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与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

2012-04-12 23:32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咸阳712000
陕西医学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组织学浸润性乳腺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咸阳712000) 赵 静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全球女性肿瘤的首位[1]。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并且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有年轻化倾向[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Her-2及TopoⅡα的表达状况是指导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年龄以及雌孕激素受体,Her-2和TopoⅡα的表达,为进一步探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调控机制,为临床诊断防治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指导。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按照WHO乳腺癌诊断标准经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标本124例,均为女性研究对象。

2 方 法

2.1 回顾性分析:12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R、PR和Her-2,TopoⅡα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及患者发病年龄的相关性。

2.2 检测方法:所有标本均为常规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确诊后,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PR、Her-2及TopoⅡα的表达。

2.3 结果判定:ER、PR蛋白阳性物质定位于细胞核,Her-2蛋白定位于细胞膜和(或)细胞质内,均为棕黄色颗粒状,阳性细胞数越过15%判定为阳性。TopoⅡα蛋白阳性物质定位于细胞核,要求记数细胞数目为500或1000个,计算阳性细胞的百分率,阳性细胞>25%为阳性。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包完成统计学分析。各种构成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细胞学分级与ER、PR、Her-2及TopoⅡα的表达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 发病年龄与组织学类型 124例患者,年龄30~72岁,中位年龄51.94岁。30~40岁16例(12.9%),40~50 岁38例(30.6%),50~60 岁 46(37,1%)例,60~72岁24例(19.4%)。组织学分级应用经Elston和Ellis改良的Bloom-Richardson半定量组织学分级法进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性)的组织学分级,将其分为Ⅰ级(高分化)、Ⅱ级(中分化)、Ⅲ级(低分化)。

2 受体阳性表达率 在124例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各受体阳性表达率分别为ER 61.3%(76/124)、PR 50%(62/124)、Her-2 41.9%(52/124)和TopoⅡα30.6%(38/124)。

3 ER、PR、Her-2及TopoⅡα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分级及年龄的关系 ER、PR、Her-2及TopoⅡα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负相关(P<0.05),Her-2及TopoⅡα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性(P<0.05),Her-2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

讨 论

近年来,国内乳腺癌发病呈增高趋势,与国外相比,我国乳腺癌趋向年轻化。相关研究已发现乳腺癌的生物学特点与患者的预后有关[3]。亚洲地区的妇女,乳腺癌发生的高峰年龄大多在40~50岁,而在绝经后5~10年,发病率亦相当高[4]。在本研究中,30~40岁的患者为12.9%,到40~50岁所占比例达30.6%,到50~60岁所占比例高达37.1%以后,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60岁以上的患者发病率仅为19.4%。而发生在左侧乳腺的为76例,占61.3%,发生在右侧乳腺的为48例,占38.7%,左侧乳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右侧乳腺。雌激素、孕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意义,ER阳性的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有效率为50%~60%,ER、PR同时阳性者对内分泌治疗的有效率可高达80%左右,而二者均阴性者的有效率仅为6%[5]。有文献报道[6],在短期随访中,ER、PR均与预后有关,延长随访则只有PR与预后有关。Her-2癌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是乳腺癌中常用的基因标志物之一,其产物过度表达常提示肿瘤恶性度高、复发早、预后差,被认为是比激素受体、肿瘤大小等更有价值,仅次于淋巴结状况的乳腺癌的预后指标[7],20%~30%的乳腺癌中存在 Her-2基因扩增或过度表达[8]。TopoⅡα是一种重要的DNA限制酶,通过结合核酸酶和连接酶活性,控制和修饰DNA构象拓扑变化[9]参与DNA的转录、翻译、复制及染色体分离等遗传过程。TopoⅡα也是多种抗肿瘤药物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重要靶点,表达的下调或性质改变都会影响DNA酶易解离复合物的形成,降低化疗药物的敏感性。Villman等[10]研究中还发现,TopoⅡα的表达越高,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越明显,患者的预后越差。年龄、组织学分级、与ER、PR、Her-2、TopoⅡα表达情况的相关性研究结论不一。本结果显示ER、PR、Her-2及TopoⅡα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ER、PR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负相关(P<0.05)Her-2及TopoⅡα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性(P<0.05),Her-2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这表明四者是判断乳腺癌预后,指导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ER、PR、HER-2、TopoⅡα的表达可作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的依据,用来指导临床用药和判断预后。

[1]Jemal A,Siegel R,Ward E,el al.Cancer statistics,2006[J].CA Cancer J Clin,2006,56(2):106-130.

[2]曹卡加,范乔阳,刘奕龙,等.广州市2000-2002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分析[J].癌症,2008,27(3):225-230.

[3]韩 晶,王培军,汤如勇,等.雌激素受体亚型在不同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6(5):21-24.

[4]Mc-Pherson K,Steel CM,Dixon JM.ABC of breast diseases,BreastCancer-epidemiology,risk f actors and genetics[J].BMJ,1994,309(6960):1003-1006.

[5]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06.

[6]张 善.雌激素受体研究在乳腺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J].国外医学肿瘤分册,1994,21:145.

[7]Disis ML,Schiffman K.Cancer vaccines targeting the HER-2/neuoncogenic protein[J].Simin Oncol,2001,28:12.

[8]Quenel N,Wafflart J,Bonichon F,et al.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erbB2in primary breast carcinomas:a study on 942cases[J].BreastCancer Res Treat,1995,35(3):283-291.

[9]Mc Grogan G,Rudolph P,MascarelⅡ,et al.DNA topoisomeraseⅡexpression and the response to primary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J].Br J Cancer,2003,89:666-671.

[10]杨东萍,乔玉环.人表皮生长因子2及拓扑异构酶Ⅱα在卵巢上皮肿瘤的表达及相关性检测[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6,19(3):196-198.

猜你喜欢
组织学浸润性乳腺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
六种常用实验动物比较组织学共享数据库的初步建立
创新型组织学实践教学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