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自由人”
——构建三网融合后的青年伦理生态

2012-04-01 19:12
当代青年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自由人三网伦理

宋 铮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学院)

论“道德自由人”
——构建三网融合后的青年伦理生态

宋 铮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学院)

道德自由人意指道德精神在其实体中意识到自己被解放了。三网是道德自由人具有场域性、映像性、交互性、平等性特征的实体。道德自由人的出现是新世纪以来青年伦理意识的新动向。三网融合的趋势下,道德自由人的行动日益活跃,亟待冲出场域映像进入生活世界。道德自由人的出现给传统伦理带来了挑战,也为优化现有的伦理秩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以道德自由人为轴心,以三网为基地,构建青年伦理生态正是当前的急务。

三网;道德自由人;伦理;映像

在精神哲学视阈内,道德自由人可以理解为道德精神在其实体中意识到自己被解放了。道德自由人的出现是新世纪青年伦理意识的新动向。它与三网即广播网、互联网、电信网的迅猛发展及其融合趋势有直接、必然的联系。三网以其场域性、映像性、交互性、平等性的存在构成了道德自由人的精神实体。道德自由人是寄寓三网内的伦理意识形态。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道德自由人的行动日益活跃,亟待冲破网络映像进入生活世界。道德自由人的行动打破了传统伦理的格局,暴露出一些隐匿的伦理问题,也给优化伦理道德的美好愿景带来了新的机遇。以道德自由人为轴心,以三网为基地,构建青年伦理生态已成当前急务。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从精神哲学的角度分析道德自由人的实质;二是分析道德自由人产生的主要因素;三是分析道德自由人的三网形态;四是分析以道德自由人为轴心,以三网为基地,构建当代青年伦理生态。

一、道德自由人的精神哲学解释

伦理道德说到底是一种意识形态。道德自由人其实是当代新兴的伦理意识形态。黑格尔在《精神哲学》中将伦理意识规定为客观精神,即主体的自我意识在其实体中得到确认。在客观精神中,意识与实体经过矛盾达到辩证同一。确认、同一的过程即为伦理精神的的衍化及显型过程。随着伦理精神的客观化,相继出现了家庭、民族、国家等伦理实体。实体与自我意识不断进行着差异性的比照,进而抽象出启蒙、良心、道德、伪善、信仰、善、恶等伦理精神的概念,逐步地展露伦理意识的本质。随着伦理意识在客观精神中的衍进,自我意识的自由本性也意识到了它逐渐被规定的事实。于是,属于客观精神的伦理意识与人的自由本性之间的冲突就开始了。这种冲突具体表现为道德律令对自由意志的规定,从而使自由成为被客观性确认的自由。也就是说,道德精神在其实体中意识到自己被束缚住了。伦理自我意识就会期待从某些方面改善被困的处境。伦理意识与主体自由本性之间显示出日益紧张的关系。经黑格尔介绍,这种紧张关系在绝对精神的艺术宗教阶段迎来了一次解放的机遇。艺术宗教作为精神意识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解放伦理意识、道德精神。正如黑格尔所说:“伦理生活的松懈和消逝产生了绝对的艺术。”[1]不过艺术虽能够重组、释放伦理意识对自由本性的束缚,却也将伦理的意识形式一并解构,并统一到艺术意识中去。这样,精神就离开了伦理意识的问题域。即使在艺术意识中被重建的伦理意识,也不过是一些被消解的、重组的、伦理化的艺术意识。所以,伦理意识仍然有必要以自为的实体性存在实现对自我意识的解放。或者说,伦理意识应当寻求自我解放的道路。新的世纪,青年伦理意识的变化及三网融合的强大趋势给这种解放创造了机会。

二、道德自由人形成的主要因素

当前,80后、90后日益成为青年伦理意识的主体。青年精神随着这一代的介入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我”意识的膨胀。我意识就是以我为轴心、习惯以我为出发点思考问题、表达观点的意识系统。我意识强调我与他的对立意识。强调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希望自我能够在当下的伦理系统内获得一定的精神解放,享有一定的伦理话语权,但它还不至于意图破坏现有的伦理秩序,对他者并未产生实质性的威胁。由于这一代人在家庭伦理实体内多属于独生子女的一代,这一代人成长的特殊环境不仅有别于60后、70后及以前的群体(从经济及社会背景来看),而且还造成了其所依赖的传统伦理实体的基本组织,即家庭结构的重大变化。与传统的家庭结构有明显的区别,子女与长辈的比例由多对一变为一对多。青年成长受到家庭、家族成员高度重视,成为家庭结构的重心。独尊地位一直受到维护。从而客观上形成了青年我意识的膨胀。随着这批青年陆续走进社会组织机构、社会伦理系统,这种意识也从家庭内部扩展到了全社会。由于我意识的社会化,社会中形成了庞大的我意识人群。他们在家庭观念、长幼秩序等家庭意识方面,及至在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都与传统伦理有别。继而,青年开始以自我为本位,疏离但并未脱离传统伦理系统,在系统内部疏远、反观、品评当前社会的各种伦理道德现象,将我与传统伦理意识作为对立物,同时还要求对立物提供给他一些自由评判的机会。但是,它常常会暴露出不稳定性及自相矛盾的缺陷。我意识的这种状态使其主体无法完成群落化、系统化的建设,而仅只是显示出多个我意识的集合。这是道德自由人出现的主观因素。

