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谢天谢地你来啦》节目特色及发展分析

2012-04-07 10:02朱慕华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崔永元主持人

朱慕华

(长春电视台节目中心,吉林长春130061)

一 《谢天谢地你来啦》概况

在各大电视台纷纷为收视率不断制造噱头的今天,似乎有许多电视节目都是可以不用花脑筋去看的,甚至眼睛都不需要,每天工作结束后,在吃饭玩游戏过程中,只把其当背景音听就行了。即便曾经那么有格调的《正大综艺》,如今也开始走下坡路。在受众对综艺节目定位要求开始放低的时候,《谢天谢地你来啦》的出现,让我们重新看到了优质综艺节目的精彩。

(一)开播不久的全新节目

《谢天谢地你来啦》(原名《正大综艺·谢天谢地你来啦》)是由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全新推出的一档大型明星戏剧表演真人秀节目,于2011年国庆期间试播了四期,到2012年4月14日,开始在每周六晚10点28分常态化播出[1]。主持人是深受观众喜爱的名嘴——崔永元。两名评委中,一名是常驻评委,同时也是节目编剧代表,由正大综艺著名主持人王雪纯担任;另一名是专业评委,目前为止,出现过的有小香玉、李立群、金韬、翟俊杰、齐士龙。节目时长在60——80分钟之间,时间不短,却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开播至今,可以说口碑收视双丰收,首播收视率超过了上周同期节目收视率40%[2]。

(二)海外引进的优质节目

许多观众朋友收看这档节目的时候,会发出感慨:原来电视节目还可以这样做,之前从没有看到过类似类型的节目,不禁让人赞叹央视主创人员的才华。事实上,这并不完全是央视作品,而是一档从海外引进的情景喜剧类真人秀节目。不过这样的经历,对央视来讲,还是第一次。

1.澳洲的原型

其实,《谢天谢地你来啦》的原型,早已在多年前就被公众认定为一档“高智商加高情商”的电视节目,席卷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版权属澳大利亚工作犬影视制作公司,原版是澳大利亚第七电视网节目——《Thank God You're Here(你是主的恩赐)》,该节目于2006年4月5日在澳洲电视网第10频道播出,到2007年9月26日为止,已播出前三季,后于2009年4月29日当地时间晚7点半转到第7频道播出第四季,到目前为止已播出6季,是该公司的收视之宝。在当地,平均每集吸引170万观众。在国内互联网上比较容易搜索到的是澳版第四季下载资源。

该节目在央视一套播出前,节目形式也曾卖到欧洲和亚洲很多国家,还曾出售到美国,但由于收视率不理想,在美国播出时间并不长,仅一季就停播。不过,美国市场并不代表全球市场。事实证明,该节目在美国的播出效果仅是个例,在其他大部分播出该节目的国家,无论在收视率上,还是在口碑上,都是非常优秀的。

2.中国特色引进

此次引进,是央视从英国 Fremantle Media公司签约购买的。这也不是中国大陆第一次从该公司引进节目,该公司节目质量一直受到国内各媒体青睐。比如湖南卫视的大型婚恋交友类真人秀节目《我们约会吧》,是引进Fremantle Media公司的《take me out》;辽宁卫视音乐类选秀节目《激情唱响》,同样是引进该公司的《X Factor》[3]。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这次引进并不是原版引进,而是在原版基础上,加入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老百姓观赏喜好的新元素,使这档节目在保留原有优势的同时,天衣无缝地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令国内观众和海外版权方都十分满意。

(三)形式新颖的综艺节目

1.原版节目形式

这档节目之所以在全球市场获得这么好的效果,根本在于新颖的节目形式。澳洲原版节目形式是以嘉宾打开一扇门,在配戏演员说出“Thank god you're here(你是主的恩赐)”后,嘉宾进入即兴表演状态。每集结束时宣布一个胜利者。

2.美版节目形式

在美国NBC播出电视系列剧版本是从2007年4月9日开始,大致形式是这样:由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这些小组成员没有任何准备,没有任何方向,在一个特定环境中不断摸索,直到配戏演员说出“Thank god you're here(你是主的恩赐)”为止,小组才算过关。

