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创新与网民素养的提升
——从网民网络文化适应能力谈起

2012-04-02 04:40肖键钊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2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网民跨文化

王 娜,肖键钊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网络文化创新与网民素养的提升
——从网民网络文化适应能力谈起

王 娜,肖键钊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网络文化是随着网络交往产生继而丰富和发展的,提高网民网络文化的适应能力,反过来对网络交往又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且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等特征,使得网民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空间距离感也逐渐缩小,与此同时而产生的则是不同个性、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而如何适应这种网络文化碰撞、摩擦,对文化进行了解则是进一步解决这些矛盾的首要措施,而适应的关键又与网络文化适应能力有着莫大的关联。从网络交往与网络文化出发,提出了培养网民网络文化适应能力的方法。

网络文化适应;网络交往;能力;发展

文化具有超个人性,指个人虽有接受和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却不在于个人。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响文化”[1]。一般来说,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2]。而网络文化作为文化在网络中的延伸,其产生与网民的交往行为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在一定程度上,网民交往的交往行为体现了网民对网络文化的适应性能力。

一 网络文化适应的内涵分析

研究网络文化适应(culture-adaptation)必须要以跨文化适应(cross culture-adaptation)为起点,因为网络文化作为文化的延伸,也是一种跨文化,表现的是从现实到网络的跨越。跨文化适应是指“处于不同本体文化的文化氛围中的主体逐步调整、接受、适应、融入该文化的缓慢的、渐进的过程”[3]。跨文化适应的提出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分不开的,经济的发展,让世界逐渐变成了“地球村”。跨地域交往逐渐变得频繁,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异国他乡去学习、工作和生活。跨文化的接触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新奇和神秘感,更多的是一种压力体验,因为“在其他不同的文化中生活意味着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等方面要产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会给人带来压力,而且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战胜压力,达到对异国生活的成功适应。”[4]同样又现实生活的交往跨越到网络虚拟社会的交往,而网际交往是一种与日常交往极不相同的交往形式,是交往主体在网上发生互动并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关系文化,由于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匿名性、自由性等特点,会对网络文化产生消极的影响,如黄色、暴力信息充斥网络之中等,且与现实有序的文化相比,网络文化更加体现出无序的状态。因此有学者认为,“在Web2.0的环境下,作为虚拟经济和数字技术发展的结果,网络文化折射出了大众草根性、受众失落性和公众狂野性等后现代特征。”[5]因此,对于网民来说,网络文化适应过程是一种复杂的个人体验,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由低级到较高的自我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进步过程。网络文化具有的多元性给个人的成长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有学者认为,“对于个人来说,进行网络文化适应性教育也是适应信息交流、纠正认识行为偏差、克服网络文化消极影响的需要。”[6]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将网络文化适应能力定义为网民对产生于网络社会之中的各种文化的辨别与自我调试能力。网络中的个人能否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网络文化环境,影响着网络交往中交往观念、方式、以及环境的认识和交往双方的接纳态度,即网民网络交往能力的再发展。

二 网络交往能力再发展

网民网络交往能力的再发展首先体现为网络交往的观念更新。观念是思维的体现,也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网络交往的心理适应指的是网民的自我心态调整对网络世界虚拟环境的适应的影响。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网民由于受到本身思维定势的影响,从而批判那些与自己价值观相背离的观点看法和行为方式。如在网上风靡一时的“80、90论战”、“博客对骂”等现象。定势思维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某种思维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思维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思维的定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不同的事物之间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着差异性。定势思维所强调的是事物间的相似性和不变性的统一。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定势思维效应则会引导人们用一种固定化了的观念去认识和评价他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它阻碍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造成思维的呆板和僵化。通过网络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引导网民尊重网络的开放和兼容的精神,增强网民的开放意识,使网民尊重并兼容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也只有尊重与理解,才能更好的促进不同网络文化之间交往和融合。

