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十一五”期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2012-04-12 20:58李中秋郭卫华刘明华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十一五秦皇岛市环境质量

李中秋,郭卫华,刘明华

(秦皇岛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河北秦皇岛066001)

秦皇岛市“十一五”期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李中秋,郭卫华,刘明华

(秦皇岛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河北秦皇岛066001)

“十一五”期间,秦皇岛市环境质量总体趋于好转。环境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始终保持在350天以上,综合污染指数明显下降;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河流Ⅲ类断面比例提高了43.8%;劣Ⅴ类断面比例降低了35.7%。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标率100%,海水浴场水质良好。但存在局部空气污染严重、部分河段水质恶化等主要环境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总量减排、污染物联控等对策建议。

十一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成因分析

1 “十一五”期间秦皇岛市环境质量总体变化趋势

“十一五”期间,秦皇岛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处于良好水平,三种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22.0%、21.2%和7.4%;Ⅱ级以上优良天数始终保持在350天以上,空气综合污染指数由2.02下降到1.64,下降18.8%,环境空气质量呈明显改善趋势。

“十一五”期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19个监测断面达Ⅱ类断面比例提高了43.8%;劣Ⅴ类断面比例降低了35.7%。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标率100%,海水浴场水质良好。

2 “十一五”期间秦皇岛市环境质量总体趋好的成因分析

2.1 城市功能定位明确,产业布局趋于合理,有利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

秦皇岛市根据建设“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海名城的城市定位,2008年出台了新的城市总体功能和发展战略及空间布局,对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优化城市产业发展布局,强化沿海岸线建设起到了指导和约束作用。特别是调整海岸线利用方式,发展集装箱和杂货运输等多项城市发展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区生态环境,降低了港口煤尘对市区的大气污染程度,有利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

2.2 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立市,旅游立市,促进城市环境质量改善

“十一五”期间,秦皇岛市委、市政府以打造旅游城市、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城市为重点,提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新目标,按照《“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修订)》要求,大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污染源治理,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突出区域和流域污染的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实施碧水、蓝天、宁静、绿地和城市环境建设工程,创模20项对照指标中已达标的14项指标稳中有升,未达标的6项指标基本全部达到创模标准要求。其中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由3.183 t/万元下降到1.093 t/万元,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主要工业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降为0.732 kg/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降为5.634 kg/万元GDP,均小于模范市标准要求;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30%上升到73.8%;重点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浓度稳定达到排放标准,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3 污染减排措施有力,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显著,驱动城市环境质量改善

2.3.1 主要污染物变化强度与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十一五”期间,通过污染减排措施的落实,秦皇岛市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由2006年的4.99万t降到2010年的4.03万t,降幅19.2%;废水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总量由2006年的1.02万t降到2010年的0.51万t,降幅50.0%。“十一五”期间工业总产值逐年递增,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由11.455 kg/万元降为5.634 kg/万元,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由2.317 kg/万元降为0.742 kg/万元,说明工业废气、废水污染物控制水平逐年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对环境质量的污染贡献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基于以上原因,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由0.052 mg/m3降为0.041 mg/m3,空气综合污染指数由2.02降为1.64;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地表水河流好于Ⅲ类的河流水质断面达标率由30%上升为73.8%,劣Ⅴ类断面比例由50%降为14.3%。秦皇岛市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趋于好转。

2.3.3 污染减排措施效果分析

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降低源于“十一五”期间减排工程的顺利实施。“十一五”期间,秦皇岛市政府按照《秦皇岛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和《秦皇岛市主要污染物减排“71030”工程实施方案》,共投入资金16亿元,实施减排工程112项,关停十五小企业21家,有效实施三种减排手段,实现总量削减目标。

“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秦皇岛发电有限公司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工程等11项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奥格玻璃有限公司重油改天然气等3项工程,关停拆除18家小水泥企业的26座机立窑、2座旋窑,拆除钢铁企业高炉3座、竖炉10座等项目,共减排二氧化硫排放量0.82万t,烟尘排放量0.52万t,粉尘排放量2.96万t。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出现明显下降,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累计下降21.2%。