3.央视引进版节目形式

为避免节目在之前美国市场出现的惨淡业绩,央视在引进之后加以改变,大致沿用澳版方式,努力将其朝着符合中国人品味的方向发展。事实证明,非常成功。在节目中,每期会邀请四到五名明星嘉宾,他们分别在没有台词,没有剧本,不知道场景,不知道和谁搭戏的前提下,推开一扇门,进入一个未知的主题环境中,不能说不,只能说是,顺着思路演下去,每次剧本都不会重复。与美版相反,表演以嘉宾推开门,配戏演员见到嘉宾的第一句台词:“谢天谢地,你可算来了!”作为开始,当表演到最高潮的时候,由编剧代表王雪纯按响桌上的铃声作为表演结束。

节目亮点在于剧本只有配戏演员知道,嘉宾对此一无所知,在嘉宾既彷徨失措又要坚持完成角色演绎过程中,产生笑点。正如主题曲所唱的那样:

抓紧时间,无限风光,下一站要驶向何方?准备好,不要回头,大踏步坚定方向。人生百态,没有重样,到处都充满着希望。准备好推开门,推开门,闪亮登场!

二 《谢天谢地你来啦》成功之处

如今的观众看电视,绝不会跟着指挥棒走。收视率之类官方统计数据在老百姓看来并不重要,它并不能左右老百姓的观看喜好。

(一)彻彻底底,简简单单

《谢天谢地你来啦》赢在了简单上。主持人语言简单,无需多说,把嘉宾领到门口就可以了;节目规则简单,用一段电视屏幕上的字幕就能完全概括:不知道剧本,不知道台词,演员面对各种问题只能说“是”;嘉宾任务也简单:就是演戏;节目让人看得明明白白,一个主持人,两个评委,三个空间,四道门,五个嘉宾,带来的却是不简单的智慧碰撞。

(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成就一档好节目,功夫不在舞台。在发布“限娱令”的时候,每个电视观众都看得到现在电视节目的整体状况:优秀的少,平庸的多;新颖的少,跟风的多;交流的少,交友的多;真诚实在的少,哗众取宠的多;由内而外的少,华而不实的多。很多节目,把心思都用在了外表上:宽阔华美的舞台,充斥的是打情骂俏;丰富绚丽的布景,难以掩盖空洞庸俗。而这档新生的《谢天谢地你来啦》,把一个不算宽大的舞台分成三份,但在每一个小的场景中,让人看到的都是另一个世界。

实际上,在一个看上去不比大学寝室大多少的房间内布置出这么多场景的确要花很多心思。那扇神秘的门打开后,观众看到的是细致入微的别出心裁。

以2012年5月5日第4期节目为例,第一个出场的李琦进入抗战时期地道战的场景,斑驳的炕头,两床红蓝的被子依稀让人看到房间主人生活的气息,而墙上的年画,则在贫寒中带一些喜庆;最妙的还是那个灶台,放着大蒜白菜,角落里还有一个南瓜,更细微的是,灶旁还有一把生火用的麦秸。

接下来范雷那一场戏中,从他推开门进去,50年前的农村场景扑面而来:高大的稻草垛、隐约的青山、稻草垛下的大石头,都显得真实而亲切,而悄悄藏在稻草垛背后的那个女孩更让人温暖。适时而起的音乐和音效,更让这些场景逼真得丝毫不输于任何电影电视剧。节目组的真心就摆在观众面前。在这一点上,正应了那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三)精彩剧本,精彩助演

从每次情景剧剧本看得出,主创人员是花了一番心思的。故事的时间、地点、风格都没有具体设定,可以让编剧天马行空。于是在那一方舞台上,我们看到了时下热门的事件和话题:土豆村长、租男友回家、资助贫困儿童;也看到了如今流行的穿越:地下工作者与日伪巧妙周旋、在泰坦尼克号上重温凄美爱情、在客栈招待四方来客;还看到了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的小事:新生军训、家庭纠纷、晚会彩排。这些故事要编得逗,编得合理,编得有难度,是不容易的。

调水总干渠工程引水隧洞最大埋深1 100 m,埋深大于600 m的隧洞长约10 km,埋深大于900 m隧洞长约2.7 km,属深埋长隧洞,相应地应力很高。埋深130 m~600 m隧洞段最大水平应力约为6 MPa~20 MPa;埋深1 000 m左右的隧洞段最大水平应力近30 MPa。由于地应力的影响,在干燥和质地坚硬的岩层中可能发生岩爆,在软岩地层中极易发生塑性变形。

