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推动引领作用的思考
——以秦皇岛市为例

2012-04-12 20:58王微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秦皇岛市大学文化

王微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关于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推动引领作用的思考
——以秦皇岛市为例

王微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城市文化以其地域性、多元性和开放性为自身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不可避免地为其推陈出新带来弊端。大学文化以其继承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并通过培养和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持、广泛开展文化交流等途径,发挥其对城市文化的推动、引领作用。

城市文化;大学文化;推动;引领;途径

2010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举世闻名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此届世博会宣传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十分耐人寻味。这句话道出了现代经济与文化大发展形势下,人们对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高的追求与渴望。2011年,全国开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普查结果显示,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至此我国城镇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这就意味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面临一系列崭新的课题,同时城市文化建设被提到一个不容忽视的地位。而大学作为社会最先进文化的产生地和聚集地,也必将成为城市文化发展与建设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1 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

英国历来重视城市建设尤其是城市文化建设,曼彻斯特市市政委员会曾在他们刊发的文化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成功城市将是文化城市。”该报告还指出:“文化已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战略与文化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在未来的竞争中,信息与知识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那些学会如何战胜文化挑战的城市才能得到最佳发展。”由此看出,国家和城市的建设者、规划者们已看到,只有努力发展并提高城市的文化水平,才能为整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不尽的源泉和动力。

城市,由于其自然、地理、历史的沿革与演变,形成了相互迥异的特点,这也使得城市文化具备了天然的、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并通过各种外在的特征彰显其人文与科学内涵。城市文化是一个多元集合体,既是自然地理文化与社会历史文化的集合,又是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与生态文化的统一。

城市文化展现出以下三点特性:一是地域性。一个城市的文化不可避免地与其地域文化发生密切关系。李振纲先生在其《燕赵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精神特质》中对燕赵风土民情及文化特性作出了这样的论述:“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对于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风土民情、文化性格、心理气质等具有重要影响。”秦皇岛市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属燕文化区域,与我国典型的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等表现出迥异的文化风貌。二是多元性。城市文化除受其地域文化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周边地区文化事物的影响,从而在其内部呈现许多不同特征的文化现象。仍以秦皇岛市为例,由于其历史遗产的存留,产生了“长城文化”、“碣石文化”、“求仙文化”等不同的分支;由于其农业特产和主要经济活动,又产生出“葡萄文化”、“酒文化”等分支。三是开放性,在广泛的对外往来与交流过程中,城市文化也不断地汲取外界更广阔的文化养分。秦皇岛市由于其港口之城的特殊地位,从近代开始海洋工业文化就源源不断地为港城输送先进的工业文明和物质文明。

然而,城市文化的这种复杂状况,在为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也为城市文化的推陈出新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如:千篇一律的城市格局、毫无特色的城市建筑、不断恶化的城市环境等,这些都成为阻碍城市特色发展的因素和亟待解决的城市文化问题。

2 大学文化及其特点

关于“大学文化”的内涵,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界定,笔者综合多家之论,概括如下: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在自身历史的发展变迁中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以教书育人、明德笃学、发展创新为核心理念的高级文化形态,具有继承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等特点。

第一,继承性。大学作为社会文化和社会精英的聚集地,不仅始终是人类科技文明的传承之地,而且是人类思想文明的传承之地。基于此,大学文化正是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世界先进文化思想和所处地域民风民俗的共同体。第二,创新性。大学文化在继承的同时,还不断通过科学研究、理念更新、往来交流,掌握最新的科技与文化成果,创造新的思想,打造新的精神,为城市乃至全社会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力量。第三,先进性。有学者说,大学是一种公益事业机构,独立于社会其他部门并拥有丰富的社会文化成果和有批判精神的学术精英,能对社会的愚昧、落后现象进行深刻批判,对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正误作出准确、公正的评判,进而弘扬公正和正义。良好地执行这种批判功能的条件就在于大学文化引领着整个社会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3 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推动、引领作用

大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其所在地域的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城市文化的各种要素中,大学教育以其高层次、多元化、深内涵等特性,成为一种依托城市又高于一般城市文化,具有独立特色和社会地位的文化现象,因此有能力起到引领、推动进而创新城市文化的作用。

3.1 传承城市历史

城市和人一样,有着丰富的生命历程,它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承。带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反映区域文明的会馆、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以及祖辈们留下的各种遗址等等,这些都是历史的记忆,也是文化的积淀,对于一个城市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大学正是城市历史的最好记忆者与传承者,其文化建设的成果亦多成为城市传承自身历史文化特色的有力借鉴。

