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优良地方畜禽品种特性及其综合开发利用

2012-04-13 06:19付石军沈志强郭时金李峰曲光刚张志美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256600山东绿都安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12期
关键词:洼地德州渤海

付石军 沈志强 郭时金 李峰 曲光刚 张志美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 256600 山东绿都安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黄河三角洲优良地方畜禽品种特性及其综合开发利用

付石军①②沈志强①②郭时金②李峰①曲光刚①张志美②(①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 256600 ②山东绿都安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畜禽品种资源是一种独特的生物资源,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黄河三角洲地区是渤海黑牛、德州驴、鲁北白山羊、洼地绵羊、寿光鸡等优良畜禽良种资源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其中渤海黑牛、德州驴列入国家级地方品种保护名录,洼地绵羊、鲁北白山羊列入省级地方优良品种保护名录。这些地方优良畜种均建立了原种场并申报了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渤海黑牛、德州驴原种场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并划定了保种区,实现了品种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结合。本文对渤海黑牛、德州驴、洼地绵羊和寿光鸡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综合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详细汇报。

1 渤海黑牛

渤海黑牛原称“无棣黑牛”,为我国唯一的黑毛牛品种,是全国八大名牛之一。渤海黑牛主要产于山东省滨州市渤海沿岸的无棣、沾化、阳信、滨城和惠民等县区,以无棣县为中心产区。渤海黑牛属中型役肉兼用品种,具有耐粗饲、易育肥、抗逆性强、性成熟早、繁殖能力强、屠宰率高、遗传性稳定、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等特点。1983年被分别列入《山东省畜禽品种志》和《中国牛品种志》,2000年8月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1.1 外貌特征 渤海黑牛全身被毛及蹄、角、鼻镜、舌面均为黑色,低身广躯,后躯发达,体质健壮,形似雄狮,当地称为“抓地虎”,在港澳市场被誉为“黑金刚”。体质结实,结构匀称、紧凑,头矩形,头颈长度基本相等,胸宽深,背腰长宽平直,尻部较宽、略显方尻,四肢开阔,肢势端正有力,蹄质细致坚实,侧视呈长方形。角轻小,多龙门角。公牛额平直,眼大有神,颈短厚,肩部明显;母牛清秀,面长额平,四肢坚实。

1.2 生产性能 渤海黑牛成年公牛、阉牛体高133cm左右,体重460kg左右;母牛体高一般120cm左右,体重360kg。据对10头未经育肥牛测定,渤海黑牛平均屠宰率53.13%,净肉率44.72%,胴体产肉率84.18%,胴体骨肉比1:5.09。渤海黑牛肉质细嫩,经育肥后肌间大理石纹明显,色泽鲜红,其肉品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总量达95.11%,高于巴伐利亚红白花牛(94.5%)、秦川牛(92.27%)、南阳黄牛(88.73%)和牦牛(89.84%)等牛种。该品种牛耐粗饲、易育肥、出肉率高、肉质细嫩,是难得的肉牛良种。

渤海黑牛性成熟较早,繁殖能力较强。公牛9~10月龄性成熟,适宜配种年龄1.5岁,常年发情,生产中以7~8月配种较适宜。据统计46头次平均射精量5.47ml,鲜精活力0.66,密度11.79亿/ml。母牛8~10月龄性成熟,适宜初配年龄1.5岁,性周期20.2d,发情持续时间32.8h,妊娠期279.5d,产后首次发情83.0d。10岁以上仍有繁殖能力,一般1年1胎或3年2胎,双胎率为0.81%。初生公犊体重(24.69±0.81)kg,初生母犊体重(24.36±4.30)kg。公、母犊6月龄断奶体重分别为146、133kg。

