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腹水症的发病机理探讨与防制

2012-04-13 16:01赵胜良关玉英河北省邢台县农业局054001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5期
关键词:变性腹水肝细胞

赵胜良 关玉英 (河北省邢台县农业局 054001)

肉鸭高床网养技术与放牧和地面平养相比,具有省工、易管理、不受季节限制、肉鸭生长快、病患减少、饲料转化率高等优点、自2009年以来邢台县肉鸭养殖成倍成长,年出栏肉鸭现在达几十万只,但是肉鸭腹水症的发生也给高床网养肉鸭带来新的难题,为了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应了解肉鸭腹水症的发病机理及形成过程,以便达到更好的防治目的。

1 症状

本病多发于2~7周龄发育良好、生长快速的肉鸭。尤其是在寒冷季节和闷热夏季多发,且公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母鸭。发病初期表现为喜卧,不愿走动,精神萎顿,羽毛蓬乱,腹部膨大、触之松软有波动感,腹部皮肤变薄发亮。随病情发展可见病鸭缘、脚蹼及腹部皮肤发绀,最后抽搐死亡。死亡率本县鸭场为0.5%~2%。引起腹水的原因较为复杂,目前尚不明确。但许多专家初步认定腹水症主要是有心衰竭导致循环障碍造成死亡。

2 剖检

剖开腹腔可见大量清亮、茶色或啤酒样积液,有时混有纤维素絮状凝块。心脏体积增大,质地变软,右心室极度扩张,心壁变薄,右心房内充满血凝块 ,心包积液。肝脏边缘钝圆,颜色不均呈斑驳状,质地变硬,包膜增厚,表面凹凸不平。取死鸭腹水、血清样品,经实验室诊断,未发现细菌和其它病毒。

3 病因及发病机理

3.1 生长过快 大棚高床网养肉鸭以纯舍饲方式饲养,一般采用二段式营养水平。第一阶段用雏鸭料(3周龄内);粗蛋白20%,代谢能2.8Mcla/kg;第二阶段用生长-育肥料(4周龄至出栏):粗蛋白16.7%,代谢能3.0Mcal /kg。由于初期的高能量和高蛋白的饲养方式使肉鸭增重过快,但其相应的实质器官的增重却相对缓慢,以致实质器官与体重的比重变小,正常的机能代谢不能满足于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这就迫使机体不断提高的机能代谢(如提高肺的呼吸换气功能,增强心脏的收缩机能),短时间内起到一定的代偿作用,但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失代偿,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可导致心肺功能出现衰竭,引起肝脏淤血,进而导致大量腹水潴留。

3.2 密度过大,舍内缺氧 氧是体内的生物氧化过程必不可少物质之一,代谢率越高则需氧量就越多。因此,当鸭群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时就会导致舍内缺氧。而一旦舍内缺氧时,机体为了保证正常的生命活动,一方面要加强、加快肺脏的气体交换及心脏的收缩功能;另一方面,由缺氧的导致的产能不足,又致心衰及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产生腹水。

3.3 特殊的生理构造 禽类的肺脏与哺乳类不同,肺脏固定于胸腔壁,这使得肺脏毛细血管氧的交换范围不充分,易引起肺脏高血压,致使心室肥大扩张,进而引起肝脏淤血,渗出增多,腹水量增大。

3.4 肝脏病变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实质器官,在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肝脏是体内最重要的物质代谢中心,参与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分解及其相互转化和水、盐、维生素的代谢;其次,肝脏也是体内最大的解毒、排毒器官;此外,肝脏还有助于脂类物质的吸收。因此,凡是能引起肝脏受到严重损伤因素,都可能会导致肝功能不全,进 而使腹水潴留增多。基于此种原因,本人对发病肉鸭的肝脏做了组织切片,结果是:肝被膜增厚、水肿,被膜表面附有纤维素,肝被膜下淋巴管及窦状隙扩张,肝细静脉萎缩,毛细胆管增生。肝细胞肿大,呈颗粒变性、空泡变性、脂肪变性,偶有坏死灶,肝窦壁增厚,部分肝细胞萎缩,肝窦及中央静脉扩张、淤血,并有出血,小叶间静脉或汇管区血管扩张充血或淤血。纤维组织增生。

