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社会功能探究

2012-03-31 11:4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杨家埠木版年画

常 青

(内蒙古师范大学 社会学民俗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中国三大年画之一,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根植于民间,依据百姓的需求及日常生产生活状况创作而成。

一、避灾、祈福的礼俗功能

礼俗即礼仪与习俗。避灾祈福是年画产生的主要动因,这从侧面反映了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及企盼。避灾祈福的礼俗功能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对神灵的崇拜与敬奉,二是对谐音、象征事物的使用与描绘。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最基本的两种需要。人类早期由于生产力等条件的限制,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尚不充分,面对自然灾害往往感到无能为力,人们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种恐慌,于是人们便寄希望于神灵,时常加以供奉,进而得到各位神灵的庇佑。杨家埠木版年画起源于人们对神灵的崇拜。画有神像的年画是民众与神沟通的媒介,民众通过对画中神像的供奉及顶礼膜拜来达到对未知世界的臆想控制。同时,年画同发纸马、焚香等民俗事项结合在一起,成为重要的民俗活动,对民众起到了精神慰藉的作用。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绘制者,对于事物的描绘更多的是通过隐性词汇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年画中,这种隐性思想的表达就表现在对谐音及象征性事物的大量采用上。如《莲生贵子》这一幅画所采用的手法,“莲”同“连”是谐音,预示着接二连三的生贵子,表达贵子绵延不绝;同时“莲蓬”是多子的一种植物,寓意着多子多福,这幅画所体现的民众对添丁添福的美好祝愿可见一斑。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处于底层的民众,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对于深奥的文字难以理解,而年画的这种简单明了的画面既免除了他们识文认字的麻烦,同时还表达出了民众的美好祝愿。

二、规范、引导的教化功能

文化控制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主要包括: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信仰信念和社会舆论等,具有非直接强制性、自觉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具有规范、引导和控制的功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表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界,离不开土地、空气、水和动植物。人在自然界中占据特殊的位置,在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当人类面对未知的自然界便会表现出对自然界的敬畏。杨家埠木版年画中部分神像类的题材,便阐述了当人面对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时,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生老病死规律认识的有限性,便解释为妖魔鬼怪作祟,希冀通过神灵庇佑得以保平安。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供奉及禁忌仪式等规范性的行为。这类年画的作用,对人们的认知和日常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而当人们面对认识比较透彻的事物,便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对自然界进行实践,使之为人类服务。如《男十忙》中的题诗写道:“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开春先耕地,插耧把种翻。芒种割麦子,老少往家搬。四季收成好,五谷丰登年。”体现了百姓意识的转换,只有劳动才能让人更好地认识自然。

人与社会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人对社会事件的参与。《慈禧太后出长安》,这幅画刻画的是封建统治者面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仓皇出逃的狼狈景象。这幅作品在当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局者的残暴激起民众的不满,各界有志之士积极参加到推翻封建王朝的斗争中去,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这类作品引导百姓明辨是非,从而达到参与社会建设的目的。

杨家埠木版年画对于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教化功能是显而易见的。该地居民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尊老爱幼、睦邻友好、互帮互助是当地习俗。对于违背当地风俗习惯的行为会受到百姓们的谴责。如主要代表作《打婆婆变驴》用诙谐幽默的笔调描写了婆媳矛盾,更深层的内涵是强调要尊老爱幼,教育世人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点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审美、娱乐的世俗功能

年画主要用于烘托节日气氛,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表达的主题和审美观念与传统年节文化所倡导的热烈、喜庆的节日气氛相关。

色彩是一种象征性手段,往往被赋予特殊的情感和文化理念,通过特殊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杨家埠木版年画是当地人对世界认知的一种表达方式,常常使用红、绿、黄、紫、黑五种颜色。色彩的运用与人们的价值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年画以红黄为主色调。在中国红色是喜庆色,在民间喜庆的民俗活动,都会以红色为基色调,寓意红红火火。年画作品多以红黄为主,配以蓝绿紫等色,给人以欢愉的感觉。色彩的选择不仅与当地文化有关,还受生活习惯的影响。山东地区由于人口多,房屋隔间较多,窗户较小,采光不足等原因,使得百姓对年画的色彩选取鲜明的色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也映射出当地人的豪爽性情和爱恨分明的情感。

民间艺人对构图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年画的版面,首先讲究“满”。杨家埠年画不管是何种画像,排列布局上都是满满的画面。这种“满”,一是装饰的需要,能给人以视觉上的立体感;二是画面内容的饱满有助于形成充实感,更能渲染欢愉喜悦的氛围。其次讲究对称。当地人最忌说单数,在张贴对子、年画或摆设器具时讲究成双成对,以图“双喜临门”之义,满足百姓对好事成双这种愿望的期盼。

杨家埠木版年画还有娱乐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年画的内容能与百姓产生互动。画面构图不讲纵深空间,只讲平面构成,以形象的组合、线条和颜色的节奏,造成画面的装饰美感。这种平面的美感更能激发人们去参悟年画所要表达的主题,顿悟后的欢愉自是喜不言表。这既满足了百姓对于美感的需求,更满足了百姓自娱自乐的心理需求,丰富了百姓的生活。

杨家埠木版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人文价值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具有极大的美学价值;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民俗画卷,作为民间文化的载体,记载了当地生产生活的变迁,是当地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些都为后人研究还原当时当地生产生活风貌提供参考,成为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杨家埠木版年画,根植田野,在乡土社会中诞生发展起来,以其色彩强烈、对比鲜明、构图饱满、布局对称的构图方式迎合了百姓的需求,与当地人淳朴豪爽的性格不谋而合,更加突显人们的质朴与率真。年画是劳动人民为顺应自然、适应环境而进行的一种主观能动性的,对自然界所进行的一种主观创作,这种创作密切结合了百姓的生产生活状况、满足了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审美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洛书老先生针对当今年画的印制现状时这样说道:“以前年画的创作是有季节性的,现在,除了几户专门印制神像类的作坊外,其余的都是常年印制年画,且年画主要用于纪念收藏。”对周围地区人群的调查了解到,年画依然是每年春节必备之物,只是不再似从前那样买好多幅张贴,仅买灶君爷画像加以张贴。市场的导向作用使得年画制作方面也产生了变化,印制神像的时间仅有几日。这使得年画本身所具有的俗民性价值也日渐远去,成为装订成册的收藏品。

猜你喜欢
杨家埠木版年画
2012-2022年杨家埠木版年画文献综述
牛年画牛
年画
浅析杨家埠年画的品牌设计及应用研究
缸鱼年画之旅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杨家埠:刻版坐案子,捎带扎鹞子
论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的建立与开发——兼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工程的应用价值研究——冯骥才先生对中国木版年画的抢救及其思想
牛年画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