“十一五”期间,全市建成昌黎、抚宁、青龙、卢龙等9个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全市各县区污水处理厂全覆盖,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增加到了45万t/d,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了95%以上。增加化学需氧量削减能力1.35万t,实际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超过0.8万t;实施造纸企业的废水循环利用工程7项,淀粉加工、啤酒生产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工程17项,企业每年化学需养量排放量减少0.61万t;制定《秦皇岛市“七河”污染综合整治方案》,投资15.53亿元实施污水处理工程、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河道整治、生态修复、生态环境建设等43个综合治理项目,恢复河流自然生态功能,力促河流水质达标。“七河”治理工程的实施,共削减入河主要污染物COD 1.56万t/a,入河污染物总量大幅度降低,环境效益十分显著。截至2010年底,7条主要河流中青龙河、石河、戴河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区要求,洋河、贾河、饮马河、人造河水质呈好转趋势。

3 秦皇岛市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3.1 局部区域大气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由于海港区发展定位主要为临港工业区,区内建有秦皇岛港、3座热电厂、3个主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和金海粮油、耀华、奥格等大中型企业,企业总数占全市的30%,能源消耗量占全市工业能源消耗量的67.90%,因此,能源结构不尽合理,煤炭消耗比重大,港口煤尘污染依然存在,使得海港区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居全市最高,远远超出全市平均水平,成为影响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区域。

3.2 机动车尾气污染逐年加重

“十一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已成为影响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十一五”期间,秦皇岛市汽车保有量急速增长,截至2010年底,全市汽车保有量已达到35.1万辆,与此相对应,汽车污染物排放总量急剧上升。机动车尾气污染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已日渐突出。

3.3 洋河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十一五”期间,秦皇岛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洋河水库2007年7月蓝藻暴发,导致水库水质高锰酸盐、氨氮、总磷、生化需氧量、总氮等富营养化指标超标较严重,超标时间持续到2007年底。

根据《洋河水库异味物质产生机制与监控系统研究》成果,洋河水库集水区污染源以面源为主,农田面源、生活污水及淀粉加工废水所占比重较高;西洋河口及湖心区沉积物污染较重,洋河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依然存在。

3.4 地表水部分河流污染严重

秦皇岛市6条主要河流国控、省控19个监测断面中,“十一五”末劣Ⅴ类断面仍达到14.3%,特别是在饮马河全境和洋河部分河段,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酚等主要指标超标严重。

3.5 近岸海域赤潮灾害时有发生

随着秦皇岛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入海污染物负荷加大;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海水养殖等造成海水中氮、磷含量增加,秦皇岛海域赤潮现象时有发生。“十一五”期间,秦皇岛近岸海域共发生大面积赤潮5次,小面积赤潮6次,给旅游业、渔业和水产养殖业造成较大损失。

4 改善秦皇岛市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

4.1 稳步推进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实现“十二五”总量减排目标

进一步贯彻落实《河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加强源头控制和预防,优化工业发展布局,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推动绿色工业化进程。对没有环境容量的区域或没有完成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和污染治理任务的区域(行业、企业)实施禁限批措施。

按照《秦皇岛市十二五总量控制规划》要求,量化工程减排,强化管理减排,深化结构减排,实现总量控制目标。

4.2 抓紧实施多种污染物综合控制,持续改善全市空气质量

按照《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控制规划》的要求,落实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总体要求,实施多种污染物综合控制,重点防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推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的联合减排。

4.2.1 加强烟气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和管理

强化烟气脱硝设施的实施和改造,脱硫、脱硝效率分别达到90%、80%以上。以钢铁行业为突破口,淘汰落后产能,烧结机全部配套脱硫设施,加强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和工业炉窑煤(重油)改气工程建设,开展燃煤锅炉污染整治,对宾馆、酒店、浴池使用的锅炉强制改烧天然气,提高集中供热率和供气率,全面推进非电行业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减排。

4.2.2 推进港口煤尘、水泥粉尘污染治理

实施《秦皇岛市港口煤尘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煤炭堆场防尘网建设。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在煤炭堆场周边建设防尘网,降低煤炭堆场风速,减少起尘量;更新改造煤炭堆场湿式除尘系统和煤炭输送各转接点干式除尘系统,将三季喷淋改造为四季喷淋,控制煤粉尘排放。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采取上大压小措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关停全市水泥机立窑;加强对水泥粉磨站的污染治理,更新改造除尘设施,严格控制粉尘排放。

