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肾虚血瘀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2012-04-13 12:11李建鹏谢雁鸣
世界中医药 2012年2期
关键词:肾虚骨质疏松症血瘀

李建鹏 谢雁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100700)

综 述

从肾虚血瘀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李建鹏 谢雁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10070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药疗法;肾虚;血瘀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征是全身性的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以致骨脆性增高,极容易发生脊椎骨折和腕部骨折[1]。中医文献典籍中“骨痿”“骨枯”“骨痹”“骨蚀”“骨极”的描述与现代医学中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症状极其相似,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肝虚、脾虚、肾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本病在治疗上,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治疗的根本法则,具体可分为补益肝肾、益气健脾、化痰泻浊、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由于绝经期妇女“多虚多瘀”的特点,在临床中使用补肾活血法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为此,我们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研究。

1 肾虚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影响

中医有“肾主骨生髓”的理论,认为肾“其充在骨”,骨骼是否强健直接反映肾精肾气是否充盈。《灵枢·经络篇》云“足少阴气绝,则骨枯……骨不濡则肉不能著也……发无泽者骨先死”,首先肯定了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根本病机。研究发现PMOP人群中肾虚患者骨密度明显降低,临床调查表明PMOP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肾虚表现[2]。研究证明,应用补肾疗法可以恢复下丘脑-垂体-靶腺器官的功能活动,促进骨钙沉积,抑制骨吸收,加快骨形成,延缓骨量丢失,升高骨矿含量和骨密度,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3]。

《素问·逆调论篇》云“肾不生,则髓不能满;肾气热则腰脊不举……水不胜火,骨枯而髓虚,足不任身”;《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经典著作阐述了肾、骨与髓之间的病理联系,说明肾精不足、骨髓失养则骨髓脆弱无力,临床可出现腰背酸痛、胫膝酸软等骨质疏松症状。PMOP以腰背酸痛、驼背、易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说明肾虚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内在联系。

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以后激素分泌减少的生理变化,与中医学的女子“天癸竭”产生的变化相一致,《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直接指出天癸的盈亏与肾气肾精密切相关。因此,肾精不足,冲任亏虚,骨枯髓少,充养乏源,骨失所养,则骨体枯槁,发展为腰膝酸软、行走不便的“骨痿”或“骨痛”“骨痹”。PMOP的临床表现说明中医理论中的肾虚是PMOP的核心病机。

2 血瘀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影响

现代研究证明雌激素有改变血脂浓度,影响凝血、纤溶酶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及产生其他血管活性物质的生理功能[4]。PMOP患者雌激素分泌功能减弱,上述的系统性作用表达为病理相关反应,呈现凝血激活、纤溶抑制[5]等“血瘀”的微观表现。国内外研究表明绝经后妇女全血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水平明显高于绝经前妇女,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可滤过性却明显低于绝经前妇女,说明血瘀是PMOP重要的致病因素。

《灵枢·本藏篇》曰“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说明气血充盈对强健骨骼的重要性。绝经期妇女“多虚多瘀”,肾虚导致精亏,精为气之母,精亏导致气虚,气为血之帅,气虚推动乏力导致血瘀,而血瘀形成又进一步阻碍气血运行,因此瘀血是脏腑功能虚损产生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进一步加深相关脏腑的虚损状态,因此PMOP以肾虚为本,以痰浊血瘀为标。临床上,许多医家治疗PMOP往往是在补虚的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法,从而取得很好疗效。近年运用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统计显示,活血化瘀药占总用药的15.71%[6]。疼痛是PMOP的主要症状,清代医家唐容川指出:“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周身作痛,以其堵塞气之往来,故滞障而痛,所谓痛则不通也。”这与临床上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以骨、关节疼痛为主相符。根据“不通则痛”的中医理论,血瘀是疼痛的主要病机。

血瘀状态常为机体整体水平上宏观结构和功能变化的某种局部的、具体的形态学改变,血瘀的形成与血液成分、血流状态、血管壁等病理变化密切相关[7]。并且瘀血导致骨痛的原因是引起骨内压增高,骨内静脉瘀滞学说已被大家公认是引起骨内高压的主要因素,而骨内微循环障碍是骨内高压的病理本质。马克昌等[8]认为骨内高压症属于中医“血瘀证”的范畴,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骨内高压,主要是改变了“血瘀”状态,改变了机体的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异常,改善了全身的微循环异常,阻断了骨内高压发生、发展的恶性循环,使骨内微循环和骨内环境逐渐恢复,进而使骨内压恢复正常。此外,内皮素(Endothelin,ET)是近年来发现的血管活性肽和低分子具有细胞信使样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显示ET可作为PMOP气滞血瘀证的微观检测指标[9]。赵明拥等[10]发现活血化瘀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患者骨密度无明显降低,但需要与补肾中药一起使用,这就为临床上使用补肾活血法提供了依据。

