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油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2012-04-14 03:15潘久香
生命科学仪器 2012年5期
关键词:水蒸气挥发油精油

高 梅,潘久香,贾 茹

(西南科技大学 分析测试中心, 四川 绵阳 621010)

挥发油(volatile oils)又称精油(essential oils),是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是一类不与水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多数具有芳香气味。挥发油所含成分极其复杂,一种挥发油常含有数十种至数百种成分,主要有脂肪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硫含氮化合物。挥发油具有广泛生物活性,多具有舒缓、镇痛、抗菌消炎、抗自由基、抗衰老等作用。同时它还是天然香精、香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挥发油的独特性、药理作用和合成香料无法代替的天然芳香气味,使其在中药制剂、食品、化妆品等行业应用广泛。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挥发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提取和保留就成为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近年来许多工作者对动植物中挥发油的提取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将挥发油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水蒸气蒸馏法

水蒸气蒸馏法(Steam distillation,SD)是将原料置于有孔隔层板网上,当底部水受热产生蒸气通过原料时,挥发油受热随水蒸气蒸馏出来,收集馏出液,冷却后分离出油层。水蒸气蒸馏适合于水中溶解度不大的挥发性成分的萃取。此方法设备简单、易操作、成本低、挥发油回收率高,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但其提取时间长,加热温度较高时会使热敏性、易分解、易氧化成分损失和原料焦化,使其挥发油品质降低[1-2]。

2 吸收法

吸收法是利用油脂、活性炭或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吸收挥发油的性质,将挥发油吸收到这些吸附性材料中,再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将被吸附的物质提取出来。此法常用于提取贵重的挥发油,如玫瑰油、茉莉花油。但是吸收法所用设备投资大,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提取时间较长。

3 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Solvent extraction,SE)是根据物质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不同,将有效成分从体系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对于不宜用水蒸气蒸馏的挥发油,可采用低沸点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方法有浸提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提取法等。SE 法操作过程繁琐,有机溶剂用量大,且此法得到的挥发油常含有树脂、油脂、蜡、叶绿素等杂质,需进一步精制提纯。

4 冷压法

冷压法(Mechanical pressing,MP)又称压榨法,是最传统、最简单的提取方法。此法适用于新鲜原料,如柑橘属果皮含挥发油较多的原料。原料先经捣碎冷压后静置分层,或离心分离出油分。张学愈等[3]采用压榨法提取温莪术鲜品中挥发油,粗油收率可达5.64 %,粗油中挥发油的含量13.75%。操作所需时间短和成本低,减少了热敏物质的变化,更好地保存了莪术油的品质。冷压法操作简便,能有效地保留挥发性成分,能耗低、污染少且所得挥发油可保持原有新鲜香味,但此法所得挥发油多不纯,也不能全部将挥发油压榨出来。

5 同时蒸馏萃取法

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SDE)是1964 年由 Likens 和 Nickerson 设计成功并广泛应用于挥发油提取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将蒸馏与萃取合二为一,操作方便,有良好的重复性和较高的萃取量,而且操作简便。闫克玉等[4]分别用SD 法和SDE 法提取款冬花的挥发油,SDE 法挥发油得率为1.936 %,而SD 法挥发油得率为1.023%。用SDE 法所得挥发油产率有所提高,但由于挥发油组分复杂,当蒸馏温度过高时,样品也可能发生水解、氧化或热分解,同时高沸点的组分也难以蒸馏出来。

6 微波辅助萃取法

微波辅助萃取(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组分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待提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得待提取物质从体系中分离,进入萃取剂中,达到较高的提取率。娄方明等[5]比较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和传统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走马胎挥发油的异同。从SD 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检出32个色谱峰,鉴定出22个成分;从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检出73个色谱峰,鉴定出66个成分。使用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具有更高的收率和更多的化学成分。章亚芳等[6]采用微波辅助蒸气蒸馏提取矮化芳樟枝叶挥发油成分,结果与传统蒸气蒸馏提取法所得数据对比,两种方法所得枝叶挥发油主要成分和含量基本相同;但微波辅助蒸气蒸馏提取法仅需37.5 min即可达到最高提取率。MAE法方法具有操作时间短、溶剂用量少、能耗少、污染小、产率高、挥发油纯度高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挥发油提取方法。

7 超声波辅助萃取法

超声辅助萃取法(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UAE)是指利用超声波的空化、冲击和振动等效应提高动植物组织中的有效成分在溶剂中的扩散、迁移和释放的速率,使萃取充分。张迪等[7]利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杭白菊挥发油,发现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挥发油得率增加,但杂质量也增加,提取时间25 min时最好;随着超声温度的升高,杭白菊挥发油得率先上升后下降, 在50 ℃时提取效果最好。庞启华等[8]用SD、SE 和UAE 法提取高良姜挥发油,发现超声波辅助石油醚提取挥发油具有温和、省时、提取的挥发性成分较多等优点。UAE 法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损失小,适应性广等优点,但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可能存在有机物的合成分解,使挥发油损失,且杂质含量也会相应增加。