新世纪以来三网迅猛发展,并已成为青年我意识成长的摇篮。当前,我国网络用户已经超过4亿,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7亿,手机用户超过6亿,这些数字还在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长。三网已经发展成为规模宏大、范围广泛、影响深远的消费群体和信息媒介。总体来看,三网具有如下特点,即场域性、映像性、交互性、平等性。三网在目前已然成为范围广泛、影响深远的虚拟公共领域;但这个场域只是生活世界的映像,实质是存在于虚拟世界的意识,虽然覆盖面广,但还是会受到技术条件、自然条件以及人为、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及至三网融合之后,其交互功能将愈加明显。主体、客体、自我、他者的身份、立场可随意切换;三网之内,隐匿身份、虚拟身份、冒用身份难以避免。这也意味着身份差异感的减弱,虚拟的平等性成为常态。

技术手段的成熟使三网融合进入倒计时。2001年的“十五”计划、2006年的“十一五”计划都明确提出三网融合的目标,相继形成了NGI(下一代互联网)、NGN(下一代电信网)、NGB(下一代广播网)等构想。2010年,国家确定了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已在北京、上海、南京、大连、杭州等地启动了安装升级工程。在这种趋势之下,青年的我意识也必将以三网为基地自由驰骋,主体的伦理意识可以在此得到最充分的表达。也就是说,伦理精神在三网融合这个虚拟的实体内意识到自己获得了解放。于是,道德自由人在三网内诞生。

三、道德自由人的三网形态

随着三网的迅猛发展,道德自由人的形象也在发展变化。即由个体向伦理共同体、伦理社会、伦理全球化方面拓展。道德自由人一旦意识到在三网中获得了解放,就会立即展开自由意志与传统伦理道德之间的交锋。三网中频频出现试探道德底线、吸引道德评判、组织道德联盟、制造道德话语等形态。而道德自由人在三网的形态也有一个逐步被表象的过程。这主要受到3个因素的影响:一是青年在生活世界中的位置走向;二是三网的发展态势;三是道德自由人在三网内得到自我确证的程度。

道德自由人的第一类表象是灌水。即以跟帖的办法评判他人观点的形式。天涯论坛是个典型的案例。它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这是一个以论坛为主的学术评论以及社会评论网站。天涯将在校师生和国内、外学人作为主要关注对象,从而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因为此时道德自由人主要的活动场所在校园内外。第二类表象是恶搞。其代表案例是草根人物胡戈对陈凯歌电影《无极》的恶搞,即《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但他并未意识到此举将会造成的连锁反应。这个现象反映了两方面的重要信息:依托三网冲击精英形象,草根获得话语权的尝试;道德自由人的主体已由校园内外向全社会拓展,并已波及到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广泛的草根人群。自胡戈事件之后,恶搞成风,解构经典变得时髦。但随着胡戈向陈凯歌道歉,两人握手言和,草根恶搞精英的行动也基本告一段落。第三类表象是搞怪。代表案例是芙蓉姐姐。由于胡戈挑战精英事件的影响使草根得到了一些经验教训,精英不好惹,同时也尝到了出名的甜头,所以,芙蓉姐姐、木子美、凤姐、流氓燕、范跑跑等人以恶搞自己的搞怪行为亮相。搞怪的无公害性使这些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第四类表象是人肉。代表性事件是关于湖南等地以虐猫事件发起的网络人肉搜索,结果揪出了虐猫者。道德自由人充分地显示出伸张正义的力量。第五类表象是曝料。代表案例是宋祖德和方舟子。他们一个是爆料娱乐圈的潜规则,一个是爆料学术腐败现象。不过也有一些人因为遭遇不确爆料而出来辟谣。第六类表象是封杀。其代表案例是张惠妹、赵薇等人因不当言行被三网同时声讨,甚至遭到封杀的事件。此后,这些人都承认了自己的过失。第七类表象是炒作。其代表案例是兽兽门、郭美美事件。炒作之风的兴起与三网融合及全社会对道德自由人实力的认同有直接的关系。兽兽、郭美美等人正是利用了道德自由人的潜在影响力快速吸引关注,借机上位。

总体来看,道德自由人经历过灌水、恶搞、搞怪、人肉、曝料、封杀、炒作等表象过程。而这些表象都是发生于行动自由、身份自由、知识自由、立场自由、制度自由的三网之内。这一方面反映出三网融合对道德自由人的壮大确实有一定的助推作用;一方面反映出道德自由人正在对当代道德状况进行着有意识的试探。通过这些道德试探,确实检验出一些被长久掩盖、忽视的道德底线、伦理冲突、价值观念。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信息自由度将会更大,信息量将成倍增加,信息传播速度将更加快捷,信息传播方式也将变得更加立体化。因此,三网如再漠视道德自由人的行动,就可能会滋生更多的负面问题。这会造成两个主要的风险:一是道德自由人的一些不良行为将会影响到三网的伦理生态,使其演变成为发泄私愤、打击报复、栽赃陷害、毁人清誉的场域;二是当道德自由人走出虚拟空间,势必会将其行为观念带到现实生活世界而造成实际危害。

