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论析

2012-04-02 04:25郭咔咔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异化资本主义

郭咔咔

(中国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8)

《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的内在逻辑构成,基本上延续了自葛兰西开始的“文化转向”,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深刻地影响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其他重要成员。大众文化批判围绕“文化工业”这一核心概念,在功能论上就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进行了批判,从而揭示了人的新的物化境遇。研究《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我们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工业”:大众文化批判的核心概念

《启蒙辩证法》的大众文化批判的时代条件和宏观视角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资产阶级统治策略的改变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延续,而其空间环境和具体诱因则是法西斯主义的文化宣传和美国的文化统治,这构成了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典型的发生学语境。在此背景下,“文化工业”成为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逻辑构成中的核心概念,“文化工业”不仅彰显了其批判的独特意蕴,更进一步揭示了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现实后果。

第一,“文化工业”彰显了《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的独特意蕴。大众文化兴起的早期主要是一种广场文化,服务于社会的中下阶层,正如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提出的文化的“大传统”(主要在学校)和“小传统”(主要在乡村生活中)说,早期的大众文化因此就是指乡村文化和民间文化。但霍阿的大众文化概念异质于通常意义上的大众文化,而特指资本主义社会新科技革命后,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而以广播、电视、报纸等为载体、以服务大众之名而受资本家操纵的大众文化,因此他们是在否定的意义上界定大众文化的,大众文化在他们那里“被描述为与新的再生产技术一起出现的大众艺术,以及垄断组织的娱乐工业组成的制度性组合”[1]64。阿多诺后来就《启蒙辩证法》正式出版时用“文化工业”代替该书草稿中的大众文化概念进行了解释,“我们为了从一开始就避免与此一致的解释,就采用‘文化工业’代替了它。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把它与文化工业区别开来”[2]。由此可见,霍阿在《启蒙辩证法》中使用“文化工业”有两个表达:一方面,旨在说明他们的大众文化批判的特定时代和语境,他们所说的大众文化是当时已经异化的大众文化,是名实分离的大众文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使用“文化工业”代替“大众文化”只是一种批判策略,是为了更深层地说明大众文化的欺骗性和虚假性,以启迪大众,提升大众的警惕性和防范性。可见,霍阿“文化工业”概念的实质还是对于大众文化的批判,特别是对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大众文化的批判。

第二,“文化工业”集中体现了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霍阿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工业”以大众文化的形态出场,大众文化也呈现出商品化、标准化、平面化及强迫性四大特征。其一,“文化工业”使大众文化成为“公平的交易”,大众文化不断商品化、技术化。在晚期资本主义条件下,大众文化与资本的逻辑和市场原则相结合,表明文化不仅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而且向经济和生产领域滑动;文化成为商品,表明了资本的逻辑对于大众的双重控制,即不仅仅局限于大众政治生活层面的统治,而且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渗透。其二,“量化原则”是大众文化的核心原则,即文化商品的标准化。文化商品在科学技术作用下,标准化的生产带来了更多利润,从而不断实现量化生产。大众文化的量化原则,造成了文化商品的雷同性和同质化,文化的高雅与低俗的区分消失了,人们的文化欣赏能力相对下降到同一水平;量化原则同时也造就了人们装饰的同一性和生活的同一性,使大众的日常生活格式化。其三,在文化工业下,大众文化也呈现出平面化的特征。大众文化的技术化表明文化艺术领域大规模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致使文化“震惊”效果的消解、文化艺术膜拜价值和展示价值差异的式微、艺术品“灵韵”和独创性的消失。同时,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混乱”僭越了传统艺术品真实风格与伪造风格的区别而造就了“风格统一体”,文化的图式化使其外在的目的性超越其内在目的性,艺术的自律原则被他律原则所取代,最终使大众文化丧失了否定性力量,进入没有任何情感表达的“荒漠”和“零度”。其四,在“文化工业”下,“娱乐知识化”表明了大众文化的消费性和娱乐性。“娱乐知识化”实际上有着双重意象:文化娱乐化与娱乐文化化,轻松艺术不断排斥严肃艺术的空间,文化与娱乐活动深层结合,从而成为一种消费文化。娱乐的本质并不是让大众体验真切的休闲和幸福,而是使大众“从机械劳动中解脱出来,养精蓄锐以便再次投入劳动”[3]123。此外,“快乐”意味着点头称是,这是娱乐的防范社会的作用,它像悲剧一样实现对大众的情感净化,完成对大众内心世界的彻底剥夺。大众文化的四大特征表明,总体性社会是大众文化走向“文化工业”的必然逻辑。

