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块教学的主要心理认知理据与应用

2012-04-13 03:34唐爱莲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语块划线工作记忆

唐爱莲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外语系,安徽 合肥 230001)

二语预制语块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探讨语块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在外语课堂教学语境中语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课堂语言教学有所裨益。

一、语块的界定及其功能

“组块”(chunking)概念最早于上世纪50年代出现在美国,用来阐释单个信息集结成块的过程。该过程的产物便是“词块”(chunk),又被译作“语块”、“组块”、“板块”等。70年代“词块”被引入语言教学领域。Beck(1975)认为,“词块”(Lexical chunks)就是被整体输入整体储存在头脑中的词串,它们可以稍作调整或原封不动为学习者运用。Nattinger&DeCarrico(1992)把语块定义为一种存在于传统的词汇和句法之间的多词语言现象,一种使用频繁具有固定意义的俗成化的形式和功能的综合体,将词块称为“Lexical phrases”。而Wray(2002)把词块界定为“一串预制的连贯或者不连贯的词或其他意义成分,它整体储存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存和分析。”

Nattinger和DeCarrico从结构上将语块分为4类:多词聚合型语块(如for instance)、习惯用语型语块(如 How nice to meet you),短语架构型语块(如 prevent...from)以及句子造型语块(如my point is that...)。多词聚合型语块又分为规范和非规范两类。规范类可以通过语言规则分析出其含义,如wait and see;非规范类则不能通过语言规则分析其含义,如so long(再见)。

Michel Lewis(1997)也把语块分为 4种情况:(1)聚合语块,指不可拆分的固定词组,如“better half(妻子)”、“powder room (女盥洗室)”;(2)搭配语块,指经常共现的词语,如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名词搭配,如“make a decision”、“an interesting story”; (3)惯用话语语块,指副词或句子构成的表示态度或社交行动调控的具有语用功能的单词组合,如“Frankly,I mean to say...”;(4)句子框架和引语语块。这一类仅指书面语词汇,如“firstly,...and finally”。

综上所述,语块实际就是已经被人们在生活工作中作为惯例经常使用的语言结构。这些结构可长可短,可繁可简,是语言的半成品,具有很强的可及性和提取效应,还有相对稳定的语意和与之匹配的语境。

语块教学有助于学生改善中介语的流利性和地道性,同时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

二、语块教学的重要心理认知理据

第二语言习得不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简单过程,它牵涉到语言心理加工的诸多认知过程和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有注意、工作记忆、自动化等。

(一)注意。注意在理解语言时起重要作用。只有被注意到的语言才能转化为输入吸收。学习者仅在意义层面加工语言或教师仅提供可理解输入都不能充分而必要地提高学习者中介语的语言能力。在意义理解的语境中,学习者只有注意到语言形式才有可能习得语言形式。注意还在语言的输出过程中起着监控语言的作用;反过来,输出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增强注意。注意贯穿于语言输入、吸收和输出的全过程(戴运财,戴炜栋2010)。任务要求、突显度以及反馈对注意的程度产生影响。

语块教学可以引起学习者对语块的注意,增强学习者的语块意识和识别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自觉注意、模仿和运用语块的习惯。

(二)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大脑的一个功能,是瞬息即逝的感觉记忆和永久的长时记忆之间的中间记忆过程。从感觉记忆传来的信息和从长时记忆提取的信息都在工作记忆中加工、组织、思考。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在5-9个信息单位。信息保持的时间也很短,如非自觉保持,所储存的信息大约20秒后消失。但它是唯一能自觉处理加工信息的记忆阶段,因而对词汇习得、语言理解与表达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一层面看,外语学习就是提高语言技能的熟练程度,扩大解码、编码的信息单位水平,把几个程序组合为一个程序,以提高工作记忆的容量。

英语教学中,学习者通过视觉和听觉捕捉到的语言材料首先从感觉记忆进入工作记忆,在此临时储存、筛选、分类,并与长时记忆中的相应信息比较。最新进入工作记忆中的语言材料具有引导功能,能够激活学习者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使他们借助这些知识对语言材料进行快速、高效的认知处理。工作记忆储存的这些临时信息经过多次聚集重复,就可能进入长时记忆,作为背景知识为未来的语言材料处理提供参照。语块是语言使用中形成的习惯性语言构块,具有很强的可及性和提取效应,信息承载量较大。学习者从平时的学习中摄入大量语块,经过反复的认知强化与记忆便逐渐将其固化在长时记忆中。学习者再次受到该词项听觉和视觉上的刺激时,可以马上对其进行检索、提取,即提高了语言的处理速度与效应(方玲玲,2010)。

(三)自动化。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由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组成。陈述性知识是个人对有关客观环境的事实及其背景与关系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个人如何去做某件事情的知识(戴运财,戴炜栋2010)。由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需要一个熟练过程。记忆是陈述性知识获得的关键,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要经过认知、联想和自动化三个阶段。大量的练习实践是达到自动化阶段的必要手段。“练习”既要针对语言行为(behavior),又要针对语言结构。练习能减少执行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注意力以及出现错误的比率。大量练习后的陈述性知识会逐渐程序化,然后慢慢自动化。自动化的形成缩短了从形式到意义的匹配时间,减少了这种匹配所需的工作记忆资源,因而注意力资源可以更多地转移到话语的较大结构上和相互作用的社会方面。