1.3 利用现状 无棣县作为中心产区,现存栏渤海黑牛2.85万余头。为保护好这一优良地方畜禽品种资源,2002年滨州市建立了山东省渤海黑牛原种场,无棣县建立了渤海黑牛保护区。2008年,该保种场和保护区被国家认定为第一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场区。2010年,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无棣县华兴畜牧有限公司投资近千万元建立了无棣县渤海黑牛保护场,现存栏渤海黑牛基础母牛200余头。同时,无棣县适时启动了渤海黑牛产业化开发项目,依托无棣县华兴畜牧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保护场+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搞好渤海黑牛的产业化开发,市场开发前景良好。

为抢救性保护渤海黑牛种质资源,无棣县规划建设渤海黑牛良种繁育基地来进行渤海黑牛育种核心群的建设,由无棣华兴畜牧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2011年10月,承担着国家级渤海黑牛保种区的山东省渤海黑牛原种场迁址无棣县华兴渤海黑牛良种繁育有限公司养殖场内。2011年,该公司已有纯种渤海黑牛种公牛50头,母牛380头。国家级渤海黑牛保种区内的渤海黑牛保护群由该公司负责提供纯种渤海黑牛冻精进行纯繁,为在保护好这一优良地方畜禽品种基础上实现产业化发展。

1.4 科研现状 应用氯前列烯醇诱导渤海黑牛同期发情,结果表明采用氯前列烯醇处理空怀母牛172头,发情牛82头,同期发情率达47.67%[1]。

王建英等(2009)研究了渤海黑牛线粒体DNA控制区(mtDNA D-loop)的遗传变异,渤海黑牛mtDNA D-loop区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日本和牛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含有普通牛和瘤牛的血统、受到过瘤牛血缘渐渗的影响[2]。渤海黑牛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外显子2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牦牛、山羊、猪、人、小鼠和鸡各物种间同源性分别为100%、97.1%、94.2%、89.0%、83.8%、79.8%、100%、98.2%、94.7%、86.0%、86.0%、77.2%。系统发生结果显示,系统发生树总体分为两支,鸡单独为一支;渤海黑牛、牦牛、山羊、猪、人、小鼠聚在一起成为另一支[3]。应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和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后白蛋白、运铁蛋白、后运铁蛋白、血浆铜蓝蛋白、碱性磷酸酶、淀粉酶、碳酸肝酶、心肌黄酶、酸性磷酸酶、酯酶D、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乙醇脱氢酶、肌肝激酶16个编码血液蛋白(酶)的结构基因座。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16个座位中有9个存在多型现象,多态位点百分比为56.25%,群体内遗传变异水平相对较高,平均杂合度为0.2319[4]。

采用PCR-SSCP的方法对578头渤海黑牛的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的编码区进行分析,研究了渤海黑牛MSTN基因多态性与体尺性状的关系[5]。结果显示,外显子1和外显子2处没有发现多态性位点,外显子3处发现两个多态性位点,并且两个多态性位点所导致的基因型只有一种,所扩增的产物经过聚丙烯凝胶电泳发现后,有3种基因型。测序结果表明:外显子3的330bp处存在一个G→A转换;336bp处存在一个C→T的转换,AA型个体的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完全一致,为野生型,BB基因型为突变型。将不同基因型与渤海黑牛体尺性状进行了关联性分析,结果发现,AA基因型所对应的头长最小二乘均值要显著高于AB和BB基因型所对应的最小二乘均值,AA基因型所对应胸围的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的高于AB和BB基因型对应的最小二乘均值,AA基因型对应腰角宽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的高于AB和BB基因型对应的最小二乘均值,并且AB基因型对应腰角宽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的高于BB基因型对应的最小二乘均值,其他体尺性状在这3种基因型上均无显著差异。

采用PCR-SSCP方法对渤海黑牛BOLA-DQA2基因的编码区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渤海黑牛BOLA-DQA2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状的关系[6]。研究表明,外显子1和外显子5处没有发现多态性位点,外显子2处发现两个多态位点产生4种基因型,外显子3处发现1个多态位点产生3种基因型,外显子4处发现1个多态位点产生3种基因型。外显子2中基因型AA所对应的个体头长、额宽、体高、十字部高显著高于基因型BB、AB、BC(P<0.05),其它生长性状均无显著差异。外显子3、外显子4中生产性状在AA、BB、AB这3种基因型上均无显著差异。DQA2外显子2中等位基因A对渤海黑牛的生产性状起关键作用,可以为渤海黑牛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2 德州驴

