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的“双髻鲨”兄弟

2012-05-03 08:47撰文八哥
海洋世界 2012年6期
关键词:鲨鱼海域物种

撰文/八哥

悲情的“双髻鲨”兄弟

撰文/八哥

双髻鲨

也许“以貌取人”对于人类之间只是几秒钟的窘迫,有时候却足以要了某些动物的性命

“嘿,小子,好久不见啊!”

“……你是?”

“啊,对不起认错了,你们实在是太像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中恐怕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从背后猛拍“兄弟”的肩膀,或是远远地冲一个“哥们”用只有你们自己听得懂的话打招呼时,忽然发现完全认错了人,其中的尴尬不言自明。“以貌取人”虽然是个贬义词,但却不可避免地发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确实,如果“眼见”都不能“为实”,还让我们如何去辨别事物呢?毕竟人类没有狗那样灵敏的鼻子、海豚的“声呐系统”、独角鲸那样独特的长角,更没有鲨鱼收集数据的电流侧线。

我们方才提及了鲨鱼,不妨先把目光投向它们当中造型颇为另类的一员——双髻鲨。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对儿时的那部动画片《鲨鱼侠》有印象。4个年轻人被邪恶的博士变成了鲨鱼头人身的怪物,但并不气馁,转身骑上摩托车成为了城市里见义勇为的侠客。虽然动画片是典型的美式英雄主义风格,但毕竟为孩子们进行了一次鲨鱼启蒙教育。其中头部像一个T字型,眼睛长在两侧的就是双髻鲨。起先人们以为双髻鲨两只眼睛的视野是不交叉的,毕竟一个向东一个向西,换句话说就是它们的世界里没有任何立体感可言。然而,波卡拉顿佛罗里达州大西洋大学的米歇尔·麦克库姆博士在和同事进行的试验中发现,双髻鲨不仅不是“半瞎”,而且拥有超过40度的交叠范围以及360度的全方位视野,能让它们留意到四面八方的猎物。而如今,在这个拥有独门绝学的海洋杀手世家中,就出了一件尴尬事。

在今年4月的《海洋生物学》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一种最初由新星东南大学海洋中心的研究人员在美国东部海域发现尚未命名的新鲨鱼,在识别时与跟它一模一样的路氏双髻鲨极易出现混淆,这将直接威胁到这两种物种的生存。最近,这种新发现的与双髻鲨长相相同的物种,于巴西南部海域距海岸4300英里处再次被观察到。这确认了最初的发现并不是局部的奇异事件,也证明了这一新物种有着更广的分布。通过结合新星东南大学和南卡罗莱纳大学研究人员的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至少7%的生活在美国海域曾被认为是路氏双髻鲨的鲨鱼,被证实为新物种。

众所周知,即便是儿时难以分辨的亲兄弟,在分离许久历经世事后,也会各具特质。这种在时间沙漏的疯狂流逝间,仍然难辨你我的例子,实在是凤毛麟角。

这个发现,很多人听起来似乎是件好事,毕竟算是人类对鲨鱼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但事实上,恐怕“双髻鲨”兄弟们不会这样想。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意味着生活在美国海域,处于濒危状态的真正路氏双髻鲨的种群数量很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数量更少,而捕鱼者们的热情则可能因为新增的这一物种而愈发炙热。

全球范围内,对双髻鲨及其他大型鲨鱼的过度捕捞已经持续了许多年。以太平洋美洲海岸的科特斯海为例,每年就有数千头双髻鲨遭到捕杀。要知道,多年前那里可是世界上观察双髻鲨的最佳地点之一。科学家担心将来它们的数量会进一步减少,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这可能会不可逆转地改变海洋中复杂的食物链,并最终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是一个关于物种长期被错误分类的经典案例,它不仅确认了真正的路氏双髻鲨未来状态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对这一新发现物种种群状况的关注程度。”马哈茂德·史瓦吉教授如是说。这一新发现,也推动了国际化的保护行动及其他控制性措施,来减少对鲨鱼的滥捕滥杀。正如马克思哲学中讲的一样,矛盾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之源,但愿这个新的双髻鲨亚种的发现能给捕捞业敲响生态平衡的警钟。

双髻鲨

小贴士:新发现的物种和路氏双髻鲨在脊椎数量上有明显的不同。新物种有170块椎骨,比路氏双髻鲨的190块少了将近20块椎骨。对DNA的分析显示,新物种和路氏双髻鲨是在4500万年前完成分化的,而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它们还能保持相似的外貌是十分令人吃惊的。

猜你喜欢
鲨鱼海域物种
遗落海域
鲨鱼
鲨鱼来袭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鲨鱼之最
背负恶名的鲨鱼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十大事故多发海域中国南海周边排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