和剧本同样优秀的是其中的助演演员。在任何一场演出中,助演演员都要做很多功课,才能保证互相之间配合默契,丝毫不差地把剧本情节顺延下来,尽可能掌握主动权。同时,也体现出相当的即兴表演能力。遇到贾玲这样善于“胡闹”的,助演要能够随时把情节扶回正轨;遇到曹涤非这样比较内敛的,助演要帮助嘉宾把情节顺延下来;遇到冯雷这样总想化被动为主动的,助演要应对嘉宾给出的难题。

很多时候,我们还能惊喜地看到,助演们也都多才多艺,舞蹈、器乐,甚至抛飞饼、驯狗等等,给表演增加了更多可看性。

(四)实力嘉宾,大巧不工

当下,许多节目都愿意请明星,因为明星能够保证一定收视率。但是,大多数节目请来明星之后,无非是拉着明星做游戏,让明星谈谈圈里圈外,找一些花边八卦放大聊。但《谢天谢地你来啦》没有这样。

这档节目把明星请到节目现场之后,把他们放到了这些人最基本的职业——演员上。让他们回归自己的本职,让观众充分认识到,表演艺术并不是按照既定剧本、已知角色、熟悉的台词在舞台或镜头中展现,而是智慧和文化修养的体现。这个舞台让这些演员充分表现自己的职业素养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舞台上应有的智慧。这档节目从另一个角度挖掘了这些明星真正的实力。

这些实力嘉宾也是节目高雅的体现。高雅是这个节目的定位,体现嘉宾在未知情境下的情急生智。在思维碰撞过程中,有些演员能够很快“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与角色融合为一”,并在角色中保持自我[4],以强大气场和深厚积淀化被动为主动,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是难以预料的,所以观众的掌声是有感而发的。因此,节目没去请一些一夜飘红的偶像明星赚取不稳定的收视率,而是靠着这些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细水长流、厚积薄发型实力派演员,保证节目整体品位和稳定的受众群体。

(五)内行评委,深刻褒奖

节目的点评比较有特点,导演金韬是专业人士,从表演角度点评嘉宾,刺激了观众欣赏欲。大多数观众是外行瞧热闹,即便是一般的内行或半内行,在这种场合,也很难快速反应过来,金韬的点评,不“毒舌”,却入木三分,能让人知道看什么,从什么角度欣赏,可以理解为对俗中之雅的一种推介。

如今大多数综艺节目尤其流行“毒舌评委”。甚至好多电视台认为:评委越“毒”,越能刺激台上选手和嘉宾,观众越愿意看。其实,这是把“毒舌”和犀利搞混了。观众当然喜欢话语犀利、妙语连珠、幽默机智的点评,这样的点评乍一听感觉恶毒,事实上话里有内容,批评中带鼓励,赞赏中带打击。没有内容的毒舌,只能刺激观众,恰恰是观众最反感的;而“老好人”式的点评,往往又没有什么营养。

在《谢天谢地你来啦》舞台上,评委的点评就不同于其他节目。两名评委中,专业评委往往是业内德高望重的前辈,他们会从专业角度点评,话语偏向赞赏与鼓励,却又入木三分。而另外一名作为编剧代表的评委王雪纯,主要作用就是在演员即将演不下去的时候叫停,以免出现尴尬。她的点评同样是正面性的。她曾说:“陷到那样一个陌生的情境中,嘉宾的身心会受到巨大的压力。再好的演员,下台后都会对自己极度不确信,这时特别需要正面肯定——他们能来,能在台上坚持演完已经很值得敬佩了,我为什么不多一点儿真诚的赞赏和鼓励?大家玩得开心就好,何必较真;娱乐节目有太多功利心,就该走形了。”在原版节目中,评委还有评定胜负优劣的功能,但在《谢天谢地你来啦》中被去除了[5]。

