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胃重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2-04-08 17:33陈玲印义琼卢春燕钟静梁涛刘丽容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管状结合部胃管

陈玲 印义琼 卢春燕 钟静 梁涛 刘丽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四川 成都 610041)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发生率近几十年来在西方国家有明显的升高[1-2]。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是指解剖学上齿线上下5cm范围内食管及胃发生的腺癌,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主要包括完整的切除原发病灶和相关的淋巴结[3]。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我科采用了新的手术方式,即采用完整的切除原发病灶和相关淋巴结,消化道重建时残胃裁剪成管状胃形状,“管状残胃”-食管吻合术式。本术式既在传统意义上达到了胃癌根治度,又在消化道重建上改良了传统的方式,临床证明对降低术后胃排空障碍、胃瘫、呃逆及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明显优势。我科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采用管状胃重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3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1例,男23例 ,女8例,年龄 46~77 岁,平均年龄 (63.29 ±8.38)岁 ,癌肿大小1.5~5cm。其中,14例患者为SiewertⅡ型,17例患者为SiewertⅢ型 。纳入标准:患者均为我院消化内镜活检证实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AEG),Siewert分型为SiewertⅡ或SiewertⅢ型 AEG[4]。癌肿大小<5cm,与周围脏器无明显浸润,全身情况良好,能够耐受开腹手术和全身麻醉。排除标准:SiewertⅠ型AEG是指位于齿线上方5~1cm之间的下段食管癌,或癌肿>5cm,或与周围脏器浸润或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开腹手术或全身麻醉。

1.2 方法 31例患者完整的切除原发病灶和相关的淋巴结,消化道重建时残胃裁剪成管状胃形状,作“管状残胃”-食管吻合术式。31例患者均采用规范化围手术期护理。

1.3 结果 31例患者中1例出现术后吻合口出血,通过药物保守治疗得以控制;1例术后顽固呃逆;1例返流性食管炎;3例出现胃食管返流症状,出院时已痊愈。其余25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胃排空障碍、胃瘫、呃逆及返流性食管炎等症状,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平均住院日(10.48±2.01)d。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对相关疾病缺乏认识及了解,使患者及家属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恐惧,尤其是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出院后的生存质量。护士应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当前的医疗水平,介绍手术方法、管状胃重建的优点、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术后近期的情况、术后带管情况、伤口及疼痛的护理,鼓励患者面对现实,调动亲情支持,增强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并配合手术。

2.1.2 术前准备 (1)营养支持: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由于摄入量减少,消耗增加,加上肿瘤负荷引起的代谢紊乱,大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如: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失衡等。术前营养状况的改善可以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伤口的愈合。因此,护士应指导能进食的患者合理进食,对不能进食的患者静脉给予补充热量、蛋白质、电解质、维生素等;(2)呼吸道准备:嘱患者戒烟、戒酒,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并告知烟酒对身体的危害以及会增加术后并发症,指导患者掌握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注意口腔卫生,防止感冒咳嗽,预防呼吸道感染;(3)常规准备:术前交叉配血,做药物敏感性试验、皮肤准备,讲解术前禁食、禁饮、安置胃管的意义。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 术后患者麻醉未清醒予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患者呕吐引起误吸。当患者麻醉完全清醒,血压平稳后予斜坡位或者半卧位,以保持腹肌松弛,减少腹壁的张力,减轻伤口疼痛,同时可以使膈肌下降,有利于呼吸。患者病情平稳,一般术后3d可下床活动,有利于循环、肌肉、呼吸等生理功能的恢复,更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对预防腹胀、肠粘连有很大的作用。

2.2.2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予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率、氧饱和度、血压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腹部体征、伤口情况,如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及敷料有无脱落,如果患者伤口渗血、渗液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遵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

