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性”与“人性”
——解读中国希腊神话中神的形象与个性差异

2012-04-07 01:24
关键词:神性古希腊神话

闫 洁

(河南师范大学 外语部,河南 新乡 453007)

“神性”与“人性”
——解读中国希腊神话中神的形象与个性差异

闫 洁

(河南师范大学 外语部,河南 新乡 453007)

中国和希腊是两个古老的国度,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希神话都产生于人类发展的童年时期,是人类童年时期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反映了早期人类对宇宙、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认识和思考,因此神话比较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思维文化启示。中希神话具有共同的特点和共通的主题,但也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差别。本文试从其系统性、形象特点、性格情感等方面对中希神话进行比较并分析其潜在的社会文化成因。

中希神话;神性;人性;文化差异

神话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是人类童年时期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茅盾先生把神话定义为“一种流行于上古时代的民间故事,所叙述的是超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的行事,虽然荒唐无稽,可是古代人民互相传颂,并确信以为是真的”[1]。也就是说,神话对自然和客观世界的拟人化和理想化,体现着早期人民的童真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又颂扬了人们认识自然、与自然融合的渴望,是人类初期心灵和智慧的表达。

中国人以万物形象造神,而希腊人以自身形象造神。中希神话都产生于人类发展的童年时期,反映了早期人类对宇宙、自然、人类本身的认识和思考。在物质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古老神话的魅力依然有增无减,数不清的文学巨匠和学者为之痴狂并付出毕生的精力。中希神话具有共同的特点和共通的能力,但也有差异。本文试从中希神话故事的系统性、神的形象特点以及性格特征等方面对中希神话进行比较,并分析其潜在的社会文化成因。

一、神之故事:系统性与任意性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最直观的区分体现在古希腊神话比中国远古神话更系统更完备。首先,古希腊神话的系统性体现在故事构架上。古希腊神话是由一系列大体完整的故事构成,主要见于《荷马史诗》、《神谱》、《变形记》和古希腊文学中的悲喜剧等历史文学作品,另外还有现代人整理出版的著作,如布芬奇神话。其次,希腊神具有完整的谱系和家族。在希腊神话中主要有三代神,神话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在宙斯和赫拉成为众神之首后组成的十二奥林匹斯大神和其他神以及神和凡人之间的种种故事。在神话中占主要地位的诸神形成了较为严格的谱系关系,各神之间的关系复杂却清晰。例如:宙斯和赫拉是夫妻,宙斯的哥哥波塞冬是海神,哈得斯是冥王。宙斯和赫拉的儿子是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女儿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等。可以看出“他们有着和凡人相似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就像一个吵吵闹闹的大家庭”[2]。最后,神与人谱系不同,其身份不可互转,人间最接近神的是那些传说中的英雄。

相比之下,中国神话故事大多零乱繁芜,缺乏系统性,散见于各种书籍和各时代的历史文献中,各种故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呈现出很强的随意性,如《山海经》、《水经注》、《尚书》、《史记》等。其次,中国的神缺乏谱系和家族特征,具有多源性特征,如盘古神、女娲神、玉皇大帝等分属不同的传说,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交集。其三,神与人谱系交结,身份可以互转,凡人可以成神,神人也可以被贬为凡人甚至鬼类。如果说希腊神像一个大家族,而中国神则更像一个大官府。对此,我国多位学者曾做过深入的分析。鲁迅认为:“中国神话之所以仅存零星者,说者谓有二故:一者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不更能集古传以成大文。二者孔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俱为儒者所不道,故其后不特无所光大,而又有散亡。”[3]简单来讲,中国神话的产生和发展都缺乏相应的物质和文化基础。我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古代人民的精力主要用在解决基本的生活实际问题上,缺乏创造和积累神话的物质基础;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流派神话内容繁多而且复杂,因此诸多神话也难以得到系统的整理;历史上统治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又大都强调实用,所以神话的积累和传播缺乏相应的文化基础。