其次,网民网络交往能力的再发展体现为交往的文明化。网络中不文明的交往方式在网络中随处可见,如散布虚假信息,制作、传播网络病毒,传播垃圾邮件,聊天室谩骂,网络欺诈,网络色情聊天,传播他人隐私等。再如,在论坛以及网络游戏中经常见到不文明的漫骂与发泄。网络交往中不文明的现象的存在就是缺乏网络文化适应能力的结果,网络文化适应能力的最终提升表现为网民的素养的提高,更确切的说是网络信息素养的提高,这是因为只有通过提升网民自身的内在素养,提升网民网络交往过程中的信息的归纳、分类、鉴别的能力,才能够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才能真正的适应网络文化,断绝网络不文明信息的“二次传播”,减少网络不文明的现象。可见,网络交往的文明化离不开网民的甄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即网络文化的适应能力。

最后,网民网络交往能力还体现为交往双方情感、身份的认同,所谓网络交往中的认同即是指在网络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对彼此的情感以及身份的承认和接受。在现实交往中,交往不仅仅只是信息的流通和交往,还有人的情感的碰撞,继而通过情感的碰撞和交接来认同对方的身份。而在网络交往过程中,除了语音和视频交流外,文字交流是最常见的。但由于措辞和表达方式习惯不同,交流双方的文化素质和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会造成文字信息的错误解读,从而导致信息失真,造成交流双方的误解。这样既不利于交流双方的情感沟通,也不利于不同的网络文化的融合。因此,通过提升网民的网络文化适应能力,提高其尊重并接触各类的网络文化的能力,从而了解不同的网络文化内涵及其“文化圈”的交流方式,会有利于网民的交际面的延伸,继而才能更好的接触不同的网络文化,达到交往能力的提升。

三 提高网民网络文化适应能力的对策

对网络文化环境适应能力的不足,可能会产生人们心理上的焦虑和压力,而心理上反映又会对网民的交往行为产生影响。因此,要提高网民的交往能力,必须要提高网民的网络文化适应能力。

首先要针对网民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是“人们在信息社会中的信息行为能力、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概括性描述的一个概念,由于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所以形成了信息素养的各种不同定义。狭义的信息素养是指具有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广义的信息素养是关于检索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以解决信息需求的能力。”[7]而网络文化适应能力的本质在于网民对网络中各种文化的包容、评价以及调试的能力,且个人的价值观念、信息能力、信息行为将影响其交往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可称之为信息社会的生存教育。因此,可以通过信息思想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生理教育、信息法制教育等对网民进行网络信息素养教育。

其次,优化交流空间,将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接轨。网络社交集中体现了网络的优越性,促进了网民交往的主动性,但是,“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网络的匿名性不能满足人们现实交往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匿名性的‘拟态交往’中受到威胁。”而交往的双方只有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交往行动才能真正建构自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通过不断地“寻找-定位”来完成自身群体文化心理的塑造,建构个人关于群体身份的认可。因此,提高网民的网络文化适应能力,必须要摘下网民的匿名的面具。如可以建立一些以实名制为基准的“绿色网站”,鼓励网络实名交往,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交往用户的身份信息来源,给网民提供一个相对绿色、健康的交友空间,同时提高网民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身份认同,继而达到提高网民网络交往的适应性的效果。

此外,规范与网络交往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他律促进网民的对网络文化的适应能力,使其从无序走向有序。这是因为“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在社会组织、部门、生活、结构等方面市场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调和不平衡,如何调节,需要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来解决”,而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之外的延伸,也需要制度来完善和调节,而网络交往的规范化关键需要政府力量的积极参与。政府主体应该在网络交往的规范化进程中起着最为关键的引导、调控、组织、管理作用,通过政府加强网络管理,对违反网络法规的行为进行制裁,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网络交往中不文明现象的发生,而且也是对网民交往行为的约束,能够有利于网民对于不同网络文化强制调节的实现,如对黄色、暴力文化的自觉抵制等。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网民网络文化适应能力的增强。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美)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3]董 萃.跨文化适应:异域文化中的“二次成长”[J].文化研究,2005(3):191.

[4]陈 慧,车宏生,朱 敏.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6):704.

[5]江卫华,李银玲.Web2.0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教育现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6):72 -75.

[6]伍 兵.开展网络文化适应性教育的思考[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2):95-97.

[7]李智晔.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机制与方法[J].情报科学,2005(5):678.

G05

A

1674-5884(2012)02-0168-02

2012-01-06

王 娜(1987-),女,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校 谢宜辰)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网民跨文化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沙漠里的精灵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