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正将中国电气行业纳入国际产业链

2012-03-30 08:24吴珂
电器工业 2012年5期
关键词:外资电气

文/本刊记者 吴珂

当你在餐桌上,享用肥嫩嫩、香喷喷的全聚德烤鸭时,你是否想到,这道历经百年的“中国招牌菜”味道已不再纯正,据悉,目前全聚德烤鸭选用的鸭子大部分是来自英国的“樱桃谷鸭”,百年老火烤的竟然是外国鸭子!

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加入世贸的10年,外国资本纷纷来华建厂、设点,在日化、农业、钢材等行业长驱直入,形成垄断之势。电气行业作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外资争相觊觎的对象。国际电气巨头们在中国首先掌控的是高端产品市场,继而是中端到低端整条产品线的生产、研发、采购与销售,外资通过“斩首行动”收购龙头民营企业,和行业排头兵的国营企业合资等方式,在相关领域占据强势的主导地位,攫取超额利润!

并购是外资抢占中国电气市场最常用的操作手段,正如ABB中国区总裁方秦所说“收购是填补空白的加速器”。据悉,收购与兼并对GE的业绩贡献率高达20%,而施耐德分布在全球的70多个品牌,绝大部分是通过收购得来,包括梅兰日兰、美商实快电力和TE电气。

客观上讲,外资的进入对电气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技术启蒙和行业引领的作用,尤其是在电气行业发展初期,外资带来了推动行业发展亟需的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资金,使我国电气产品生产、研发在较短时间内与国际接轨,部分产品和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后实现了国产化。

然而,资本主义的逐利本性决定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才是他们开展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最近10年来高速增长的经济、一系列重大工程的相继上马,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能开发和应用市场,为ABB、施耐德、西门子、GE等跨国电气巨头提供了绝佳的市场切入机会。

外资对内资企业的大肆并购,首先直接扼杀了一批民族品牌的做大做强,德力西、宝光、奇胜 那些曾经在电气行业叱咤风云的民族品牌,被外资并购后,品牌形象大都被淡化处理,甚至雪藏,最终退出竞争舞台。其次,外资并购阻断了电气行业自主创新的持续性,越是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越容易成为外资并购的对象,外资意在通过并购的手段,将潜在的竞争对手连根拔起!

目前,外资并购已从单纯的市场、品牌占有,获得投资收益,转换为更多的是从技术互补、完善其产品线的角度出发,服务于全球化的战略布局,我国电气行业正在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一环,并且是处于低端的生产环节,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销售渠道和研发又大都在外企的掌控之下,电气产业的大部分利润实际上被外资拿走,民族工业的独立性受到冲击。

此外,在电气行业,外资并购对象已从单一的产品发展到对整条产业链的全盘收购,这种近乎掠夺的竞争方式将使中国电气产业的发展前景堪忧!

对外资的进入,各国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据悉,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就制定了《反托拉斯法》,还设立了外国投资委员会,对重要行业的跨国并购进行评估和审查。在德国,收购任何一家德国公司25%或50%以上股份或表决权时,必须通知联邦卡特尔局。在加拿大,任何超过2亿美元的并购协议都必须经过加拿大政府批准方可生效。

在我国,电气行业属于相对弱势的民族工业,对外资的进入,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上,既不能保护过度,使企业丧失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不能坐视外资对民族工业的蚕食,威胁到我国工业经济的安全。

外资的并购对产业的良性发展究竟是利是弊?记者最近在采访一家国有骨干企业的负责人时,提问到与GE的合作是否真的有利于该企业及所属行业的发展,这位负责人沉默良久,最后表示不愿回答这个问题。

猜你喜欢
外资电气
八方电气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DCS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