四、构建道德自由人的伦理生态

面对三网融合的趋势,我们不能无视、贬低甚至歪曲道德自由人的存在价值。道德自由人的产生为优化伦理生态提供了绝佳的检验场所。三网的映像性、虚拟性能使道德自由人的意识行为得到滋养、修正、复原、升级的机会。其交互性、平等性的特点则确保了主体的道德意识得到充分表达,这对主体在现实中形成的压力感也有一定的宣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道德自由人的伦理意识的成长、成熟,也同样利于优化社会的伦理现状。对此提供以下几条方案:

(一)正确理解我意识与他意识的同一性

构建三网融合后的伦理生态的关键在于,如何使道德自由人打下良好的伦理基础。我们认为,他意识应当成为道德自由人意识行为的坐标。就是说,构建以他人为主体,以自我为对象这样一种互为对象的交互伦理格局。由于青年的我意识的膨胀,最终造成了道德自由人的出现。由于忽视他意识的合理地位,我意识表现出了较多的局限性。但我们也从“虐猫”、“躲猫猫”、“佘祥林”、“长江大学学生救人”、“公交让座”等事件发现,他意识在主持正义、化解矛盾方面的潜在力量。通过这些事件,我意识与他意识间表现出走向同一的可能。也就是说,众多的我就是对他的规定。我与他并非对立的存在,他正是我的自由意志的扩展和对象化。或者说,他应当成为我的伦理映像。

(二)激活三网对道德自由人的伦理修复功能

随着道德自由人的成熟,三网将很难再成为一小撮人猎取功名利禄、偷奸耍滑的福地。比如,曾经风靡的恶搞、搞怪行为已经开始遭到大众的厌弃。来自天津的一份调查显示,青少年看到三网中的“不健康”信息后,已经有超过46%的人表示“不想再看”了,而专门浏览此类网页的仅占6.3%。[2]随着网络扶贫、网络抢险、网络反腐、网络打拐、网络打假等事件的出现,三网正在显示出伸张正义的良心和决心。随着三网融合的全面铺开,炒作、诈骗等投机、违法行为也会受到遏制。三网融合将使原有的媒介格局出现重大转型。当前以广播网为(经济价值、社会关注)重心的局面将受到挑战,有可能被打破。三网融合后,资源将实现无缝共享。借互联网实现快速走红的行动同时会被暴露于电视媒介。自毁形象式的恶性炒作将难以转化成再生资源。也就是说,那些不良行为将很难在同一媒介(三网融为一体)“火”两次、三次,而只会留人笑柄。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因势利导,抓紧净化三网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要进一步激活三网对道德自由人的伦理修复功能。

(三)通过制定相关管理法规教育引导道德自由人的行为

办法有三:一是其行为未对现实生活造成影响的,可以在三网内部因势利导,协调解决;二是借鉴韩、日、美等国经验,设置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在青年成长的不同阶段实施相关教育、做好道德自由人的心理调试、提高道德素养;三是对那些已给现实生活世界造成严重影响的道德自由人做严肃处理,并结合现行法律法规予以裁定解决。

道德自由人的出现为我们解读伦理新态势,暴露传统伦理弊端,优化当代伦理秩序提供了一次机遇,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道德自由人是作为映像伦理的事实,即道德精神只是在虚拟的场域内意识到自己得到了解放,若想寻求伦理自我意识的永恒生命,就必需将我意识与他意识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我意识的有限自由融入他意识的广义自由,构建新型伦理生态,福利于现实。

[1][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97.

[2]楚丽霞.互联网对青少年道德人格形成趋势的影响——来自天津社会科学院的调查[J].道德与文明,2004(2):46.

On the"Moral Freedom"——Building the Youth Ethical Ecology in the Triple Play

Song Zheng
(Dramast College,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Moral freedom human is the one who realizes he is liberated in the entity in moral spirit.Triple Play is the entit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eld,image,interaction and equality to moral freedom human.The emergence of moral freedom human is the new trend of youth ethic consciousness in the new century.In the Triple Play trend,the action of the moral freedom human is increasingly active to break through the field image to enter life world.The emergence of moral freedom human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moral,but also offers the rare chance to optimize the traditional ethical order.It is the urgent task to reconstruct youth's ethical ecology with the ethical freedom human as the core and Triple Play as the base.

Triple Play;Moral Freedom Human;Ethic;Reflection

G112

A

1006-1789(2012)01-0052-04

2011-11-15

国家“985工程”东南大学“科技伦理与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Ⅲ期。

宋铮,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伦理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学、伦理学。

责任编辑 裘晓兰

猜你喜欢
自由人三网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成都“三网融合”实现智慧治理
排球比赛中合理使用双自由人战术分析
论自由人联合体与公平正义
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出了……
浅谈排球比赛中“自由人”的作用①
自由人联合体的当代意蕴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三网融合遇上4G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