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2-04-13 16:55袁秀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语文课程改革

袁秀华

(亚布力林业局第一小学,黑龙江亚布力 150631)

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袁秀华

(亚布力林业局第一小学,黑龙江亚布力 150631)

语文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在于语文教学的本质,而并不是形式,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素养是关键,要着眼于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教师的文化底蕴,是制约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因素。

语文课程改革;本质;教师素养;文化底蕴

听了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王崧舟的讲学和他所做的两节语文课,茅塞顿开,他独辟蹊径的见解,颇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教学改革面前,一线语文教师到底该做些什么?语文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又在哪里?

一、语文教改的出发点在于语文教学的本质,而并不是形式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好孩子、好学生的标准就是高分的孩子,就是考上名校的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后,评价学生的标准变了,评价老师的标准也变了。

在素质教育方兴未艾之时,教学课程改革又走进了我们教育教学生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质疑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代表的新的教育观念相继而出。这下可忙坏了一线教师,一方面得立刻转变观念,广泛开展教育科研;另一方面得赶紧学习,尽快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忙得不亦乐乎。但也有一些教师只盲目地为课改而课改,背离了教育的实质。正像有位专家所说的,“眼下的教育改革,就像几个人聚在一起挖井,他们中的甲说最好挖成长方形;乙说不好,应该挖成圆形;丙说最好挖一个不规则的葫芦形。三个人莫衷一是,但是三个人却忘记形成井的恰恰是水。如果没有水,那井就是一个坑,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关键在于教育本身。就像井之所以成为井,关键在于水一样。而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是因为它有爱,有情,缺少语文所承载的情和爱,那教育就势必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有人说,语文教学就是要求教师用情感把形式、态度、价值观等璀璨的珠子串起来。再用感情的细丝钓起一条条鲜活的语言文字的大鱼。在语文课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是以一颗心去发现另一颗心,与此同时发现自己的一颗心,给学生开创出一片艳丽的中华文化的蓝天。笔者觉得这才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实质。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应立足于此,形式不是主要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是不管什么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目标。只要是有利于这一点的,能做到这一点的语文教学就是成功的,这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二、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素养是关键

我们都知道,在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不外有两种形式,即感性与理性,也就是说有的以感悟为主,有的以质疑为主。所谓的感悟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际上也就是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的能力。

李政道曾为北大学生题词:“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求学问的过程就是质疑的过程。德国的专家有一次到上海听讲学,上海曾提出了一个口号:创一流的教育。当时上海的某所学校选出了最优秀的教师进行讲课。一节课听完之后,有人请德国专家发表对这节课的意见。德国专家耸了耸肩膀说:“上课了吗?我没有听到!课堂教学应该是激情热烈的学生提问,教师也应该积极去激发学生提问。整个一堂课学生一个问题也没有,全是按照老师导演好的模式进行,学生的思路也按照教师的思路走。这叫什么课呀?”所以王崧舟说:成功的一节课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我,让他们的思维插上翅膀,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又应该有驾驭学生思维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敢于让学生提问的同时,让学生敢于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然后带着更新的问题出课堂。

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思维像多彩的树叶一样也是千差万别的,不管学生的提问有多么滑稽,多么离谱,也无论他们的问题在教师看来有多么荒诞,我们都不能不屑一顾,更不能冷嘲热讽,或是严厉呵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有博大的胸怀。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什么事情或言语,不管别人看得多么细小或轻薄,而却让我们终生难忘,甚至影响了我们的一生,或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方向。教师的每一言一行则是宏大的,施教者怎能不尽心培育自己博大的人文情怀呢?”语文教师这种人文情怀就是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生在学语文中所表现出的天真、幼稚,甚至是不合情理的疑问的包容。这才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所要解决的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语文教学改革,要着眼于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生动形象

