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践与思考

2012-04-14 12:16王晓丽
山西水利 2012年10期
关键词:风沙源专业队水保

王晓丽

(大同市水务局,山西 大同 037004)

1 基本情况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海河流域永定河上游,地处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毛乌素沙漠东缘延伸地带,居内外长城之间。辖4区7县,总面积1.4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9793km2,占总面积的69%。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年均大风日数达36d,为京津风沙源和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从2000年开始,大同市正式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涉及阳高、天镇、浑源、新荣、南郊、大同、左云7个县(区),主要包括小流域治理、水源和节水工程。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609.8km2,建设水源工程16158处,节水灌溉工程13469处,完成总投资10.93亿元,其中国补投资4.1亿元。

2 主要做法

2.1 围绕生态立市,统筹兼顾,科学规划

京津风沙源项目实施以来,大同市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生态林牧经济区的切入点,把乔、灌、草,种、养、加,粮、林、果,水利、林业、牧业、旅游业作为京津风沙源生态建设的结合点,突出了治理的科学性和综合性;做到“五个结合”,“六个配套”,实现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梁、沟、坡、峁、川立体开发,农、林、牧、工、贸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如通过建设梯田、坝地、造林种草等措施,不但起到了蓄水、保土作用,同时有效提高了土地肥力,明显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土壤侵蚀模数由3000~2000t/km2降到1800~1200t/km2,沙尘暴天数由原来的30d左右减少到现在的15d左右,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现在的95%。

2.2 突出质量效益,建管并重,以管促建

大同市始终把管理作为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强化项目管理。严格实行项目管理法人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合同制、工程监理制和资金拨付报账制,严把发包、质量、检查验收和资金拨付四道关,保证了工程的健康有序进行。二是强化质量管理。择优筛选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建立了治沙办监督、监理公司专人监理、行业自控、乡镇自检的质量保障体系。三是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协助监理工作,既保证了工程进度,又提高了工程质量。四是强化资金使用管理。工程建设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五是强化产权管理。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推进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把工程建后管护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工程效益长期发挥。六是强化后期管护。市政府首先出台了禁牧通告,各县(区)相继出台了禁牧通告和管理办法,对治理成果禁牧或轮牧,大力发展舍饲圈养。其次实行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做到了责、权、利相统一,巩固了治理成果。

2.3 以项目为依托,增加投入,打造精品

项目实施以来,大同市紧紧抓住项目编制规划,依托项目拓展规模,增加投入打造精品。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全市围绕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市、县、乡、村四级先后注入建设资金6.83亿元,建设精品工程28处,不仅扩大了建设规模,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区的治理标准和治理效益。新荣区王堂窑流域总面积61km2,为拓展治理规模,区、乡、村三级坚持“以煤补林”的治理方针,先后投入资金1.86亿元,治理面积50.6km2,治理度达83%。左云县将军台流域水保治理工程流域面积11.38km2,治理面积9.28km2。承担治理任务的张家场乡政府,在国补资金投入200万元的基础上,先后自筹资金447万元用于工程建设,完成沟坝造地93hm2,小流域治理593hm2,栽植柠条189万株,樟子松40.54万株,新疆杨、云杉8000余株,位居全市前列。

2.4 以科技为支撑,提升含量,确保成果

项目实施以来,大同市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不断摸索总结适合大同地区水保治理的科学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积极推广“大坑、大苗、大水”的生态治理措施。在乔木林栽植过程中,采用三加二或二加三携带母土五年生的大苗进行大坑整地、大水浇灌,成活率均在90%以上。特别是经过几年后保存率仍在80%以上。如左云县采用“大苗造林、规模开发、连片治理”的方法,按不同的山系、水系及气候带实施科学造林,成活率、保持率和整体效益非常明显。二是把科研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广先进科研成果进行小流域治理,加快了生态建设步伐,提高了治理标准质量。各县(区)在小班调绘和淤地坝测量上都采用了GPS先进技术。如阳高县在科技示范园区造林中运用径流林业技术,在经济林建设中应用带土移植、地膜保墒等技术,从而提高了综合治理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浑源县积极推广径流整地技术、容器育苗技术、乔灌草混交技术、经济林栽培丰产技术及覆盖等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苗木成活率达98%以上;灵丘县结合多年的核桃树栽培经验,应用核桃树套袋栽培技术,比传统栽植技术成活率提高20%~30%,大大提高了苗木成活率,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水资源。

2.5 以专业治理为手段,多措并举,全面推进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一项点多、面广、战线较长的生态建设工程。大同市从一开始就把培养骨干、专业化治理作为抓手,同时发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一是把本省其他地市、县水保治理技术过硬、标准质量高的专业队请到大同搞治理。同时,为了培养本地技术力量,每支专业队聘用8名隰县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专业指导。先后治理的华山流域、乱岭关流域,不论种植的柠条、油松、仁用杏,还是新建的沟、坡面工程,都是一流工程,保存率达78%。阳高县成立的8支专业队,总人数达220人,专门负责项目的节水工程,共新建节水和水源工程462处,建成管灌节水面积3400hm2,年增产粮食1300万kg,年增加收入6200万元。二是每个县区选择5~10名有文化、热爱水保治理的青年农民到本省水保治理搞得好的地方学习,先后组织130人次到隰县、偏关、吕梁等地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了全市水保专业队技术能力。目前,全市水保治理专业队已达到48支,总人数1460人,其中技术骨干281人。三是通过制定扶持大户治理的优惠政策,促进大户治理快速发展。目前,已在全市发展治理大户142户,累计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完成治理面积14473hm2。如新荣区农民金广瑞在弥陀山流域购买“四荒”地0.067万hm2,实施乔木种植,成活率达90%以上。四是一企一沟。如左云县在煤炭工业较为发达的店湾镇,推行一企一沟的治理模式,即要求经济效益较好的每个企业都承包一条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这样不仅贯彻落实了水保监督“三同时”制度,而且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五是一县一业。如大同县抓住项目实施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黄花和经济林种植,近三年,新增黄花面积2000hm2,经济林面积2200hm2。通过实施水源节水及小流域治理工程,全县年产干黄花750万kg,产值达1.35亿元。

3 发展建议

3.1 加大水源工程配套比重

大同市年降水量仅400mm左右,项目实施初期,所栽植的林木和灌木需要大量的水源浇灌。今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完善已实施项目区的水源配套工程,其次一定要按照面积多少确定治理区相应的水源工程,真正做到有水可浇,随用随灌,建一处,活一处,绿一处,保存一处。

3.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持续实施,大大推动了畜牧业的规模养殖和舍饲圈养,但仍有一部分农民难以负担畜舍建设,仍以放养为主。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财政补贴或小额信贷等形式,加大扶持力度,帮农民把畜舍建起来,将饲草加工产业连接起来,从而加快调产步伐,极大地推动规模养殖和舍饲圈养蓬勃发展。

3.3 加快产权明晰步伐

各地一定要将治理成果交给农民群众管护、经营,对公益性强的水源工程及大面积林地由所在村村委会确定管护人员,实行合同管理。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确保工程治理成果可持续利用。

猜你喜欢
风沙源专业队水保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宿迁市成立市级森林消防救援专业队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及生态经济影响分析
承德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成效与思考
盐山县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问题和经验总结
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改善民生的作用
基于线性规划的通信保障专业队配置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