(六)高雅的笑,不落俗套

“宁肯观众不笑,也不要低俗”,这是崔永元对他的新节目的表态,他也的确做到了。节目中有大量笑料包袱,同时还闪烁智慧的火花;有大量明星参与,却与八卦绯闻毫不相关。

现在的娱乐节目,不少靠美女明星、美女嘉宾、美女主持撑起来。而《谢天谢地你来啦》没用这招。小崔对自己的节目质量很自信,从嘉宾到评委,男女平等,不以性别论。

当观众不把注意力放在性感漂亮的女嘉宾身上时,看节目的目的就很简单了,那就是乐趣、享受。《谢天谢地你来啦》显然满足了单纯看节目的需求,把精力放在了情节设计、环境设置上,而把表演空间留给了演员们,于是我们看到了黄渤的搞笑、贾一平的冷峻、范雷的单纯、李琦的老辣,脸上也情不自禁绽放了笑容。

这种笑不是来自一句话一个包袱,而是那种“三难新郎”式的云山雾罩的刺激性。比如:黄渤的身份是郎中,他要和在伪军中卧底的地下党接头,接头暗语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可三个伪军一起回答“黄河入海流”,怎么周旋也脱离不了集体抢答的境地,黄渤眉目之间流露出的那种急,让观众笑得十分会心。氛围即包袱,崔式幽默带着与众不同亮相,打开了观众的眼界。观众看《谢天谢地你来啦》的时候,可以说充分调动起了五官——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甚至都能闻到现场演员脑门上的汗味儿,看到着急的时候,都想帮台上的嘉宾提词。最后,看完不过瘾,还得把在电脑前偷菜的和里屋下象棋的爸妈叫过来一起看。在这整个过程中,不到5平方分米的面部,还要不由自主地运动着上百块肌肉。

(七)谢天谢地,小崔来了

节目的成功同样离不开主持人。“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好的节目和好的主持人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央视主持人中,崔永元一直是个人风格最为突出的一个。无论是节目里还是生活中,崔永元似乎总是有着属于自己的“崔氏标签”,标签里有幽默、有睿智、有犀利、有批判,更有实在[6]。不得不说,崔永元的节目都保质保量,至少肯定是实实在在——《实话实话》的“实话”实实在在,《电影传奇》的“传奇”实实在在,《我的抗战》的“抗战”实实在在,现如今的《谢天谢地你来啦》,对这个“你”的“谢”也是实实在在。

可以说崔永元就是这个节目最合适的主持人,或者说这个节目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在节目中,小崔不仅是节目主持人、演员,更是剧本主要创作者,很多经典场景片段均出自他手,他知道哪里该给“糖”,哪里该给“棒”。他的剧本,总是能让嘉宾演出时无比“痛苦”又无比“酣畅淋漓”。于是,在《谢天谢地你来啦》节目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崔永元,崔永元更给了大家一个令人满意的节目。

三 《谢天谢地你来啦》引发的思考

(一)目前为止出现的瑕疵

能看出来这次央视是重拳出击,宣传、包装、主持人组合、舞台美工等等各方面,都体现了央视打造一期王牌节目的决心。但是每看完一期《谢天谢地你来啦》,在欢乐和赞叹之外,仍然有思考。可以说,这档节目还并不完美,可以更加完美。

随着节目不断播出,请来嘉宾越来越多,将越来越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发挥出来,也难保证剧本个个精彩。而就目前来看,需要尽快改良的是:表演当中出现了固定套路——助演和参演嘉宾之间的问答式。

事实上,这档节目必须给嘉宾设置一些具有考验意义的障碍才有意思,而且为了让故事跌宕起伏,还要不停地节外生枝。而这就不可避免出现问答的套路,时间长了会显得形式单一。分析已播出的几期节目,出彩的像郑昊、金玉婷、贾一平、黄渤、佟悦,他们都是先找到了自己的角色,然后再来圆提出的问题;而刘伟、肖剑、曹涤非,就没能够进入角色,只是一个劲想着怎么回答问题,于是就出现了助演一问嘉宾一答的场面。

因此,参演嘉宾能否进入角色就决定了表演的质量。但节目过程中,嘉宾的表现是不可控的,可控的是剧本,因此编剧要避免为了节外生枝而制造不合逻辑的剧情,让嘉宾的角色定位模糊。在一切都靠临场发挥情况下,嘉宾融入情节和角色已经有了难度,如果剧本再不合乎情境,嘉宾就很可能出戏。

(二)对节目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析

1.经典剧本重复利用

其实在每期节目最后,一定会有人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同样一扇门口同样一个场景、同样一个角色,让台上不同演员来演,会出现什么神奇的效果。