德州驴原产于山东省滨州市、德州市沿渤海各县,是我国大型驴种之一,也是优秀的地方品种,目前已被国家列为地方品种保护名录。它从外貌来说分“三粉驴”和“乌头驴”两大类型。德州驴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深受各地农民的喜爱。德州驴现已被新疆、陕西、辽宁等24个省市引为种畜,同时也给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1 外貌特征 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外形美观,体型方正,头颈躯干结合良好。毛色分三粉(鼻周围粉白,眼周围粉白,腹下粉白,其余毛为黑色)和乌头(全身毛为黑色)两种。成年种驴体尺:公驴体高在142cm,体长为143.6cm,胸围为152.8cm,管围为18.7cm,母驴相应为140、137、160和16.4cm。公驴前躯宽大,头颈高扬,眼大嘴齐,有悍威,背腰平直,尻稍斜,肋拱圆,四肢有力,关节明显,蹄圆而质坚。德州驴平均体高一般为130~135cm,最高的可达155cm。

2.2 生产性能 德州驴生长发育快,12~15月龄性成熟,2岁开始配种。1岁驹体高、体长为成年驴的85%以上。母驴一般发情很有规律,终生可产驹10只左右,25岁好驴仍有产驹的;公驴性欲旺盛,在一般情况下,射精量为70ml,有时可达180ml,精液品质好。作为肉用驴饲养屠宰率可高达53%,出肉率较高。为小型毛驴改良的优良父本品种。单驴拉车载重750kg,日行40~45km,可连续多日。最大挽力占体重的75%。

2.3 利用现状 一是开发它的药用价值,德州驴个体大、皮厚、出胶率高,是熬制阿胶的上等原料;二是开发它的奶用价值,驴奶的营养成分与人奶极为相近,比例几乎占人奶所含成分的99%,是人奶的最佳替代品,且驴奶具有滋润皮肤,改善面部环境的作用。成品驴奶在内地销售的平均价格在35~40元/kg左右;三是开发它的肉用价值,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据分析,每100g驴肉中含蛋白质18.6g、脂肪0.7g、钙10mg、磷144mg、铁13.6mg,有效营养成分不亚于牛、兔、狗等肉,属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肉食品。驴肉还具有补血、益气补虚等保健功能。食驴肉之风也在广东、广西、陕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兴起,这表明开发饲养肉驴大有潜力。加上驴天生特有的对恶劣环境生活条件的忍耐度,是所有家畜中最突出的,一旦改变它的生活条件,施之以较优厚的合适的育肥方法,其效益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是值得加以关注和开拓的新型饲养业。

2.4 科研现状 刘娟(2008)根据德州驴血液、肌肉和毛发3种样品的特点,分别建立了相适合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并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检测[7]。结果表明,这3种DNA抽提方法及相应改进的可靠性,得到的DNA纯度较高。该方法可应用于PCR扩增等后续分子生物学试验研究,可为了分析德州驴的种群结构和种间遗传相似性关系,以及预测选配和杂交配合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做好德州驴的保种育种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德州驴的卵巢卵泡发育是以卵泡波形式进行的,每个发情周期中最常出现的是2个卵泡波;排卵发生于发情结束前2天;E2和IGF-1调节驴的发情活动;FSH调节小卵泡的募集;LH增高与排卵有关[8]。

