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备课的几点思考——浅谈语文教师备课的现状及策略

2012-04-13 16:55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教材课堂教师

袁 娟

(亚布力林业局第一小学,黑龙江亚布力 150631)

关于备课的几点思考
——浅谈语文教师备课的现状及策略

袁 娟

(亚布力林业局第一小学,黑龙江亚布力 150631)

在课改的大潮中,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位语文教育者共同的话题。备课的水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而当前教师备课的现状是照抄照搬,一成不变;上网搜索,“拿来主义”成风;问题设置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对于备好课有几个策略,即备好自己,做到教学合一;备好学情,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备好教材,制定教学策略;备教法,切中教学的契合点;备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合一;自主学习;取舍整合;契合点;反思

一堂语文课可能是师生互动、收益颇丰的知识盛宴,也可能只是一次枯燥无味的“滥竽充数”。在课改的大潮中,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共同的话题。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所以教要成功,备要当先。备课的水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

一、备课的现状

提起备课,大多数承担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认为,这只是应付检查的一种无奈的劳动,目前普遍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1.照抄照搬,一成不变

一些老教师在新学期备课时,通常会有两种做法:一是重新找出了自己往年的教案本,或要来上一年同一个年组教师的教案,拿过来直接抄写,甚至将往年的教案换上新封面,当作新学期的备课。二是买一本现成的《教学设计》,然后依葫芦画瓢。现成的教学设计里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安排、教学过程一应俱全,我们的老师就全盘照抄,不加思索,反正书里的内容语言流畅,文字数量也多,符合规范。这类教师忽视了一个问题: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需要不断地改进和调整。正如当球王贝利踢进第1000个球时,记者问贝利:“你踢进的1000个球中,哪一个球最为精彩?”贝利说:“下一个。”其实,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精彩的课永远是“下一课”,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备课要不断修改,教学得经常调整,一成不变是行不通的。用同一个教案去教不一样的学生,其教学效果也是迥然不同的。

2.上网搜索,“拿来主义”成风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迅捷,一部分中青年教师寻找到了新的备课方式,上网搜索。只要在“百度”的搜索里敲上需要备课的课题,一排排、一页页的教学设计,应有尽有,我们的老师通过复制、粘贴,一学期繁重的备课任务可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轻松搞定,这种方法确实在提高备课效率,减轻教师过重负担等方面能起到一些作用,但真正沉淀在教师心底的东西却寥寥无几。这只是一种形式代替了思考,课件代替了大脑的过程,看起来形式新颖,花色齐全,顺应新课改的潮流,实际上却走向了备课的另一种极端。

3.问题设置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因为一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有限,经验尚浅,备课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有局限性,所以他们在备课的过程中拒绝深度,只停留在文本表面。一是怕问题设置得太难,学生答不出来,课堂沉闷,二是怕引得太深,自己难于应对,把自己陷于尴尬之境地。在做表面的功夫的同时忽略了“深入浅出”这一道理。没有深入地研究怎么会有高质量的“浅出”,失去“深入”的“浅出”,只能让教学内容变得“肤浅”,让学生更肤浅,课堂更肤浅,对于深不下去,是新教师及青年教师普通存在的一种现象。

二、对于备好课的几个策略

种种流于形式的备课活动,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教师年复一年地抱怨“这届学生还不如上届”。要摆脱这一恶性循环,发挥备课应有的作用,笔者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备好自己,做到教学合一

1.要求学生读的教师先读好。于永正老师提出语文备课要先备朗读,“要大声地,一遍一遍地朗读。一篇课文你读了二十遍以后才能有所思有所悟。”他自己就坚持上课前先把课文读上个二三十遍,笔者很赞成这一点。在《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一课的备课中,笔者先对西部地区孩子上学极度困难的情况有所了解后,拿起书本一遍又一遍地深情朗读。读着读着,眼前不时浮现出小女孩那双专心忧郁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浮现出小女孩子走在蜿蜒的山路上,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吃力行走的情景,浮现出小女孩头没梳、脸没洗脸而迫切地去上学的情景,于是眼眶湿润了。此时,课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重重地撞击着胸口。想到我们这里的孩子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不懂珍惜,而这双“大眼睛”却向世人喊出了“我要读书”的心声,不禁百感交集。于是,埋头备课,将自己的一腔真情注入字里行间。课堂上,动情叙说,深情范读,不知不觉把学生也感化了,教师、学生和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可见,教师对课文入情入境的朗读,不仅是备课的开始,更是我们与学生走向对话的开始。

