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自考衔接的课程衔接与教学模式研究*

2012-04-13 12:02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课程教师学生

王 琼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 大专部,浙江 湖州 313000)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自2002年开始创办全日制自考大专班,第一届共有3个班级,一个财会、两个计算机班级。2009年开始学校和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起了中高职自考衔接班级,到目前为止共有10个这样的班级。这些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考,特别是他们都经历过中考的失利,个别人甚至没有参加中考,除了成绩不理想外,最关键的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没有目标,更谈不上有什么学习动力。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首要的工作是鼓舞、激励他们,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明确学习目标,在稳定中求发展。因此尽管对他们而言课程难度较大,但是学生在这些班级里学习感觉氛围好了,学习环境好了,心情也随之好了,学习有信心了,劲头也就大了起来。

一、中高职自考课程的改革

自学考试课程的真正目的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德”,变为“行”。因此,无论公共课还是专业课的教学必须延伸至课外。教师既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社会的现实素材,也可以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如让学生去农村考察,体验一下“锄禾日当午”的感觉,也可以去工厂去实践一下自己本专业的知识。通过课外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课内外找到学习的乐趣。但是课程太难对学生不仅仅是挑战,最终还会打磨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记得笔者在担任财会02班主任时,许多学生对本专业的有些课程是望而却步。例如:财会专业的高等数学、马哲,专业课程的核心课程中级财务会计、统计学等。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这种模式拿到大专文凭,浙江省高等教育考试院从08年起也对部分课程进行了调整。随着这几年中高职办学模式的发展,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以这种方式在中专学校完成大专学历,课程调整的难易度也在不断的探索中,专业课的难度也降低到50%理解,50%会用。目的是让学生走出校门后,马上能在所学专业的岗位上,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当中。

自学考试课程的难易度是在不断的改革、探索当中,但对于中专的学生而言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有些专业的班级进校时有40多人,到毕业的时候可能只剩下30人左右,许多学生还是因为课程难而放弃了取得大专文凭的机会,如何让留下来的学生能义无反顾的完成学业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所学的课程“乐学”、“爱学”。

二、教学模式

(一)培养“会学”的技巧和“自学”的能力

1.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1)设置疑问,开发思维,创设活跃的思维环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训练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而且会在师生连续的问答中引导思路,教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刚开始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老师应积极帮助他们设疑,让他们了解提问的角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重点,即单元提示,课文的训练重点、注释、练习及评点、批语等提问。一段时间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然后能逐渐摸索出提问的门道。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思维。这种“发现问题”的学习方法使课堂有了一个活跃的思维环境,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就能激发深入学习的愿望,就能调动积极性并提高学习能力,而且由于是自主的学习,学生也乐在其中。(2)认识规律,掌握规范,训练思路,培养能力。中专学校的学生在小学及中学学习期间,相当一部分人根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各种学习和生活能力,现在不仅要调整他们的不良习惯,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黄金时期。这些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比在中学要有所提高,怎样充分利用是关键,故而教师要解放思想,充分相信学生,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启发、引导、点拨他们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摸索、认识、掌握这些规律,提高水平就变成有可能的了。

2.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 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学的能力传授给学生,那么,一节课45分钟,就不应该由教师全包了,而应注意传授少而精的知识,尤其是学生不懂的知识,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咀嚼、消化、查漏补差,知识才能真正的被吸收。

(二)自考课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教”是为了“学”,最终是为了“不教”。自考课程是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独立的学习活动,教师包办代替不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依据自已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来确定学习内容,使自已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的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就有了内在动力。这样,大大激活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笔者认为现代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实践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建构的目的[1](P15)。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教材不再是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专业知识则是作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认知工具。技能操作的过程由学生自已设计,不拘一格,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的时间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学习的空间由课内扩展到课外。学习方式的灵活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三)自考课程的学习过程是感知,是探索,符合中职生身心发展需要

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现代教学则在于让每一位学生经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得到某种精神世界的体验、感悟和某种能力的提高,从而亲近学习,学会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2](P23-25)。在学习中,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可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扩大经验范围;在演讲、讨论等交流活动中增强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多方面的搜集资料,知道了更多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四)操作技能课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可以使学生超越教材而获得直接经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人的知识可以通过读书而获得,而一个人的能力需在实践的“历练”中才能养成。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恒定”的教材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调动现有的教学力量和资源,创设一变化、发展、开放的学习环境是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在实践课中,学生不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而是通过亲身实践或参与获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P21)。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更要具备融合社会、协调人际的能力,才能指导学生参与各项实际技能,在“做”、“考察”、“探究”、“体验”、“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实践课结果功效显著,促进了学生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升华

