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对策

2012-03-31 17:02曹美兰
关键词:日语跨文化交际

曹美兰

(佳木斯大学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对策

曹美兰

(佳木斯大学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主要包括中日得体策略的差异与语言习惯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敬语和委婉语的语用失误,违反“质”的原则导致的语用失误,以及违反礼貌原则导致的语用失误。要提高中日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充分了解日本文化,掌握学习日语的基本方法,并在交流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语言习惯;会话能力

在社会生活中,语言是人们的主要交际工具。文化背景不同的两个群体在交流中,由于文化存在差异,语言表现自然不同。语言运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交际的成败。在了解目的语民族最基本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前,想要正确使用和把握目的语民族的语言,运用这一载体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使对方顺利接受,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可以说,语用问题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障碍。因此,笔者拟对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国日语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参考。

一、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通常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一般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语音方面。中国人发音讲究字正腔圆,而日本人的发音方式决定其发音位置主要在舌尖,嘴唇几乎看不到动的迹象[1](P25~26)。语法方面。日语是语法型语言,可通过句尾的词形变化及助词判断时态、主语、授受关系及身份地位的变化。词汇方面。同形异义词自不必说,日语中同形类义词的大量存在,也让中国人颇为困惑。

社会语用失误不是语用者的语言能力欠缺,而是社会文化能力欠缺所导致的,是说话者未能完成交际场合所要求的言外行为而造成的。换句话说,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当说话者将自己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通过语言强加给受话者时,受话者会感到困惑,甚至认为说话者失礼,这样就产生了社会语用失误。

(一)中日得体策略的差异与语言习惯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

语用学中讲究说话要遵守得体性原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交谈双方涉及收入、婚姻、家庭、年龄等话题,可以体现对对方的关心,是符合得体性原则的;而在日本文化中,无论是初次见面还是老朋友,都应尽量避免谈论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2](P13)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关系的亲疏与好坏,是用究竟掌握了交往对象的个人信息的多少来评判的;而在日本,这会被看作是对隐私的侵犯。日本人认为,人际间的距离非常重要。比如,兄妹之间对彼此的婚姻状况、财产状况也不一定十分了解。

日本人被称为世界上最暧昧的民族。他们不希望自己成为被关注的对象,也不愿意当面说出别人的缺点,或者是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3](P87)中国人往往认为直言不讳才是君子所为。在中日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中国人经常会受自己语言习惯的影响,说出过于直截了当的话,而引起日本人的误会,造成语用失误。

(二)敬语和委婉语的语用失误

敬语是日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一系列词语通过特殊的变形,能够说明一个人的地位及被尊敬的程度。长辈、上司、老师等是必须被尊重的。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是一样的。但是在中国,表达尊敬不用靠词语的变形。比如,“我知道了”这句话很中性,分不出尊卑;而在日语中却有几种表达形式“わかった”,“わかりました”,“かしこまりました”,分不清这几种表达的区别,就会产生沟通和交流的障碍。

(三)违反“质”的原则导致的语用失误

以待客为例。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如果有人来做客,肯定要做满满一桌菜。因为担心客人吃不好,总是不停地盛饭、夹菜,等等。如果客人说吃饱了,主人并不会当真,而是认为对方在客套。但按照日本人的习惯,如果去别人家里做客,对主人说已经吃饱了,主人会真的以为你吃饱了,而不再给你盛饭。

(四)违反礼貌原则导致的语用失误

无论是中国人去日本,还是日本人来中国,在适当的语境中,却没有出现正确的语言而产生的摩擦很多。[4](P121)比如,在公共汽车上让座,被让座的人说“谢谢”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按照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被让座的人如果说“谢谢”,就意味着别人让座给你是理所应当的。所以日本人会说“すみません”,以表示“给我让座,让您站着了”。因此,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应注意两种文化礼貌原则的差异,以避免语用失误。

二、提高中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要提高中日跨文化交际能力,单靠积累词汇量、做语法题是不够的,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了解日本文化

中国是礼仪之邦,所以,中国人对日本文化非常尊重。文化没有好与坏之分,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不能说谁的文化好,谁的文化不好。我们要在尊重他国文化习惯的基础之上,发扬本国文化的优点。尊重他国文化不等于改变本国文化,两种文化并存,共同发展才是最终目标。而尊重他国文化,先要从了解他国文化开始。因此,要充分了解日本文化,继而尊重日本文化,才能提高中日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语用失误。

(二)掌握学习日语的基本方法

掌握读、听、写、背、说等学习外语的基本方法。在初学日语时,反复背诵正确的日语原文。模仿正确的表达方式是很重要的手段。“读”、“跟读”、“背诵”应该作为每日必修课。日语学习者可以针对某一话题或某一事物进行描述,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对物体的描述可以积累词汇量,锻炼日语思维[5](P142)。再有,可通过对日文作品、小故事、电视剧台词,或是热点新闻及话题进行复述,规范语言,积累惯用语,从而达到正确使用日语的目的。

(三)交流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交流之前,应尽可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设想一下会发生怎样的场面,谈话的内容会涉及到哪些方面、哪些语言。事先做好准备,在跨文化交际中才可能避免语用失误。

三、结语

语言作为交流的手段,在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多种语言共存的社会。说话者与受话者的文化、社会、心理距离越远,沟通就越困难。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正确运用语言,把握双方的语言与文化的特点,相互理解,才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

[1](日)鈴木孝夫.言葉と文化[M].东京:岩波書店,1973.

[2](日)板坂元.日本語の表情[M].东京:講談社,1989.

[3](日)芳賀綏.日本人らしさの構造[M].东京:大修館書店,2004.

[4](日)森田良行.誤用文の分析と研究——日本語学への提言[M].东京:明治書院,1989.

[5](比)耶夫·维索尔伦.语用学诠释[M].钱冠连,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Pragmatic Failur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in Sino-Japanes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CAO Mei-L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Jamusi University,Jamusi Heilongjiang154007)

Pragmatic failure in Sino-Japanes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mainly are resulted from misusing pragmatic strategies,for example,the abuse of honorific and euphemism,breaking maxim of quality and violating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Therefore,to improve Sino-Japanes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ability,learners need to know enough Japanese culture,command the basic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pragmatic failure;language habit;conversational ability

H030

A

1673-1395(2012)03-0084-02

2012-01-09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fib110147)

曹美兰(1966-),女,吉林安图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文化与日语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猜你喜欢
日语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交际羊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