8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 是近二三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化工分离工艺,其原理是超临界流体在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附近具有的良好的溶解性、穿透性,通过调节温度、压力、加入适宜夹带剂等方法,发挥萃取和分离功能,提取出各种有效成分的方法。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有CO2、氨、乙烯、丙烷、丙烯和水等。由于CO2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较易达到,而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容易得到较纯产品,因此CO2是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SFE-CO2可以有效保护精油中热敏性、易氧化分解成分不被破坏,保持精油原有成分和品质,故可用于萃取小分子、低极性、亲脂性活性物质。谢丽莎等[9]采用SFE-CO2及SD 法从香茅草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了31 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1 %以上;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了17 种成分,占挥发油的94 %以上。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的反映原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但SFE-CO2对设备要求较高、一次性投资费用较高、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等。

9 亚临界水萃取法

亚临界水萃取(Sub-critical water extraction,SWE)是采用水作为提取溶剂,温度在100 ℃以上临界温度374 ℃以下的高温,压力足够高使水保持在液体状态的一种新型提取技术。水在亚临界状态下极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可通过控制亚临界水的温度和压力,使水的极性、表面张力和粘度变化,从而实现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从水溶性成分到脂溶性成分的连续萃取,并可实现选择性萃取。Jim nez-Carmona M M等[10]采用亚临界水提取粉碎的香花薄荷叶,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提取15 min 所得到的油量与水蒸气蒸馏3h 所得相当。亚临界水萃取技术是一种简单、快速、环境友好、高效率、重复性好的绿色提取技术。

10 固相微萃取法

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根据有机物与溶剂之间“相似相溶”的原理,利用萃取头表面的萃取涂层的吸附作用,将组分从样品基质中分离、富集,完成样品的前处理过程。此法简便、快速、经济安全、无溶剂、选择性好且灵敏度高,可直接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仪(CE)等联用,能快速有效地分析样品中的痕量有机物。SPME的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SPME 萃取头直接插入较洁净的液体样品中,称为直接SPME 法;另一种是将SPME 萃取纤维置于液体或固体样品的顶空进行萃取,即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PME,HSSPME)。薛月芹等[11]采用SFE-CO2法、SD 法及SPME法3种方法提取淡竹叶中的挥发油,利用GC-MS 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SFE-CO2法共鉴定出32个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3.52%;采用SD 法提取共鉴定出56个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84%;采用SPME 法共鉴定出35个成分。SPME 提取鉴定的化合物种类虽较少,但某些成分如棕榈酸、硬脂炔酸和油酸等只能由SPME 得到,弥补了其他提取方法的不足。周志等[12]采用HSSPME 法和SDE 法提取野生刺梨汁中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HS-SPME 法和SDE 法分别鉴定出37 种和19 种挥发性组分。两种提取方法相比较,HS-SPME 具有快速简便、不使用溶剂、检测组分丰富和样品检测非破坏性等优点,更适宜于野生刺梨汁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11 分子蒸馏法

分子蒸馏法(Molecular Distillation,MD)是一种在高真空下(绝对压力0.133 Pa)操作的连续蒸馏,利用料液中各组分蒸发速率的差异,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现MD 主要用于分离和纯化天然产物中沸点高、粘度大、具热敏性的物质。崔刚[13]采用分子蒸馏技术提取大蒜中大蒜精油。所得大蒜精油的外观质量明显提高,平均总提取率可达0.476 %,大蒜精油中水分为0.15 %,纯度达99.85 %。克服了其他提取方法存在大蒜素含量低、产率低、色泽差、风味差或溶剂残留等问题。

12 酶解提取法

酶解提取法(Enzymes extraction,EE)是在样品中加入适宜的酶,酶在温和的条件下可以分解植物组织,经酶处理后再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丁兴红等[14]研究了用木聚糖酶提取温莪术挥发油的工艺条件。该工艺条件下温莪术挥发油提取得率为2.42%,与未添加木聚糖酶提取工艺相比,温莪术挥发油提取得率增加3.40 倍。汤海鸥等[15]用了两种酶解处理方法研究了酶解对中草药类饲料添加剂松针粉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说明在最优酶解条件下,复合酶法提取松针粉有效成分挥发油比常规方法的提取量高出37.9%。

13 微胶囊-双水相萃取法

微胶囊-双水相萃取法( Microcapsule-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MATPE)是通过溶质在两水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而进行萃取,并选用β-环糊精做为包裹材料,避免提取过程中的高温、氧化、聚合等不良影响,有效地保护了挥发油的天然成分。王娣等[16]把微胶囊技术和双水相萃取技术相结合,采用β-环糊精-硫酸钠双水相萃取体系提取百里香精油,优化了精油的萃取工艺,即最佳萃取条件为β-环糊精0.45 g/mL,硫酸钠0.20 g/mL,萃取温度45 ℃,精油平均收率高达95 %以上。该项技术不仅可以简化提取步骤,降低能耗,还能避免提取过程中由高温引起的氧化和聚合,有效地保护精油中的组分,为百里香精油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14 多方法联合萃取