二、神之形象:神性与人性

中希神话中神的形象也有着显著的差异。首先,中国神的形象以万物赋形,呈现泛神特征,与人类形象相分离。中国神话中的神大多是人兽同体,凶丑怪恶,少有优美漂亮者,而且高高在上,体现了更多的神性;而希腊人“几乎不相信有精神的美,除非他反射在美的肉体上”[4]。古希腊神的形象与人类相一致,或高大威猛,或优雅美丽,感性十足,呈现出强壮、健美、诱惑的身体美,显现出高度的人性。

其次,神性来源不同。中国神话体现出万物皆有灵的思想,其神性来自世上万物的属性,与神并存的还有仙、妖、精、怪、魔、灵等形象。孙作云揭示了中国神话和图腾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神话是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图腾信仰以及人物故事的一些遗留[5]。中国神话源自母系氏族社会晚期,深受自然崇拜的影响,有对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崇拜,也有对牛马鱼蛇的崇拜。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神话地理著作《山海经》一书中,非人形神的数目远远大于人形神数目,约是人形神的三倍。例如水神天昊,“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西王母在小说《西游记》中被刻画成高贵雍容的女神形象,然而据记载她的原型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众生之母女娲,伏羲都是蛇身人首;老子是人面虎身豹尾”[6]。可以看出,中国远古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是令人崇拜并畏惧的,是神的化身,超能的化身。

希腊神话体现了人间英雄的传说,其神性来自人性,神的主体形象仍然是人的形象,其他精怪形象则是次级的受众神役使的对象。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其神话是西方文化中较早的文学形式,也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产物。例如奥林匹克山众神之首宙斯通常被描述为外表蓄须的中年男子,手持雷电,庄严威武;天后赫拉拥有雪白的肌肤,象牙般光洁的双臂;智慧女神雅典娜体现着力量和美丽的完美结合,有着智慧和闪亮的大眼睛;太阳之神阿波罗常手持金剑和亮盾,拥有年轻成熟的男性美,是音乐、诗歌、医药、预言等掌管者的化身;爱与美之女神阿佛洛狄忒(罗马神话中称之为维纳斯)的美无与伦比,在文学作品和佛罗伦萨画家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油画中,她被塑造成有着玫瑰色双颊、金色卷发和丰腴性感身材的女神。

其三,中希神话对神的形象描述也呈现差异。中国古代神话比古希腊罗马神话出现的时间早,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当时正是图腾崇拜盛行的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远古人民对自然的认识不足,物化图腾就被认为是氏族祖先和保护神的标志与象征。《山海经》一书中记载了种类繁多的图腾标志,如日月图腾、鸟兽图腾、鱼蛇图腾、龙凤图腾等等。因此,古代人民想象中神的形象就应该是人兽同形的,而且不同氏族部落创造出不同的神的形象,以保护自己远离苦难和自然灾害。在中国神话中,除了《山海经》中对神、人、兽同形的描述,我们很难看到其他神话对神的外貌的描写,只看到对各神职责的描述和对功绩的颂扬。古希腊神话距离远古图腾神话较远,基本上没有受到图腾神话的影响,如《荷马史诗》、《神谱》等。在希腊神话中,对神的外貌描写细致入微,强调力与美的结合。

三、神之性格:理性与感性

首先,中国的神十分尊崇伦理道德,强调德行就是力量。纵观中国的神话,神从一开始就是严肃的、高高在上的,是道德的化身。中国神话中的神是悲壮凝重的,注重道德伦理,正直而聪明,不食人间烟火;倒是那些负面形象的神灵,如妖魔鬼怪等,具有更多的人性和感性,如偏执、贪婪、好色等。而古希腊神则是充满活力,感情丰富,乐于混迹于凡人中间,具有人的缺点,更接近人类的生活诉求。

其次,中国的神具有更多的功利价值和对集体愿望的满足。中国古代人民迫切盼望得到能造福百姓、具有牺牲和奉献精神的神灵的眷顾。由于人民强烈的征服自然、改善生活的意愿,所以逐渐创造出许多办实事、救苦救难的英雄神话人物形象。比如“盘古开天劈地”十万八千年,其躯体化为世间万物,连呼出的气都变成了飘浮的云;“女娲炼石补天”,排洪水斩恶龙猛兽,用双手捏出人类的祖先;“后羿射日”,使万物得以生长;“精卫填海”,永不停歇;“黄帝炎帝”,传百谷草木、除恶扬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人民造福。