王崧舟老师曾说过,语言文字首先是一种感情的存在,学生读到的只是语言文字,但在头脑中抽象出的应该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首首动人的旋律,是活生生的感情经验。因而对于好的语文教师来说,就是要把语言还原成图画,还原成音乐,还原成一种思想,去复活学生的感情。

任何一位作家,即使再杰出,写出的也只是语言文字,而教师生动的教学却能把语言文字的魅力根植于学生的心里。把语言文字写到学生的心里,是教师完美教学技能的具体体现。

笔者曾看过这样一个报道:有一位教师在学校做了一项试验,在讲鲁迅的《一件小事》时,让两位教师共同讲描写人力车夫肖像的段落。有一位教师只是讲人力车夫的外貌时写出了“饱经风霜”这个词,然后作了解释。另一位教师则让学生找出描写人力车夫外貌的词、句,然后让学生说自己见过或想象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什么满脸粗糙、皮肤黝黑、额头两条深深的皱纹……有的学生还想起了油画《父亲》。把那幅油画描述得惟妙惟肖。几个月之后,学校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测验,让学生写出描写人面部形态与神态的词,结果前一个班能写出“饱经风霜”一词的学生寥寥无几,而后一个班的学生没有写出“饱经风霜”一词的学生仅有两人。

由此可见,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课文转化成多彩的图画,换化成美妙的音乐,还原成动人的情节,展现出感人至深场景,也就是让课文活起来,让一篇篇精彩的课文根植于学生的心里,让精彩的课文在学生的心灵中迸发出绚丽的火花。我们的语文课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的,也只有这样的语文课才应该是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语文课。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尽心尽力在这一方面多下工夫。

四、教师的文化底蕴,是制约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因素

我国有一句俗语叫“艺高人胆大”。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广博而丰厚的文化知识是进行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对自己所了解和熟悉的知识讲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就会游刃有余。相反,我们对自己所要涉及的教学内容了解颇浅或知之不多,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会畏首畏尾,不敢放开思路,不敢去拓展学生的视野,不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说白了是不敢去进行教学改革。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害怕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害怕学生所谓的漫无边际质疑,归根到底是害怕自己被学生问得张口结舌而丢了自己的脸面。所以虽然嘴上高喊着教学改革,可在课堂上还是用自己的思维牵着学生的思维走。长此以往,我们的课改岂不成了空谈?

关于这一点笔者有切身的感受。在讲杨柳宗元的《江雪》一课时,按计划整堂教学进行得都非常成功,课进行完了,一名淘小子突然问了一个问题:老师,大冷的天柳宗元为什么跑到这荒山野岭来钓鱼呀?这下可不得了了,“老师,下雪了大河都冻冰了,柳宗元他怎么钓鱼呀?”等等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提了不少。说实话,对于学文科的专科毕业生,就是靠着原有的知识对这些问题还是能应付的。但是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们的思想竟然如此多彩!在课前,笔者认为只要把古诗讲透就可以,根本没有想到应该把柳宗元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讲给学生,总认为四年级的学生太小了,没有必要了解这些。可是学生的提问让笔者明白了学生的求知识欲望有多大,孩子们思维空间有多广。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并要把广博知识大胆地应用于课堂教学。语文的涵盖面是相当大的,涉及的知识领域也是相当广的。比如我们讲《草船借箭》、《日晏子使楚》等需要历史知识,讲《记金华的双龙洞》、《詹天佑》等需要地理知识,讲《宇宙的奥秘》等需要天文知识,有的课程需要我们了解政治时事,还有的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在进步,我们的知识内容和结构也该是与时俱进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课上好,才能不怕被学生问倒,也才能放心大胆地进行课程改革。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该做些什么,哪里又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这是语文教师应深思和实践的严峻的课题。只有这样我们的课改才会成功,我们的语文教师才能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国家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G622.3

A

1001-7836(2012)11-0099-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11.040

2012-10-17

袁秀华(1977-),女,黑龙江双城人,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语文课程改革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改革创新(二)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瞧,那些改革推手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