2.2.3 胃肠减压护理 术后妥善固定胃管于床旁,一次性的胃肠减压器严禁放在地上。如果患者的胃管脱出,应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重置胃管或由主管医生亲自安置胃管,切忌自行重新安置;保持胃管引流通畅,随时观察引流的有效性,防止管道扭曲、折叠、受压,维持有效的负压,以20~30cm H2O为宜。如果不通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20m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反复冲洗至通畅为止,注意要用低压冲洗,以防吻合口瘘或出血;观察胃管引流液性状、颜色、量,并记录,手术后24h内从胃管中可引流出100~300ml暗红色或咖啡色液体,属于手术后正常现象,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胃肠减压期间应每天口腔护理或漱口两次,保持口腔清洁;经常协助患者拍背、咳嗽、深呼吸,必要时雾化,Bid;手术后72h,待胃肠减压抽出物性状正常,量小于300ml/d,肛门排气,无腹胀呕吐等现象,即可拔管。

2.2.4 营养支持 胃手术后的饮食控制和饮食指导十分重要,若控制、指导不当,则可能引起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生命。胃肠减压期间禁食禁饮,此期间通过静脉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每日输入3 000ml左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后,可拔除胃管,拔管当日可进少量温开水,每次4~5汤匙,1~2h一次;第2天进半量流质,每次50~80ml,1~2h一次;第3天进全量流质,每次100~150ml,2~3h一次,应避免进产气食物,如糖、牛奶,以蛋汤、菜汤、鱼汤、果汁为好,逐渐过渡到稀饭、面条、米粉等半流质饮食,术后2周可过渡到软食。进食以循序渐进,少量多餐为主,同时在进食过程中,应注意有无腹痛、腹胀、呕吐现象,若有上述情况发生,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及时告诉医务人员。

2.2.5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疼痛:保持舒适的体位,可以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同时可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并从医学角度向患者讲解术后伤口疼痛是必然的,鼓励患者尽量自己控制,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必要时可以给予合理的镇痛,减轻患者的痛苦;(2)出血:多在手术当日出现,如果胃管内流出鲜血100ml/h以上,甚至呕血,持续不止,趋向休克的情况,多属于吻合口活动性出血,应密切观察出血量及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给予止血药物、抗酸药、输血等,若效果不好,则需要再次手术;(3)吻合口破裂或瘘:比较少见,多发生在手术后5~7d,大多由于缝合不良,吻合口处张力过大、低蛋白血症、组织水肿等原因所致的组织愈合不良。吻合口破裂或瘘,出现严重腹膜炎的患者要立即进行手术修补;(4)倾倒综合症:表现为进食,特别是进食甜的流质后10~20min发生,患者剑突下不适,心悸、乏力、出汗、头晕、恶心甚至呕吐等,一般平卧数分钟可缓解。护士应告诉患者术后早期应少量多餐,避免进食过甜的流质饮食,进餐后平卧10~20min。

2.3 出院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适量运动,避免劳累及受凉;(2)饮食定量、宜清淡饮食,避免生、冷、硬、过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不食胀气及油腻食物,进食后休息30min再活动;(3)保持大便通畅,如果出现黑便、血便、腹痛、反酸、嗳气甚至恶心、呕吐者及时就医。

[1]Okabayashi T,Gotoda T,Kondo H,et al.Early carcinoma of the gastric cardia in Japan Is it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West[J].Cancer,2000,89:2555-2559.

[2]Botterweck AAM,Schouten LJ,Volovics A,et al.Trends in incidence of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and gastric cardia in ten European countries[J].J Int Epidemiol,2000,29:645-654.

[3]Siewert JR,Stein HJ,Sendler A,et al.Surgical resection for cancer of the cardia[J].Semin Surg Oncol,1999,17:125-131.

[4]Siewert JR,Stein HJ.Classi cation of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J].J Br Surg,1998,85:1457-1459.

猜你喜欢
管状结合部胃管
浅谈管状骨架喷涂方法
无限管状区域上次调和函数的边界性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CTCS-3级列控系统RBC与ATP结合部异常信息处理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双牺牲模板法制备一维管状Pt-Mn3O4-C复合物及其优越的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
栓接结合部迟滞非线性建模与辨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