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管理气氛对教师公民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

2012-05-03 06:18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利他行为平均数标准差

吴 娇

学校组织气氛是指1所学校区别于另1所学校并影响其组织成员行为的一系列内部心理特征[1],它主要由学校管理、教学、学习和人际气氛4个层面涵盖,其中学校管理气氛是学校组织气氛的核心因素,它对整个学校组织气氛起着主导作用,并以一种潜在的力量影响着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组织气氛可以科学测量并根据不同的维度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对组织气氛概念的回顾有利于我们对组织及组织气氛的合理认识,从而有利于组织和其成员的发展,促进人与组织的匹配。

教师公民行为是指教师在非基本工作要求条件下,自发地所表现出的一种超越角色标准以外的主动、积极、正面、尽职、利他的行为[2]。这种行为不仅有益于其他教师或学生,更有助于学校绩效的提高,同时它对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维护学校的人际和谐,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和归属感以及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公民行为受到教育界、心理学界的重视,引起一片研究热潮。那么这种行为是否受到组织管理气氛的影响,又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我国台湾学者郑耀男对中小学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模式作了一定的探讨,认为教师的情感交流、工作支持、奖励公平、程序公平影响着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国外学者奥根也指出当工作者感受到满足时,在其本身的知识或技能有限的情况下,最为经济有效率回报组织的方式,就是实施组织公民行为,而非直接帮助组织提高绩效。

然而综观国内外的研究,不难发现,对高校组织管理气氛与教师工作绩效、组织效能的相关研究不乏其人,却较少有学者探讨研究学校管理气氛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更没有进行定量分析,那么学校组织管理气氛是否能够成为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有效预测指标呢?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人希望通过验证性分析了解学校组织管理气氛与教师公民行为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调查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从郴州市随机抽取10所中小学,其中中学5所,小学5所,每个学校随机抽取教师若干,共发放200份量表,收回有效量表186份,回收率93%。其中,男教师87人,女教师99人,平均年龄31.57岁,平均教龄13.23年。

1.2 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潘孝富等学者基于我国情况自编的学校组织管理气氛量表[3]和教师公民行为量表进行调查。两个量表经效度信度考察,都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是行之有效的测验工具,可以进行实证研究。

1.3 测量程序 主试是由本人及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承担,由主试在被抽取学校进行单独测试,所有的被试全部是匿名的,要求按统一指导语独自完成。测量数据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处理,进行描述分析、相关分析。

2 结 果

综合186份问卷的调查数据,将中小学管理气氛和教师公民行为的调查数据用SPSS软件包作统计分析,见表1。

表1 学校组织管理气氛和教师公民行为的描述分析(n=186)

2.1 中小学管理气氛现状 学校管理气氛总体状况描述统计分析如表1显示,民主作风的平均数为3.5035,标准差为0.79、制度健全的平均数为3.6423,标准差为0.82456、系统性平均数为3.6056,标准差为0.61188、关心体贴平均数为2.7676,标准差为0.87762、领导威信平均数为4.2887,标准差为0.55845、人际领导平均数为4.1000,标准差为0.47599。明显可以看出被调查学校在管理氛围6个维度中领导威信,人际领导氛围平均数相对较高,标准差相对偏低,表明在这2个维度上各学校表现的比较一致,而关心体贴的平均值(x¯=2.7676)是各维度中平均数最低的,显示在所调查的学校中教师们普遍感受到欠缺关心体贴。

2.2 中小学教师公民行为现状 对被试在教师公民行为量表各因子上得分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其中利他行为、主动行为、利组织行为的平均数分别为4.1338、4.2817、1.1429,数据表明,被调查的教师在公民行为的3个维度中表现出最多的是主动行为,其次是利他行为,表现最不突出的是利组织行为。利他行为、主动行为、利组织行为各维度的标准差为0.55875、0.61093、0.46886,表明其中主动行为在各个学校表现相差较大。

2.3 中小学管理气氛与教师公民行为的相关分析 对学校组织管理气氛与教师公民行为做积差相关分析,见表2。

表2 学校组织管理气氛与教师公民行为的相关(n=186,r)

表2表明:①学校组织管理气氛与教师公民行为总体上呈显著的正相关(r=0.599,P<0.001),但并不是管理气氛的每个因子和教师公民行为都相关显著,其中制度健全、管理系统性与教师公民行为的相关并不显著;②从学校管理气氛的每个维度来看,民主作风除与主动行为相关不显著外,与其他公民行为因子都相关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说,良好的民主作风易于诱发教师公民行为,特别是诱发利他行为和利组织行为;③但制度健全与教师公民行为相关不显著,管理系统性也只与主动行为有显著相关,这进一步表明公民行为是非工作角色内行为,若是工作角色内行为,则必然受到组织制度和管理的系统性影响;④关心体贴和人际领导与公民行为中利他行为、主动行为都相关非常显著,这表明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管理有利于教师情愿做有利于他人和工作的事;⑤领导威信起到了利组织行为的作用,但对利他行为和主动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

3 讨 论

本研究使用我国学者自编的学校组织管理气氛调查量表和教师公民行为调查量表对湖南地区教师实施实地调查,对学校组织管理气氛和教师公民行为的现状及相关性进行分析,所得结论如下:①被调查学校在管理氛围6个维度中领导威信,人际领导氛围在各学校表现的比较一致,这与我国的文化背景和现行领导模式较符,在所调查的学校中教师们普遍感受到欠缺关心体贴。这与国内其他学者的调查结果比较吻合;②学校组织管理气氛各个因子和教师公民行为中主动行为相关显著,其中利他行为在领导威信和民主作风因子上不显著外,与其他各个因子相关显著。可以看出教师公民行为并不是与组织管理气氛中各个因子均具有显著关系,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区别对待;③在实际调查过程中,由于对学校荣誉和个人利益的考虑,使教师在面对有些问题时有所避讳,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调查结果中与大众公认的结论有违的地方,亦或是文化差异导致,如:国外学者研究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与组织公民行为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教师的实际工作压力和对压力的感知,有导致组织公民行为消退的趋势,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利组织行为与制度健全、管理系统性、关心体贴、人际领导等因子相关并不显著。

教师在非基本工作要求条件下,能自发地主动、积极、正面、尽职并产生利他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有益于其他教师或学生,同时它对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维护学校的人际和谐,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和归属感都具有积极作用。根据本文分析结果显示,教师所产生组织公民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对管理工作各方面的感知和认同。因此,学校可从提高领导威信,实施人际领导,关心体贴教职员工,发扬民主作风,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着手改善学校管理气氛,提升教师公民行为,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心理氛围。

[1]Hoy,Wayne K,Hoffman,et al.The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f middle schools:The development and test of the OCDQ-RM[J].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1996,34(1):43-44

[2]Smith,Organ,and Near,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Its nature and antecedent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3(4):653-663

[3]潘孝富,孙银莲.中学组织气氛量表的编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4):123-126

猜你喜欢
利他行为平均数标准差
组织中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及其前因机制:基于主动性动机视角*
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受益人利他行为的影响:基于道德补偿的视角*
订正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研究
传承利他文化 弘扬助人品质
更 正
不一样的平均数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