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资源评价及运营机制探究

2012-04-02 13:44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吕宣胥新宏陈义军
成才 2012年9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资源管理用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吕宣胥新宏陈义军

武汉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资源评价及运营机制探究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吕宣胥新宏陈义军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没有丰富及适用于教师教学的教育资源,将严重制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纵观各地及武汉市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建立教育资源的评价及运营机制,是保证教育资源质量,促进教育资源建设并使之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合理、有效的教育资源评价及运营机制,将为教育资源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一、教育资源的评价办法

教育资源是指蕴涵了大量的教育信息,能创造出一定教育价值的各类信息资源,我们这里所探讨的教育资源是指能以数字信号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的教育信息,其主要有媒体素材(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等)、试题库、试卷库、网络课件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库、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程等类型。

目前我市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招标采购专业软件公司开发制作的教育资源,二是评比竞赛并经制作教师、学生授权的获奖作品(教师的教案、论文、课件、优质课录像等,以及学生的程序设计、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网站等),三是收集、整理相关的、有知识产权的教育资源(课堂实录、调考试卷等),四是教师通过网络上传自制并授权的各类教育资源。

为保证教育资源的质量和便于用户在众多教育资源中快速定位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教育资源,在教育资源入库时,必须对每一条教育资源进行筛选和评价,从而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教育资源的评价,必须依靠可操作的教育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网络教育资源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教育资源在内容上、复杂度上的差异性,部分教育资源可能只是一段文字、一张图片或一段音频,它的评价与传统教育教学中优质教育资源评选的定位略有差异,特别是在教育资源的教学性和完整性等方面。

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31)中,对各种教育资源的评价给出了明确的“教育资源评价参考指标”,这些指标是对教育资源质量进行评价的通用标准。鉴于这些标准具备很强的权威性、通用性和普适性,在武汉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资源评价体系中,我们直接使用这些标准。

虽然有了明确的教育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但在对具体教育资源进行评价时,不同的评价个体可能对评价对象、评价指标有着不同的理解,导致不同个体在对同一教育资源进行评价时出现一定的差异。

在教育资源管理平台中,我们一方面要依据评价指标做好教育资源入库时的质量评价,另一方面也要兼顾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反馈信息,将二者的意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服务广大教师用户。因此在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评价体系中,我们拟采用学科专家评价与用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一)专家评价

专家评价是指教育资源在入库时,由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管理部门组织、聘请相关学科专家,根据教育资源评价指标对教育资源进行的评价,以保证教育资源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适用性。各学科专家对相应学科各种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严格按“教育资源评价参考指标”中的相关评价标准进行审核、筛选、优化、融合,并确定教育资源的等级,确保教育资源的优质性。用户在浏览教育资源时,可以查看专家的评价,避免下载教育资源的盲目性。

(二)用户评价

用户评价可分为使用前评价和使用后评价。使用前评价,主要是针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的、自制的教育资源,由他们个人根据教育资源的教育性、科学性、实用性、直观性、交互性、智能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原则进行评价。这类教育资源在入库时同样还必须再经过专家评价,用户上传教育资源时的评价仅作为专家评价的参考。使用后评价,是指根据教育资源在网上发布后系统自动统计的一些信息,如:点击次数、下载次数、引用次数等,以及用户使用教育资源后对该教育资源的评分、评论等信息。

用户访问教育资源时,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评价信息对教育资源进行排序、筛选和使用。

二、教育资源的运营机制

所谓教育资源的运营是指通过合理配置和流动、产权约束与产权激励等手段的运筹,实现教育资源在教育价值上的等价互换,在互换过程中,保证作者的合法权益和运营的合法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推动知识产出和价值最大化的行为过程。

教育资源运营的目的如下:

1.实现教育资源的商业运作,促进教育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尊重资源开发者的利益,保护资源开发者合法的权益。

3.及时、顺利获得各类教育资源,保证教育资源的定期更新和完善。

4.促进教育资源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实现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有机结合。

5.提高教育资源建设者的积极性,促进教育资源建设的顺利进行。

6.实现教育资源的自身价值。

课题中我们所研究的运营机制,主要是以公益性为目的,通过网络虚拟货币或积分,辅以政策引领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而建立的一套激励机制。通过这样的激励机制,提高教育资源建设者、提供者、使用者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资源建设中来,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促进武汉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

根据教育资源投入主体、生产方式、共享程度的不同,结合教育的特性,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教育资源的运营模式:

(一)教育资源中心模式

教育资源中心由政府拨款建设,教育资源在教育城域专网内免费使用。教育资源的来源方式主要是:

⑴由市级资源中心出资购买的教育资源,免费或部分经授权使用。

⑵通过组织各种竞赛等形式获得经过作者本人同意并授权的教育资源。

⑶通过基层学校自愿上传并授权的教育资源。

(二)电子商务模式

利用网络传播,以电子商务方式进行结算的教育资源管理运营模式。具体的方式是,向用户个人或者是学校、教育单位发放一定数额的电子货币,供教师自主选择使用教育资源,下载教育资源时必须支付一定数额的电子货币。当用户上传的教育资源经过专家评审并被录入到教育资源库时,资源管理系统将自动根据用户上传内容和数量折合成相应的奖励电子货币,并存储到上传者的个人帐户上,上传者用得到奖励的电子货币可以获得相当于被录用的10倍或20倍的教育资源,从而激发教育资源使用者提供教育资源的积极性,使为教育资源建设做出贡献的用户得到更大的实惠。

(三)积分兑换模式

对新用户,最初给予一定的体验积分,采取用户上传教育资源并被录入到资源库时增加积分、下载教育资源扣减积分的方式,按月或学年度根据上传并被录用教育资源的数量进行排名,给予前若干名的个人或学校一定的奖励积分。通过此方式不但可以获得和积累大量的教育资源,充分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率,同时培养教师“要用教育资源就要创造教育资源”的意识,从而起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促进作用。

(四)行政引导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责任,离不开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在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应积极争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通过政策层面的引导,提高广大基层学校和教师参与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如开展教育资源制作和应用评比活动,评比结果定期公布,为下载次数多、使用反馈好的教育资源制作者颁发优秀成果证书,对于上传教育资源多、质量高、运用好的学校进行综合表彰和奖励,推动教育资源的制作、建设和广泛应用。

在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及运行过程中,我们应尝试综合使用以上多种运营机制,并就运营机制的实施在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功能上予以保证,努力调动教育资源开发者和提供者的积极性,同时,注意加强教育资源环节中的交流,避免重复建设。

教育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通过教育资源评价来保证教育资源的质量,通过建立多样化的运营模式来逐步形成教育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我们将在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探索,促进教育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资源管理用户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