德州驴肉的嫩度稍好于华北小驴,失水率高于华北小驴,而肉色稍浅,肌内脂肪含量少。肌肉的嫩度以腰大肌最好,其次为背最长肌、臂二头肌和半膜肌。肌内脂肪大小顺序为背最长肌>腰大肌>半膜肌>臂二头肌,肉色由深到浅顺序为臂二头肌、半膜机、腰大肌和背最长肌。驴肉嫩度适中,多汁性好,脂肪含量适中,肉味浓郁香鲜[9]。

德州驴的哺乳动物朊蛋白(PrP)基因片段为767bp,该基因内无内含子,包含了驴PRNP完整编码区序列,编码256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推测其分子量约34ku。对德州驴朊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其他7种动物的比较,有3个区域变异较大,分别与种属屏障和潜伏期有关[10]。经推测驴的PrP基因型是ARQ型,对羊痒病中度敏感,但是至今没有马属动物感染羊痒病的报道。

朱文进等(2011)研究德州驴生长激素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德州驴生长激素(GH)基因DNA序列约为1928bp,包含完整的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德州驴GH基因DNA序列与德宝矮马67、蒙古马、猪、牛、绵羊和人GH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8%、98.2%、79.4%、68.3%、70.9%和68.3%,c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5%、98.6%、97.2%、89.8%、88.9%和68.4%。表明GH基因在进化上非常保守[11]。

对三粉驴和乌头驴2个品系的线粒体DNA D-loop区进行PCR扩增并测序,以欧洲驴作对照,结果在获得的399bp D-loop 碱基序列中,共检测出核苷酸多态位点24个,多态位点比例为6.02%,德州驴的D-loop区核苷酸变异只有转换形式,5个德州驴的核苷酸变异频率在1.00%~4.51%之间,乌头驴和三粉驴可能来自不同母系起源[12]。

德州驴H-FABP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外显子1、2、3、4大小分别为73、173、102、57bp,内含子1、2、3大小分别为3500、1980、1425bp。CDS序列全长为405bp,前体氨基酸数为134个。德州驴与马、野猪、人、牛、山羊、牦牛、大鼠、小鼠、红原鸡、绿头鸭、斑马鱼各物种在H-FABP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上有较高的保守性,同源性大小分别为96.79%、91.36%、89.14%、88.89%、88.89%、88.64%、84.07%、83.46%、75.80%、74.81%、67.90%[13]。

应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德州驴的血液中LDH同工酶多型[14]。结果表明,大部分个体都显示4条带,少数个体表现为5条活力带,个体间的差异很大。但整个群体LDH的变化特点为LDH3>LDH4> LDH1>LDH2>LDH5。

3 洼地绵羊

洼地绵羊是生长在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域的地方绵羊品种,是长期适应在低湿地带放牧、肉用性能好,耐粗饲抗病的肉毛兼用地方优良品种。属肉裘兼用型,具有性成熟早、繁殖率高、生长快、易管理、抗病和适应能力强等特点。

3.1 外貌特征 洼地绵羊鼻梁微隆起,耳稍下垂,公、母羊均无角,胸较深,背腰平直,肋骨开张良好,后躯发达,四肢较矮,低身广躯,呈长方形,中等脂尾,不过飞节。全身被毛白色,少数羊头部有褐色或黑色斑点。个体大、耐粗饲、躯体壮、蹄质坚硬、抗病力强、成熟早、繁殖率高等优点,适合长期在低洼潮湿地带放牧,深受北方地区群众青睐。该良种羊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肉役兼用,开发前景广阔。

3.2 生产性能 洼地绵羊是是长期适应在低湿地带放牧、肉用性能好,耐粗饲抗病的肉毛兼用地方优良品种。洼地绵羊与国内外其他羊种比较,有以下特点:(1)产羔多。核心群母羊繁殖率280%,年均产羔5只;(2)四乳头。国内外罕见的四乳头母羊有高繁殖力、高泌乳力趋势;(3)肉质好。羔羊屠宰率高,而且肉嫩、味美、营养高,母羊只均年产优质羔羊肉40kg以上;(4)羊皮好。羔皮、裘皮、板皮质量高,是优质服装原料;(5)无犄角。性能温顺不抵斗,适宜密集型饲养;(6)脂尾厚。适宜季节性放牧贮存营养,保证羊常年繁殖,肥尾肉羊受伊斯兰民族国家喜爱。