第三,“文化工业”促使总体性社会的形成。大众文化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逻辑实际上是资本的逻辑的体现,资本成为文化背后的“绝对的主人”,并向一切社会领域渗透,从而使大众文化发挥了其“夷平”的力量,“汽车、炸弹和电影将所有事物都联成一个整体”[3]108,社会中的宏观与微观、普遍与特殊被统一起来,从而使它们“都服从于同一套虚假程式:即所谓文化工业的总体性”[3]122。大众文化不断坠入启蒙辩证法的逻辑陷阱中,随着大众性与文化性的双重丧失,大众文化不断与统治共谋,成为葛兰西意义上的同一性社会的文化霸权,以大众“同意”的形式实现资本主义的软性强制,从而表明大众面临的新的物化境遇。从总体上看,大众文化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实际上是由其功能决定的,这就是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大众文化批判由此一般意义上的认识论批判进入到功能学层面,彰显了其批判的深刻性。

二、意识形态批判:大众文化批判的功能论向度

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以“文化工业”形式“出场”的大众文化,在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融合中彰显出其维护统治、统摄大众的强大功能,原因就在于其实现了意识形态化。因此,大众文化批判的实质就在于其意识形态批判,这体现了大众文化批判的功能论向度。

第一,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化的路径。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化是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本身内在的逻辑规定性。首先,技术理性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化的前提。技术理性是一种工具主义的、实用主义的、肯定主义的理性,它致使人们思维程式化。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从对自然的控制走向对人的控制的技术理性,在资本的驱使下向文化领域渗透,使得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相融合。其次,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化的中介和载体。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媒介时代的来临,为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宣传提供了有利的媒介环境,科技革命的带动和传媒业的发展,为政治对于大众传媒的控制、从而为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化开辟了道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者很清楚,如果说出版印刷可以带来宗教改革,那么,无线电广播则完全可以缔造他们的事业”[3]144。再次,快乐机制的建立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化的方式。晚期资本主义的快乐机制是由广告宣传、明星引导,再由影视有组织地不断重现生活的虚假幸福图景和肯定现状的娱乐活动而给大众带来的视听快感,大众文化也沦为服务于资本主义的消费文化。资本主义用“取乐代替了快乐”,霍阿认为,“笑声是我们无法逃避的权力的回声”,快乐机制的实质就是“把笑声当成了施加在幸福上的欺骗工具”[3]127。正是由于快乐机制的虚假娱乐性,才使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作用大肆渗透,使大众在社会怂恿和主导的娱乐中走向不断认同和顺从。

