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山东红十字会百年史》

2012-04-01 17:14
东方论坛 2012年4期
关键词:齐鲁大地红十字红十字会

王 琦

评《山东红十字会百年史》

王 琦

红十字事业是一座汇聚民心爱意和良好风尚的桥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齐鲁大地而言,山东红十字会的百年历程让人动容,红十字精神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和践行。中国海洋大学社科部教授蔡勤禹先生主编的《山东红十字会百年史》(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以下简称《百年史》)以全景再现的方式将山东红十字会的历史演变带给每一位读者,全书分上、中、下三编和综论,共计十章。全书对山东红十字会的成立、兴衰、成长、发展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回顾山东的慈善历史以及更好地推动山东省红十字事业的进步,借鉴历史,启迪未来。

《百年史》上篇主要论述山东红十字会从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40年的时间里从诞生到齐鲁大地遍开红十字之花,尤其是战乱背景下开展的恤兵、救护、赈济与医疗服务,忠实地履行着人道主义精神;中篇主要阐述的是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到1977年改革开放前,山东红十字会所经历的兴衰和曲折演变,其职能在和平背景下转化为疾病预防和卫生救护,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下篇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后至今,山东红十字会的恢复、发展和壮大,特别是新时期的一系列工作创新和品牌建设推广,让山东红十字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综论部分主要探讨了山东红十字事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为山东发展所提供的有益影响以及引发的思考:如何更好地构建山东红十字会同政府、媒体、公众的良好合作关系及从加强自身建设等经验总结。在笔者看来,本书的脉络清晰简洁,让读者一目了然,便于阅读和了解山东红十字会的这段历史,此为特点之一。

《百年史》资料较为丰富,论述全面而系统。编者广泛运用了与山东红十字会相关的大量研究成果和资料典籍,涉猎范围宽泛,包括档案、各地地方志、报纸期刊、调研报告等等,很多都是新挖掘的一手资料,让读者了解更多未知内容,使得山东红十字会的历史更加真实、厚重。譬如,该书在上篇中援引的青岛市档案馆馆藏资料:“1933年,青岛红十字会救济过境难民及给十九路军退伍伤兵发给川资、代购车票共用大洋123元。同年,青岛红十字会赴诸城救护枪伤患者132人,染病患者672人,种痘345人,掩埋98人,合计1247人。”将青岛红十字会救助诸城灾情的具体情况完整的展现了出来,不仅详细,而且可信。还有像《申报》、《晨报》、《民言报》等当时的新闻报道为今天的读者还原了事件本身。

《百年史》对山东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阐述与齐鲁文化紧密相连,红十字精神在齐鲁大地本土化的过程就是人道主义同儒道学互相包容、交流和融合的结果。儒家之孔孟的“仁爱”、墨子的“兼爱”同红十字原则如出一辙,可以看做是在齐鲁花园开出的另外一朵“道德之花”。山东红十字会开展的工作极具地域特色,编者在下篇中重点介绍了省红十字会创立的“博爱齐鲁”品牌和青岛红十字会创立的“微尘”品牌,作为公益品牌,不仅扩大了慈善事业的影响力,推动红十字事业前进,还引导和规范了群众的公益行为及参与诉求,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正是本书推介的价值观所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事业得到更多关注,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强调“以民为本”“重视民生”,慈善事业恰是一种重要的载体和运作方式,而红十字会工作在整合社会资源、培育社会公民、完善政府职能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从现实角度而言,本书的出版对全社会慈善公益工作开展有极强借鉴意义。

可以说,《百年史》是山东省第一部关于红十字会研究的有分量的著作。当然,由于资料原因,解放前的红十字会工作编写略有不足,仍有一些重要事件未能收入;对山东红十字事业所带来的影响和启示的分析,还可进一步拓宽和深化,期待作者在未来研究中能够逐步深入完善,使红十字会事业在齐鲁大地遍结硕果。

河北金融学院社科部)

猜你喜欢
齐鲁大地红十字红十字会
齐鲁大地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赵为民:齐鲁大地的太极拳传承人
齐鲁大地的可爱文物
激情燃烧的『红十字』(组诗)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红十字会
福建红十字会与福州塔亭医院抗战救护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