成年公羊为60kg,母羊为40kg,6月龄公羊为26kg,母羊为24kg。被毛由细毛(51%),两型毛(16%),有髓毛(30%),干死毛(3%)组成。产毛量为1.5~2.0kg。春毛长7~9cm。净毛率为51%~55%。屠宰率为50%左右,产羔率为215%。

3.3 利用现状 从保护种质资源角度出发,沾化县畜牧局2008年起加大了发展洼地绵羊的保护力度,确定利国乡等5个重点乡镇,建立养羊小区和繁育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同时在群众中培育养羊大户,以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养羊一村一品建设。从2008年开始,利国乡就开始了洼地绵羊“合村并居”之旅,先后建成洼地绵羊繁育基地、高效畜牧养殖示范区。昔日分散在各家各户、住在低矮脏臭的羊圈里的洼地绵羊,如今集中住上了高档的“住宅小区”。

在养殖小区建设的同时,还成立了利农牧业有限公司,并且下设两个养羊合作社。公司统一引种、统一提供饲料和兽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标准化养殖既解决了羊的污染和疾病问题,又容易成规模,使养殖户抱成团,面对市场就有了话语权出栏的羊供不应求,大部分发往新疆、河北等地。截至2011年,沾化洼地绵羊规模化养殖场(区)已达200多个。

3.4 科研现状 试验用洼地绵羊公羔4只,于初生当日结扎断脂尾,观察三个月后屠宰,结果0~30日龄日增重比对照组降低10.53%,31~60日龄比对照组提高2.57%,61~90日龄提高40.13%,瘦肉率提高11%,眼肌面积提高29.31%[15]。洼地绵羊公羔阉割增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羔羊,六月龄平均每只多增重6.14kg,增长18.75%,差异极显著;阉割后的公羔屠宰率和净肉率均高于不阉割的公羔[1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76只洼地绵羊的苹果酸脱氢酶(MDH)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发现[17],MDH基因座2个等位基因MDHF和MDHS的频率分别为0.4868和0.5132,3种基因型FF、FS和SS的频率分别为0.1447、0.6842和0.1711。

洼地绵羊的血红蛋白(Hb)及血清转铁蛋白(Tf)位点多胎性分析表明[18],洼地绵羊Hb位点含有3种表现型即HbAA、HbAB、HbBB,受两个等显性等位基因(HbA、HbB)控制,其中HbB为优势基因。Tf位点检出5种等位基因TfA、TfB、TfC、TfD、TfE,组成9种表现型TFAA、TFAB、TfAC、TfBB、TfBC、TfBD、TfBE、TfCD、TfCE,其中TfC位优势基因。血液蛋白质位点的不同表现型之间,母羊产羔数有一定的差异。根据Hb位点,洼地绵羊早期应选择HbAB型母羊,而HbAA型母羊较差,根据Tf位点,含有TfE基因的洼地绵羊母羊产仔数较低。

洼地绵羊中存在与Booroola羊相同的FecB基因突变,有B/B、B/+、+/+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9、0.56和0.15;且4乳头个体FecB基因频率高于2乳头个体;3种基因型的平均产羔数分别为2.81±0.142、2.49±0.53和1.96±0.28只。经统计分析,B/B与B/+基因型洼地绵羊的产羔数显著高于+/+基因型(P<0.05),B/B与B/+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基因型个体也存在多羔现象[19]。