3 补肾活血法治疗PMOP的临床研究进展

《难经·十四难》中有“五损损二骨,骨痪不能起于床……损其肾者,益其精”的记载,为PMOP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补肾法被后世医家推行。李经华等[11]应用强骨胶囊治疗PMOP患者60例,治疗6个月后,强骨胶囊能显著减轻治疗组腰背静息痛和运动痛,表明应用补肾法治疗本病有很好的疗效。胡冰[12]研究显示,补肾健脾活血方可提高骨密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王玉东等[13]对补肾宁心方(简称补肾方)的研究显示,补肾方能够选择性地防治PMOP。张荣华等[14]总结了10余年的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用药,发现活血化瘀药占全部用药的15.71%。姜学明等[15]发现健脾活血方通过影响细胞因子IGF-1的含量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骨形成的功能,从而发挥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妇女绝经后造成单位体积骨量降低,骨质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着减少,骨丢失明显增加,使绝经后妇女易发生骨折。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有骨吸收抑制剂(包括雌激素、选择性雄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对磷酸盐、钙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等)和骨形成刺激剂(包括氟化物、小剂量的甲状旁腺激素等),但长期使用副作用大,远期疗效不肯定,且价格昂贵。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其中补肾活血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已经被临床研究所证实,其作用是通过多种途径改善骨代谢,调节骨吸收和骨形成间的平衡,有效地恢复和维持骨量。PMOP病位在骨,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标实涉及“痰浊”“血瘀”等,其中血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临床治疗中,以肾虚论治为主,用药强调活血化瘀,是中医防治的指导原则。

[1]刘忠厚.骨质疏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31.

[2]谢林,郭振球,姚共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分析.中国医药学报,1999,14(3):35-40.

[3]丁桂芝.补肾法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影响的作用机理探讨.中国中医药骨伤科,1995,3(3):1-4.

[4]童晓明,张靖靖,侯家声.雌激素在心血管系统中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01,22(6):361-363.

[5]张莹,朱广瑾,段岩平.雌激素对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的影响及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9,7(1):57-61.

[6]张荣华,丘和明.中医防治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用药分析.中医药学报,1997,3(4):25-30.

[7]吴其夏.体液因素和血液循环病理生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126.

[8]马克昌,冯坤,朱太咏,等.骨生理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58.

[9]李中万,庄洪,李钊,等.1ET、NO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关系的临床初探.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2(13):5-11.

[10]赵明拥,金荣杰,陈彤伟,等.活血化瘀中药是否加速骨质疏松患者骨量丢失.中国临床康复,2004,3:3613.

[11]李经华,赵广利.强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6):19-20.

[12]胡冰,等.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研.湖北中医杂志,2003,25(8):13-14.

[13]王玉东,李大金,王文君,等.补肾宁心方对小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1):1000-1003.

[14]张荣华,丘和明.中医防治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用药分析.中医药学报,1997,5(4):30-31.

[15]姜学明,凌泽喜.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卵巢大鼠血清IGF-1的影响.湖北中医杂志,2005,27(11):5-6.

(2011-09-08收稿)

书讯:《叶天士诊治大全》修订再版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中医大师,他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创造了温病学派,同时对杂病也有许多创见。因此,中医界把他的医案遵之为“临证指南”,为中医必修课程。由于叶天士医案散有8本之多,作者将这8本医案综合汇集分析,并且诠解他的理、法、方、药,使读者能深入全面地了解叶天士的医术。该书在1995年初版,曾获好评。最近应出版社和读者之邀,作了一次修订,已经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再版发行,欢迎购阅。邮购电话:(010)51927252。

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三批自主选题项目(ZZ2006036)

猜你喜欢
肾虚骨质疏松症血瘀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慢性前列腺炎和肾虚有什么关系?
透视“肾虚综合征”
血瘀体质知多少
肾虚是种文化病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