3.5 肝脏病变的机理 现阶段大棚高床网养肉鸭,完全是用饲料催肥的,这就需要饲料要具有较高的能量水平,为了提高生长速度,保证能量的供给,饲养者常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油脂,并且给于24h全天采食。正常情况下,饲料中的脂肪在胆汁的作用下使其乳化成非常细小的乳化微粒,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进行分解,形成甘油二酸酯、甘油一酸酯、脂肪酸和甘油。低于12个碳原子的短链脂肪酸直接被小肠粘膜内壁吸收。长链脂肪酸再被酯化成甘油三酯,与胆固醇、脂蛋白、磷脂结合,在肠道中吸收,肝脏将吸收脂肪酸,合成脂蛋白,肝脏脂蛋白不能及时将肝细胞脂肪运出,造成脂肪在肝细胞中的堆积形成脂肪肝。据豆果网数据:鸭肝每百克脂肪含量7.5g、猪肝脂肪含量3.5g、牛肝脂肪含3.9g。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鸭肝中脂肪含量远超这一标准,所以长期饲喂高油脂类饲料是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时间一长转换成脂肪性肝炎,导致肝细胞坏死增加,炎症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再生的减少,并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形成肝硬化。肝硬化使门脉循环受阻,引起血浆外渗引起腹水产生。

3.6 细菌感染性疾病 由于饲料的存贮不当,导致霉菌的滋生,特别是在夏季阴雨潮湿的季节更易发生饲料的霉变。如不注意将霉变饲料喂肉鸭将会引发曲霉菌性肺炎及霉菌性肝炎,从而使血液回流受阻,引发腹水症。此外,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引起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等,也能导致腹腔内多量腹水潴留。

4 防治

(1)要给肉鸭提供蛋、能比合理,且营养均衡的日粮。(2)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氯化胆碱,以提高能量代谢防止脂肪在肝脏堆积,还应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4)调整肉鸭的养殖密度,保证良好的通风换气。大棚高床养鸭育雏期25~30只/m2,生长育肥期控制7~10只/m2。平养肉鸭生长期一般情况下4~5只/m2。(4)消除发病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肉鸭腹水症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综合症,可能与日粮中油脂含量过多、谷物发霉、肉骨粉或鱼粉霉败,产生大量霉菌毒素或细菌毒素有关。如大肠杆菌、分枝杆菌、黄曲霉毒所引起的肝淀粉样变或肝硬化,常导致腹水症的发生。因此要适当降低饲料中的油质含量,防止饲料霉变,不用发霉饲料和原料饲喂肉鸭。(5)搞好环境控制,防止鸭发生热应激。保持鸭舍清洁、干燥、通风。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搞好鸭舍通风换气,保证鸭内有空气的对流作用,加快鸭体散热,必要时可采用通风设备加强通风,可加大通风量,以防止鸭发生热应激。同时,也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鸭舍内定期消毒,防止鸭因有害微生物的侵袭而造成抵抗力的下降,防止苍蝇、蚊子孳生,使鸭免受虫害干扰,增强鸭群的抗应激能力。

5 讨论

(1)肉鸭腹水症是多病因引起的疾病,本人只是通过对鸭肝脏病理变化和营代谢方面加以说明。(2)肉鸭发生腹水症和遗传有很大关系,在养殖过程中,肉鸭腹水症发生不同种鸭场的鸭苗发病率有很大差异。(3)肉鸭腹水在夏季闷热气候和冬季多发,这可能和夏季闷热,肉鸭为了散热,活动减少呼吸次数增加,心肺负担加大有关,冬季养殖时,为了保温通风减少,空气氧气不足有关,在肉鸭快速生长期间需要大量氧气,氧气不足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导致细胞颗粒变性。(4)可能和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分枝杆菌、黄曲霉毒等细菌与病毒感染,引起肝脏炎症,而后引起肝脏细胞变性,纤维素增生形成鸭肝硬化,继而发生腹水症。因此在鸭饲养过程中因加强细菌与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5)肝脏是机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管,在饲养过程中使用药物不当,可引起肝、肾细胞损伤,加快肝细胞变性引起腹水症。在添加剂使用上要选择对肝脏细胞损伤小的药物。

6 结论

饲料中高能量和高蛋白质,保证了鸭的营养需要和快速生长,同时过度的采食引起血液中血糖和血脂升高,肝脏将多余的血糖和血脂合成脂肪在肝脏中储存。大量的脂肪在肝脏中堆积使肝脏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形成后肝脂肪变性向脂肪性肝炎转换,导致肝细胞坏死增加,炎症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再生的减少.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形成肝硬化。随后形成门脉循环障碍,门静脉血压增高,对蛋白质吸收减少,血液浓度降低,引起部份血浆外渗,形成腹水。

猜你喜欢
变性腹水肝细胞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肉鸡腹水咋防治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征兵“惊艳”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
变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
泽芪汤联合腹水超滤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