3.2 创新城市特色

城市由于不同的自然历史条件展示出各自不同的阅历与个性。如何保持个性,形成鲜明的特色,是城市发展必然面临的重要问题。大学文化自身所应具备和推崇的创新性,恰好可以为城市创新特色提供值得借鉴的丰富素材。与此同时,大学本身也逐渐成为其所在城市的特色名片。

3.3 凝练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要素的集合体,是城市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除担当历史传统和精神积淀的传承者角色外,也是良好社会风气的推动者、科学价值观念的倡导者和较高素质人群的代表者。同时,大学精神的塑造也可为城市精神的凝练提供有力的支撑。

3.4 打造城市品牌

城市继承自身的自然历史资源,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个性面貌,为城市找到自身的定位提供了保证。将这一认识转化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打造属于城市自己的品牌。打造品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科学的、长远的战略规划,以及实施这一规划的智力支撑和物质保障。大学无疑已经成为确立城市定位的重要力量,也必将以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成为打造城市品牌的主要参与者。

4 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发挥推动、引领作用的途径

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推动、引领作用的发挥是随着它与城市越来越密切的“合作”而实现的,大体有下述三种途径:

4.1 培养和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

“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也是提高城市文化的关键。城市是人的城市,城市的文化风貌、文化内涵、文化品味是生活其中的人们共同意志和行为的表现。高等教育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正应该是城市文化“人本”建设的领军者和倡导者。

在这方面,驻秦高校要努力为秦皇岛市培养理论、新闻、出版、文艺和文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环境规划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旅游服务、旅游创新、旅游产业开发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岗位培训,提高社会各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4.2 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持

大学不仅是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也是高新科技成果的发源地。现代高科技产品绝大多数来源于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多数领先的科技创新都把大学作为研发基地。大学教师应既是教书育人的名师,又是科研攻关的能手。大学生们也应成为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大学文化体现着人类文化发展的进步状态和前进方向。基于此,驻秦高校要继续大力加强和扩大“产学研”结合的范围和成果,积极参与秦皇岛市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的联合研究工作,利用自身的科学技术优势和学术文化价值为秦市的经济运行以及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4.3 广泛开展文化交流

当前,高等学校间、学校与政府间、学校与企业间的国内乃至国际化合作愈加频繁,规模不断扩大,内容逐渐丰富,特别是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逐年增加,层次也不断提升。这些都为文化交融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带来了更丰富的资源,也为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因此,驻秦高校应继续拓展对外交流的空间和机会,推动自身机制体制以及内涵的完善,广泛吸收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培养高素质人才,进而为提升秦皇岛市的城市文化水平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大学文化以其特性始终对城市文化发挥着推动和引领作用。要发挥好这样的作用,大学必须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科研成果,这也为大学自身的发展与建设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

[1]林建华,侯晓林.论大连的城市精神及其培养[EB/N].(2010-07-19)[2012-06-28].http://www.chinaneast.gov.cn/2010-07/19/c_13404224.htm.

[2]李振纲.燕赵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精神特质[J].文史哲,2005(1):25-27.

[3]张桂霞,曹胜,王瑞芳.当代大学文化结构分析及其建设路径[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5):22-27.

[4]张桂霞.刍议大学行为文化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105-109.

[5]高青,王瑞芳,牟宗荣,等.大学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4.

[6]沈若萌.传播力与国家文化形象[J].北京观察,2008(10):56-59.

[7]孟三爱.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互动关系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73-76.

Reflections on College Culture's Leading Role in Promoting City Culture——Taking Qinhuangdao City for Exam p le

Wang Wei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llege of China,Qinhuangdao Hebei 066004,China)

City Culture's regionalism,pluralism and opennes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ity's prosperity as well as bring many obstacles inevitably for a city's innovation.By its characteristics of inheritance,innovation and advancement and by the way of cultivating and conveying qualified talents,offering intellectu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and having cultural exchange extensively,college culture takes the role of leading and promoting city culture.

city culture;college culture;promoting;leading;way

G127

A

1008-813X(2012)04-0089-03

10.3969/j.issn.1008-813X.2012.04.026

2012-07-06

2012年度秦皇岛市社科联课题《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关系研究——以驻秦高校为观测点》(201206162)

王微(1980-),女,河北省秦皇岛市人,毕业于吉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大学文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大学》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