而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却极力推崇个人利益的实现和情感的表达,认为情感需求是人文主义和个人意识的映射。在古希腊神话中,神是高度理想化的,不仅和人的外表相似,而且也有着极为凸显的人性。希腊诸神并不把自己对他人的职责看得太重,因为这样的职责会妨碍追逐自己的利益。因此,与中国神话中的神不一样的是,希腊诸神有着人类的私欲和人类间的争吵、嫉妒、报复等。例如:宙斯在庄严的形象下,有时会非常残暴,像极了人间的君王头领。为了成为众神之首,他曾用计使父亲吐出所有吞下的女儿,并率领兄弟姐妹推翻父亲的统治;当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生存偷取火种以后,宙斯对他的犯上作乱恼羞成怒,将他锁在高加索的岩石上,任由鹰去啄食。宙斯的妻子赫拉是个爱嫉妒并且不依不饶的天后,她会因为丈夫与女神或凡人女子的风流韵事而争吵不休,为了报复伊娥,她派长着100只眼睛的巨人阿尔戈斯前去监视,并使牛虻不断叮咬她;她嫉恨帕里斯王子把金苹果判给阿佛洛狄忒以使爱与美之女神更美丽,因此在特洛伊战争中她支持希腊来报复帕里斯,最终使特洛伊城被毁。再如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惩罚精通纺织和刺绣的妇女阿拉喀涅,把她的织物扯坏,并把她变成了一只可怜的蜘蛛。

其三,中希神的差异还体现在神的个体品德以及对爱情的追求上。中国神的神性体现在他们能够长生不老,严守戒律,遵从伦理道德。他们不能像人一样表达各种情感,否则就会受到处罚,其神性是对人性的否定。爱情主题在中国神话中严重缺失。神与神之间以及神与人之间的爱情大多是禁止的,往往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女娲是人类始母,人头蛇身,大量传说中记载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她用五色石熔炼补天并杀死恶龙猛兽,为人类消除灾难。此外,也有关于女娲制造乐器、建立婚姻制度的记载。她被认为是最复杂的一位中国女神,却没有任何零星的资料描述她的爱情和婚姻生活,这着实引人思考[7]。 嫦娥与后羿的婚姻神话也在是“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基础上加工而成的,这两位神仙的结合本应成为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然《淮南子·览冥训》曰:“譬若羿请不死之药於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倡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意为作为月神的嫦娥偷了后羿从西王母处请来的不死药,却没有考虑到她奔月后后羿的处境。从这个角度来看,嫦娥和后羿的婚姻中并不存在真正的爱情。谢选骏曾言: “古籍中的女神,是一群十分有用但又对爱情十分冷漠的原始雕像。”[7]对于人神之恋,例如“牛郎织女”、“董永和七仙女”也难逃悲剧的命运。神和神之间的感情淡漠,人和神又仿佛注定只能默默地遥遥相望。

古希腊神具有自由的个性,其神性是人性的张扬,表现在他们对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地位的推崇。在古希腊文明中,爱欲和性欲是人类本能的需要,是人类快乐的本源。在古希腊的神话中,爱情这一主题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神通过追求爱情,宣泄情感,使神的生活更加丰盈完整,人性得到了弘扬。

阿佛洛狄忒在古希腊神话中是爱情和欲望的化身,从她的英文名字派生出来的词都与性欲有关。她出生于带血的浪花中,这浪花是被抛入海中的她父亲的生殖器染红的。根据史书记载,她与丑陋跛足的火神是夫妻,然而她却与战神阿瑞斯和特洛伊王子安卡塞斯有染,她还曾因争夺俊美男子阿多尼斯的爱情争斗不休。然而阿佛洛狄忒也是美丽女神,在古希腊神话和文学作品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帕里斯王子把刻着“献给最美者”的金苹果献给她,而不惜得罪天后赫拉。为了奖赏与自己雕刻的象牙女子相恋、对爱神尊敬的皮格马利翁,她把象牙女子变成真人,与皮格马利翁结为夫妻。集爱与美为一身的阿佛洛狄忒仿佛在告诉人们爱情与美好是不能分割的,在人类的私欲满足的过程中,生命才能日臻完美。