第二,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完成意识形态化的大众文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四大功能。首先,大众文化具有肯定现实的维护功能。《启蒙辩证法》认为,大众文化作为一种资产阶级主导和掌控的文化,本质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4]163。大众文化以大众性包裹了其本真的资产阶级的阶级性,大众文化作为实质上的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试图消解大众对于社会各种不平等和差异的认识,从而让其认同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正如马尔库塞对于文化肯定性质的论断,大众文化的“根本特性就是认可普遍性的义务,认可必须无条件肯定的永恒美好和更有价值的世界”[5]8。其次,大众文化具有操纵功能,这体现了大众文化的欺骗性。大众文化把资产阶级的利益表达以真理的影像呈现在公众面前,把大众文化的服务主体说成是大众性的,从而对大众进行意识形态操纵。一方面,大众文化把自己化身为权威本身和既存秩序的先知,大众文化的“谎言并不是被表达出来的,而是被制造出来的”[3]133,从而不断再现资本主义的虚假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将普遍性与特殊性混同,将社会与自我混淆不分,将各种差异性调和在一起,塑造了资本主义与大众的利益共同体的假象,资产阶级得以“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利益”[4]54。更重要的是,大众文化对资本主义现实有时采取非批判的批判性,即对现实制度的一些枝节上的不合理性进行指认,从而给人以一种批判的幻像,不断遮蔽着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总之,大众文化的操纵功能就是“以歪曲的形式制造共同利益的幻觉,用普遍利益来掩盖既得利益与真实动机”[6]。再次,大众文化具有教化功能。大众文化教化的目标是,借助于大众文化这一意识形态的“谬误系统”,从总体上对大众进行管控,“把教化的阶级性用科学性、文化性和学术性巧妙地隐藏起来”[7]150,不断地向大众进行意识形态灌输。卡通片里的唐老鸭,其实就是现实中的倒霉蛋,目的就是灌输资本主义的惩罚规则,“其隐含信息则是在宣扬一种统治者希望大众接受的意识形态”,最终“将大众置于现代的等级制度和社会权力结构之下”[8]126。这种教化就是将人非人化,从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把人训练成机器”[9]289。最后,大众文化具有整合功能。大众文化在这里就是一种固化社会阶层的“社会水泥”,是一种社会的粘合剂,是自上而下发挥作用的。大众文化借助于阿尔都塞所说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以文化的形式实现对大众的软性强制,这种整合的目标就在于对大众的同化,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模式化的世界,从而标志着一体化的、同质化的文化操纵社会的来临。

第三,大众文化笼罩下的全面异化的人的生存境遇。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化标志着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的全面性和深层性。其一,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由生产合理化走向生活合理化,人的生活原则被生产原则取代,生产原则和工具理性拓展至人的日常生活,导致人在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的共同异化。其二,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在表面上缓解了对工人身体的摧残和奴役,实际上是把人束缚在机器上,使人成为机器是附属物,并通过大众文化不断驯服大众放弃抵抗意识,从而使人在身体和精神两个层面双向异化。其三,资本主义早期社会对人的操控主要在公共领域,在工人工作、集会时对人进行宣传和灌输;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的触角通过大众传媒深入到私人领域,人的娱乐和休闲无不充斥着意识形态的东西,这表明人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双重异化。其四,早期资本主义阶段,资产阶级对大众的操纵主要在生产场所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空间,人的异化更多地表现为空间上的异化;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在大众文化的管控下,人的视听、消遣等无时无刻不在渗透着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大众的异化从空间延伸至时间维度,从而导致人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异化。其五,大众时空维度的异化表明,异化的历时态和共时态的叠加,是“异化的异化”,从而呈现出人的总体性异化。概而述之,在大众文化的同化和整合下,社会呈现出总体性和同一性,而人的异化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极权主义对人性的毁灭,法西斯主义留给大众的只能是“人性纪念碑”,因为人始终“察觉不到自己的异化并乐于享受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及其带来的丰裕的物质生活,从而不仅阻止了阶级斗争,而且也阻止了所有自我解放的活动”[10]356。

三、积极意义与局限性: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当代审视

《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在揭示大众文化的物化本质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强调了社会发展的非同一性和人本身发展的目的性,从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由于其精英主义的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使得霍阿的大众文化批判呈现出诸多局限,削弱了批判的深度。对于当今中国来说,我们的大众文化发展可以从中获取理论借鉴与现实启示。