2.要求学生背的教师先背。有幸听了贾志敏老师的一堂课后,感动于年迈的贾老师倒背如流的背诵功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书在胸中,话在嘴边”的妙处。一个巧妙的教学主意,往往就产生于对文本的熟悉。我们的语文书就是一个美的世界。一篇篇小文章在内容上,古今中外名作荟萃,久经时间考验,历来脍炙人口;在形式上,有诗歌、散文、童话、寓言,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咀嚼起来,余味无穷。不背不记真是可惜,如果我们能流畅而富有感情地背诵课文、背诵名篇,乃至背诵学生的习作,那么,当我们站在课堂上,即使不提出任何要求,学生也会因为佩服、惊讶,而“亲其师,信其道”,省去了用苍白的语言不厌其烦的强调。

3.要求学生写的教师先写。在我们教学生读书的方法、积累的方法、写作的方法的时候,要求学生每天阅读写日记的时候,我们这些真正的语文老师有多少能坚持每天读书、每天写日记?布置给学生作文的同时,我们又写过几次下水作文?这不正常。音乐、美术老师要示范唱歌、示范画画,我们语文老师怎能不用写就去教作文呢?所以在习作教学中,身体力行和孩子们一起写,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平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看了,开阔眼界,受到启发。

(二)备好学情,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我们以往在备课时,主要是要备教材、教法,但忽略的往往是备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充分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去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要想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首先应该备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备课中深入思考,这篇课文,哪个地方学生能读懂,哪个地方读不懂,为什么读不懂,怎样能读懂,多做预设,才能真正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收放自如。笔者在讲柳宗元的《江雪》一课时,按计划整堂教学进行得都非常成功,课进行完了,一名淘小子突然问了一个问题:老师,大冷的天柳宗元为什么跑到这荒山野岭来钓鱼呀?这下可不得了了,“老师,下雪了大河都冻冰了,柳宗元他怎么钓鱼呀?”等等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提了不少。在课前,笔者认为只要把古诗讲透就可以,根本没有想到应该把柳宗元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讲给学生,万万没有想到学生们的思想竟然如此多彩!可是学生的提问让我们明白了学生的求知识欲望有多大,孩子们思维空间有多广。在备课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落实主体地位的环节,有了精心准备,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

(三)备好教材,制定教学策略

1.细读文章,抓住根本

我们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一篇文章的训练点很多,课文所有内容结构的“枝枝叶叶”都了然于胸,反而不知道该讲什么,怎样讲了。最好的方法是非常认真地读一遍,合上书回忆,在回忆中抓取这篇教材给自己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和最突出的特点。因为只读一遍就能在脑子里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应该就是作者浓墨重彩进行铺叙的,是文章的根本所在。抓住这些,就抓住了主干。这种阅读应该像“地毯式”的轰炸、扫描,让每一个字,每一段话,从自己的口中,从自己的内心流过,沉淀出“大概内容”。

2.抓题眼、抓中心句、抓关键词,构建线状课堂

一篇文章的题目常能反映该篇文章的重点和中心之所在。分析题目的含义,尤其是抓住“题眼”分析透彻课文的中心,教学重点就自然突出来了。例如:《高大的背影》,记叙妈妈背“我”去医院看病的路上,一位三轮车工人主动送“我”去医院的事。如果抓住“高大”一词来分析:“背影”为什么“高大”?它“高大”在什么地方?教学重点就突出来了。又如《詹天佑》一课,主要讲了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的极端藐视,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他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使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只要抓到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中心句,围绕“杰出”和“爱国”两个关键词,从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感悟他的爱国,用画示意图的方式直观感悟他的智慧,从而直观地体会了杰出的含义。从众多的案例中可见,抓题眼、抓中心句、抓关键词是一种备课策略。题眼即发现教学的一种策略。中心句、关键词则是纵深、横向建构整个课堂的一种策略。

