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形成发展及启示

2012-04-13 09:37李化树杨海涛
衡水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中世纪世俗教会

李 丹,李化树,杨海涛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0)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形成发展及启示

李 丹,李化树,杨海涛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0)

中世纪大学在欧洲“黑暗时代”得到发展与壮大,其过程充满了斗争,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学发展的动力是社会需要,大学发展的保障是大学自治,大学发展的灵魂是高水平师资,大学发展的途径是私立高校,大学发展的前景是国际化。其兴起及发展为当前我国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

欧洲;中世纪大学;发展;启示;大学自治;师资

虽然西欧中世纪被史学界定为“黑暗时代”,但在这一时期,却产生了人类文明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巨大贡献,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巨大事件。它的形成发展对于当时的欧洲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带来了人类文明层次的提高与发展。当今大学面临种种困境,研究中世纪大学的发展,从丰富的历史经验中吸取经验与教训,有益于我们解决当前大学的困境。

一、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在欧洲,11—13世纪被称为“中世纪的精华”。在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巨大发展。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是一个复杂、繁琐的现象,对其产生起直接影响的主要有3种力量,学者个人、教会力量和世俗王权。

(一)学者个人

社会的商业兴趣开始增大,在原有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新兴的近代农业和工业经济逐渐得到君主制的保护,促使手工业者和商人增多。在商品交易活跃的集市附近形成了新兴城市,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市民阶级。新兴市民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建立了行会。他们希望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在与封建主以及教皇对抗的过程中需要法律知识,医疗则需要医学知识,这样,医学和法学逐步受到人们重视。大批学者模仿行会的组织形式成立学术团体,成为大学校。学者利用自己声名吸引学生来听课,比如,意大利最早的萨勒诺大学最初就是起源于一位声名远播的犹太医生而产生发展。

(二)教会力量

大学在产生初始,需要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否则它的发展将难以持续。教会对教育的支持由来已久,有大量的免费教堂学校为贫苦子弟开放。教会的这种支持很容易转移到大学上来,教会赋予大学大量特权。但是,教皇支持大学也是基于希望通过这种最高智力机构宣扬信仰,强调教会的利益。教会支持大学是为了维护神权正统,对抗异端。16世纪,教皇为了对抗宗教改革,授权建立耶稣大学,由此可见教会支持大学的动因。

(三)世俗王权

作为当时两大社会力量,世俗王权对于大学的支持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大学的发展可以促进统治的繁荣,同时会吸引大量外国求学者,带来大量财富,会促进城市的发展与繁荣。由于大学的声名,其影响逐步深远,大学已不再是科学之地,成为公共精神的核心所在,世俗王权希望通过支持大学获得大学对其的忠诚,同时也希望通过大学阻止外国政治文化的入侵。

由于中世纪社会转入重建文明的时期,在教、俗两派的斗争中,二者都争相赋予大学特权,以争取这种最高智力机构。大学在此温床上产生并发展起来,吸引越来越多的求学者和优秀的教师力量。

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发展

中世纪大学作为最高智力机构,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世俗王权和教会的限制干涉。在逐步成熟的进程中,大学不断为自我的发展争取有利因素,在权力的不断冲突中寻求不同性质的庇护,获得了许多特权。

(一)自治权

中世纪大学有权设立独立的法庭,拥有内部自治的权力,教授具有裁决权。学生的违法行为由大学的法庭审判处理,世俗单位不得拘捕和扣押。

(二)免税权

大学师生可以免除赋税和服兵役的义务,这项特权有时还会扩展到与大学有关的相关人员。这里的服兵役不仅指战争时不用服兵役,而且连城市防卫的兵役也不用服。

(三)教授具有参政权和学位授予权

大学教授参政权指的是教授具有参与大学与国家行政管理的权力。在大学中,不同学科的教授组成了“教授会”,对大学进行管理。因此,教授对大学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管理。某些大学教授享有公职特权,直接参与国家的行政管理。进入大学后,最终目的是获得大学学位。学位的授予由大学教授会决定,获得学位者,拥有通行的教学权和各种特权,即在任何地方都可执教自己所学的学科而不必经过考试。

(四)罢课权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研究或者大学的特权遭到世俗王权或教会的强制干预,引起大学师生的不满时,他们往往以罢课来表示抗议,若抗议得不到重视,他们会采取迁校。由于中世纪大学没有固定的校舍、图书资料等,且当时普遍使用一种官方语言——拉丁语,因此,迁校较为方便。

(五)人身安全权

在中世纪大学中,大学师生间的交流活动频繁,各个大学间的人员往来甚多,他们的安全须得到有效保障,不受世俗和教会的干扰和侵袭。

(六)教师资格审定权

大学建立之初,教会为了控制大学,牢牢掌握了教师资格审定的权力,力图使大学为教会服务。后来,经过教授们的据理力争,教皇授予了大学此项特权,教授团所认可的学生,教长须授予证书。