希腊神话中情感等人性的表述反映了人类对神和自然的认知过程。他们也有着人一样的七情六欲,敢爱敢恨,把情感和私欲视为人类本能的驱动。而中国神话中的神大多是为人类造福的圣贤,他们高尚神圣,不苟言笑,只展现出高高在上的道德形象,对于私欲和情感却尽量避而不谈,与人类的生活是相分离的,从而赢得人们的俯首跪拜,并使人们屈服于这崇高的神性。马克思说过:“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8]从中国神话中所体现的神性可以看出中国人是早熟且注重理性和实际的,但早熟却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情感与美的力量和幻想的能力。

四、 结 论

中希神性存在差异,概括起来,无外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三面环山,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古代人民主要是依赖两河流域过着易受洪水、干旱等自然环境影响的农耕生活。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重义轻利、无私奉献的神的身上。而古希腊位于地中海沿岸, 有着非常浩瀚、开放的海洋文明。作为航海的民族,他们的生活主要依靠海上贸易和掠夺以战胜土地的贫瘠。由于大海的变化莫测,他们逐渐形成了勇于冒险、豪爽开放、利己的性格。二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古代神话的指导思想是崇尚社会道德、伦理道德等德行,强调社会责任和集体主义精神,因而重实际而轻幻想,在情感等性格的体现上往往带有一种压抑的悲剧色彩;而希腊推崇人的力量、能力等,强调实现个人利益和价值最大化,在情感和私欲方面带有一定程度的享乐、自我满足主义倾向。其三,中国习惯于依赖过去,崇尚道德事迹的经典,“家”和“和”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万事皆备于我”,所以形成了保守、不善表达、依赖集体和社会的思维方式;而希腊习惯于开创、向前看、向外闯,对自然和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因此能展现人类自身不羁、本能的性格,不断发挥想象力和自主创造性。

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日益提高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神话的时代也渐渐离我们远去,但神话的比较和研究仍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思维文化启示。正如潜明兹曾指出的:“由于神话本身所具有的混沌性与综合性,(它)已成为现代人文科学 ,以致某些自然科学的原点 ,也是文学艺术之母。”[9]神话中所孕育的文化、文字的源头,神话间的相似相异性、神话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以及神话中人类还未曾揭开的谜团故事,都值得当今学者仔细回味、思考和探究。

[1] 茅盾.神话研究[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63.

[2] 郝澎.古希腊罗马神话与西方民间传说[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4:90.

[3] 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3.

[4] 狄金森.希腊生活观[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110.

[5] 孙作云.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15.

[6] 刘秀.山海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40.

[7] 谢选骏.中国古籍中的女神[C]//苑利.中国民俗学经典·神话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58.

[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4.

[9] 潜明兹.中国神话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1.

[责任编辑 位雪燕]

DivinityandHumanityThe Analysis of Gods’Image and Personality in Chinese and Greek Mythologies

YANJie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mp;ResearchDepartment,HenanNormalUniversity,Xinxiang453007,Henan,China)

China and Greece are two great ancient nations, they are the important birthplace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 Their mythologies were both born in the childhood period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were the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of that period, which reflects the early people’s thoughts about the universe, nature and human beings themselves. Therefore, the comparison and research of the mythologies are still of great scientific research value and can enlighten the cultural thinking. The Chinese and Greek mythologies are of comm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mes,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Chinese and Greek mytholo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aticness, image characteristics, personalities and emotions and analyzes the potential social and cultural causes.

Chinese and Greek mythologies; divinity; humanity; cultural differences

2012-04-25

2011年河南省软科学规划项目(112400450419)。

闫洁(1985—),女,河南焦作人,助教,从事语料库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和研究工作。

E-mail:daphne55@126.com

I109.2

A

1673-9779(2012)03-0319-04

猜你喜欢
神性古希腊神话
日常的神性:局部(随笔)
东方神话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自然神性辉光下的凹村世界——雍措散文集《凹村》解读
璀璨的古希腊艺术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神话谢幕
春·遇见
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