外语学习的陈述性知识是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语篇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学习者运用语言的知识,如语用知识。学习者如果能掌握大量形式和功能兼具的语块,将其在反复的学习中内化成直接运用的语料,输出信息时就能从心理词库中自动提取这类语言资源,从而减轻了大脑的语言编码压力,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

三、语块教学的实施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辨认语篇中的典型语块、习惯搭配,帮助学生识别各种规范或不规范的语块;通过语篇结构分析、语块讲解、操练、归类、对比与互译、听读输入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英语语言的“板块”特性,强化学生的记忆,使他们逐渐养成自觉识别、模仿和运用语块的习惯,提高语块意识。

(二)强化语篇生成技能。学生具备一定的语块意识后,教师通过设计相应的练习强化学生语篇生成技能。具体训练方式包括:选择有可变成分的语块让学生进行填空练习;运用所学语块翻译句子或段落;按要求使用所学语块写短文或就某一话题进行口头表述等。通过以上练习,学生可以逐步获得熟练运用语块的能力,掌握语篇生成的特点,有效避免用词不当或搭配不当的错误,为正确使用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语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语言习得有普遍规律可循,同时中国的外语教学又有其独特性。在外语环境中,由于师资、输入量、输出量和学习时间等原因,学习者(特别是初级学习者)对目的语吸收的内容不够,因而很难同时兼顾形式和意义。因此,针对语言尚未过关的学习者,课堂语块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适当对语块从句法角度进行切分。对语块从句法角度进行切分可以使学生清楚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对语句的理解“雾里看花”,不甚了了,更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纯粹从语块角度推进语句理解并不符合“节约原则”。

例句:1....andI have no doubt that the Internet saved my wife's life.

(教师指导学生识别划线语块时,还应明示doubt与that从句之间的关系。)

2.It’s difficult topreserve food in summer.

(指导学生识别划线语块,同时提示学生it与 to preserve food in summer之间的关系。)

3.If I were you,I’dstay home.

(指导学生对划线语块先从句法角度进行分解,再从语块角度识记。)

4.child of his own;people from America;those with varying opinions;

(教师指出语块语义,同时指出语块构件:名词/代词+介词短语;如有必要,指出构件之间的关系: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限定其前的名词/代词。)

(二)提醒学生留意他们可能忽略的语块。

例句:1.She alwaysfind time tolisten or to express praise fora job well done.

(学生会注意语块find time to和express praise for,却可能忽略对划线语块a job well done即由名词+分词短语构成的语块的学习和使用。)

2.Ibegan to see myself asan individual responsible formy own welfare and my family.

(学生会很快找到语块began to和see myself as,却常常忽略划线语块an individual responsible for即由名词+形容词短语构成的语块。)

3.He hasacceptedeverything,with love and gratitude.

(学生会注意并使用语块accept sth以及经常与之共现的副词状语,却往往忽略划线语块with love and gratitude即由介词+名词构成的状语语块。)

4.In spite ofthe rain,their visit tothe lakewas a success.

(学生会注意并努力模仿使用in spite of、be a success以及由动词visit构成的语块,却经常忽略划线语块their visit to即由动词的名词构成的语块的学习和使用。)

(三)提醒学生重视积累“地道”的词的组合。例句:浓茶:strong tea/大雨:heavy rain/达到目的:achieve/attain/meet...goal/objective/犯罪:commit crime/自杀:commit suicide

(提醒学生重视从地道的目的语中学习词的组合,有助于防止学生在需要表达某一意义时,临时从汉语词块出发,进行简单组合而产生不地道的,甚至不可接受的语块。)

(四)将语块“放回”到上下文中训练。注意是习得发生的前提。注意需要去语境化学习,需要将目标语块暂时从语境中剥离出来,使其“纯语言形式”受到聚焦和关注。但语言点(语块)的讲解、训练不可过度和超前,在课文的语境中进行即可。对语块的检查也不能脱离语境,“孤立”地听写或翻译语块。

例句:Her parents paid for her to go to America.

此句对划线语块的训练只突显pay sb for sth以及pay sth to sb/for sth,而不涉及 pay for sth的另一语义 (be punished for sth,为某事受惩罚),以及其他由pay组成的语块,如pay sth in,pay off,pay out,pay up等。

对pay for的检查也要放在句子中以听写、翻译、填空或造句的形式进行。

四、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语块的界定、功能以及语块教学的主要心理认知理据、实施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语块教学有助于学生的语言知识向深度发展,增强语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但语块教学并不是根本性的教学变革,是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而在形式上做的改变,本质上是一种“兼顾意义和形式”的教学。因此,语块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语言环境进行,切不可为“方法”而“方法”。

[1]戴运财,戴炜栋.从输入到输出的习得过程及其心理机制分析 [J].外语界,2010(1).

[2]方玲玲.语块教学对减轻语言僵化的认知研究 [J].外语界,2010(4).

[3]Nattinger JR&DeCarrico JS.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Beck The Phrasal Lexica [M].Cambridge,Mass:Bolt and Newman,1975.

[5]Lewis M.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 [M].Hove,England: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1997.

[6]Wray A.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猜你喜欢
语块划线工作记忆
Parents and Kids
Ambition
工作记忆怎样在大脑中存储
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从语块类型看英语专业大学生语块获取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语块的性质及汉语语块系统的层级关系
诠释学视域中的语块研究
语言研究新视角*——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及启示
工作记忆与教学方式在英语关系从句习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