每一次实践课的开展,都始终体现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其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其功效是突出的,归纳起来有三大方面:①信息的传递。随着学生主体性的突出,课中丰富的信息在生生、师生之间传递着。知识由点到面,然后辐射开,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学生的收获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丰富多彩的。②情感的交流。在老师用心营造的一种安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同学们相互进行信息评价,学生的喜怒哀乐自然的流露,学习绝不是简单的吸纳知识,而是师生们情感的交流和生命价值的感受。每个同学在得到别人赏识的同时,也学会了赏识别人,认可别人,全体学生都从不同方面得到收获与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人。③思维的碰撞。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的心态自然,敢于寻找不同的思维切入点,个性充分张扬,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中容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02届计算机班的一个学生,在校期间理论课学得不理想,但实践课却如鱼儿得水,现在在工作单位中,深感在学校老师那里学到不少实践技能,并应用到了目前的工作中,工作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已是湖州某公司的一位业务部经理,他的实践技能在他的工作实际当中体现的非常明显。总之,自学考式各专业的实践课的开展,能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活动中放飞理想,在“玩”中增长知识,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自主学习最好的前提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人们在后天所养成的一种自动进行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是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很不容易,正如古语所言:“习惯成自然”。人一旦有了某种习惯,有时不必要求,甚至遇到困难也能克服,主动干好事情。好的学习习惯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和平时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训练密切相关的。现在,有一种较普遍的现象,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困难学生人数会大幅增加,这是困扰学校的一个难题,事实上,大约有70%到80%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发生了变化:鲜活了、生动了;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深入人心;教师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不仅仅是传授有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重要的是培养终身学习的方法和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这必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几年来学校的自考助学班在各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无论是成绩上、学风上、日常行为规范上等方面表现优秀。在学风上,凡是上课的老师无不感叹同样是学校招生进来的班级,其他普通中专班在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上差很多,且问题多、难度大、学生普遍厌学。而自考助学班尽管在教学内容上要难、学生接受起来慢,但是课堂纪律好、大部分学生想学、要学,老师上课感到心情舒畅、劲头十足,并有很大的成就感。

在成绩面前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要提高这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无论是思想和学习都不能放松。我们面对的这批学生,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也是一名社会公民,就个人角度而言,要有不断学习的欲望,要有自觉学习的习惯,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从工作中、生活中获取新知,通过学习提高个人的思想水平、工作技能,陶冶情操,丰富人生。而从社会整体而言,应为每个社会成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个人有便捷的多种渠道接受继续教育,让每个人都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第五次的回流学习机会。才能真正使社会成为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学习型社会[4]。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从02届开始创办全日制自考大专以来,这些同学从被动学习,到毕业后仍然能自主的参加自学考试,或其他类型的学习,充分说明他们的学习习惯改变了、学习方法改变了、学习态度改变了、学习目的改变了,有了敢于挑战自我的意识、敢于参加社会竞争的意识、及终身学习的意识。03届计算机班的一个同学,一个学期还没有结束,由于家庭经济等几方面的原因,她就提出了退学,在班主任、任课老师及李真老师的分析、说服下,在学校给予勤工俭学的帮助下,她克服了各种困难,不仅取得了全国公共英语二级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证书,荣获校魅力中职生季军,并在短短的3年多时间里,拿到了大专文凭。2006年参加工作后,成了南浔经济开发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这些年的工作中她不断努力,最近她又考上了政法干警,即将到杭州警察学校学习。因此,可以看出:在这些同学的心里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在慢慢生根、发芽了。

三、结 语

诸如上面所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我们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校衷心地希望每位同学,要具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要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并且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地培养和训练自己。为学生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高职衔接班的课程究竟应该怎么改,改到什么样的程度,即能满足学生出去工作后,本专业对他们的要求,又能符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院的教学大纲,还有待于探索中。自2002年开始自学考试课程改革以来,从最初每个班毕业时3-4%的学生拿到大专毕业文凭,最多不超过15%,到现在中高职衔接班这种模式办学班级的学习,预计可以有70-80%的学生能拿到大专文凭,笔者为参加自学考试助学班的学生们由衷的感到高兴。目前学校在教学模式上也在不断探索当中,其中计算机一级、法律和邓论已经培养出了有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经过几届学生的培养,也摸索了一套教学方法和模式。但在专业课方面和新开专业的某些课程方面,还要不断的摸索和研究,特别是第一次开设的课程,它的教学模式即能尽快的被学生所接受,又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无悔他们选择了这种取得大专学历的途径,学校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还有许多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研究的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加倍努力去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中高职自考衔接教育模式更完善,取得更好效果。

[1]杨惠军.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对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2]梁明院.高中思想政治课开设研究型课程初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1(10).

[3]王守江.建构中学物理教材评价体系[J].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4]王利亚.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建设学习型企业[EB/OL].http://edu.cn/xuexi_shehui_5655/20070321/t20070321_224108.shtml,2007-03-21.

猜你喜欢
课程教师学生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最美教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教师如何说课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