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软骨母细胞瘤1例

2012-04-02 10:12李建明孙喜山房玉轩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左足拍片内壁

李建明,孙喜山,房玉轩

(北京军区281医院骨科,河北秦皇岛 066100)

跟骨软骨母细胞瘤1例

李建明,孙喜山,房玉轩

(北京军区281医院骨科,河北秦皇岛 066100)

软骨母细胞瘤;跟骨;诊断

[1]郝林.积水潭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74-875.

[2]史亮,高静,刘记存.头状骨软骨母细胞瘤1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4):448.

[3]李远,邓志平,杨发军,等.股骨头软骨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9,(12):410.

R738.3

B

1004-6879(2012)03-0321-01

2012-05-08)

患者男,21岁。因左足跟扭伤后肿胀疼痛20天入院。自述20天前不慎扭伤左足跟部,当即感左足跟部疼痛肿胀,未予特殊处理,休息后症状不缓解,于伤后10天就诊我院,拍DR片后诊断为“左跟骨骨囊肿”,建议手术并给予一般药物治疗。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发育正常,一般状况好,心肺腹未见异常;左下肢跛行,左跟部明显肿胀压痛,皮肤温度、颜色、感觉正常,踝关节活动好。化验:血沉4mm/hr、碱性磷酸酶90IU/L。DR片示:跟骨结节部囊性低密度影,边界光滑,密度尚均匀,其内未见异常密度影,后下缘似见硬化缘,骨皮质未见明显破坏。CT示:跟骨结节内巨大骨低密度区,约3.58cm×2.8cm×3cm,CT值约43Hu,呈膨胀性生长,周围骨壁菲薄连续,无明显骨质硬化边。诊断:左跟骨骨囊肿。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下取左跟骨外侧L形切口,暴露跟骨后部外侧,局部软组织无粘连及肿块,骨皮质正常,于跟骨后部外侧开一约2cm×2cm骨窗,探查可见囊腔约3.5cm×3cm×3cm大小,有部分血凝块,内壁上有薄层易剥离的灰红色类脂肪样组织,质松脆,腔内壁完整,有部分骨嵴,刮勺及磨钻彻底清除囊腔壁病变组织,以碘酒酒精涂擦囊腔内壁;取双侧全层髂骨,每侧约4cm×2.5cm×1cm大小,剪成骨粒填满囊腔并压实,开窗处以同等大小髂骨皮质片覆盖,术毕行左足石膏托固定,嘱术后定时复诊。术后2月拍片,病灶处植骨生长良好,去石膏扶双拐不负重活动;术后4月拍片,病灶骨愈合良好,密度接近正常,逐渐弃拐负重活动;术后2年拍片,骨小梁恢复,功能完全恢复。病理诊断:软骨母细胞瘤,切片可见圆形及多角形软骨母细胞瘤样细胞。

讨论 软骨母细胞瘤又称成软骨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骨骺的软骨来源的良性肿瘤,只占良性骨肿瘤的3%-5%,20岁以前发生的约占50%-70%,男性稍多于女性,多发生于股骨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本病多有持续数月甚至几年的间断关节疼痛[1]。曾有个案报道发生于头状骨,术前也误诊为骨囊肿[2]。本例发生于跟骨,较少见,且有明确外伤史,病程短,休息后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幸而及时拍片,否则很易漏诊。本病影像上为圆形或卵圆形、溶骨性、偏心性病变,边缘清晰,近一半可见钙化点,易与骨囊肿、骨巨细胞瘤混淆,而骨巨细胞瘤在骨骺闭合后常见,为膨胀性,多位于长骨干骺端。本例无明显钙化,又生长于软骨细胞瘤的非典型部位,虽未发生于长骨,但术前仍考虑为常见的骨囊肿。本病属于良性侵袭性病变,应采用扩大刮除术,注意开窗足够大,直视下刮除病灶,高速磨钻打磨等去除硬化带,骨壁采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或石碳酸烧灼[3]。总之,本病较少见,确诊仍需术后病理检查,治疗得当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左足拍片内壁
达摩派古传大洪拳
不吐不快:“翻”陈出 新有多难?
达摩派洪拳入门
跖骨软骨黏液性纤维瘤1例
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的青铜匽姬甗(M3:10)
针刺少海穴治疗踝关节扭伤2例
腰痛出现八种情况要拍片
膀胱内壁子宫内膜异位1例
集流管内壁冲压模具设计
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J型接头内壁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