第一,大众文化批判的积极意义。《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从多个视角为我们揭示了人在新的物化现实中的生存状态及科学技术伪中立形象下的虚假纯洁性,在希伯来精神的陨灭与上帝之死后树立起一面新人本主义的旗帜。具体来讲,大众文化批判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首先,大众文化是一种理论批判,它侧重于在理论和文化层面揭示“文化进步走向其对立面的各种趋势”[3]前言1,即大众文化辩证法;其次,大众文化批判在深层上是一种资本主义批判,这体现了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关注现实的维度,从而是一种实践批判。再次,大众文化批判在对文化同质化发展中的总体性社会的拒斥中,使我们看到了其对非同一性的肯定,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强调了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和多元性的本真诉求。最后,大众文化批判的积极意义还体现在其对消费文化的批判和对人的关注中。文化的商品化即文化的消费化,身体不断地进入消费活动中,成了消费的对象,视觉化、感官化的快感体验和节日狂欢都是对身体的消费,女性的身体更是欲望消费的工具。人的受压抑性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除了“必要的压抑”更多地体现为“额外的压抑”。《启蒙辩证法》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人所面临的新的物化境地,大众文化批判对资本主义统治新形式洞悉的敏感性及变化了的时代主题的深刻把握,从而使其富含了直面资本主义现实的理论张力。

第二,大众文化批判的局限性。虽然大众文化批判有一定的深刻性,但同时也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首先,霍阿对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上是一种颠倒的认识,即其批判的先验预设是认为意识形态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实际上,“在文明社会中,意识形态历来都是文化的集聚地,人们接受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接受意识形态的过程”[11]275;因此,并不存在着非意识形态的文化,意识形态是文化的载体,意识形态的发展推动文化的升华,意识形态的生产促使文化的生产,二者是同构性的。其次,理论的建构性的匮乏和主体承担者的“不在场”使大众文化批判成为缺乏革命性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是批判与建构相统一的社会学说”[12],即真正的批判理论在于建构,提供一个替代性方案,霍阿缺乏对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有力论证,由于他们“坚持的是一种建立在艺术美学层面上的文化解放论”[13],其批判更多地是对无产阶级阶级立场的偏离,他们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上看不到批判理论的实践主体。再次,大众文化批判缺乏对大众文化的辩证思考。他们先验地预设了大众在大众文化的渗透下完全被动接受的地位,看不到大众的否定性和反抗性。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大众才是推动社会前行的主体性力量,人的生成性与超越性决定了在完全物化的阶级社会里大众也会是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而知识分子的作用就在于启迪大众。按照葛兰西的看法,大众的知识分子化,将使大众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主力和历史承担者,从而冲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牢笼”和“幻象”。

第三,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当代启示。尽管大众文化批判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也为我国的大众文化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考。首先,我们要以大众为服务主体,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霍阿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基于对大众文化畸形发展的失望,而社会主义文化首先应该是大众性的、群众性的文化。一方面,社会主义是对大众的政治解放的结果,也必然以大众的个性解放为己任,通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大众的全面发展,塑造真实的个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就使得大众成为文化服务的对象,从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同时,社会主义的大众文化建设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先进性本身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扬弃过程,文化的先进性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并对大众文化有提升作用。其次,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应该是百花齐放的,多元的文化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但必须在我国大众文化的发展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地位。因为文化的竞争从来就是价值观的竞争,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大众文化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放任大众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比如,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雅文化,改变了原有的审美标准,也会冲击主流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判断,甚至不断走向低俗、庸俗;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放任大众文化的发展,人文精神的“不在场”将不可避免造成人们道德素质的下降。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才能确保大众文化的发展航向。最后,和谐文化是大众文化的本质属性。强调大众文化的和谐文化本质不在于消除大众文化内在的各种倾向性,而在于协调因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等造成的文化需求差异,从而使各种文化需求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处于一种最优状态。因此,大众文化的和谐本质不仅要求大众文化正确处理其自身与高雅文化、主流文化的关系,还应在正确看待外来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事业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的辩证统一中推动大众文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1]王凤才.蔑视与反抗——霍耐特承认理论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2]西奥多·阿道尔诺.文化工业再思考[EB/OL].高丙中,译.(2005-12-20)[2012-04-25].http://www.cultudie.com/plu/view.php?aid=7219.

[3]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尔库塞.质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M].李小兵,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6]戈士国.思想型权力: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功能学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0):86-92.

[7]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8]尤战生.流行的代价——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M].济南:山东大众出版社,200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1]吕世荣,周宏.唯物史观的返本开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吕世荣,周宏.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18-24.

[13]张秀琴.意识形态理论的“辩证”阐释模式[J].学术研究,2007(7):13-17.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异化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