洼地绵羊与大尾寒羊间的遗传距离为0.0560,与小尾寒羊的遗传距离为0.0678,与滩羊的遗传距离为0.1266,而与鲁北白山羊的遗传距离为0.3607。可以认为洼地绵羊、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滩羊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均是由蒙古羊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时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25]。洼地绵羊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I、II的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测序发现这些酶切位点分别受2、5个等位基因控制,由于MHC-DRB1为多碱基突变的基因位点,综合2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结果,在洼地绵羊中共发现15种基因型,其中新的等位基因MHC-DRB1.D(225bp/71bp)仅在该洼地绵羊群体中发现。对MHC-DRB1的5个等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及预测的氨基酸序列分别进行比对,发现5个等位基因间存在丰富的变异位点[20]。

4 寿光鸡

寿光鸡原产于山东寿光的稻田区慈家、伦家一带,也称“慈伦鸡”。寿光鸡的特点是体型硕大、蛋大。属肉蛋兼用的优良地方鸡种,肉质鲜嫩,营养丰富。

4.1 外貌特征 寿光鸡全身黑羽并有光泽,红色单冠,眼大灵活,虹彩呈黑色或褐色,喙为黑色,皮肤白色。体大脚高,骨骼粗壮,体长胸深,背宽而平,脚粗。

4.2 生产性能 雏鸡早期的增重和长羽速度均较慢,特别是大型寿光鸡,是典型的慢羽鸡,常有背羽稀疏和秃尾等现象,约40日龄之后生长速度加快。据测定,公鸡半净膛为82.5%,全净膛为77.1%,母鸡半净膛为85.4%,全净膛为80.7%。开产日龄大型鸡240天以上,中型鸡145天,产蛋量大型鸡年产蛋117.5枚、中型鸡122.5枚,大型鸡蛋重为65~75g,中型鸡为60g。蛋形指数大型鸡为1.32,中型鸡为1.31,蛋壳厚大型鸡0.36mm,中型鸡0.358mm。壳色褐色,蛋壳厚度为0.36mm,蛋型指数为1.32。

4.3 利用现状 寿光鸡属世界罕见的黑羽大鸡,在当地已有两千余年饲养历史,是唯一载入《全英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品种志》的我国地方品种,具有体躯高大、骨骼健壮、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的独特优点。该品种全身黑羽无杂毛,阳光下闪有金蓝色光泽。成年公鸡一般4kg,母鸡2kg,具有黑羽、黑嘴、黑腿“三黑”的特点,是十分独特的种质资源和优良的品质特性,已被国家列入基因库存,寿光慈伦大鸡有限公司是寿光鸡唯一保种场和原产地。

4.4 科研现状 采用PCR-SSCP方法对寿光鸡钙蛋白酶I基因(CAPN1)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21],含有CAPN1基因外显子5的引物CE5扩增的座位在群体中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66、0.520和0.214;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为0.524和0.476。CE8引物扩增的座位在群体中也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78、0.510和0.112;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为0.633和0.367。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含有CAPN1基因外显子5的引物CE5座位对肌内脂肪含量和腿肌蒸煮损失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CE8座位对胸肌蒸煮损失存在显著性影响。

寿光鸡腿肌中存在3种不同大小的肌生成抑制素(MSTN)基因cDNA,其大小分别为1128bp、985bp和754bp[22]。寿光鸡组织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长为1455bp,编码485个氨基酸;5’端非转录调控区具有典型管家基因的特征,在邻近起始密码子-28bp处发生C→T突变,该突变使该位点变为核呼吸因子2结合位点[23]。寿光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的5’端调控区遗传多态性研究表明[24],该调控区的扩增产物经Ⅰ酶切后出现AA、AB和BB三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35、0.485和0.180。经X2检验,寿光鸡在IGF-1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分析基因型与10周龄体重和部分屠体性状结果表明,基因型对半净膛重和胸肌重有显著影响。公鸡中在半净膛重和胸肌重上基因型BB与AB、AA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母鸡群体中却在肝脏重和半净膛重上基因型BB同AB、AA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1] 王者勇, 徐建平, 张玉义等. 用氯前列烯醇诱导渤海黑牛同期发情效果的观察[J]. 黄牛杂志. 1998, 24(6): 29-30.