比如,在2012年4月28日第3期“白玫瑰”这一场戏中,贾一平扮演的是负责接头的地下工作者,其帅气硬朗、沉着冷静的形象让观众印象深刻,但也为这个角色套上了一个不苟言笑、干净利索的固有形象。如果这场戏换成演喜剧出身的赵亮、胖嘟嘟的高亮、略显文弱的曹涤非、开朗活泼的贾玲来饰演,会是什么效果,一定会有观众感兴趣。反响好的经典剧本重复使用,或许在缓解剧本困境的同时,还能产生新的效果。

2.衍生一档给新人提供平台的表演秀节目

能够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与超强的现场反映能力拉动整个舞台反客为主的演员毕竟不是多数,节目越做越多,演员需求越来越大,观众又不愿意看同一张面孔,所以需要在嘉宾方面做好长期打算。

如今跳舞唱歌都有给平民百姓做明星梦机会的选秀节目了,表演行当也应该可以有。当然相应地,节目临场发挥成分就将大幅度减少,选手的精力应该更多地花在揣摩角色、让角色出彩上。

3.衍生一档给老表演艺术家第二青春的节目

一些刚刚息影的老艺术家们,对表演的热爱是不会消退的,只要有好的动机、好的平台,他们是乐于为观众服务的。这样一档节目,可以让老表演艺术家的事业焕发第二次青春,并把他们的经验传承下去。

(三)对其他节目主持人可提供的借鉴

有了《谢天谢地你来啦》,我们发现,对于一个主持人来讲,似乎表演元素的重要性开始日益彰显了。节目中,崔永元既是主持人,又有他自己的角色,不光是戏里的角色,他扮演的主持人和评委席上的王雪纯,实际上相当于注视着人生百态,主宰剧情发展,决定故事进行的“上帝”。

在2012年4月14日首播节目最后,有一场由央视主持人高博主持的辩论赛,实际上也是为那期节目中四位嘉宾准备的一场共同出演的未知情境。整个表演过程中,高博扮演的是辩论赛主持人,他在作为主持人的同时,为这个主持人赋予了一个戏剧角色的具体气质。而在2012年5月12日节目邵峰那一场中,高博和少儿频道主持人杜悦在戏里担任两名晚会主持,他们也为这两名晚会主持赋予了新的角色气质并符合整个环境的设置:杜悦是一个小动作很多的女主持,高博则是一个爱抢词的男主持,表演都非常出色,让人印象深刻。表演其实就是进入角色,把自己与这个角色融为一体。主持人应该把自己这个个体和自己节目中主持人应有的形象和情境融为一体。

虽然在《谢天谢地你来啦》当中,高博等的表演仅仅是为了博人一笑,但由此我们能看到主持人细致化气质和表演功底的重要性。在真正的电视节目中,赋予主持人更加细致个性化的角色气质、赋予演播厅更加形象化的情境设置,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结 语

尽管刚刚开播,尽管有些瑕疵,《谢天谢地你来啦》毕竟提升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新品位。虽然它有海外引进的身份,但我们应该鼓励合作上的创新。《谢天谢地你来啦》最可贵的一点在于,真正把节目质量放在了第一位,真正把观众感受放在了第一位,真正尊重了观众智商。有这样姿态的节目诞生,中国的电视节目,会继续走在质量提升的路上。

[1]百度百科.谢天谢地你来啦[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8293874.htm.2012 -05 -16.

[2]谢天谢地你来啦:“真”人秀不低俗才能红[EB/OL].http://ent.qq.com/a/20120426/000031.htm.2012 -05 -16.

[3]新浪新闻中心.央视引进栏目版权 花大价钱赢得高收视率[EB/OL].http://news.sina.com.cn/m/2012-04-24/123524321737.shtml.2012 -05 -17.

[4](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创造角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5]王砚文.谢天谢地:娱乐真能变高雅?[N].北京日报,2011-10-12.

[6]陈文.首度主持娱乐真人秀节目,小崔放话:觉得低俗,就向我开炮吧[N].新闻晨报,2011-09-28.

猜你喜欢
崔永元主持人
主持人语
小小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崔永元:我为什么对现在的电影心里发凉
耳才
崔永元的金钱观
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