在中世纪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大学内部以及与外部之间的冲突举不胜举,但由于上述特权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大学的健康发展,为后来大学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三、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虽然早期的中世纪大学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相距甚远,但它却给当时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创造了巨大财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因此,我们应从中世纪大学的发展中择取有益的启示,保障今天的大学能够健康发展。

(一)大学发展的动力——社会需要

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城市阶层与世俗王权和教会对抗以及保障自身利益的需要,他们需求大量具有法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的人才。当时的学校无法满足这一强烈要求,大学适时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由于经济危机导致市场的低迷,许多毕业生毕业就失业。因此,大学应该适时转换培养方案,以目前的市场需要为准绳,调整自我的内部设置以及专业设置。比如,剔除一些已过时的旧专业,为当前发展需要的新专业腾出资金与精力;将专一的教育模式改换成通识教育,教学既分化又综合,培养全面人才;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授课模式,使用中世纪大学普遍的辩论及讲演模式等。

(二)大学发展的保障——大学自治

欧洲中世纪大学在世俗政权和教会的权力斗争中为自己争取了一席之地,并享有自治的特权。这在当前高校发展中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实质上,大学自治能够有效保障大学教学以及学术自由。当前,政府与高校依然保持着控制与摆脱、相互依存的矛盾中,高校希望摆脱政府的控制得到自由发展,但又不能失去财政援助;政府希望通过控制大学,使其更好地为自己服务。我国对高校的控制自建国起就较为严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政策有所放松。但高校的创造性与活力依然无法体现,大学师生的想象力仍被限制过死。鉴于此,政府应给予高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三)大学发展的灵魂——高水平师资

欧洲中世纪时期,大学的发展依赖于拥有著名学者。依靠这些大师的声名,吸引众多学生前来求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的发展。现今,高校要发展,依然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即使高校的物质条件再好,也无法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人才。梅贻琦先生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自我国融入WTO,开放教育市场以来,高等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各高校间以及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的竞争趋势愈演愈烈,其中对于人才的争夺更是激烈。因此,我国高校应高度重视,不仅要引进高水平人才,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优秀人才,双管齐下,才能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四)大学发展的途径——私立高校

欧洲中世纪大学在兴起之始,并不是都得到世俗和教会的认可,而是经由学者和学生们组织壮大起来后,才得到了承认,而并不是由教会或者世俗政府所创办,因此,具有一定的私立性质。现在,私立高校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到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无一不是私立性质,同时也无一不是世界高等教育的翘楚,他们的教学与研究水平已得到世界的公认。但在我国,私立高校的力量依然微弱。在当前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日趋强烈,而政府又无法满足这一需求的局势下,私立高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从朱清时创办南科大,希望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建成类似加州理工学院和洛克菲勒大学那样小规模高质量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南方科技大学首批入学的45名学生全部放弃高考,私立高校的发展呼声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关注,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私立高校的发展会更加有序。

(五)大学发展的前景——国际化

虽然中世纪大学未能摆脱世俗与教会的控制,但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却起了前所未有的贡献。它打破了封建闭塞的壁垒,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中世纪大学通用语言为拉丁语,有利地促进了大学间人员的往来。大学吸收了大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优秀人才,同时,教皇也允许学生的自由求学。这种措施有利地扩大了大学间的国际往来与交流,学生通过交流,扩展了自己的学识,同时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碰撞与传播。这种国际化的交流也为当前大学所追求。我国高校应引起重视,高校间多交流,避免“一家文化”的局面,同时要多与世界名校交换师生,引进国际知名高校的教学理念,促进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

对于当前我国高校的发展,有人认为“当代中国教育最大问题在于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2]。虽然中世纪大学时期离我们相距甚远,但其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思想与观念,对于今天的高校发展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正确看待,从中吸取有利启示,为我国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1]黄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85.

[2]罗海鸥.通识教育与大学文化发展——海峡两岸跨世纪大学文化发展研讨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1999(4):54-56.

[3]陈孝彬.外国教育管理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62.

[4]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103.

[5]宋文红.欧州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文化背景[J].现代大学教育,2005(5):34-38.

[6]侯耀先.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独立自主性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20-22.

[7]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01.

On the Formation,Development and Enlightenment of European Medieval Universities

LI Dan,LI Hua-shu,YANG Hai-tao
(Sichuan Center for Education Developmental Research,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0,China)

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were developed and strengthened in European"Dark Ages".The process was full of struggle and accumulated a wealth of experience.The power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is social needs,the guarrantee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is university autonomy,the soul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is teachers of high level,the way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is private universities,and the prospect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is internationalization.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ma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our universities and promote their healthy development.

Europe;medieval universities;development;enlightenment;university autonomy;teachers

G519

:A

1673-2065(2012)05-0108-03

(责任编校:卫立冬英文校对:吴秀兰)

2012-05-16

李 丹(1990-),女,江西鹰潭人,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1级硕士研究生.李化树(1964-),男,四川西充人,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中世纪世俗教会
中世纪欧洲艺术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黑暗时代”一说是谬论。这里说说中世纪的科学进步为何仍举足轻重 精读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不愿向世俗投降
一件新出于闐語世俗文書
世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