[2] 王建英, 张秀美, 兰邹然等. 渤海黑牛和日本和牛mtDNA D-loop区遗传变异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9, 14(3): 75-82.

[3] 李兴芳, 柏学进, 龚宜超等. 渤海黑牛H-FABP 基因外显子2的序列测定与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10): 4436-4438.

[4] 张柳, 常洪, 毛永江等. 渤海黑牛结构基因座多型性的研究[J]. 黄牛杂志. 2005, 31(7): 4-7.

[5] 刘桂芬, 万发春, 刘晓牧等. 渤海黑牛MSTN 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体尺性状的关联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 (1): 17-21.

[6] 孙菲菲, 刘桂芬, 万发春等. 渤海黑牛BOLA-DQA2 基因SNPs 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25(1): 271-275.

[7] 刘娟. 德州驴不同组织材料总DNA 提取的有效方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1): 154-155, 165.

[8] 葛利江, 徐常林, 石瑞青等. 德州驴发情周期中卵泡动力学和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9): 1256-1263.

[9] 李福昌, 杨金三. 德州驴和华北小驴肉质物理化学性状的比较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3, 24(2): 202-206, 210.

[10] 张太翔, 赵德明. 德州驴朊病毒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J]. 中国兽医杂志.2007, 43(3): 3-5.

[11] 朱文进, 苏咏梅, 关学敏等. 德州驴生长激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3): 329-332.

[12] 杨东英. 德州驴线粒体DNA D- loop 多态性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08, 9: 108-109, 112.

[13] 李雷, 孙玉江, 柳林等. 德州驴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10, 37(3): 131-136.

[14] 吴锦淑, 杨从军, 侯文通等. 德州驴血清LDH同工酶特性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25): 7864-7865.

[15] 李金林, 吕长胜. 洼地绵羊公羔阉割育肥试验[J]. 畜牧兽医杂志. 1998, 17(3): 31.

[16] 马国龙, 孙伟, 常洪, Tsunoda K. 洼地绵羊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研究[J]. 草食家畜. 2006, 3: 5-7.

[17] 王辉暖, 冉汝俊, 李金林等. 洼地绵羊血液蛋白Hb和Tf多胎性研究试验[A]; 2001-2002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 2002.

[18] 任艳玲, 沈志强, 李敏等. 洼地绵羊FecB 基因多态性与其产羔数关系的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38(7): 159-162.

[19] 冉汝俊, 李金林, 曹顶国. 洼地绵羊与四个羊种分子遗传标记的比较研究[J]. 中国草食动物. 2003, 23(6): 10-11.

[20] 肖娜, 任艳玲, 李敏等. 洼地绵羊MHC-DRB1基因PCR-RFLP多态性分析[J]. 动物医学进展. 2011, 32(5): 63-68.

[21] 郭彦, 周国利, 吕鑫等. CAPN1基因在寿光鸡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1): 154-156.

[22] 李新华, 胡兰, 谷文峰等. 寿光鸡MSTN基因3种不同转录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9(5): 578-582.

[23] 刘长青, 张洪海, 文杰等. 寿光鸡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基因的表达与克隆化细胞株的筛选[J]. 畜牧兽医学报. 2009, 40(7): 982-991.

[24] 闵令江, 潘庆杰, 陈宏等. 寿光鸡IGF-I基因多态性与体重及屠体性状关系的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7): 645-648.

(2012–10–15)

滨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滨州市畜牧业高效生态模式与对策研究(2011BRKB27)”

S813.9

B

1007-1733(2012)12-0015-05

猜你喜欢
洼地德州渤海
渤海大学作品精选
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德州鲁源货场信号联锁设备关键技术的应用
“烈焰”,在渤海边燃烧
洼地排涝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非洲 直销的投资洼地
认证,拯救“品质洼地”
辽代“斡鲁朵”内的渤海人移民
在德州,电力经纪人帮你选电!
德州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