3.举一反三,打造网状的课堂结构

备课如同打井,只有深钻,才能得水。除了教材之外,备课要参考大量的资料。大至原著、出处,小至一词一句,都要胸中有数,明明白白。众多的内容怎样取舍,整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能使学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和熟练技能。”择要而教的同时打开思路,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局限于眼前的一篇文章中,应该力求扩展本篇教材的教学效果,产生扩散效应。以窦桂梅的《三打白骨精》为例,《西游记》是一部囊括天文地理、三教九流的小说,其中的人物天马行空,上天入地,但教学不能面面俱到。窦桂梅认为教学《三打白骨精》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二是以它为引子去读《西游记》。因此这篇课文的学习,不能停留在一般文章的水准上,要结合原文,体会体裁特点,文字表达特点,主题呈现的脉络,故事叙事的特点等,展开主题导读教学。但围绕主题开展教学,既要放得开去也要收得回来,这就要求教学的设计,不能单一,所以呈现一种网状结构,在散漫中将知识、文化和思想慢慢渗透给学生,最后以主题加以提升总结,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就不会是牵强的和无选择性的。比如教学流程大致分成以下环节:利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渗透《西游记》中的环境描写;借助小说中“情节”的研究,探究《西游记》写作特色;通过小说中“人物”的评价,导读《西游记》中的意义主题。构建网状的课堂结构,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把广博知识大胆地应用于课堂教学。语文涵盖面是相当大的,涉及的知识领域也是相当广的。比如我们进行《草船借箭》、《晏子使楚》教学时需要历史知识,进行《记金华的双龙洞》、《詹天佑》等的教学时需要地理知识,进行《宇宙的奥秘》等的教学时需要天文知识,有的课程需要我们了解政治时事,还有的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在进步,我们的知识内容和结构也该是与时俱进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课上好,才能不怕被学生问倒,也才能放心大胆地进行课程改革。

(四)备教法,切中教学的契合点

教学方法,就是在解决“教什么”的基础上,落实“怎么教”,即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法的设计、选定和加工。教学方法是集教师观念、知识、经验、能力、智慧之大成,最能体现教师的功底,所以说,它是备课中的高层次内容。目前课堂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研究法等,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每种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与条件。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了大家最“时尚”的选择,但也不能什么内容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同样是“自主、合作、探究”,我们还要考虑是由学生自主实验、交流合作进行探究,还是通过图片、视频让学生自主观察,交流合作进行探究。教学方法是教学实践的产物,是教师经验的结晶,方法的效力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选择和运用。所以,备教法时,切中教学的契合点,就是依据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的不同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最能使三者融通的方法,使教师能驾轻就熟,使学生能吸纳接受,使教材能化难为易。真正的备教法必须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富于变化,努力寻求适宜的新颖方法,尽力做到“堂堂有异,课课有别”,常教常新。

(五)备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每次讲完课后,我们教师都要对教学预案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这样做,既是对已完成教案的完善和补充,是课堂教学的总结和升华,也是下一次备课的一种提示。写教学反思可以从教师的情况和学生的情况两个方面入手,坚持“短、平、快”,写真实感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一定的格式,没有字数限制。坚持写教后反思,教师们就会在不断反思中逐渐提高对教学的认识,提高备课的操作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结语

总之,有效的备课应是备而有用的,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促进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备课时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张扬个性;既要全面考虑又要突出重点;既要依据教材,又要突破教材,深挖教学资源;既要充分考虑教学中会出现的各种困难,又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备课方法,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打破形式上的枷锁,坚持不懈、不断实践,就一定能运筹帷幄,备好每一堂课,使备课真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这样,必然能够探索出一条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有效备课”新道路。

Some Thoughts on the Class Preparation——On the Current Status and Strategies of Chinese Teachers Class Preparation

YUAN Juan
(No.1 Primary School of Yabuli Forestry Bureau,Yabuli 150631,China)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how to more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Chinese teaching efficiency is a common issue for every Chinese teacher.Class preparation quality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teaching quality.However,currently,some teachers copy the existing materials,search materials on the Internet and design easy questions.There are some strategies of good class preparation,including making ourselves well-prepared to reach the un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mastering the situation of students to know their inner world;preparing the textbooks to design teaching strategy;prepar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to touch the conjunction point of teaching and preparing reflection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he un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autonomous learning;integration by selection and rejection;conjunction point;reflection

G625.1

A

1001-7836(2012)11-0096-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11.039

2012-10-17

袁娟(1978-),女,黑龙江亚布力人,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教材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