现今为达到提高挥发油产率、纯度、减少提取时间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多方法联合应用已越来越多,其提取率也越来越高。YE Qing 等[17]采用红外辅助蒸馏-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 法快速分析干白芷挥发油,同传统的HS-SPME 测定同种样品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此种方法萃取时间较短、效率较高,故这种方法可以作为提取中药挥发油的较快的可供选择的方式。Deng等[18]采用微波蒸馏-固相微萃取 (MD-SPME)在线联用方法对芦蒿中的香精油进行萃取,结合GC-MS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进行对比,MD-SPME 法在 3min内分离确定了 49 种化合物,RSD小于9%,而传统 SD法在 6h内只检测到26种化合物。

展望

纵观挥发油提取的研究进展,提取方法各有特色,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传统方法有提取率低、加热时间长、温度高,污染大等问题;新型分离技术大多具有较好选择性,能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较大程度提高挥发油产率和纯度,但仍存在技术操作要求高、成本高、难以规模化生产等问题。 因此多种方法联合更能实现分离、提取、检测一体化,使挥发油提取朝着无污染、高精度、低成本方向发展。同时继续探索新的简便、绿色提取技术和方法,以期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使挥发油这一生物资源在日用化工、医药、保健品、食品等方面有更大开发和应用前景。

[1]Wang R,Wang R J,Yang B. Extraction of essential oils from five cinnamon leaves and identifcation of their volatile compound compositions[J].Innovative Food Scienc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2009,10: 289 - 292.

[2]Sowbhagya H B,Purnima K T,Florence S P,et al.Evaluation of enzyme-assisted extraction on quality of garlic volatile oil[J].Food Chemistry,2009,113: 1234 -1238.

[3]张学愈,盛勇,邹俊. 压榨法提取温莪术挥发油收率及药效学研究[J]. 四川中医,2007,25(9):44-45.

[4]闫克玉,贾玉红,闫洪洋. 水蒸气蒸馏萃取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款冬花挥发油的比较[J]. 河南农业科学,2008, 7: 91-93.

[5]娄方明,李群芳,张倩茹.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走马胎挥发油的研究[J]. Journal of ChineseMedicinal Materials,2010,33(5): 815-819.

[6]章亚芳,魏林生,蒋柏泉. 微波辅助蒸汽蒸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矮化芳樟枝叶挥发油成分[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2,48(6):649-652, 656.

[7]张 迪,赵铭钦,姬小明. 超声波辅助萃取杭白菊挥发油工艺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0,23(6): 2046-2048.

[8]庞启华, 何建华, 曾润娟. 不同方法提取高良姜挥发油的比较研究[J]. 药物生物技术,2008,15(1):54-58.

[9]谢丽莎,龚志强,欧阳炜.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茅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397-10398.

[10]Jimnez-Ca rmonaM M,Ubera J L,de CastroM D L.Comparison of continuous subcritical wa ter extraction and hydrodistillation of marjoram essentialoil [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1999,855(2):625-632.

[11]薛月芹,袁珂,朱美晓. 不同方法提取-GC/MS法分析淡竹叶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 药物分析杂志[J],2009,29(6):954-960.

[12]周志,徐永霞,胡昊. 顶空固相微萃取和同时蒸馏萃取应用于GC-MS分析野生刺梨汁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J]. 食品科学,2011,32(16):279-282.

[13]崔刚.分子蒸馏法分离提取大蒜精油[J]. 食品科学,2010,31(24):236-240.

[14]丁兴红,温成平,丁志山. 木聚糖酶法提取温莪术挥发油关键因子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 21(3):598-599.

[15]汤海鸥,程茂基,赵彩艳. 复合酶法提取松针粉挥发油的研究[J]. 江西饲料,2005,5:9-11.

[16]王娣,任茂生,许晖. 利用微胶囊双水相体系萃取百里香精油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12,37(4):30-33.

[17]YE Qing,CHEN Zong-bao,CHEN Wei-hua. Rapid Analysis of the Essential Oil Components of Dried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by Infrared- Assisted Distillation and Simultaneous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 Followed by GCMS[J]. 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2010,30(3):44-52.

[18]Chunhui Deng, Xiuqin Xu, Ning Yao, Ning Li. Rapid determination of essential oil compounds in 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with microwave distillation and simultaneous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J].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6,556( 2):289- 294.

猜你喜欢
水蒸气挥发油精油
藏在空气里的水蒸气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板栗花精油提取研究
酸橙精油GC-MS分析及其生物活性
为自己调香,造一座精油芳香花园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水蒸气变戏法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
复配精油对采后葡萄灰霉菌抑制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