护规划工作尚待继续加强。各流域、各片区不同保证率地表水、地下水的来水总量与需求总量,城市、农村各行各业的水量调配与缺水状况,水污染控制、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河道整治方案与实施步骤等等,还缺乏深入具体的调查研究及分析论证。

3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与建议

3.1 加大水利投资力度

水利发展“十一五”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项指标共需资金86 026万元,投资难度很大。除中央通过国债、各种专项、以工代赈、扶持少数民族资金给予阜蒙县一定的倾斜扶持外,其余部分由地方投入。通过各级新增财政收入,各级水利建设基金,多渠道动员社会力量办水利,通过贷款、引资,群众投工投劳等增加水利投入,解决配套资金。

3.2 加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制订和实行取水许可和排污总量控制,建设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节水型社会。采用措施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继续大力推行滴灌、喷灌技术,大力推广微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继续做好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保护好水资源,用好水资源。

3.3 建立健全水务管理体系

加快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进程,全面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合理调度和统一管理流域水系或区域的水资源,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保证。同时要加快水法规体系建设,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强化执法监督。

3.4 进一步推进水利改革

1)深化投资体系改革,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资体系。

2)建设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并以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为目的,全面建立健全具备实职职能的权威管理实体。

3)通过明晰水权管理、控制用水总量、规范用水权益,为市场配置水资源奠定基础。

4)建立用水总量和定额管理制度,制订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指标,在水平测试的基础上,计算行业节水潜力与水资源配置方案。

5)建立与取水许可制度相配套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相配套的水环境有偿治理制度,明晰水权,形成水权分配与水权交易机制。

6)突出水资源论证工作,严格水功能管理程序,建立区域或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体系。

7)科学优化配置水资源,建立优化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工程合理利用水资源,形成多元化目标开发。

8)完善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水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治理制度、奖惩制度、追究制度。

9)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以取水许可、入河排污许可审批控制水资源使用总量和排污总量,有偿使用、按量征费、减量减费、超量加倍收费。

10)建立健全科学的水价制度,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实行政府定价与运行成本核算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城镇用水价格、农业灌溉用水价格,实行用水定额管理、累进加价制度。

3.5 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

以辽宁省第一批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为契机,尽快编制完成阜蒙县节水型社会规划,及早按规划方案实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节水农业,改革传统的灌溉制度,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雨水集蓄工程,解决丘陵旱地浇灌。城市生活、工业生产、基本建设、乡镇供水全面实施节约用水、计划用水、科学用水。

3.6 加强水利前期工作

强化项目管理工程,加大前期工作的人、财、物力投入,有针对性、重点性、全局性的开展一批骨干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建立阜蒙县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储备库。在抓前期项目工作的同时,加强水利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将其作为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

猜你喜欢
阜蒙县供水全县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辽宁阜蒙县玉米主栽品种的筛选
阜蒙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立法构想
阜蒙县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总结
阜蒙县三代粘虫防控技术总结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