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2-04-08 15:50朱秀梅王淑婷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学习者语言课堂

朱秀梅 王淑婷

(1.湘南学院 大学英语部,湖南 郴州 423000;2.湖南城市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一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及特点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David Nunan、Jane Willis等外语教学研究者所提出的一个语言教学模式,该教学法为学习者提供了互动机会,在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激发他们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活力,提高学习者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变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所谓任务,根据 Skehan:1.任务以意义为主;2.任务中要有问题需要通过语言交际进行解决;3.任务与真实世界的活动有类似之处;4.首先要完成任务;5.根据结果评估任务[1]。

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它具有如下特点:1.注重信息沟通。2.体现交际活动的真实性。3.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4.增加语言实践的活动量[2]。而Nunan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2.将实际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3.学习者不仅注重语言的学习,而且关注学习过程本身;4.把学习者的个人生活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5.试图将课堂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3]。这就是说,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完成都是要以语言交流为基础,创造各种语言条件和教学环境,给学生真正交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英语,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学会运用语言,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总之,语言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Harmer的“平衡活动法”(a balanced activities approach)强调,语言教学必须注重输入、吸收和输出三个环节。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增强语言的得体性意识,熟练运用语言[4]。张正东教授也认为,二语的掌握要靠学习者语言的运用,而不是靠模仿。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正是给学生创造了大量运用语言的环境,大大增加了学习者语言实践的活动量[5]。

二 教师在任务型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强调以真实生活任务为教学中心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的“学”量身设计出具体而真实的教学活动,在任务型英语口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角色定位已远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在帮助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Jack C.Richards曾把教师的角色定义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organizer)和促进者(facilitator),学生语言实践的鼓励者(encourager)和合作者(cooperator),同时也是排除学生困难的帮助者(helper)[6]。那么,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如何呢?

(一)课堂设计者

在任务型口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设计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和任务[7]。任务的设计首先具有真实性,其次要具有趣味性,同时任务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交际性,就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的培养学生用目的语在真实的环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及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习交际,以语言交流为基础,创设各种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自主、自发地投入到自觉的语言实践中去,让每个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学会运用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让学生明确具体任务,采用多种方式如小组讨论、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主动探索。教师以一个小组成员的身份发挥作用,共同完成任务,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中心,与此同时要创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根据Krashen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设,学习心里轻松,情感过滤就低,能够降低学习主体的焦虑,加快语言获得的速度和效率。所以教师要创造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提高语言技能。

(三)促进者和帮助者

任务型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组织教学,通过互动、交流、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完成任务,在“干”中学,“用”中学,感受成功的喜悦,获得自主发展。因此,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出相关学习决策,并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教师还要对教学进程中帮助学生排除困难,解决学习者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应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在内的各种信息资源,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

三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Ellis指出,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分三个阶段,即任务准备阶段,正式任务阶段和后期任务阶段,它的教学程序包括三个环节:前任务(Pr-task)、任务循环(Task-cycle)和语言知识要点(Language focus)[8]。其中任务循环是核心部分,任务的设计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学的设计是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服务的。

(一)任务准备阶段:明确任务

任务型课堂教学首先就应该明确任务,学生在任务的带动下学习相关语言知识和进行相关技能的训练。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同时也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张正东认为在准备阶段需要做好课堂教学任务设计,其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5]。教师不仅要照顾学生的兴趣,而且要考虑到实效性、知识性、代表性,而且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既能让学生乐于参与,又能学有所获;在教学过程中,内容和任务呈现注意方式的多样化,来源于生活而且贴近生活,可有声音、图像、版画等等。在准备阶段收集素材,制作口语任务教学课件是本方案实施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我们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 III》的“环境污染”这篇课文,教师在这个阶段中,要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而且在课堂上展开的任务,并且任务难易程度有一定体现。正如Harmer所说,“只有通过给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才能确保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4]。为此,教师还应在授课前一周就应先向学生介绍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谈论有关地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任务1:结合课文所给信息谈论一个具体的环境污染问题,如空气污染;任务2:针对其他小组所谈论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讨论,给出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任务3:采用各小组互动形式如采访、新闻播报、小品等来巩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然后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各组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方式查找与本章相关资料信息,为正式任务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值得注意的是,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保证绝大部分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

(二)任务正式阶段:实践任务

在执行任务实践阶段,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口语气氛,其中包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实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口语气氛,良好的课堂口语使用氛围是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的的实现之关键。同时要注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及其互动。现代教学中教师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的权威者,在口语教学中,教师更是肩负着课程的设计者、教学材料的提供者、任务的设计者、教学进度的监控者、教学过程的示范者、咨询者、参与者、学习困难的鼓励者、教学结果的评估者等多个角色。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问题的提出(或解答)者、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技能的主动实践者、学习困难的征服者、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合作评估者,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和中心;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进行角色转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执行任务是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一步,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性学习活动来完成任务。通过课前的任务准备阶段,此时学生将成为课堂的中心与主宰。教师在课堂设计与实施时可要求学生上课时各小组使用多媒体轮流向全班同学做 Presentation,用图片展示各自谈论的环境污染问题。教师及时对学生的presentation作补充说明,增加一些知识与内容如介绍在表达环境这个话题时需要使用的词汇和句型等。然后要求各组分别就其所选定的一个环境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研究解决方案,并派代表汇报结果。最后要求各组同学总结之前的讨论成果,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并采取更为丰富的形式,如小品、采访等深化本单元主题:呼吁大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来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任务执行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各组情况,部分小组可能因为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无法将任务进行下去。此时教师可临时加入该组,带动该组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语言形式上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只需更正他们在意义上的错误,让学生认识到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语言的意义上。

(三)任务总结阶段: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需要建立过程评价体系,任务完成后要从个人表述、小组表演、自由辩论、语境理解和回应等为基础进行教学效果检查和评估。具体形式可以是节目、项目、作业、日志、试卷及问卷方式,反馈及评价可从同学、家长及老师那里获得。教师对所完成的任务可通过以下环节进行评价、总结、提高:1.分析:通过相互交流,学生进一步分析各自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参与点评,使学生吸取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思维和实践过程。2.操练:在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1]Skehan, 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Nunan.Davi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Har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New York:Longman,1988.

[5]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6]Jack C.Richards, Interchange(Third Ed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7]岳守国.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

[8]Rod Ellis,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猜你喜欢
学习者语言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语言是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