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利用开放存取资源的策略研究*

2012-04-12 20:49翟金金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知识库服务平台学术

翟金金

(福州大学图书馆,福建 福州 350108)

2003年张晓林博士参加“开放存取与促进学术出版”国际研讨会议之后,2005年50多所高校图书馆馆长在“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上签署“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从此国内高校图书馆也开始积极参与学术信息资源的开放存取。学术界对开放存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而高校图书馆对开放存取资源(以下简称OA 资源)的建设和利用等探讨还很少。鉴于此,本文从建设和利用开放存取资源的角度讨论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创新策略,从而促进学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开放存取概述

开放存取运动基于“自由、开放与共享”的理念,依托网络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学术出版和科学信息交流模式[1]。在这种出版模式下,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免费即时地获得他人的学术成果,从而实现学术信息资源的无障碍传播。概括起来,开放存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术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免费即时获取,打破了收费障碍;二是学术信息资源的易获得性,打破了使用权限障碍。其目的是加快学术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使全世界研究人员都能平等、自由获取他人的学术研究成果。

2 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利用OA 资源的创新策略

2.1 建立与OAIS 兼容的机构知识库,促进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开放存取资源存档和获取的途径主要有机构知识库、开放存取期刊和个人网站。机构知识库主要保存本机构产生的数字学术信息资源,并向世界所有科研人员免费提供。2002年,Dspace 系统的成功开发为机构知识库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机构知识库成为开放存取运动的主要力量。目前,机构知识库还没有统一的定义,Clifford A.Lynch 从大学的角度为机构知识库做了如下定义,他认为:“大学中的机构知识库是大学为其员工提供的一套服务,用于管理和传播大学的各个部门及其成员创作的数字化产品。”[2]1995年,清华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超大型知识信息资源库。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第一家推出并提供开放存取的高校机构知识库是厦大学术典藏库。

高校作为科研性的教育机构,蕴藏着大量优质的学术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学术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主体,在搜集和组织学术信息资源的同时,应担负起建设与OAIS 兼容的机构知识库的重任,用来存储本校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学术信息资源,如博士硕士论文全文数据、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科研课题申请书、研究调查报告、工作方案、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等信息资源[3],促进国内外科研人员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和知识共享。此机构知识库从方便用户的角度对学术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和揭示,系统应用界面友好简洁支持浏览和检索操作,做好资源导航,让更多的用户通过搜索引擎能够搜索到机构知识库中存储的学术信息资源,以促进高校学术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开放存取。

2.2 建立OA 资源分布式建设与共享平台,促进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主体,集中了教学与研究需要的主要学术信息资源。我国各高校图书馆之间互相协作建立OA 资源分布式建设与共享平台,以文献信息的联合保障体系建设和资源共享为主要任务,整合各馆OA 资源,发挥联合优势,采用分散建设、后期整合的工作模式,即通过该平台将各高校图书馆建设好的各种类型的OA 资源数据库整合统一,建成一个大型的综合性数据库,实现分散于各地的图书馆OA 资源之间的全文检索。

同时,OA 资源分布式建设与共享平台依托百链平台建成了开放存取资源“一站式”检索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在保持原有数据库权限的基础上能实现OA 资源的检索,在检索结果中直接提供给用户全文链接,能与高校图书馆各种信息资源进行调度链接,实现各馆信息资源的统一揭示,真正实现OA 资源的“分散建设、分布存储、统一检索、资源共享”。

2.3 构建信息共享空间,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整合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是开放存取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整合,整合的网络信息资源、硬件资源和各种文献资源,多以研究室的形式面向全校师生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和共享式学习。2005年上海图书馆吴建中馆长在“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学术报告上指出:信息共享空间已成为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潮流[4],从此触发了国内图书馆界对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热潮。

IC 集成了高校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和服务,以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共有和自由存取,促进用户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IC 能为在校师生提供在线阅览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学科导航服务、多媒体播放服务以及读者信息素质教育服务等。IC 配备的图书馆员充当了信息资源导航员的角色,他们将创建定制知识环境和信息门户,组织信息服务培训,加强和用户的联系,培养用户的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2.4 利用云计算技术,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技术整合

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式。将软件、应用平台和基础设施整合建立一个系统,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各种软件服务和信息服务等各种资源,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计算为组织和传递信息资源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带来了挑战。云计算的本质是计算共享,这与高校图书馆一直倡导的资源共享的理念一致。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云计算提供的软件和基础设施建立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将自身的信息资源分布在网络上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利用高校图书馆云服务平台,面向用户提供图书馆的基础服务以实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整合。2009年,OCLC 首次将云计算服务引入到图书馆界,基于云的图书馆集成系统进入早期应用阶段。

云计算给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平台。2010年,CALIS 建立了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5]。这个平台由4个组成部分,即国家云服务中心平台、图书馆共享域云服务平台、图书馆本地服务平台和云联邦服务平台,实现了国家中心与成员馆的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了我国学术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 结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主体,在开放存取环境下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建设和利用开放存取资源来创新信息服务,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1]盛慧,余克萍. 我国开放存取的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情报探索,2008(6):6-8.

[2]蔡屏.从心理学角度谈如何促进机构知识库资源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10(23):84-88.

[3]刘敏榕,翟金金. 开放存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的实践与启示—以福州大学图书馆为例[J].情报杂志,2009(12):167-170.

[4]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7-10.

[5]王文清,陈凌. CALIS 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模型.大学图书馆学报[J].2009(4):13-18.

猜你喜欢
知识库服务平台学术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基于TRIZ与知识库的创新模型构建及在注塑机设计中的应用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基于Drupal发布学者知识库关联数据的研究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