4.2.3 深化机动车尾气治理

制定秦皇岛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管理办法,加大机动车尾气抽检和路检力度,对不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车辆及时进行治理,鼓励淘汰和更新黄标车;对未取得环保检验合格证标志的车辆禁止上路行驶;制定新能源汽车使用鼓励政策;对现有公共汽车、出租车进行改造,推广使用天然气,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4.2.4 综合治理扬尘污染

完善《秦皇岛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对扬尘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建筑施工工地的环境管理,采取周边遮挡、安装防尘网等措施控制扬尘污染。

4.2.5 全面开展臭氧、PM2.5、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监测

全面开展臭氧、PM2.5、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监测,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实施分级管理,对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地区采取区域限批措施,推动城市空气质量逐步改善。

4.3 全面加强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

制定秦皇岛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科学合理地划分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明确水源地保护范围和保护重点,取缔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内所有排污口,一级保护区内严禁建设与供水设施无关的项目,二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排放污水的项目。设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标志和警示标志。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控制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饮用水源地,防止水源地富营养化现象发生。加强饮用水源地上游生态建设,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加强饮用水源地监测体系建设,提升秦皇岛市饮用水源的水质全指标监测分析和应急监测分析水平。

4.4 实施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河流水质

继续加强县域“七河”和城市区“六河”污染综合整治,结合主要污染物减排,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工业、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全面治理,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13条主要河流全部还清,把河流建成生态景观带。

完善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加强监管和规范化、正常化运行,逐步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平均负荷率,到“十二五”末达到80%以上;对重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提升磷和氨氮的去除效果,提高化学需氧量、氨氮2种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到2015年全市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浓度均达到一级A标准。

强化企业排污监管,推进工业废水污染防治。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控制新增工业废水污染项目。实施工业企业废水循环利用工程,提高工业企业水循环利用率。对不能稳定达标的造纸、淀粉生产和加工、酿造等工业污染源进行限期治理,采用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和深度治理措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和绿色信贷政策,确保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率为100%。

[1]张咏.江苏省环境质量变化相关性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7,23(3):89-93,96.

[2]朱浩文.2010年秦皇岛市政府工作报告[R/OL].(2010-05-27)[2012-02-08].http://www.qhdgc.com/gonggao/188/.

[3]刘晓冬,刘均.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系统的开展与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10):2568-2573.

[4]张宁红.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与创新思维[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17(4):1-3.

[5]王明翠,刘雪芹,张建辉.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J].中国环境监测,2002,18(5):47-49.

[6]范明霞.包头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及其治理对策[J].北方环境,2010,22(1):65-68.

Environmental Quality Changing Trend and Cause Analysis during the 11th Five-Year Period of Qinhuangdao City

Li Zhongqiu,Guo Weihua,Liu Minghua
(Qinhuangdao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Qinhuangdao Hebei 066001,China)

During the 11th Five-Year period,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Qinhuangdao city is improving in general.The number of days that meet the second level of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exceeds 350 days.The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drops significantly.The up-to-standard rate of water quality of city cent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 area is 100%.The proportion of typeⅢsection of surface water river increases by 43.8%.Inferior type V section decreases by 35.7%.The up-to-standard rate of water quality of coastal waters is 100%.The water quality of bathing beach is excellent.The main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clude the following:the effective push of model creation project during the 11th Five-Year period;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pollution reduction procedures;the remarkable result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control of district,river watershed and coastal area.Against the problems of serious air pollution in some areas and part of the river quality deterioration,the reduction measures of total pollutants and joint control of the pollutants are suggested.

11th Five-Year;environmental quality;changing trend;cause analysis

X821

A

1008-813X(2012)04-0045-04

10.3969/j.issn.1008-813X.2012.04.014

2012-02-23

李中秋(1969-),女,河北抚宁人,毕业于天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和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猜你喜欢
十一五秦皇岛市环境质量
为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北省廊坊市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十一五”至今广西农科院产业支撑能力分析研究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维护群众权益,改善环境质量
不断完善排污收费工作 扎实推进环境质量改善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